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一轮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以来,为规范医疗服务行为、控制医药费用的增长,国家出台了多项政策积极探索推进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改革,各地方政府紧抓机遇积极探索医保支付方式改革方案,探究该政策创新的扩散机理对于深化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政策创新扩散理论,结合2016—2022年间全国127个地级市的数据,运用事件史分析方法,探究我国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政策扩散的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经济发展水平、医保收支压力、医疗资源供给水平、中央强制压力以及横向邻里效应对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s)付费政策的扩散具有显著影响,而新闻舆论压力、公众受教育程度和信息化水平对其扩散的影响不显著。  相似文献   

2.
彭霞 《人事天地》2013,(12):39-41
2000年12月,广西柳州市正式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行统账结合,设立个人账户,门诊慢性病费用和住院医疗费用纳入统筹支付范围;医疗费用直接刷卡结算。这些制度设计提高了保障待遇水平,减轻了参保人员负担,但是也加大了医保费用管理的难度。  相似文献   

3.
《人事天地》2012,(10):59
本刊讯(通讯员邓潇潇田莉莉)近期,柳州市出台政策扩大医疗保险个人账户使用范围,个人账户在原有基础上新增可支付直系亲属就诊费用功能,实现全家共享,显著减轻参保人员医疗费用负担。2009年以前,柳州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功能基本上局限于支付门诊医疗、到医保定点药店购药费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民医保的不断推进和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管理办法的深入实施,扩大个人账户支付范围在充分发挥医疗  相似文献   

4.
整合医疗是医疗服务业中正在兴起的新组织模式,旨在将医疗服务从预防、诊断、治疗到康复的全环节服务链整合在一个组织之中,从而一方面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另一方面降低服务的费用。整合医疗的兴起与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密切相关。正是医保支付制度的改革,改变了医疗机构的经济激励结构,使其必须控制成本才能实现机构及其人员收入的最大化,也可以有效推动医疗机构之间的整合。在中国,医联体建设要想得到持续有效的推进,医疗政策制定者和研究者就必须超越技术性视角,在医疗机构激励结构重构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5.
为规范公立医院的用药行为,控制医药费用上涨趋势,政府采取了医疗服务价格管制、药品最高零售价管制、药品加价率管制等多种管制措施。但因缺乏整体约束,且管制措施缺乏对信息不对称和激励不相容的考虑,现有的管制措施未能达致抑制医药费用过快上涨的趋势,反而使医院"以药养医"现象愈演愈烈。医院/医生"多开药、开贵药"行为策略中蕴含的激励机制,也向医药产业链的上游传递,致使药企逐渐放弃对廉价药的生产。政府价格管制政策的失灵说明,对现有医保支付制度进行改革,建立医保机构与公立医院之间的价格谈判机制,才是"以药养医"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6.
医疗费用支付方式的博弈及帕累托均衡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服务项目支付和按总额预算支付是两种主要的医疗费用支付方式.根据医院的总成本曲线和两种支付方式下的总收益曲线,可以求出医院两种支付方式下的纯收益曲线.医院根据纯收益最大化原则选择医疗服务数量.由于医保和医院的博弈是医保选择行动在先的动态博弈,博弈的纳什均衡不是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医疗服务数量不是过度便是过少.把博弈改为静态混合策略博弈,则医保以一定的概率分布选择混合策略,总能实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均衡解.  相似文献   

7.
城镇居民医保的目的在于减轻参保居民家庭医疗负担,因此应确保低收入者在遭遇相同风险时能拥有与高收入人群相同的支付能力,即保证医保筹资的公平性.基于课题组对江苏省有关地区筹资公平性的调查,筹资标准划分应充分考虑到收入水平的差异,"低保费,高共付率"的城镇居民医保制度对低收入人群的筹资保护作用有限,城镇居民医保筹资体系具有累退性;依据收入水平建立多层次的医疗保障制度,并通过居民医保制度设计降低低收入人群共付率,可以缓解其"因病致贫"和"因病返贫"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2009年实施新医改后,村医们失去了主要的收入来源——药品加价收入,这使财政补贴对村医收入变得更加重要.但本该属于村医的财政补贴却不能及时、足额到位,导致村医们普遍对现状不满,甚至出现村医罢工、转行和村卫生室数量锐减等现象.村医的财政补贴不能及时足额到位的根本原因是,村医处于我国医疗服务供方等级制度的最底层;重要原因是,在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体制下,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此外,对医疗费用的支付采取硬约束的总额制,进一步压缩了村医补贴.提高对村医财政补贴的效率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继续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将政府购买基层医疗服务的支付方式由总额制改为按人头付费;通过信息化建设优化对村医的绩效考核和补贴支付;改革基本药品零差率制度,减轻政府的财政支出负担.  相似文献   

9.
依据1978-2013年的统计数据,对于经济增长、收入水平和我国医疗费用的相关性进行多元回归分析,证明经济增长是我国医疗费用增长的主要原因。对1978-2013年的GDP年均增长率和医疗费用年均增长率进行回归分析发现,2013年医疗费用增长率是GDP增长率的1.17%,我们认为这是一个合理值。建议地方政府根据这个方法找到当地医疗总费用的合理增长值,再对地方同病案的平均费用进行调整,继而完成评价医疗服务的DRGs权重、医疗保险预付制的DRG-pps费率,由此建立医疗费用合理增长和医疗保险基金合理支付的治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卫生领域的公共资金作为稀缺资源,大规模投入必然会导致对新增资金及其控制权的争夺,触发医改过程中的政治。卫生治理并不是政府包办,其精髓在于让政府充当协调者,将社会、市场和个人整合起来,通过制度和政策安排形成合力,以真正实现"病有所医",实现满足美好生活健康需求的愿景。权力、责任和利益在政府、"医疗""医药""医保"和公众等各方利益主体之间的分配和相互间的钩嵌关系将最终决定卫生政策的效果。从治理视角下来分析政策效果,有助于后续有针对性校正、修改卫生政策和措施。本文运用上述理论框架对三明医改作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1.
医疗费用的持续快速增长推动了人们对医疗保险的需求,由此建立的医疗保险基金能否保证其支付能力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在基金来源收入确定的情况下,医疗费用增长是导致基金收支不平衡的主要威胁。造成医疗费用增长的原因包括医疗保险外部和内部原因,前者给基金带来了巨大的财务压力,后者则形成了基金风险并成为应重点控制的领域。  相似文献   

12.
基于地方财政赤字的视角,研究财政分权与地方政府土地财政策略的内在作用逻辑,通过理论分析发现:地方财政赤字激励了地方政府在利益觉醒后利用预算制度缺口,用"扭曲之手"来攫取预算外财政收益,进而驱动地方政府实施积极的土地财政策略来实现财政增收的政策目标。省际面板数据的实证结果进一步验证了财政分权、地方财政赤字对土地财政的正向驱动作用。土地财政的治理从深化分税制改革、改善地方财政收入结构、变革土地财政形成机制、完善行政绩效考核体制、加强预算监管等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3.
本文发现,县级财政筹资责任的加重,不仅是医疗救助公共财政纵向失衡的直接原因,而且还加剧了省际医疗救助筹资水平的横向不平等。中央转移支付仅在东部和中部地区起到有限的"拉平"作用,在西部地区作用有限,而省级中央政府完全没有起到应有的均等化作用。因此,要解决医疗救助财政纵向失衡的问题,并推进其横向公平性,公共财政制度建设的关键在于:一方面要进一步提升中央转移支付拉平效应的精准度,另一方面要不断强化省级政府的筹资责任,提升省级转移支付的均等化能力。  相似文献   

14.
优化提升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时政府综合治理水平是现阶段我国面临的迫切问题。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背景下,结合政府治理现状和面临的新挑战,以国家、地方政府和基层为主体视角构建一套政府治理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对政府治理水平和质量进行科学量化,评估其应对此次公共卫生事件的管控效能,提高治理效率,可为实现新时代我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有力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5.
地方政府增加社会治理公共支出会有效改善各领域的社会治理水平,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公共就业及科技创新等,从而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积极影响。本文基于2007-2014年中国东部十一个省域面板数据,以政府对社会治理活动各领域的公共支出与公民个人所得税支出为主要指标,对各地区社会治理公共支出与经济发展水平进行了固定效应变系数模型检验。结果表明,各地区社会治理公共支出对经济增长有着显著的正向作用且省际差异较小,而公民的社会治理支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则在省域间差异较为明显。  相似文献   

16.
本文总结提炼了中国商业健康保险面临的6个新常态:卫生总费用快速增长,个人医疗费用负担较重;医保基金支出增长高于收入增长,从长期看面临收不抵支风险;基本医保面临"开源"和"节流"的双重困境;疾病谱剧变,死亡率下降,慢性病成主要死因;医疗信息化智能化产品和服务市场快速增长;跨界竞争加剧。提出商业健康保险可以发挥5个方面的作用:引导医师自由流动;助力分级诊疗体系;推动医药合理定价;优化多元办医格局;打造全周期健康服务。通过这些作用的发挥,商业健康保险可以引领和重塑、更新常态。  相似文献   

17.
资本与劳动的双重过剩与不足的要素结构,促使深圳经济特区从主要引进外国直接投资的窗口转变为双向直接投资并重的窗口。VFS理论是研究要素过剩的一般理论,相比传统资本要素过剩理论,更适合分析中国多种要素过剩情况。VFS理论的数理模型推导结论表明双向直接投资增长有利于就业增长。实证分析基于深圳40年来的时间序列数据,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IFDI和OFDI分别是就业的因,反之就业增长未必能引起双向直接投资增长。脉冲响应结果表明,IFDI和OFDI增长的冲击能引起就业增长整体上较为持久的正向响应。稳健性检验基于省级面板数据与空间计量方法,双向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进出口、教育水平、医疗水平及其空间滞后项等变量对就业存在显著正向促进效应。实证及稳健性分析验证并完善VFS理论。  相似文献   

18.
伴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大数据日益成为政府治理领域的焦点议题之一。作为一种技术和思维方式,大数据不仅给政府治理变革带来了重构组织结构、再造政府流程以及优化决策机制等诸多机遇,而且还对政府治理思维转变、能力提升以及“大数据适应型”政府的建立提出了更高要求。因而,为了建设大数据适应型政府,提升政府治理能力与水平,政府部门必须进行治道变革,将转变治理理念、加强技术运用、完善制度供给以及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等新路径作为变革重心。  相似文献   

19.
正本刊讯(记者梁辉)11月14日,广西推进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新闻发布会在南宁召开。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副巡视员向树高向相关媒体通报广西推进异地就医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情况,自治区社会保险事业局副局长苏一华就有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目前,广西可进行异地就医(购药)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2406家、定点零售药店5136家,数量位居全国第一。据悉,2016年12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启动全国医保  相似文献   

20.
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部分,养老保险机制应当根据养老保险成本进行适度调整。河北省城镇职工养老保险覆盖面较广,从收入和消费水平看,城乡居民所缴纳的养老保险相对其收入水平略低,而政府对城镇养老保险的财政支付能力也存在缺口,因此,政府应当对城镇养老保险缴纳费用进行适度调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