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司法的实践活动从来不是一个抽象的过程,它是在社会结构中实现自己的。《社会学视野中的司法》作为纯粹法社会学创始人布莱克的代表作,关注到司法实践活动所具有的这个特点,试图探讨司法活动所涉及案件的社会结构,并通过结构分析引导把法学研究科学化。本文的研究,要揭示布莱克学说这一方面的观点,从完善司法实践的角度分析布莱克学说所具有的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2.
建构命题化的理论是社会学研究科学化的必然要求.刘易斯·科塞试图构建关于社会冲突功能的命题化理论,但是在他的努力中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在(1)社会冲突的概念有些含混,对冲突与敌意的释放、社会冲突与群体冲突之间没有做出很好的区分.(2)关于社会冲突的有关命题没有做出很好的逻辑区分与排序,使全文的谋篇布局略显混乱.(3)对于社会冲突理论的前提条件和命题的约束条件没有做出很好的区分,特别是对社会冲突功能理论的前提条件的界定不够清晰明确.指出科塞<社会冲突的功能>一书在研究方法上的不足是为了强调建构命题化的理论的一些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3.
“揭开公司面纱“是法律鉴于有限责任原则导致的利益失衡而采取的救济手段,其目的在于进一步规制投资者与公司之间法律责任的牵连关系,维护正常的市场竞争秩序.这一原则对我国今后完善&lt;公司法&gt;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纯粹经济损失是受害人因特定事实的发生而遭受的与权利无关的,通常不被法律所认可,并且难以获得赔偿的一种纯粹经济上的不利益.其本质是贯彻国家法律政策,控制侵权法保护之经济利益范围的法律工具.尽管我国法律中没有直接引入纯粹经济损失的概念,但在一些基本民事法律制度中并没有排除对纯粹经济损失的规制和救济.  相似文献   

5.
艾米莉·勃朗特的小说<呼啸山庄>是一部震撼人心的伟大作品,它有着永久的艺术魅力.本文立足当时英国社会及作者思想生活现状,探讨艾米莉·勃朗特作品<呼啸山庄>的创作源泉.  相似文献   

6.
死亡是人的一种可能性存在,而且是每个个人惟一不可让渡、不可替代的一种可能性存在,而不是一种外在的、只有不幸的人才会碰上的意外事件.因此,死亡对于人的真实存在或真实生活具有根本性意义.人必得在自己的纯粹思想意识中承担并守护着死亡这种可能性存在,并从这种死亡觉悟去理解和展开自己的生活,他才能真正在其生活中维持个人的自在-自由与个人的普遍尊严,而不是片面追求在职位上充当的角色的私人利益与"私人尊严",从而保证生活的真实性与永恒价值.托尔斯泰的中篇小说<伊凡·伊里奇之死>是"常人"掩盖死亡、忘却死亡的一个典型案例.  相似文献   

7.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中多项条款需要成人自觉遵守,履行其中的义务性规范.由此可见,现代社会不仅需要具有较强威慑力的法律,更需要保证社会共同发展而要求全社会自觉履行义务的法律.培养自觉的守法意识必须有新的思路,将培育守法精神、树立法律权威作为法制教育的重点,使法的理念与精神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8.
英国产品责任的归责制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英国,产品责任多年来一直存在于合同法、商品买卖法和普通的侵权法之中.1987年英国制定了<消费者保护法>,并对不安全产品适用严格责任归责原则.英国的产品责任归责制度是在司法判例和制定法的基础上发展变化,逐步形成了依合同法的合同责任原则、依据一般侵权行为法的过失责任原则和依<消费者保护法>的严格责任原则等三种归责原则,并同存于现实社会生活之中,为消费者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更为适当而有效的法律救济途径和方式,同时也表明了英国产品质量法的立法水平的提高和对消费者权益保护的重视.  相似文献   

9.
<天真与经验之歌>是布莱克的一部诗歌合集,这部合集可谓英国浪漫主义运动的先河之作.诗人在诗中用他"魔鬼般的智慧"给我们描述了人类两种对立的灵魂状态,即天真状态和经验状态.布莱克所描绘的这个辩证统一的状态直至今日对我们仍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法律社会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社会化”是法社会学的一个基本理论。对该概念的内涵的阐述包括以下几种学说:“活法论”、“社会行为论”、“社会利益论”、“社会连带关系说”以及“法律社会化阶段说”。它们以各自的学说和不同的论证方式阐述了一个共同的观点,法及法的拘束力就是社会生活本身。法律社会化的功能包括实现功能、评价功能、预测功能、教育功能和改革功能。而上述五项功能都围绕着一个主题就是:法律的重心从“个人本位”转移到“社会本位”。“法律社会化”对当代资本主义法律理论和实践具有了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串通投标与串通拍卖是两个不同的法律概念,其外延并无包容或交叉关系,二者在标的、目的、社会危害程度、适用法律等方面均有一定的区别."串通投标情节严重的应追究刑事责任"是我国刑法的明文规定,但我国刑法并未明确规定串通拍卖的行为构成犯罪,因此不宜将串通拍卖行为认定为串通投标罪.对于串通拍卖的行为,一般依照<拍卖法>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给予行政处罚即可;但对于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串通拍卖行为并构成犯罪的,应当按照非法经营罪或者合同诈骗罪定罪处罚.  相似文献   

12.
马克斯&#183;韦伯在其法律社会学中对法律制度进行了三种类型划分:即法律实务之技术手段的类型划分、以"法律担纲者"为核心关注的类型划分、法律教育以及法律思维的类型划分,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法律的理性化与形式化发展过程。韦伯的这种法律制度类型划分是建立在其历史学研究方法之上的,尤其是经由客观可能性判断和理想类型这两个范畴来确立其方法论基础的。然而,无论是其理想类型的建构还是其客观可能性理论,最终都无法逃避其所反对的价值判断问题。  相似文献   

13.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是我国规范市场行为,促进社会土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一部重要法律.但是,随着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我国竞争立法存在的缺陷就表现得更加突出,许多问题都体现出我国竞争法律资源,尤其在涉及垄断法方面的不足,这不仅不符合国际上反垄断立法的潮流,而且也不利于中国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因此,应通过国外竞争立法的分析以及我国竞争立法存在的问题;探讨如何完善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  相似文献   

14.
我国<合同法>将无权处分行为规定为效力未定行为,但又没有像其他效力未定行为那样规定相对人的催告权和撤销权,这不是立法者无意的疏忽而是有意的回避,是为了避免法律制度之间的冲突.我国<合同法>关于无权处分的规定是有缺陷的,应当借鉴负担行为与处分行为的区分,确认无权处分中的债权合同有效,物权合同效力未定,同时再以客观善意主义加强对相对人利益的保护.  相似文献   

15.
论制定反贪污贿赂法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颁布以后,虽然有关惩治贪污贿赂犯罪的规定已趋于完善,但是,司法机关在办理有关案件时,仍然遇到了不少法律问题,已经妨碍了贪污贿赂的查处工作.而这些法律问题是用单纯补充或完善<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无法全面解决的.因此,有必要制定一部全面系统的反贪污贿赂法,以适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比较法与法社会学的联系要回溯到法学和社会学的关系中进行理解,从法的社会学研究到比较法的社会学研究不仅经历了比较法本身的复兴,同时也见证了法社会学和法教义学的理论之争。在理解比较法的教义层面和社会层面时,最好的先例或最佳的理解途径便是法社会学当初融合法学和社会学的事实经过,因此比较法法社会学研究范式的可能性可以在历史中寻得。而与之对应的现实性难题则不妨在日新月异的社会案例中进行理解,毕竟法社会学研究的根本对象是作为法律修改源头的社会事件本身,在这个层面上,比较法的法社会学研究也不能闭门造车,脱离社会现实而空谈教义。  相似文献   

17.
现代社会的核心命题是劳动分工的整体社会转型,其中劳动的社会存在形式直接造成人的生存悖论。劳动社会分工牵涉整体社会改造,包括后来的政治革命和社会革命。古典社会思想家均切入这一命题,但未有客观的行动纲领,但这些理论阐释构成了近代以来全球各国现代社会建设的前提。中国社会理论丢掉了现代性起源环节,直接承接西方二战后的社会学理论,但因忽视现代社会理论的核心命题而存在缺失。当今中国的社会学界亟待正视中国社会现实,实现从社会学理论到社会理论的变迁。  相似文献   

18.
论习惯的法权本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习惯①与法律的关系是法理学中的一个基本问题,对这一问题的回答需要以对习惯和法律本质的认识为前提.社会学、历史学、人类学和制度经济学等学科都有有关习惯概念与本质的不同观点,各自从不同的角度表达了对习惯本质认识的独特方面.但是,按照马克思的观点,习惯是由社会主体的经济生活所最终决定的规范主体行为的规则系统,习惯从本质上来说就是社会主体法权要求在社会制度层面上的直接反映.  相似文献   

19.
凯尔森在纯粹法语境之下,对法律解释进行了分析。由于凯尔森法律体系理论和研究方法具有法律科学纯粹性,因此法律解释理论也是具有自身纯粹性。尽管不同学者对其抱有悲观态度,同时凯尔森对其论述着墨不多,但是凯尔森法律解释理论可谓是独辟蹊径。这种建立在纯粹法体系之上法律解释是形式的、结果的解释理论。凯尔森的法律解释是对自由法学中法律漏洞理论的一个回应。凯尔森认为法律解释存在于法律适用整个过程,但不可能用于漏洞填补。  相似文献   

20.
法社会学是法学与社会学交叉学科。法学家运用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解释法律现象;社会学家也运用社会学理论来阐述法律在社会中的作用。法社会学研究的领域与范围非常广泛。一个世纪以来,法社会学在中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自上一个世纪以来不少法学工作者开始用社会学理论分析、解释法律现象。但是由于中国法社会学的研究起步晚,其研究也存在一些问题,认识上也不完全一致:学者关注理论甚于关注社会现实,理论的研究并没有很好地与社会现实结合起来,甚至相互脱节。因此,要想与世界法社会学家进行对话,推进中国的法社会学研究,还需要学者们不懈地努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