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前,我国科研院所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视程度普遍不高,虽然大多数院所将"人事处"更名为"人力资源部",但该部门履行的职责仍多为传统的人事管理。作为组织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根据企业战略目标的需求,确定一定时期内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政策、实施步骤和预算安排,针对科研院所以及内部员工的特点,通过完善员工的招聘、培训、考核、激励等工作来促进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2.
<正>人事管理再造意味传统的人事管理通过再造,将以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崭新面貌呈现在人们面前,这正如美国管理学家彼得·杜拉克1986年所说:“传统的人事部门,再见”.人事管理再造既是本世纪末以来的一种趋势,也是我国由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需要.人事管理再造是一项工程,它包括诸多的方面,笔者谈点浅见就教于专家、学者、读者.一、事务型人事管理再造  相似文献   

3.
人力资源管理的自我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的人事管理把精力放在员工的考勤、档案、合同管理等事务性的工作上,被定位为后勤服务部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及经济的全球化,以人才测评、绩效评估和薪资激励制度为核心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得以确立。新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对管理的促进有了重大的飞跃,在企业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只有对人力资源管理进行新的定位,才能使企业的发展如日中天。  相似文献   

4.
人力资源管理与传统人事管理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学习型组织,变传统人事管理为人力资源管理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由之路,文章介绍了人事管理与人力资源管理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人事管理,随着时代的发展,特别是近三十年来,它的内容正在发生新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机构名称的更换和管理职能的简单调整,而是在更深层次上体现了人事管理理念的变革。如何激发员工活力?如何开发员工潜能?是新形势下向人事管理提出的新课题。正因为如此,现代人力资源管理取代传统人事管理具有历史必然性  相似文献   

6.
美军军官人事管理体系是以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和较高法治化程度为基础,以军官人事管理制度为核心,以军官人事服务组织为保障而构建起来的一整套军官人事管理工作体系。该体系具有科学的理论支撑、成熟的军官人事制度、高效的军官人事服务以及严格的制度落实,是美军军官职业化建设的主要实施途径。  相似文献   

7.
知识经济条件下人力资源管理面临五大挑战:如何应对人力资本与货币资本的新型关系;人力资源部门如何由服务支持型角色转变为战略伙伴角色;人力资源职能的组织形式如何配合企业战略的实施;如何管理和整合人力资源价值链;如何有效管理知识型员工。  相似文献   

8.
以人为本的现代人力资源管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人力、人力资源、人力资源管理是现代人事管理的概念 ,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以人为本。本文从人本主义的现实意义出发 ,通过对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理论的理解 ,认识人力资源管理必须讲求以人为中心以及实行人本化管理的内容。在组织管理中只有促进人的潜能的大大发挥 ,才能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效率 ,实现组织的最大目标。  相似文献   

9.
《人事天地》2011,(6):5-5
日前,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新闻发言人尹成基表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将推动《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年内出台,抓好配套单项法规制定工作。在谈到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工作进展时,尹成基介绍,2011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推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制度建设,会同有关部门修改完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考核规定》和《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奖励规定》。规范公开招聘工作,会同中组部印发《关于个别地方事业单位违规招聘和违规进人事件的通报》。加强岗位设置管理实施工作,中央和国家机关所属事业单位岗位设置方案核准备案率达到85%。  相似文献   

10.
科学的人事管理,是人力资源开发和合理利用的保证,是搞好各项工作的先决条件.因此,正确认识组织人事管理在成人高校中的地位与作用,深刻揭示成人高校组织人事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科学规范成人高校组织人事管理工作的内容,最大程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是我们加强成人高校管理工作的重要环节和关键.  相似文献   

11.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知识作为最基本的资本要素改变了组织中的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从事知识工作的知识员工正逐渐成为组织运营过程的主要参与者和劳动价值的基本创造者。传统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在管理知识员工时面临着一些困境。动态协同管理模式为组织提供了一种管理知识员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人事管理历来是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的管理不仅构成社会管理的核心,而且也是社会各种管理的基础。正如英国著名管理学家罗杰·福尔克所说,"管理的本质就是人的问题"。在当代,企业管理领域首先出现了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现代的人力资源管理的革命性转变,这种转变现已扩展到公共管理领域,人力资源管理已成为当代政府人事管理新潮。作为我国干部人事制度的重大改革,建立和完善国家公务员制度,就是要完成从传统的人事管理到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转变,并借鉴企业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  相似文献   

13.
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是一个与时俱进的过程,从最初的隶属管理阶段发展到现在的人力资源管理阶段,出现了与传统人事管理不同的四大创新思路,即管理哲学、管理模式、管理对象和管理实践。由此,提出了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视角;强化培训,提高开发效能;建立有效激励机制,激发员工潜能等适合我国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4.
心理资本构念作为积极组织行为学的一个核心概念,已经被国内外许多学者认可和接受,其对组织绩效的影响比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及社会资本更具影响力。深入研究员工的心理资本将是未来人力资源管理的趋势。开发和管理员工的心理资本将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是企业成功经营的关键,促进企业与员工实现双赢。  相似文献   

15.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领导者胜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分为行政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和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两类,前者是非营利性的,后者是营利性的,本章研究对象为前者。对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领导者胜任特征进行研究,其目的是为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要求,构建岗位胜任特征模型,建立起更加有效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精心选拔领导干部,合理配备领导班子,有的放矢地培训领导班子成员,提高管理素质,提升绩效水平,创造一个人力兴旺、人尽其力、政通人和的良好局面,推动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包括组织、人事、劳动等部门,从其工作职能上看,负责人力资源的开发…  相似文献   

16.
胜任素质方法(Competency)是从组织发展战略的需要出发,以提高实际业绩为目标的一种人力资源管理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通过确定有效地完成特定工作所需要的胜任素质,建立不同岗位的胜任素质模型并以此为线索将人力资源管理的各个模块有机的串联起来,从而把员工甄选、培训与发展、绩效管理和薪酬策略的重点放在那些与高绩效最相关的行为上面。  相似文献   

17.
绩效考评是指收集评价和传递员工在其工作岗位上的工作行为及工作成果信息的过程,其目的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使用,挖掘员工潜力,以达到组织发展要求,提高组织整体绩效。 在现代企业中,绩效考评是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是实施正确人事决策的前提和依据。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行为,它始终贯穿于企业管理工作的全过程。从企业人力资源状  相似文献   

18.
以创新理念探索人力资源管理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国际化的进一步深入,技术和资金变得不再短缺,创新人力资源管理成为企业获取竞争优势的又一个重要法宝。企业要想在日趋激烈的竞争环境中获胜,必须以创新的理念,突破传统人事管理观念的局限,探索人力资源管理的新思路。一、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相对于传统的人事管理,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特点有:1·强调以“人”为核心,实行动态的、心理与意识的调节和开发。传统人事管理以工作为中心,只见“事”不见“人”,只见某一方面,而不见人与事的整体系统性,其管理的形式和目的是“控制人”,它抑制了人的能动性,不利于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9.
事业兴衰 ,关键在人。从已进行的一些检察改革尤其是人事管理制度的改革来看 ,许多问题都涉及到人员的素质 ,深入细究又涉及到人员的进与出问题。所以 ,对检察机关人员素质的提高从硬条件上看应讲两句话 ,前一句是严把进口 ,后一句是畅通出口。而要做到并做好这一点 ,至少应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一是在定编问题上 ,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和上级院职能部门 ,要在充分协商和论证的基础上确定好编制数。上级院职能部门应拿出科学的编制意见 ,并确保与同类院之间的平衡 ,在与地方组织人事部门协商沟通的基础上 ,报双方共同上级组织人事部门审批下发…  相似文献   

20.
现代科学管理理念中指出,人力资源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组成部分,合理的人力资源开发和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企业员工的凝聚力。企业资源从无到有、企业规模从小到大、企业竞争力从弱到强的整个发展过程中,必须注重人力资源的开发与管理。企业要在做好人力资源管理的同时,也要做好员工的潜力开发工作。组织内部培训,重视员工的全面发展和整体素质提升。建立灵活的薪酬福利体系,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因此,增强企业人力资源的优势,是增强现代企业竞争力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