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刑民交叉案件带来的法律适用困境,看似是刑法与民法的冲突,实则是宪法层面上刑法与民法的范围确立之争.尽管刑法与民法的目的 都是为了保障公民在宪法上享有的权利得以充分落实,但是两者之间的界限并不易确定,法律实践存在把民事纠纷拔高为刑事犯罪的问题.刑民冲突的本质是对公民的基本权利与限制基本权利的公权力的关系探讨,最终是宪法层面的问题,刑法理论以往有关刑民交叉处理模式的讨论忽视了这一最终问题.比例原则作为宪法性原则,为刑民交叉案件的处理提供了思路,处理刑民交叉问题,当以比例原则的三个子原则为审查标准,对刑法介入的正当性进行检验和论证,防止刑法的不当扩张侵犯了公民的基本权利.  相似文献   

2.
在刑民交叉案件的程序处理顺序上,无论是“先刑后民”“先民后刑”还是“刑民并行” ,均是一种既定的程序处理模式,省思当下刑民交叉案件的司法现状,其程序处理应当立足于更深层次的因素。从分类上来看,传统的界定标准与类型划分存在一定瑕疵,类型化的程序处理机制只是一种表象适配,以案件事实为中心的界定与分类才更为妥善。在此前提下,较为妥当地处理刑民交叉程序冲突的进路应当坚持以前置关系判断为主、利益保护判断为辅的原则。优先判断是否存在前置关系,存在时适用“先刑后民”或“先民后刑” ,不存在时适用“刑民并行” 。同时,以利益保护作为辅助性原则,重点考量依据前置关系判断的程序适用是否对涉案人或单位造成较大的不利影响,如具有利益保护的重要性,应重新判断程序适用模式。贯彻层次性的理念,也能为刑民交叉案件中较为疑难的程序问题提供解决思路,诸如生效裁判既判力、证据交叉适用、涉案款物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3.
刑民分立的立法模式要求合理界分刑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与民事法调整的社会关系,以满足法律规范责任形式的差异性。但囿于现实生活中违法行为的复杂多样,刑民法律在规制同类社会关系时出现了交叉现象,影响了对同一行为适用法律规范的得当选择。以罪刑法定、刑法谦抑原则以及民事关系前置原则为指导,改进立法技术、规范应用性解释,是协调刑民法律规制交叉情形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4.
论网络游戏中虚拟财产的刑法保护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刑法解释论的角度讲 ,网络游戏玩家账号中的虚拟装备等网络资源属于刑法财产犯罪保护的对象 ;比较目前司法实践对这一命题的否定看法可以看出 ,我国刑事司法在遵循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 ,应当进一步协调刑法确定性与适应性之间的矛盾。此外 ,在成文刑法面临新的社会需求而需要积极解释适用时 ,与刑事立法一样 ,司法适用者应当考虑刑法的谦抑性原则。  相似文献   

5.
刑事司法是以刑法规范为依据对具体行为是否构成犯罪所做的一种价值判断活动。在罪刑法定原则下,从形式上解读刑法规范固然意义重大,但刑事司法一味地表现出绝对形式主义必将自身引向一条"不归路"。基于现代法治理念,适用刑法规范除从形式上认定其符合性外,还应当将刑法规范所蕴含的立法目的、社会普遍认同情理以及刑法的谦抑性等非形式性因素置于刑法体系当中进行考量。  相似文献   

6.
刑法谦抑性不仅是刑事立法的基本原则,而且还指导着刑事司法,无论在刑事立法的制定、刑事司法的运作方面,还是在刑事解释的维护方面。刑法谦抑性宜与罪刑法定、罪刑均衡等刑法原则相并列而视为刑法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7.
在民法之外,重新构建一个仅适用于刑法中财产犯罪法益保护的判断标准,既无必要也不现实。财产犯罪法益保护扩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入罪,不论是“利益的法益化”还是“管理的占有化”,都是以保护法益之名行扩张犯罪圈之实。犯罪圈的不当扩张,不仅会有损整体法秩序,还会弱化乃至消解法益甄别法与不法的机能。部门法之间的紧张关系在任何法律体系下都是无可避免的,民法典编纂为解决“刑民倒挂”问题以及增加法秩序统一性原理在刑民之间的衔接度提供了重要契机。为此,应重新梳理刑民之间围绕财产、占有、管理等方面的争议问题,将民法所确定的财产法益内容作为财产犯罪法益保护的基本依据,并允许刑法根据财产犯罪的特点对法益保护范围作出适当调整。这样做的目的不是通过民法给刑法套上枷锁,而是在遵循法秩序统一性原理的基础上达成应有的刑民共识。  相似文献   

8.
民族法文化视野下的刑法解释目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刑法解释目标上,主观解释论虽然对于维护刑法的权威性至关重要,但它不仅不利于国家刑事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之间的良性互动,反而会加刷二者之问的冲突;客观解释论虽然可能使刑法解释偏离刑法立法,进而削弱刑法立法对刑法司法的制约,但对国家刑事制定法与民族习惯法之间的良性互动大有裨益。因而,就具有丰富的民族习惯法实践且法治贫困的我国民族地区的刑事法治发展而言,在刑法解释目标上应当坚持“客观解释论为主,主观解释论为辅”的综合解释论。  相似文献   

9.
以刑事违法性和社会危害性为基点,以犯罪构成为标尺,度量未经权利人许可强行租赁他人船舶的行为,可以得出该行为不应当构成强迫交易罪的结论。对于司法实践中存在的众多刑民交叉案件,应当以刑法的谦抑精神为指导,重视审判思维,坚持犯罪的二次性违法的理念,将类似案件以民事或行政手段予以解决,严格控制刑法适用的范围。  相似文献   

10.
在刑事政策纳入刑法教义学和相对罪刑法定原则的前提下,刑事政策对于刑法解释起到相当的作用.刑法规范构成要件的解释,应当区分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和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对于规范的构成要件要素而言,刑事政策可以发挥其在刑法解释中价值判断的作用.但是对于记述的构成要件要素,在刑法解释中应当排斥价值判断,对其解释的性质只能是某种事实的追认,即事实判断.在刑法解释过程中,一旦价值判断和事实判断出现错位,类推解释则会出现,进而违背罪刑法定原则.  相似文献   

11.
研究刑事案件与治安案件之间的关系,既为“沙堆效应”理论提供了很好的数据论证支持,又深化了这一理论的科学性、合理性,同时也揭示了治安案件在社会整体治安控制领域中的基础地位。因此,各级公安机关应充分重视治安案件的办理工作,重视对轻微违法问题的打击处理,摆正治安管理工作在整个公安工作中的地位。  相似文献   

12.
案例二则     
通过对现场血迹分布情况的分析,成功破获了一起聋哑人故意杀人案;掌握"十字形"开锁器的原理,熟悉利用"十字形"开锁器作案的现场规律,注重现场勘验,便于判定作案手段,对案件定性和开展侦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案例二则     
通过对现场血迹分布情况的分析,成功破获了一起聋哑人故意杀人案;掌握“十字形”开锁器的原理,熟悉利用“十字形”开锁器作案的现场规律,注重现场勘验,便于判定作案手段,对案件定性和开展侦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15.
明确区分冤案的概念对于建立本文的逻辑起点、纠正实践中的错案追究制度,具有理论价值。概言之,冤案的发生主要有两种类型:程序正义但苦于认识局限、程序异化。讨论冤案问题,应重点限制在第二种成因上,这类冤案才是现实冤案的主流,也是研究的重点。冤案具有必然发生性、偶然发现性、孑然昭雪性、悚然危害性、昭然违法性、因素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17.
最近几年,公安机关统计的治安案件立案数明显低于刑事案件立案数,与历年的规律相矛盾。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重刑事、轻治安案件立案,派出所忽视基础台帐建设,刑事立案存在重复,治安案件中存在不破不立的现象等。  相似文献   

18.
论刑案侦破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命案必破”的提出,一定程度上是现实需要,也较符合现时的国情,同时也隐藏着现实危机。刑案侦破的长效机制,应该从理顺人事管理,建立“信息导侦”的情报网络,立足队伍素质提升,“科技强侦”,建立内外协作机制,“多警联勤”,等方面,结合本地实际着手构建。  相似文献   

19.
文件鉴定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在认定犯罪事实及犯罪嫌疑人方面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鉴定过程中应认真提取检材,收集充分的样本材料,以便作出正确的鉴定结论。  相似文献   

20.
诱惑侦查作为一种主动、高效的侦查手段,虽然在其他刑事侦查中已被采用,但由于其在价值取向和制度层面上存在诸多障碍,在检察机关查办贿赂犯罪中却未采用过。如果能够转变侦查思路,创设诱惑侦查规则,诱惑侦查也可以在贿赂案件中广泛使用,并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