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6 毫秒
1.
高考减负论     
近年来,社会上关于高考的讨论如火如荼,在承认统一考试作为选拔人才的手段有公正、公开的特点的同时,也有人似乎更热衷于指责高考的“罪过”,这种讨论和指责,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澄清对高考的模糊认识,推动高考改革,但另一方面,也给高考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高考改革的步伐。科学、正确地认识高考,为高考改革营造良好的社会舆论氛围,是推动高考改革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中国教育的改革,高考改革和高校改革意味着中国教育的改革已经进入了攻坚阶段。尤其是高考改革,直接促使新建本科院校提速综合改革的进程。为此,应该在以下四个方面加快进程:办学定位由教学型到现代的教学—服务型;人才定性由技能型到现代的技能—素质型;专业定向由应用型到现代的应用—基础型,课程定制由实践型到现代的实践—通识型。  相似文献   

3.
人才是指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专门技能,进行创造性劳动并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是人力资源中能力和素质较高的劳动者。人才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第一资源。两型社会建设,需要以人才为基础和保障,需要人才工作来支持和推动,需要一大批具有“两型”理念、知识、文化、技能等各行各业的“两型”人才。近年来,尽管武汉城市圈、长株潭城市群地区人才工作和人才队伍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但人才结构、  相似文献   

4.
高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满足不了青岛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与国外发达国家和国内先进城市相比,在政府投入、培养模式、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还存在着差距和不足。要统筹发展规划,组织实施好“金蓝领”培训工程和“万名技师培养计划”;加强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推动技工教育发展;搞活培养模式,发挥企业和社会各方面教育培训资源的作用;加大政府投入,落实高技能人才各项待遇;搞好技能竞赛,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完善技能人才评价体系,为高技能人才成长打通“快车道”。  相似文献   

5.
高考公平是一个涉及价值、制度和技术的"多面相"概念,是国家根据一定历史阶段的发展需要,基于现有社会条件与考试技术,按照合理性的规范和原则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进行分配的一种实然状态。高考公平问题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领域的集中反映,其产生的直接原因主要包括教育资源的分配不均、高考制度的设计局限、高考功能的质性异化以及制度系统的协调不足等,高考公平问题的化解有赖于社会基础状况的改善。高考改革应在理想与现实、绝对与相对之间寻找实践公平的动态平衡点,使高考公平不断由实然状态向应然状态逼近。  相似文献   

6.
每年一度的高考不仅是高校选拔学生的过程.更是一次国家共同体的建构过程。国家在最大程度上允许尽可能多的人参加高考,国家也对从报名到录取的每一个高考环节出规定。高考塑造了文化共同体,并且对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确保国家作为统一的整体而存在。高考独有的高效和公平的特质决定了高考短期内不会被其他选拔制度所取代。  相似文献   

7.
大学人才选拔机制是对于大学招生机制的进一步深化。传统的大学招生机制是在政府的行政操控下的学校行为。而大学人才选拔机制所体现出的变革在于大学自主权从政府到大学的转移,以及大学、政府、社会(市场)间的协作;另外,大学人才选拔机制的核心是人才,实施手段是选拔,体现的意义是自主。大学招生突破以往被动的依赖高考成绩的机制,寻求一种对外主动与高中合作、对内发展专业学术性,共同致力于人才的选拔和培养的科学选拔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前新课程、新高考的改革在我国正如火如荼的开展,高考是基础教育成果的评价的手段,是实现新课程改革目标的重要保障。文章以英语高考测试改革为出发点,探讨了新形势下高考英语测试改革的必要性和紧迫性,并依据新课改的理念提出相关英语高考测试改革的建议,以期实现对英语教学的正反拨作用,从而最终实现新课改的语言目标。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关于高考公平的研究主要围绕权利公平、制度公平和内容公平三个维度进行了探讨,这些研究基本上都沿袭了罗尔斯的正义原则的分析思路,但指向结果均等的正义原则并不适合用来衡量高考公平与否。高考公平重点是在有效区分学生能力差异和消解学生的社会背景差异之间达成平衡,而非一味的追求结果的均等。关于高考公平的研究不宜过多地从宏观上探讨结果均等的重要性,而应加强微观层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2005年,全国高中开始实施新课程改革。新课程改革必将对我国的高校招生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新课程改革后高中教学体系的现状、新课程改革对高考制度以及高校招生的影响等方面的分析,提出了新课程改革后的高考模式设想。  相似文献   

11.
实训教学,作为商务英语专业技能型人才培养的实践教学的重要环节,它对培养学生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应该得到高度的重视。本文围绕职业院校技能型、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按照“以能力为本.注意基础训练,强化实践技能,培养综合能力”的教改指导思想,以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为切入点。通过多年来进行商务英语技能型人才实训教学的实践来探索一条商务英语教学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2.
经济精英和知识精英相结合的人才互补型村委会模式能够实现村级领导群体在年龄、知识、气质、能力结构上的互补。但作为新生事物,其在运行中存在着经济精英竞选方式不规范、大学生村官作用虚化,两类人才不协作等问题。应加强对该模式的支持和引导,规范竞选方式;实行“一帮一”的帮扶制度,实现两类人才的有效竞合。  相似文献   

13.
异地高考的实施是教育公正平等的重要体现,也是随迁子女们的迫切要求。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本地考生对于自身利益的维护和教育资源的配置不均衡,异地高考政策的推行仍有很大的阻力。针对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社会舆论关注下推进异地高考政策的实施,必须结合我国教育资源不足的现实困境,联动户籍制度的改革,完善异地高考准入机制,推动异地高考政策之窗的打开。  相似文献   

14.
随着生态时代的到来,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正由知识型、能力型向智慧型转移。智慧型人才是一种集知识技能和责任于一身的、能够满足可持续发展需要的新型人才。高等学校应将智慧型人才培养纳入到办学目标中,通过加强环境教育,建设和发展绿色大学文化,真正发挥自身社会功能。  相似文献   

15.
拔尖创新人才是各个领域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既可以是复合型人才,也可以是学术型、技能型、应用型人才。关于我国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对67所高校的处级管理人员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拔尖创新人才主要是依托基地班、人才培养模式实验区、某个创新学院或某一特色专业等平台来展开;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会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既包括来自学生本身的因素,也包括来自教师层面的因素,还有来自学校层面的因素。根据调研结果,提出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选择:改革教学方法;让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活动;实行本科生导师制;推动产学研合作。  相似文献   

16.
青年技能人才是企业人力资源的核心。加快青年技能人才队伍建设是推动企业发展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企业要立足实际,积极探索青年技能人才成长模式,搭建青年技能人才成长成才平台,为他们的成长成才创造更好的条件和环境。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青年典型的先进事迹,营造学习技术、勇于创新、争当优秀青年人才的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7.
面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挑战,高考改革存在着许多两难困境,如统一考试与多元评价、扩大自主与公平选才等矛盾.对此,未来高考改革的思路是:逐步落实高校的招生自主权,明晰政府、高校和考试机构等的责权关系;按照"解放两端、稳住中端"的指导思想,探索自主招生的多元模式;有步骤地适时推行适应高等教育大众化要求的分类考试改革.  相似文献   

18.
"异地高考"政策成为高考改革的"破冰之举",对推动当前教育改革意义重大。通过详实阅读各省市异地高考政策的文本,对照当前文本内容,解析"异地高考"背后蕴含的悬念和困扰。  相似文献   

19.
我国现行异地高考政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家《关于做好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工作的意见》的颁布,各省市的异地高考政策也纷纷出台,为广大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带来了新希望.但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如本地考生与随迁子女之间矛盾重重,冲突不断;“高考移民”很可能在异地高考中浑水摸鱼;政策执行中容易引发权钱交易等腐败行为;异地高考缺乏其他协同政策的支持,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等.要更好地推进异地高考政策,推动教育公平,还需要科学设计异地高考政策的内容,加强异地高考政策执行情况的监督与评估,不断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及措施.  相似文献   

20.
高考新政有为学生减负、破解文理分科和"唯分数论"难题、促进高考公正等目标追求。为实现这些目标,需化解文理不分科与学生减负、不"唯分数论"与传统国民性、公平与效率三组矛盾。与此同时,高考新政可能会使文理不分科流于形式或得不偿失,使学生负担此消彼长,使高中教学和考试监管困难重重。建议将文理不分科调整为高中前两年文理不分科,高三及高考文理分科;学业水平考试文科生只考理科课程,理科生只考文科课程;所有高考科目均有两次考试机会;语文、数学以外的高考科目由高校根据专业需要在规定的分值范围内自主决定各科分值,但各专业的总分值统一,以确保根据总分从高分到低分录取的原则下单科有专长者被相关专业优先录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