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3 毫秒
1.
公共预算改革目的就是通过重构公共预算体系中的权力结构,加大财政部门的资金分配权力(预算权力),改变改革前的财政部门少权的倾向,以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这一目标正在实现,但目前我国的公共预算体系中的权力结构发生新变化,即财政部门权力出现功能性越位。这导致财政部门权力滥用,严重地影响政府公共服务的效率与质量。所以,制衡财政部门越位的权力成为必然。  相似文献   

2.
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现行财税体制已经不能很好适应改革发展新形势的要求。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构建现代财政制度,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一是通过推进税制改革完善财政收入;二是通过压缩行政经费、把更多的财政支出用于公共服务优化财政支出;三是通过厘清政府间的财政关系、构建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加强财政管理。  相似文献   

3.
预算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目标需求和预算管理面临的现实困境促使预算管理向预算治理加速转型。本文从治理目标和治理工具两个层面分析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下预算治理的现实意涵与基本特征,提出应把现代预算的法治化和民主化作为超越传统预算管理模式,推进预算治理现代化建设的价值引领,以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为突破口,着力消解传统预算模式下产生的种种弊端与问题,促使预算治理理念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语境下成为财政治理改革中的重要指引。  相似文献   

4.
乡乡镇财政部门是乡镇政府的重要职能部门,是我国财政体系中的基础环节。如何完善乡镇财政体制,强化乡镇财政管理,依法行政,依法理财,从而确保乡镇机关的正常运转,巩固基层政权,是摆在各级财政部门面前的重要课题。五通桥区财政局坚持把财政改革推进好,把乡镇财政资金管理好,把乡镇财政职能发挥好,把财政队伍建设好的原则,完善乡镇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全面推行零户统管,积极实行税费统一征收制度,将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我国预算绩效管理历程进行回顾,提出建设与推进现代化的公共预算制度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任务,其中,全面推行预算绩效管理是我国预算制度改革的中心任务。预算绩效管理作为一种借鉴欧美绩效预算模式的新的制度、方式与理念,分别从治理主体、治理工具和治理价值三个维度体现绩效思维,支撑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最终实现共治、法治和善治的价值诉求。未来我国应从完善预算绩效管理的法律体系、构建预算绩效评价指标、强化预算信息管理系统和落实预算管理中的审计监督等途径加快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在公共财政管理中的广泛应用,显著提升实施效果,在加强预算管理能力的同时切实提高财政资源的使用效率,以此形成以预算管理能力创新促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公共财政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6.
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构建,既需要面向突发性事件的预防、准备、应对和恢复进行全过程管理,同时也要注重应急管理的"协同性"。一方面,治理理论与公共危机协同治理为其提供了理论基础;另一方面,克服应急管理主体单一、缺乏协调统一的应急管理组织机构、社区应急管理的法律规范不健全、社区应急管理"软环境"建设滞后等困境也成为其实践诉求。城市社区面向全过程应急管理协同模式,它是我国城市社区应急管理模式的优化选择。在价值上追求多中心治理和社区治理的功能性转向,其基本特征在于既强调了治理主体的多元性,又主张构建网络化的治理结构,同时还要注重应急管理系统内部环境的优化,以及系统本身与外部环境之间的良性互动。基于城市社区面向全过程应急管理协同模式的价值理念、基本特征所蕴含的内在逻辑,推动城市社区面向全过程应急管理协同模式构建需要从理顺主体关系、优化组织结构、健全管理机制、改善治理环境四个方面着力。  相似文献   

7.
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现代化变革的核心是对权力的分配和制衡,通过制度设计实现各利益相关主体间权力、责任和利益的相互制衡.回顾我国高等教育内部权力分配的发展历史、探索不同时期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制度变迁规律,将为构建现代化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奠定基础.当前,我国高校内部治理结构变革的制度瓶颈集中表现为利益相关者间的权力失衡,比如政府与高校、行政与学术、决策与监督等.为此,需从大学章程建设、均衡权力配置、教授治学等角度构建权力制衡机制,保障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现代化变革.  相似文献   

8.
绩效预算是现代预算发展的高级形态。绩效预算与现代政府治理的共生性和协同性决定了绩效预算是现代政府治理的基础与核心,是推动政府治理系统变革的突破口与关键环节。我国目前推进的预算绩效管理是部门预算走向绩效预算的一个过渡形态。我国的预算管理改革的发展路径和方向是从加强预算管理入手,进一步强化绩效测量评价的技术和能力、以结果为导向推动预算改革与政府改革的协同发展、加紧建立与现代政府治理相适应的绩效预算制度框架、选择政府治理现代化程度高的地方实施绩效预算试点。这些举措有助于稳健地实现分权化、市场化、契约化、结果导向的现代政府治理。  相似文献   

9.
以优化条块关系为目标的制度创新屡见不鲜,政府机构下沉改革是透视社会治理重心下沉过程中条块重构何以平衡的一个重要研究样本。本文以上海市J区房办下沉街道管理的改革为例,呈现职能部门派出机构下沉改革的逻辑起点与路径,并沿着"职能定位-资源配置-权威结构"的分析框架揭示了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条块矛盾再生产"实践悖论,并进一步探究其肇因、表现与制度性后果。文章指出"融条于块"式的机构下沉改革在强化了基层综合管理能力的同时,也带来了区房管局、街道以及新的街道房办三者之间职责的归属错位、资源的行政再分割以及权威关系二次模糊化,重新形塑的非正式的双重从属格局削弱了旨在破解责权不对等的机构下沉的改革绩效。文章最后讨论了条块结构在基层治理中的正向意义及组织学合理性,认为以条块结构为基础的非正式分权制衡是传统的"国家权力"对"官僚权力"制衡弱化时的补充手段,并从治理的合法性基础视角为后续条块协调研究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0.
公共预算绩效监督主要指政府部门的内部行政监督和立法机关的外部政治监督。内部行政监督强调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外部政治监督突出公共责任。本文主要是从后者切入探讨基层人大对公共预算绩效进行监督的路径,着重通过中介组织、社会精英、公众等多元主体协同审查和监督公共财政资金使用的有效性,最大限度地优化政府财政资源配置,增强政府预算管理的责任性和透明性,降低政府运行成本,争取公众对政府的信任和信心。浙江省温岭市泽国镇通过协商民主对城建项目绩效进行理性评估的做法,在全国乡镇一级尚属首次,不仅克服了财政、审计等部门内部监管存在的瑕疵,避免了人大预算监督权被虚化的问题,而且还实现了公众从预算编制到预算绩效评估的全程参与,初步达到了既要"管住"政府钱袋子,又要"管好"政府钱袋子的目的;增强了政府作为"代理人"的合法性,激活了人大权力监督的职能。  相似文献   

11.
钱津 《理论前沿》2001,(9):11-13
当前 ,如何管理地方财政拥有的资产 ,是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 ,财政体制的改革在预算收支、税收体制方面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只是在资产管理体制的建立方面还没有理清思路。所以 ,有必要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认真探讨这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地方财政管理资产的基本体制模式1998年 ,国务院进行机构调整 ,原国有资产管理局归并于财政部 ,于是 ,自上至下 ,资产管理又恢复了财政管理的体制。从实际情况看 ,全国各地的地方财政在这方面的管理主要分为三类 :其一 ,仍保留地方国有资产管理局建制 ,仍依靠原建制进行管理。虽然国家国有…  相似文献   

12.
邓小平同志在长期的国家财政经济管理实践基础上形成的财政思想,是邓小平理论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改革和完善我国财政管理体制、不断提高财政管理水平的指导思想,是对毛泽东财政思想的坚持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实际上,十八届三中全会确定的"国家治理"是一种改革哲学的更新,它的目标是为改革找寻持续性动力源泉。在"国家治理"中,大量的改革动力来源于企业与公民的互动、公民与公民的互动、公民与第三部门的互动,等等。由政府参与的治理只是其中很小一部分,这是与公共管理中强调的"狭义治理"的根本不同。如果国家治理扩展,它就是趋向善治的改革;如果国家治理无限扩大,那就是政府的消亡,共产主义社会的到来。就此而言,国家治理可以简化描述为"为改革寻求多方动力的探索,它趋向善治,假以时日,则走向共产主义",这是我国改革中关于政府与市场、政府与社会、政府与公民关系的一次重新设计,是一种新型的改革总体规划,而非仅限于对政府管理的规划。  相似文献   

14.
建立现代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保障。现代国家治理对法治、公平、民主和科学的价值追求正是建设现代财政转移支付制度的价值目标。现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在立法、资金结构、管理层级和民主决策渠道等方面与现代国家治理的价值要求仍有较大距离。我国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应适应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通过加强立法执法、优化资金分配结构、统一管理机构和健全民主表达机制等现实路径,推进法治化、公平性、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  相似文献   

15.
事业单位改革的本质是实现事业单位管理模式的根本转变,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是事业单位改革的必然选择。我国的事业单位法人制度起步较晚,事业单位法人普遍没有建立起法人治理结构。事业单位存在着国有资产出资者缺位、决策机能不健全、管理层行为得不到有效控制,以及监督、激励与约束机制不完善等多方面问题,严重影响和制约了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借鉴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经验,构建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运行机制模型,提出通过权利/权力制衡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和完善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的主要论点。  相似文献   

16.
马边彝族自治县财政局在自治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和自治县人大、政协的有力监督下,在上级财政部门的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全县经济发展目标,大力培植财源,做大财政蛋糕;加强收入征管,确保财政收入快速稳定增长;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支出结构,规范财政管理,依法理财;加强财政监督检查;创新理财理念,全面深化财政改革,有力地促进了全县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7.
大学内部治理结构是大学内部决策权配置、制衡的组织机构格局,及其权力运行的规则.建立利益相关者共同治理的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是大学治理发展的历史经验、治理现代化建设的时代呼唤、突破高职院校发展瓶颈的现实诉求.为此,需要厘清高职院校的利益相关者及其参与治理的基本准则;完善"三重一大"、行政事务、学术工作决策的体制机制,落实教职工代表大会和学生代表大会的责任.  相似文献   

18.
基于地方财政赤字的视角,研究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策略的内在作用逻辑,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地方财政赤字激励了地方政府在利益觉醒后利用预算制度缺口,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进而驱动地方政府实施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来实现财政增收的政策目标。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财政分权、地方财政赤字对土地财政的正向驱动作用。土地财政的治理从深化分税制改革、改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变革土地财政形成机制、完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加强预算监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
在行政系统内部,支出部门通常是资源申请者,而作为核心预算部门的财政部门则是资源保护者,二者的角色关系通常明确而稳定。但在转型的预算体系中,二者的角色却并不如此。对目标案例的绩效预算改革中支出部门与财政部门的预算机构角色研究发现:在预算转型过程中,绩效预算改革导致支出部门和财政部门都具备了双重角色,由单纯的对抗关系变成了对抗~合作关系,支出部门既申请资源又保护资源,而财政部门既是资源保护者又积极为支出部门提供资源。  相似文献   

20.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对财政体制改革给予了高度关注,全会通过的《决定》指出,"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科学的财税体制是优化资源配置、维护市场统一、促进社会公平、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制度保障"。财政改革是政府各项改革的"重中之重","必须完善立法、明确事权、改革税制、稳定税负、透明预算、提高效率,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决定》从5个方面对财政预算制度改革作了战略性的总体设计,这个设计不仅为我国财政预算制度改革指明了方向,而且对财政领域如何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放开市场之手,管好政府之手",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用,具有指导性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