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党的十六大提出支持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大举措,为东北区域振兴带来了历史性的机遇。旅游业在东北经济发展中具有强大的引擎作用,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与振兴的重要内容。东北旅游业的创新与发展,必须依靠东北旅游高等教育,因为高等教育是高智力发展和创新的重要源泉,是区域发展的智利支持,。我们应透视东北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寻找到东北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相应途径。  相似文献   

2.
优势产业对于地区及区域经济发展有很重要的支撑和牵动作用,在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的若干意见》这样一个国家战略机遇期,东北老工业基地的优势产业创新发展显得尤为重要。哈尔滨市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最北部的省会城市,同时又是国家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传统优势产业与现代科技创新发展在东北具有典型性,本研究以哈尔滨市为例进行研究,分析其优势产业结构调整情况和提升优势产业创新度,这在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发展和实现新一轮经济跨越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对东北农业经济发展是一个难得的历史机遇。文章分析了东北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一系列问题及与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内在联系,并在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大背景下提出振兴东北农业经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4.
经济全球化给东北老工业基地再振兴既带来了机遇又带来了挑战。在此背景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区域经济发展为依托,以科技和人才为动力,走发展循环经济、绿色经济的再振兴之路。  相似文献   

5.
装备制造业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标志,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国家,大多数行业还在升级强化阶段,作为核心的装备制造业的发展水平更加会直接决定其他相关工业的水平。在当前国家推进高质量发展,建设"一带一路"的情况下,作为中国装备制造业核心的东北老工业基地,装备制造业发展情况及存在的问题引人关注。哈尔滨市作为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的省会城市,大型装备制造业和重型制造业优势明显,即具有先天发展基础的优势和创新优势,然而,装备制造业对主导产业的支撑乏力、装备制造业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引领作用不强、装备制造业生产水平偏低等问题对整体经济发展产生影响,这些问题在东北地区具有代表性。因此,要促进东北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优化装备制造业产业结构、完善装备制造业功能区管理体制、加快高端装备制造业发展成为必然选择。  相似文献   

6.
东北老工业基地改造 ,人才战略是先导。国家对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采取的策略是“花钱”卖机制 ,辽宁要抓住国家对东北改造的引导政策 ,实现人才机制创新 ,加快辽宁老工业基地全面振兴步伐。  相似文献   

7.
东北老工业基地处于经济发展与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如何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通过对东北老工业基地重要省会城市哈尔滨市的居民收入发展情况的回顾与分析,发现制约居民收入水平增长的主要因素为经济发展水平低且结构优化程度低、固定资产投资率高的经济增长限制了居民收入的显著提高、居民收入分配体系不完善等。产业结构调整是东北老工业基地的重要任务,这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前提,此外,还要加快第三产业投资力度、完善工资收入增长制度,这是基于目前情况下提高居民收入的有效办法。  相似文献   

8.
文章采用实证方法,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和东南沿海地区青年企业家群体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进行了比较分析,指出东北老工业基地青年企业家在理性主义和创业精神,群体主义与责任意识,法律规范意识与亲情主义,创新精神及金钱、财富和权力观等方面存在着不足,并针对区域文化创新,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青年企业家人文素质,培育"商性"观念和加强创业教育方面提出了建设性对策。  相似文献   

9.
从"东北现象"到"新东北现象",东北老工业基地"振而不兴"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的区域协调发展。需要跳出就东北论东北的方法,在我国实施国际大循环经济发展战略的背景下,探究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衰退机制。可以认为,正是东部沿海地区深度嵌入全球经济循环链条,弱化了它与国内经济循环的联系,对东北工业形成了替代,造成国内经济循环与东北工业脱钩,进一步导致衰退的恶性循环。形成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提供了新思路。以对内开放为抓手,形成竞争有序的东北区域大市场,充分利用装备制造优势,整合东北工业价值链,培育技术创新生态,重构技术与市场的互促机制,深度融入国内经济循环和全球经济循环。这是从双循环视角下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基本逻辑。  相似文献   

10.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关键是创新,创新是一个系统工程,其中的重要保证是技术创新。东北老工业基地在技术创新中要首先解决三大问题:第一是构建技术创新体系;第二是政府营造环境,构建创新系统,促进技术创新;第三是加强企业技术创新,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问题,不仅直接关系到中止行为类型的划分,而且还间接影响到不同类型中止犯的认定标准。在德国,关于实行行为终了与否的判断标准,存在行为计划说、个别行为说以及全部行为说等学说。在日本,则存在主观说、修正的主观说、客观说、遮断说以及折衷说等不同见解。其中,全部行为说和折衷说较为可取。在我国,对行为是否实行终了的判断也应采折衷说,即应与是否需要采取积极措施防止犯罪结果发生以及行为人的主观认识内容联系起来作出判断。  相似文献   

12.
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整体上说就是党的先进性,因此永葆党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根本性价值,包括认同价值和促进价值;共产党人的先进性,从个体上说就是党员的先进性,因此永葆每一个共产党员的先进性,对强化军魂意识具有着主体性价值,包括中介价值、示范价值和保证价值;党的先进性和党员先进性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新形势下深入开展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是永葆共产党人先进性的现实基础,对我们强化军魂意识有着重要的发展性价值,包括基础价值和着力价值等。  相似文献   

13.
党的先进性源于党的阶级性,但先进性并不等于阶级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中,体现着时代特征。党的先进性需要通过制定正确政治路线和具体纲领来体现。党的组织路线服从、服务于政治路线。不同历史时期党员的标准、党员的成分体现出不同的时代特征。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纲领决定了必须不断增强党的阶级基础,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必须将思想建设置于党的建设首位,正确认识妥善处理吸收新社会阶层中优秀分子入党问题。  相似文献   

14.
委托作品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著作权归属是委托创作合同的重要条款。著作权归属约定的性质关系到委托人著作权的取得、受托人义务的履行以及双方利益的平衡。在债权形式主义的背景下,委托人通过委托创作合同取得著作权属于继受取得。由于作品的无形性和著作权登记制度的缺失,受托人移转著作权依赖法律推定。著作权从创作完成之日开始移转,委托创作合同的书面形式往往成为著作权移转的公示手段。但是委托人支付报酬的义务与受托人移转著作权的义务构成对价,并对法律推定的著作权的移转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15.
婚生否认之诉是人事诉讼程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我国大陆社会伦理观念较为相近的台湾地区,其民法亲属编经过十余次修正,其亲属法日益与世界亲属法的潮流相融合。反观我国亲属法和民事诉讼法,仅就婚生否认之诉中适格原告问题仍无法达成一致。而适格原告是成功构建婚生否认之诉的前提。借鉴德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等成功立法经验和结合我国现状,论证我国婚生否认之诉的诉讼主体不仅限于夫、妻及子女,还应有条件的包括第三人。  相似文献   

16.
为了保证地方立法机关在地方立法中更科学合理地设定法律责任 ,立法者在拟定法律责任条款时 ,首先要体现地方立法的目的 ,同时 ,其内容的设定 ,还要体现出科学精神 ,具有可操作性 ,考虑该法在施行中的要求。但从我国现行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来看 ,仍存在法律责任条款不协调、缺乏衔接 ,法律责任条款过于原则 ,法律责任条款有明显空白漏洞等方面的问题 ,直接影响了地方立法的有效实施。针对地方立法法律责任条款存在的问题 ,应采取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衔接和协调、加强法律责任条款的量化、避免法律责任条款的空白漏洞等措施 ,完善地方立法法律责任的设定  相似文献   

17.
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各类办公机构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的重要意义和怎样增强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 ,提高时间运用和工作效率作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相似文献   

18.
试论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原有的民法物权内容已不能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需要,与现代民法相衔接的<物权法>的制订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广大学者对此各抒已见,而其中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也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之一.本文从我国现行土地使用权制度的现状出发,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我国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2013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扎实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对永葆党的纯洁性意义重大。本文主要从党的十八大及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反腐倡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全面分析新形势腐败的新动向,总结腐败的原因,推动新的历史条件下反腐倡廉建设与党的纯洁性建设的思考,永葆党的纯洁性。  相似文献   

20.
公司分立无效之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司分立涉及众多利害关系人的利益 ,我国应参酌国外立法例设立公司分立无效制度。公司分立无效一般只能通过诉讼途径来主张 ,法院在审理公司分立无效之诉时 ,应尽可能保持分立后法律关系的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