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渠道。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高校的重要政治任务,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迫切需要。高校要立足国情、校情,积极探索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2.
政治认同是人们从内心深处产生的一种对所属政治系统的情感上的归属或依附。政治认同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精神动力。认真分析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过程中面临的大学生政治认同问题,通过完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各项机制,重塑当代大学生的理想信仰,加强高校的政治社会化建设等途径来提高大学生的政治认同水平,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3.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进程直接影响着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方向。高校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阵地,要实现在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效果,就必须针对高校的特点采用合适的载体,如:思想政治课、社会实践活动、大众传媒等,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4.
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是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必然要求,也是满足大学生精神需求、建构大学生精神家园的迫切需要;客观分析当前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状,正视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探索新时期加强和改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对策与途径,有助于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和保障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5.
网络时代背景下,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机遇与挑战并存;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清晰认识当代青年大学生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系,牢牢把握高校实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基本原则,不断探索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途径和方法。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这一重大战略工程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将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高等学校以其雄厚的师职资源必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宣传的重要阵营,在校的大学生也必将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的主体,并贯穿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始终,而高校辅导员承担着大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样就把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辅导员的工作三者紧密的联系到一起。本文首先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内涵和特点分析入手,进而阐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之间的关系,最后阐明高校辅导员在工作中如何进行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教育,构建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和谐的平台,培养出政治信念过硬,具有崇高理想和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大学生,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视域下的延安整风运动原因,即加强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和动员广大群众和彻底肃清教条主义的需要;延安整风运动中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践包括毛泽东等领导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文本创作、加强党的组织领导、充分发挥党报在推进大众化的作用、对大众化对象的层次进行合理划分以及相应的制度安排和纪律规范;延安整风运动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有:理论创新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前提、加强领导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组织保障、新闻媒介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分清大众化对象的层次性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手段、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8.
十七大提出了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任务,这就要求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从内容、形式、情感、考核等方面要适应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切实做好针对大学生的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普及工作.  相似文献   

9.
吴伟伟 《工会论坛》2010,16(1):66-67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动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本质要求;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使命与责任。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要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创新工作载体,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的通俗化、形象化、民族化、时代化。  相似文献   

10.
高校是马克思主义传播重要阵地,是大学生接受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主要场所。随着信息技术的革新,以网络为主要载体的新媒介传播在社会舆论中无限拓展,以其开放性、交互性、即时性等特性给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全新发展契机和巨大挑战。在此背景下,以何种路径推进大众化进程,是各高校推进大众化中不可回避的关键问题。本文尝试总结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喜与忧,从培育队伍、监管制度和培育模式三个方面探索一条新媒介环境下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路径。  相似文献   

11.
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当代中国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不断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使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武器.则可以使社会主义价值观建设具体量化到个人.从而引领整合各种社会思潮和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凝聚力。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全社会的构建,其意义重大而深远。  相似文献   

12.
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在各个层面进行不断的探索。基于传播学视角,研究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路径,是一个全新的研究视角。当前、基于传播学视角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现路径包括: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者的综合素质;凸显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先进理论特质,综合运用多种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方式,充分尊重大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传播中的主体地位;重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程中传播效果的反馈等。  相似文献   

13.
延安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极为复杂的背景下展开,这些背景的综合作用构成了这段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基础。延安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研究、学习、教育、宣传等方面,为我们呈现了多维的实现路径,展示了丰富的内容。同时也留下了值得总结的经验与启示:理论创新是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理论前提,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鲜明的民族特色、实践特色和时代特色;发挥教育引导的主渠道作用,积极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强化媒体的主阵地作用,引导、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加强队伍建设与制度建设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保证。T  相似文献   

14.
农村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路径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党组织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有利于增强自身的领导能力和决策水平,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思想保证。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农村,农村党组织必须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运用于当代中国农村建设实践,才能不断增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5.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在大学生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对于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具有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在当前国际国内形势下,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大学生,就要结合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和群体特点,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增强马克思主义吸引力和感召力,加强教育工作队伍建设,拓展理论教育途径,创新理论武装的方式,进而增强大学生在党的领导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理想信念。  相似文献   

16.
加快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重要而迫切的要求和任务。重庆市立足民生视角,积极探寻多维路径,形成微观和宏观上的整体合力,切实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成为我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典范,具有重要的借鉴价值和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面向青年学生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深入学生的实际,使马克思主义理论贴近学生的生活,解决学生的现实困惑,指导学生的思想和行动。以思想政治理论课为主渠道,充分发挥人文社会科学学科的育人功能,鼓励青年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等公益实践活动,打造健康有序的网络文化,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校园文化建设,从而有效推进高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思想和实践自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起就已然展开。马克思曾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包含了让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大众化并掌握群众的深刻思想及丰富内涵。但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与“大众化”一同联系起来作为专有名词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是第一次提出,即“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是一项内容庞杂、涵盖范围广泛、  相似文献   

19.
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党的十七大提出,要“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当前尤其要重视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在青年群体中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也是青年自身发展过程中的方向。针对当前在大众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要从改进马克思主义在青年中传播的内容、方法、途径上入手,从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贡献一份力量。  相似文献   

20.
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其中红色文化就是主阵地之一。以红色文化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了解、挖掘红色文化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经验,进一步提炼和升华红色文化,赋予红色文化新的时代内涵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