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英国判例法上反避税政策的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王文钦 《中外法学》1999,(1):104-107
反避税问题是各国税务当局面临的难题,各国的作法亦不一致。在大陆法系国家,德国税法上有所谓“法律形成可能性之滥用”的专门规定,日本在其法人税法中规定有实质课税原则。在英美法系国家,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北爱尔兰等国制定了反避税一般规则,美国发展了一系列反避税的判例法规则,诸如实质高于形式规则、一步交易规则、虚伪表示规则。相对来讲,英国在反避税方面比较保守。英国税法上没有制定反避税的一般规则(有一些针对个别情况的规定),英国法院对于英国税务局认定纳税人避税的主张历来持审慎态度。本世纪八十年代初,英国法院的态度曾有所改变。去年英国工党上台执政后,由于工党政府“消灭”避税的强硬态度,英伦三岛就英国是否应当制定反避税一般规则展开了热烈讨论,迄今没有结果。鉴于国内对此缺少研讨,本文拟对英国判例法上反避税政策的演变略作介绍。  相似文献   

2.
张建 《法制与社会》2013,(34):103-104
21世纪伴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突飞猛进,资本跨国流动以追求利益最大化亦日益成为常态,近年来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海外进行直接投资,为实现税负最小化,投资者在进行税收筹划时,一个重要的筹划手段就是在低税国(地区)或在避税港设立受控外国公司来递延税款从而实现国际避税.这一现象的存在严重侵蚀国家税基,2008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及其实施条例中首次规定了CFC税制条款.鉴此,本文试从我国立法与其他国家税法中CFC税制的征税对象入手,运用综合比较与归纳分析的方法,探讨如何借鉴国际经验以保证我国税收实践中CFC税制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3.
姜翌 《法制与社会》2013,(35):95-9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跨国纳税人的避税问题在国际上日趋严重。其中,如何有效地规制跨国纳税人的利用国际避税地避税。一直是备国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税收难题。虽然我国政府在反国际避税港避税方面已经制定了管理措施,但是这些措施较之世界上其他发达国家,存在显著差异。本文旨在分析我国现行应对国际避税地问题的相关措施暴露的不足之处。并简要提出了改进的方向性建议。  相似文献   

4.
企业避税的类型多种多样,且企业避税对国家财政税收具有危害性,因而企业反避税工作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应加快关于企业反避税立法的体系化,提高企业避税的成本,同时加强事后调整,不断提高和完善我国的企业反避税工作。  相似文献   

5.
哈书菊 《河北法学》2003,21(6):135-138
面对WTO规则给中国涉外税法带来的冲击、网络贸易给税收执行带来的新课题、立法对于转让定价的外延设定过小、对避税行为缺乏法律制约等因素的存在,从多视角对我国涉外税收政策面临的严峻挑战进行评析,进而对如何调整我国涉外税收立法价值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现代法学》2018,(2):157-168
建立国际统一的转让定价文档规则,构筑政府间涉税信息共享机制,以此打击大型跨国企业集团的避税行为,是BEPS第13项行动计划的核心目标。转让定价文档规则建立在纳税人让渡部分隐私权之上,在协助税务机关应对转让定价带来的BEPS问题的同时,无疑也增加了企业的合规成本和商业信息泄露的风险。作为一种纳税人协力义务,规则的形式合法性应得到充分肯认,理应为纳税人积极遵守。考虑到协力义务的有限性,仍有必要以比例原则为工具探寻规则的合理限度,从而限制税务机关权力的恣意扩张。在国际税法规则向国内硬法转化的过程中,此种基于制度本身正当性的思考尤为重要,以寻得国家财政增益与纳税人财产减益之间的适度平衡。  相似文献   

7.
赵磊 《法学杂志》2016,(2):131-140
税法实践中以股权转让形式进行资产交易的行为很常见.这种行为一般以排除税法适用、规避特定税种纳税义务为目的,利用股权转让税制的漏洞进行非常规的法律安排,造成国家税款大量流失.税务机关对这种税收规避行为的态度不明确、处理不一致,根源是对股权式资产转让法律实质的评价争议很大,造成反避税立法迟迟不能出台.当前税收法定已成为财税体制机制改革的基本遵循,从立法层面对这种经济行为进行约束成为当务之急.一般反避税、股权交易、公司人格否认税收立法能够直接解决这一问题,同时税法与其他部门法的立法协调机制也需重新审视并完善.  相似文献   

8.
叶姗 《法学》2013,(9):92-101
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7条确立了"一般反避税条款",但税法实践中较少适用该条款来启动一般反避税调查。从一起滥用税收协定一般反避税案来看,该条款适用的关键在于如何解释"实施其他不具有合理商业目的的安排"和"有权按照合理方法调整"。一般反避税条款中的两个"合理"可以划定税收筹划权和纳税调整权的边界:"具有合理商业目的"是纳税人行使税收筹划权而节省税收成本的私法上的安排是否得到税法保护的标准,而税务机关行使纳税调整权而否认避税安排的公法上的权力必须适当,其所作出的特别纳税调整决定必须谨守谦抑之本分——"按照合理方法调整",并可受司法之检验。  相似文献   

9.
长期以来,国际税收协定与国内反避税法的关系问题一直存在争议。一般认为,税收协定优于国内税法;但是,为了防止纳税人滥用税收协定进行避税,该原则也不应绝对化。受控外国公司税制作为一种重要的反避税措施,也产生了与税收协定的兼容性问题。从欧盟国家的实践来看,观点并不一致。但2003年OECD范本注释明确规定,两者是兼容的。由于我国在新的企业所得税中规定了该项税制,因此,解决两者的兼容性也是必须面对的问题。同时,在《宪法》没有对条约在国内法中地位进行规定之前,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58条应得到完善。  相似文献   

10.
LEGALPONDERATIONSOVERTAXEVASIONANDANTI-TAXEVASIONINFOREIGNENTERPRISEOFOURCOUNTRY外资企业避税,亦称涉外避税,是指外资企业及外籍人员利用我国税收立法和税收征管中的漏洞,在不违反现行税法规定的前提下,通过适当的财务安排或税收筹划,逃避我国税收的活动。近年来,随着我国外资企业的增多,涉外避税现象日益突出,严重损害了我国的税收主权和财政收入,已成为税务部门关注的热点问题。因此,加强涉外反避税理论和措施的研究和探讨,对完善我国涉外税收立法、维护国家税收主权有着重要的现实意…  相似文献   

11.
一、国际避税的理论分析 根据税法理论,纳税人如果有了应税事实,就产生相应的纳税义务。一种应税事实,理应对应一种纳税地位,即原始纳税地位。但这是在法律处于一种理想状态之下才会出现的情况。现实中,不尽如此。各国相关国内立法的不完善,立法现状跟不上避税形势的发展以及各国立法的不一致,常常会给国际避税人以可乘之机。  相似文献   

12.
税务令函有其正面的功能与作用,税务令函的性质是行政规则,税务令函对纳税人不具有直接的、规范上的拘束力,但对纳税人会产生实质性影响。税务令函的存在有其现实必要性,发挥其功能、实现税法的立法目的、保障纳税人权益等因素决定了应力求做到税务令函的合理化。本文提出了税务令函合理化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13.
李刚  王晋 《时代法学》2006,4(4):65-70
实质课税原则是税法上的一个颇具争议的原则,它强调在税法的解释和适用中透过形式追求实质,在运用中容易与强调税法形式的税收法定主义产生冲突。利用税法漏洞进行的避税活动,恰恰需要运用实质课税原则揭露纳税人在合法形式掩盖下规避税收的真实意图,以维护税收公平与正义。以税收公平原则理论为支撑,坚持税收法定主义框架之下法律上的实质课税原则,解决了实质课税原则在适用中的难题,是治理税收规避直接有效的方法,但是要根治避税依然要靠立法的完善。  相似文献   

14.
立法的重要问题,就是价值取向的选择。以现代税法的视角来考察,我国以往税收立法在价值取向上,受传统税收文化、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及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具有以国家意志和国家利益为本位的特性,这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和发展阶段是有积极意义的。但在今天看来,该价值取向易导致税法的法律特性被弱化、纳税人的权利被虚置,并成为引发税收执法风险的重要原因。我们认为应坚持以人为本的价值理念,强化税收法定主义精神,促进我国税收立法的现代化和法治化。  相似文献   

15.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特别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国际市场的竞争日趋激烈,我国外资企业的避税行为已成为我国税务管理当局面临的棘手问题之一,引起了我国政府与有关部门的极大重视与关注,避税与反避税的探讨对我国政府和有关部门已刻不容缓。本文就我国外资企业避税行为的现状、原因及反避税措施等进行有关的法律浅析。  相似文献   

16.
蒋遐雏 《法学评论》2023,(2):127-138
在数字经济不断发展深化的背景之下,传统税制下的反避税规则面临巨大挑战。此引起各国对反避税问题的高度关注,保护税基和获取税源成为各国税制改革关注的重点问题。为了凝聚数字经济下税收秩序重构的共识,国际组织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然而,无论是OECD提供的双支柱方案,还是联合国的数字服务支付方案,都未得到各国的普遍认同,反避税规则的构建将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处于新老交替、单边立法与多边协定并存的阶段。对于中国而言,需要综合考虑税收竞争因素,抓住数字经济给所得税领域带来的联结度、数据和所得定性等三大问题,不断完善相关税收制度。在积极参与国际税收秩序框架构建的同时,将单边措施作为过渡方案,进一步构建中国化避税规制话语体系。  相似文献   

17.
新《企业所得税法》中的一般反避税条款作为弥补法律漏洞的、具有一般防范性的、兜底性的条款,可以网罗其他的那些无法归在转让定价、避税地、资本弱化等具体反避税条款中但又构成需要法律规制的避税行为。但是一般反避税条款在具体实施中的缺点也显而易见。由于我国目前的税收执法水平、税收执法队伍素质、税收司法审理等,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实施面临着诸多现实问题。在对一般反避税条款进行评析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进一步完善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建议。  相似文献   

18.
一、代扣代缴法律义务概述扣缴制度属于征管制度的一部分,是为了征收的方便与防止税收的流失,而设计的将与纳税人发生利益上联系的货币支付方确定为扣缴人,向税务机关给付税款的征纳方式。完善企业所得税管理制度和机制,进一步加强对非居民源自我国的税源以及国家间税源的管理,加大跨国反避税工作力度,防止税收流失,维护国家税收权益,在国际间经济流动与税源流动日趋增多时,尤为必要。  相似文献   

19.
美国CFC法律制度是在税收大量流失,财政赤字日益严重的情况下产生的,其目的是取消消极所得和基地公司所得,剥夺参与避税港活动的外国子公司延期纳税的权力。我国《企业所得税法》第45条对CFC进行了相关规定,但在纳税主体、客体以及适用的空间范围等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  相似文献   

20.
随着国家间经济交往的扩大和纳税人跨国流动的增多,外商投资企业国际避税呈现出逐步蔓延的趋势,导致了国家税收的大量流失,造成了税收秩序的混乱和纳税人税赋的不平等,严重损害了我国的根本利益。本文在分析国际避税的概念以及外商投资企业国际避税的成因和手段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反国际避税应采取的有效法律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