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票据抗辩权     
票据抗辩是票据法的一个重要内容,是连接票据权利和票据义务的纽带,起着平衡票据权利人与票据债务人两方利益,保护票据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作用。票据抗辩权涉及包括票据行为的性质、票据伪造、票据变造、票据更改等知识点,是全面理解票据法的突破口。本文较为深入地探讨了票据抗辩的各方面内容,也详细地介绍了国际公约及其他国家关于票据抗辩的制度,进而分析我国《票据法》及相关法律文件对票据抗辩的规定,指出我国法律规定的不足,并提出笔者个人的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票据法》对于空白票据制度的规定比较简单,与西方国家成熟的空白票据制度对比有比较明显的差距,有进一步进行补充修正的必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现行空白票据法律制度的剖析,挖掘空白票据法律制度存在的问题,同时提出对我国空白票据法律制度构建的思考。  相似文献   

3.
试论票据表见代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票据法仅对有权代理、无权代理和越权代理,但未对未见代理作出规定。若票据行为之代理具备民法表见代理之要件时,能否成立票据表见代理?笔者对此持肯定见解,并详细分析了票据表见代理的概念、要件和法律后果。本文还对票据伪造和代理之代行中适用表见代理问题作出思考,提出在上述情形下,本人对无权代行人负表见之责乃是票据表见代理之目的性扩张。  相似文献   

4.
票据是完全有价证券,票据权利人如不提示票据,就不能行使票据权利,如不缴出票据,就不能受领票据金额。因此,票据的占有与其票据权利的行使有着不可分离的关系。但是持票人所持票据一旦丧失,并不意味着其当然丧失票据上的票据权利,因为票据的丧失并非基于票据权利人的真实意志,从公平诚信原则出发,法律仍须保护失票人的票据权利,失票人仍可依票据法规定的救济措施得到权利上的补救。关于票据丧失的权利救济,在若干问题上学术界认识不一,法律规定亦未臻明确,有必要作一探讨。一、“票据丧失”的适用范围1.对“票据丧失”的准确…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为便于比较,本文以下借用“中国大陆票据法”一词)于1995年5月10日经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三次会议通过并于同日公布,将于1996年1月1日起施行。它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票据法。这部票据法借鉴和吸收了国外票据立法的经验,立足于我国的基本国情,总结、肯定了我国过去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和经验,是一部既与国际票据通行规则接轨。又适合我国实际,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票据法。  相似文献   

6.
票据无因性原则是现代票据法的基本原则之一,而且已被国际社会所普遍承认,该原则的确立保证了票据交易的简易、迅捷和安全化,充分发挥了票据的支付、结算、信用、流通等功能。可是,该原则至今未在我国法律理论和票据业务实践中达成共识,从而影响了我过票据的流通,阻碍了我国票据功能的发挥,因此我们要尽快完善我国票据立法,确立票据无因性原则。  相似文献   

7.
票据涂销制度是票据流通的重要方式之一,被日内瓦统一法系和英美法系票据法所采用。但我国《票据法》却未对票据涂销行为进行规定,实务中被涂销的票据一概作废而需要重新签发,这必然会对票据的流通性产生较大影响。我国应兼采日内瓦统一法系和英美法系国家的票据涂销立法,并借鉴台湾的立法体例,在票据法的总则和具体票据行为中分别加以规范,从而逐步完善我国的票据涂销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分析票据的几个基本问题着手 ,指出了票据领域存在的法律冲突 ,并归纳了涉外票据的法律适用的一般原则及其特点 ,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票据法第五章存在的几个问题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票据救济是指票据权利人因某种原因丧失对票据的实际占有,致使票据权利的行使受到一定障碍时,为使票据权利得以实现,而对票据权利人提供的特别的法律救济。我国票据救济制度规定有挂失止付、公示催告、普通程序三种救济途径。这三种救济途径对票据诈骗犯罪侦查来讲都有救济后拒竹以避免犯罪嫌疑人实现犯罪目的的作用、查找犯罪嫌疑人的作用、提供侦查线索的作用。即便是票款已经被提现或转账,也可以根据票据救济的线索发现犯罪嫌疑人,实现破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票据在经济生活中的作用非常广泛,它不仅可以代替现金作为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而且还可以被作为信贷工具。世界上许多国家都先后制定了有关票据的法律。在我国,随着对内搞活、对外开放政策的深入贯彻实施和对内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票据在我国经济生活中的作用日益增大;与此同时,有关票据的法律问题也在同步增多,客观上需要相应的票据法加以规范和调整。但目前我国的票据立法与票据业务的发展规模和健全法制的大气候相去甚远。票据立法工作尚未起步,调整票据关系的现行法律规范,只有中国人民银行的《银行结算办法》等,同时有关国际贸易的结算问题参照执行日内瓦公约的规定。这种状况显然难以长期应付迅速扩大的票据业务所带来的法律问题。在中国制定票据法势在必行。本文试图就我国票据立法的有关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随着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电子票据应运而生。然而,电子票据不仅仅需要技术上的完善,更加需要法律给予其更加充足的空间去发挥作用。在法律上界定电子票据的内涵是研究相关法律问题的逻辑基础和起点,电子票据的现实应用与现实法律的冲突有必要寻求协调和解决之道。制定与电子票据相关的配套法律规范,并为电子票据专门立法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2.
本文着重比较我国票据法、英美票据法、日内瓦票据公约以及联合国票据公约关于票据伪造法律制度的异同,指出各国票据法对于伪造签名的效力和出据伪造票据的效力的规定基本相同,而对于背书伪造的效力则存在截然相反的观点。在上述比较的基础上指出他国票据法值得我国借鉴之处及我国票据法有待改进之处。  相似文献   

13.
伪造是指无制作权人而擅自制造对公共信用和交易安全具有法律意义的票据的行为;变造则是指无权更改对公共信用和交易安全具有法律意义的票据内容的人,擅自更改其内容的行为。对我国刑法所规定的票据伪造、变造应从形式主义和实质主义两方面来理解。司法实践中,应注意区分票据伪造与票据变造和票据涂销的不同。  相似文献   

14.
票据签章的法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票据签章是票据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票据法以票据行为为基础 ,而票据签章是票据行为的形式要件之一 ,是行为人承担票据责任的前提 ,是票据的绝对应记载事项。我国票据法第 4条规定 :“票据出票人制作票据 ,应当按照法定条件在票据上签章 ,并按照票据所记载的事项承担责任。”本文就票据签章问题 ,从法律的角度作如下探讨。一 签章自由主义与签章严格主义世界各国的票据法对签章形式的规定 ,有主要两种立法例 :一是签章自由主义 ,即票据法对行为人签章方式不作强制性规定 ,允许行为人自由选择。美国统一商法典第 3— 40 1条第 2款规定 :“…  相似文献   

15.
论票据对价     
对价是英美法中特有的概念.英美法院在对价问题上的一贯立场是只要受诺人为交换承诺人的承诺遭受了法律上的损失,就存在充分的对价.我国《票据法》规定,票据的取得应当给付对价.对价无须和票据金额完全相等.一般的无对价取得票据,取得的票据无效.对于善意权利人能否取得票据权利不应纠缠于持票人是否支付了对价,而应判断持票人支付的对价是否相称,而这需要由法官的自由裁量运作.  相似文献   

16.
电子票据属于票据范畴,而非电子指令。作为市场经济和信息化时代的产物,电子票据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不过,就我国电子票据的发展现境来说,存在着法律地位缺失、与传统票据理论相冲突、法律救济措施不足以及运行机制不健全等突出弊端,上述弊端的存在成为掣肘我国电子票据发展的重要成因。电子票据的法律地位应得到明确,可以采取在《票据法》中设立"电子票据"一章的方式实现,同时应确立电子票据的法律救济及责任分担机制,以及信用评级制度、市场监管制度等配套机制,以此促进电子票据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7.
票据法理论中存在几个相关联的法律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对票据法学习者而言是一个难点,在实践中当事人因没有搞清楚它们的区别而引起的票据纠纷是非常多的。笔者从法理学的角度对其进行比较分析,试图对票据法律关系作以全新的阐述,以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该问题。  相似文献   

18.
票据质权人并未直接取得票据权利,而是代为行使票据权利。按照我国物权法和担保法及其司法解释,票据质押合同无效或被撤销,票据质权随后要归于消灭,而非不受票据质押合同的效力的影响。在这个层面上,票据质权的设立具有无因性。在我国现行法上,笼统地主张票据质押行为一律具有文义性,有以偏赅全之嫌。我国担保法上的质押合同的确为实践合同,但我国物权法上的则为诺成合同。按照我国物权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记名汇票、记名本票作为标的物设立质权,票据的交付实际上是背书交付,记名汇票质权和记名本票质权成立了,不但约束着当事人各方,同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依据我国票据法及其司法解释的规定,记名沁票、记名本票必须背书交付,记名汇票质权和记名本票质权才设立,一经设立,不但约束着当事人各方,同时具有对抗第三人的效力。  相似文献   

19.
票据诈骗罪当前的发案率高,造成的损失大,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带来严重不良影响。本文结合司法实践中所发生的案例和对票据诈骗的相关法律规定,进行论述,期望对票据诈骗罪的认定和防范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传统票据法理论将票据抗辩分为物的抗辩人的抗辩 ,没有坚实的制度理论基础 ,未能反映票据抗辩权内容背后的利益冲突关系 ,无法满足票据实务的需要 ,在逻辑体系上存在矛盾。因此 ,对票据抗辩权利体系的分类应从票据债务人的视角 ,以法律行为理论为基础 ,重新予以分类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