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范畴蕴含了丰富的内涵,在不同的视角,传递出了不同的马克思主义见解和治国理政主张。在历史视界,表现为一个带有时间指向的概念,代表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所新生的一个更高水平的发展阶段;在制度之维,表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走向成熟的发展形态,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的总方向;在社会视域,表现为新时代依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道路所要建设的一种美好的生活状态和社会状态,勾勒了新时代中国社会的发展走向及其远景目标。  相似文献   

2.
十九大报告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这一重大观点是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现实土壤作出的科学论断。深入贯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关键在于多维度解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一重大论断,重点在于准确掌握"新时代"的科学内涵、现实土壤以及其对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民族以及世界社会主义、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3.
中国特色公民社会必然带有鲜明的社会主义性质和中国作风、中国气派。作为一个新生事物,中国的公民社会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需要党和政府的主导和推动;需要社会主义公民文化的支撑;需要构建以自立、平等、责任、参与、宽容与和谐等核心的价值范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公民社会、公民精神之间不是简单地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联体现为深层理念和实践操作上的良性互动。当前,通过媒体舆论宣传和实施公民教育,大力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灌输,培育公民意识,塑造合格的公民社会主体,推进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4.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关于公民社会或市民社会的研究在中国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热点,知识界对此"舶来"理论进行了严肃的理论反思,在此基础上,人们开始思索西方公民社会理论对中国现代化发展所具有的解释范式的价值与实践借鉴的价值,探索中国特色公民社会的长成与建构之路.而建构中国公民社会的关键在于改造传统社会层级结构,建立"三维制衡"的新型社会结构,提高公民的民主素质,形成社会主义的民主政治生态.  相似文献   

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承接中国历史发展、适应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道路选择。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首先要从现实维度出发,全方位把握当代中国实际,这是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依据;其次要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和突出"中国特色"两个基本向度,这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再次还要从目标维度出发,制定同历史阶段和最高目标相契合的阶段性目标,这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认清现实、遵循原则和明确目标任务的自觉中,将不断呈现出更多华美的篇章。  相似文献   

6.
纲领是章程的灵魂和核心。随着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和变革以及民主党派自身建设的加强,我国各民主党派的纲领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呈现不同的历史内容。民主党派纲领的发展反映了民主党派走的是一条从爱国主义走向新民主主义、从新民主主义走向社会主义,进而共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道路。  相似文献   

7.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继承和发展。这一重大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是建立在四个基础性理论创新之上的,这就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方位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矛盾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本质论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论。深刻把握这四个基础性理论创新,对于自觉坚持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一项制度是否具有优越性与长久生命力,仅凭单一标准评价是片面的,还应置于一定的历史—社会—文化条件下,以一种"历史的眼光"在相当长的发展进程中予以"实践检验"。站在新时代的历史关口回望过去,改革开放四十年以来的伟大历史进程,从制度演化的角度来理解,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定型的伟大历史进程。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语境中,制度定型是指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置于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框架下统筹设计,在相当长的历史跨度中渐进优化、逐步定型;克服消极因素,融合积极要素,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战略化、体系化、动态化。  相似文献   

9.
公民社会有序发展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中国政治现代化进程的必然结果。许多学者不自觉地以西方公民社会"自下而上"的发展逻辑来解释与分析中国的公民社会成长,然而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是不同于西方的。中国公民社会发展有其自身特殊的"社会—历史—文化"背景,这就决定了中国会走一条不同于西方公民社会的发展道路。它应该选择一条"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双向互动合作"的道路;其最终目的是实现政府发展与社会发展的双赢。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了"不懈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历史性任务,强调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三大自信"不是盲目的自信,而是奠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认识的基础上。这些规律可以从不同视角进行凝练和总结,如从存在形态视角、从空间范围视角、从时间视角、从历史尺度视角等来定位,不仅可以获得一种新的认知高度,而且更能透视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信的深层意蕴。  相似文献   

11.
柳建辉 《理论前沿》2007,510(21):15-1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深刻总结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历史经验基础上形成的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反映当代中国社会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理论。十七大强调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一种客观的历史性的选择。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治国理政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上实现了历史性突破,取得了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丰硕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立论基础;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作出新概括,确立了我国发展新的工作重点,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供了重要依据;提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阐明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丰富内涵,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思想指南和行动纲领。  相似文献   

13.
协商民主是发展社会民主的一种重要形式。协商民主彰显着权利关系的变革,能够使社会的政治权力转向社会权力,进而让不同利益的集团和个体在协商民主中重新对利益进行博弈。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重大,主要有工具性价值和规范性价值。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工具性价值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有利于民主不断制度化、法制化、程序化。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规范性价值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推动自由的建构、促进公正的实现、促进平等的发展、有利于公共理性的培养、促进和谐的发展。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价值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具有现实意义,可以提高公民意识、完善和发展政党制度和扩大公民的政治参与。  相似文献   

1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新民主主义是两个既紧密相联又有所不同的社会形态,两者在本质上有着巨大的差异。历史的发展从来不是直线式前进的,而是波浪式发展螺旋式前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只是对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简单历史继承,而是在超越发展着的。  相似文献   

15.
从历史发展和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视角看,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方法论的娴熟运用,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思维和战略思维。坚持从实际出发充分掌握我国的基本国情,并不断解决推动生产力发展的社会矛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从社会发展的理论观点分析世界,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和"一带一路"的倡议,及建立"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新理念,表现出鲜明的时代品格。  相似文献   

1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这个论断已经成为共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一种历史选择,用中国社会的客观发展证明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科学性,而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有社会主义的全部范畴,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条件下的具体化。  相似文献   

17.
“五一口号”的历史作用和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五一口号"的发布,对形成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对巩固和发展统一战线,对建立人民政权和新中国具有历史性的作用。"五一口号"发布60年后的今天,历史已作出深刻的启示:必须立足中国国情,坚持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充分发扬民主,不断扩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参与。必须广泛凝聚社会力量,充分体现大团结大联合。必须倡导包容存异,努力营造宽松稳定的政治环境。必须不断创新发展,始终保持多党合作的生机与活力。各民主党派应该坚定地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确地把握好历史方位,为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献计出力,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主义祖国才更加繁荣昌盛。  相似文献   

1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发展的历史方位在不断发生变迁,历经了由"新世纪"、"新局面"至"新时代"的历史跨越。落后的发展起点与艰巨的历史任务决定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长期性,因此新时代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牢牢立足于我国国情。新时代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内部划分,我们要以变与不变的辩证关系在动态中认识和把握新时代。  相似文献   

19.
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坐标,显现在全球化和现代性的时空背景中。全球化的统一性中有中国特殊的价值取向,现代化的普遍性中有中国独特的经验。中国现代民族国家的发展道路和制度构建有着自身的逻辑与规律。任何政治共同体都有一定的心理边界和地理边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范围包括大陆和港澳台。当代中国社会饱含传统文化的基因,当代中国政治制度的形成、变革也同样根植于文化变迁之中,且有其内在的演进规律。厘清"中国特色"历史逻辑的深刻内涵与丰富外延,有利于澄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有关理论问题,也有利于国家发展与社会进步。  相似文献   

20.
历史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近4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把改革开放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全过程,通过探索新实践、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不断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的巨大飞跃,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已经成为理解和解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要义和基本尺度。回顾改革开放40年的历史变迁,能够得出一系列具有鲜明特色的结论,即改革开放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深化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揭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规律,擎起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旗帜,增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自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