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珠海特区建立以来,可持续的城市发展理念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思想前提;经济发展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提升文化软实力提供了重要的经济支撑;珠海城市精神为珠海文化软实力的构建提供了价值指导;珠海文化建设成就为珠海文化发展奠定了基础。针对珠海文化发展的瓶颈,当前必须从创新文化体制、提高市民文化素质、加大人才培养力度、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等文化战略高度提升珠海城市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2.
市民素质是城市软实力和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直接影响着经济与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培育过硬的市民素质能够有效提升城市软实力,促进城市经济社会和谐、健康、跨越式发展。近年来,江阴市着力提升市民素质,在市民思德教育、文化建设、学习型城市以及典范引领等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但是仍存在着公德意识不高、精神不振奋、社会融合不够、社会诚信度不高等方面的问题。为此,既要教育引导,也要加强监管、奖惩结合,还要夯实根基、完善制度,从而助推市民素质进一步健康有序提升,以市民素质带动江阴城市软实力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成都城市旅游与市民文化建设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城市文化与经济发展结合效益最为显著、最为快捷的 ,当数城市旅游业。城市旅游必须培育市民旅游意识 ,营造旅游城市氛围。发展城市旅游可以有力地促进市民文化品位提升 ,市民文化品位的提升反过来又促进城市文化建设 ,促进城市旅游发展 ,并最终为城市经济发展服务  相似文献   

4.
城市文明与市民的法律素质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作用。一方面,城市的文明程度依赖于市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又能促进市民法律素质的提高。其中,市民的私法精神又是市民法律素质的核心要素,加强市民私法精神的培育有利于将正义、公平、民主、秩序等诸多价值要素输入全体市民的头脑,从而真正促进城市的文明发展。  相似文献   

5.
当今世界,城市文化已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文化。城市文化往往体现着国家的文化水平。城市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信息文化的主要载体。提升城市文化,是促进城市现代化的必经途径。提升城市文化直接关系到提升市民乃至国民的文化素质。为把提升国民素质作为最终目标的城市文化建设必须与学习型城市建设融为一体。学习型城市是以教育和学习为主导的城市现代化发展模式。建设学习型城市的基本目标在于:树立先进的学习理念,营造全民学习的良好氛围,建立健全终身学习体系,形成社会化学习网络,实现教育资源共享,通过学习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充分发展人力资源潜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建设学习型城市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6.
现代城市作为人类生存与发展的主要载体,城市文明的建构在其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在城市文明的范畴中,市民道德的重塑尤为值得关注。市民是城市的主体力量,市民道德是城市文明的内在核心与灵魂。城市文明是市民道德素质的外在行为表现,在当下城市新问题不断凸显的形势下,一是要以制度体系作为市民道德素质的有力支撑,把"发挥制度保障作用"作为新时代加强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与依托,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协调好各个方面关系,尤其是制度对道德的规范、塑造和价值导向的基础性作用。二是要重视公共精神这一提升市民道德素质的关键因素,充分调动人们参与公共生活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引导市民公共价值认同,在共同体活动中形成良性交往,巩固人的道德自觉,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的精神世界。  相似文献   

7.
南京市民精神是南京市实现富民强市,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宏观目标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的系统工程。塑造新时期南京市民精神必须着力构建和创新市民精神的培育体系。因此,应以思想解放为先导构筑开放型文化体系,以公民意识为核心构筑守法诚信体系,以制度创新为保证构筑创业创新体系,以市民个体道德为依托构筑城市道德养成体系。  相似文献   

8.
摘要:中共中央“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文化要大发展大繁荣”。文化软实力是提升城市综合竞争能力的重要动力。天津文化软实力居于全国60余城市第9名,城市文化吸引力、社会文化环境、人文国际化、文化人才、文化需求、市民素质、娱乐环境等水平中等偏上,与全国第三大城市身份相去甚远。因此,应从文化战略创新、文化资源创新、文化体制创新、文化政策创新等方面入手,构建“文化中兴——学习与休闲文化城市”战略,实现城市文化与经济、政治、社会的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9.
最近,围绕塑造“上海城市精神”这一论题,人们从文化建设的品位和立意、普及市民的英语、提高市民文化素质、提高上海服务全国的水平、发扬雷锋精神等多个角度展开了热烈的讨论,形成了许多真知灼见,对于营造良好的城市环境、文明氛围,具有较强的启迪意义。可以想见,只要这些精辟见解都能在人们的行动中得到落实和充分体现,那就一定能够呼唤、催生出市民言行和蔼可亲,市容环境幽美宜人,传统精粹发扬光大,现代气息芬芳馥郁的城市文明新景观。 将人们对“上海城市精神”不断深化的认识,转化  相似文献   

10.
成熟的市民社会-宪政与法治的基石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认为 :市民社会和民主宪政与法治精神紧密相联。市民社会培育了宪政文化 ,蕴育了法治精神 ,形成了社会权力 ,消解了国家压力。因此 ,宪政与法治的实现离不开市民社会的培育和成熟。作者指出 ,中国历史上市民社会的缺失和现实中市民社会的不成熟是中国难以实现宪政与法治的根本症结。因此 ,中国建立宪政之途和走向法治之路就是培育和形成成熟的市民社会。为了加快中国市民社会的成熟 ,以为宪政与法治铺垫基石 ,文章强调 :应进一步推进经济的市场化、加强政治民主化和权力监督、推动社会利益分散化和利益多元化以及推动思想意识和文化的多样化。  相似文献   

11.
我国属于大陆法系国家,制定民法典是我国民法现代化的标志。未来我国民法典应与时俱进,其品格应符合现代民法国际化的趋势,坚持民商合一,适应现代化科技发展的需要,同时也应吸收优秀的传统法律文化,并结合当前我国的实际,充分昭示对人权的保护。  相似文献   

12.
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入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天津经济振兴及其对未来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话题。从中国近代工业的发展历史进程看,以天津和上海为龙头的“双峰经济”是对中国一百多年经济发展的恰当概括。向“双峰经济”北部峰顶的回归是历史赋予天津经济的使命。而从天津经济发展的现实看,制造业的“二元结构”特征暴露出天津经济发展中制度创新不足等约束因素。因而,制度创新、生产组织方式创新和自主创新是天津经济振兴进而带动中国北方经济发展的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3.
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型,天津经济结构、产业布局发生了较大变化,这对于滨海新区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产业基础和产业环境。我们运用城市经济活动的基本和非基本分析方法,研究天津城市经济活动的变化,指出工业作为城市经济基础的地位受到削弱,服务业发展较快并且基本经济活动上升很快,服务业中许多行业的基本部分明显大于非基本部分,得出的结论是今后应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促进制造业结构的升级。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社会进一步向高级阶段的发展,一个以休闲为基础的社会消费趋势即将出现,一个大众化的休闲时代正在到来。天津市政府提出:应“充分发挥山、河、湖、海、泉资源齐备和近现代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的优势,突出历史文化名城和现代化港口城市特点,深度开发特色旅游资源,把天津建设成为环渤海乃至北方地区最具吸引力的休闲旅游中心城市之一。”该战略对促进天津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意义。要想在“十一五”时期将天津建成“北方休闲旅游中心城市”,就应以战略创新为突破口, 确立相应的战略目标和政策体系,促进天津旅游业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5.
论京津冀区域旅游特征及天津的区域比较优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旅游产业经历了景点竞争、线路竞争和城市竞争,开始进入区域竞争的阶段。目前中国国内区域旅游合作掀起了新的热潮。从京津冀区域旅游的优势与增长速度看,发展潜力巨大。2005-2010年是天津城市十一五规划发展时期,也是天津旅游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更是天津在京津冀、环渤海、东北亚区域经济中发挥重要作用的战略机遇期。我们应抓住机遇,根据天津城市在京津冀区域中的比较优势,塌下心来做好“天津城市在京津冀区域旅游中的发展战略”,包括天津旅游发展战略的市场定位、产业定位、旅游产品形态定位、旅游目的地形象定位,以及旅游资源开发战略和政策支持体系等。  相似文献   

16.
改革开放以来,天津探索出一条"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的新路,即把发展开放型经济作为工作的重心,以此带动改革,促进发展。当前,开放型经济已经成为支撑天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并在天津整体社会经济发展中显示出日益强劲的发展态势。但从全国来看,与先进地区相比,天津在开放型经济发展中还存在着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必须从战略上构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模式,拓展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思路。  相似文献   

17.
作为一种现代政治文化,公民文化是民主政治的文化基础.公民文化以民主的价值理性和形式理性为基本理念,又包容了民主的社会心理基础,对民主政治影响深刻.中国应培育与民主政治相适应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文化.  相似文献   

18.
公务员的人文精神是政治文化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公务员的人文精神有其独特内涵 ,但是由于历史原因、现实原因和公务员的心理原因及其所置身的结构原因 ,我国公务员的人文精神是缺损的。重塑公务员人文精神的途径要通过教育和实践  相似文献   

19.
由于中国现行教育理念缺少教育人文精神,因而在培养大学生健康成长和建设和谐社会的需要面前是得力不从心,高校开展公民教育的必要性就显得尤为突出。高校开展公民教育,应从转变教育理念、设立公民学科课程教育、开展以参与和互动为主要特征的社区服务学习活动以及网络教育四个方面入手,培养大学生的公民意识,使他们成为符合和谐社会要求的合格公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