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机关设置及权利制衡的各项机制,是一种联系并规范股东(财产所有者)、董事会、高级管理人员权利和义务分配,以及与此有关的聘选、监督等问题的制度框架。本文在公司治理结构概述的基础上介绍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内容以及公司治理结构中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公司法人财产权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探讨公司法人财产权和公司治理二者关系角度入手,对中国公司法中"法人财产权"的内涵与性质加以阐释和分析。法人财产权是一种综合性的权利,包括对实物财产享有的所有权和对其他财产享有的完整权利,法人财产权的确立与归属是公司治理的基础与保障,是公司治理权力分化与制衡的出发点及归宿,而科学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的建构与确立也维系着法人财产权的地位,是实现法人财产权的组织保证。新《公司法》删除了原《公司法》关于公司中的国有资产所有权属于国家的规定,为建立现代意义上的公司制度与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3.
刘少雄 《政府法制》2008,(19):56-57
公司制国有企业治理机制现状 公司制国有企业在制度安排上的根本目的,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在国有企业内部建立现代企业法人制度。要做到这一点需要实现三个目标:一是明确公司的法人性质;二是界定产权关系,明确投资者对公司法人享有的股权性质;三是建立“公司治理机制”,在股东、董事会、监事会、执行经理之间形成一定的制约关系。  相似文献   

4.
公司的治理结构是适应公司的产权结构,以出资者(股东)与经营者分离、分立和整合为基础,连接并规范股东会、董事会、经理相互之间权利、利益、责任关系的制度安排。建立科学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内容。本文通过对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分析,指出了其在股东会制度、董事会制度、监事会制度以及企业家阶层形成机制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5.
为优化和完善公司治理以提高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欧盟委员会逐步推出了一系列旨在对公司法及公司治理结构进行现代化变革的行动计划、公司法指令以及相关建议案,通过对公司治理结构的改革,确立企业公开义务,改良股东权利,推进公司组织机构的现代化变革,最终形成灵活、高效的公司治理结构。  相似文献   

6.
股东代表诉讼与公司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道明 《经济与法》2003,(11):16-18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制度性缺陷。现代公司是适应社会化大生产与市场经济运行需要的现代企业制度的典型形式。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造就了独特的公司法人财产权制度,股东让渡所有权而获取股权,公司财产权独立于股权。公司的利益不仅关系到股东利益,也牵涉到如供应商、债权人、客户、员工甚至政府部门等相关利益,由此导致多重利益的冲突与失衡。要解决这种冲突与失衡必须由公司法人内部治理结构所实现的分工与制衡来完成.即“投资者,投资决策者,监督者透过公司权力机关、经营决策机关、监督机关而形成各自独立、责任明确、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依法律、公司章程等规定予以制度化的统一机制”来实现。  相似文献   

7.
公司内部制衡机制的立法原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个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必须建立起公司内部权力制衡机制。其前提和基础是权责明确。本文通过法学和经济学的交叉分析 ,对公司治理结构中权力制衡机制的立法原则进行了讨论 ,提出了四个制衡的原则 :有效性、合理性、适度性和协调统一性。  相似文献   

8.
三种典型公司治理结构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敬 《政法论丛》2003,(5):78-79
公司治理结构的本质是各类出资主体向自然人委托经营管理权、出资者代表内部化的制度安排。公司治理结构是一种分层、分时决策的系统。公司治理结构可以是以机构投资人股东为主导的、以资本市场与经理市场为监督支持的结构 ,也可以是以债权人股东为主导的、以内部监督为主要支持的结构公司治理结构 ,还可以是以法人相互持股为主导的、以内部监督为主要支持的结构  相似文献   

9.
公司社会责任对公司法理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公司作为一个社会成员,与其他社会成员一样应承担社会责任。公司社会责任是公司承担的一种社会义务。利益相关者理论将公司承担社会责任纳入公司治理,使公司社会责任有落实的可能。董事会在作出经营决策和执行业务时应对其产生的社会后果作出必要的安排。关键是董事对其所承担义务的内容有准确理解并认真履行。董事勤勉义务应有的注意,不仅包括实现公司营利目标,也包括调整公司与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维护利益结构的平衡,即在坚持全体股东长远利益的同时,确认和尊重其他利益相关者,建立公司与股东、股东与其他利益相关者和谐、互利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10.
现代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基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而形成的物质资本所有者或股东对公司经理的约束与监控问题;二是基于“公司的利益相关者理论”而形成的“非股东的利害关系人”参与公司治理问题。本文从我国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中,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局限性入手,对重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提出自己的看法。 一、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国家股代理人虚位现象普遍存在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随着公司制企业的出现而形成的。公司制企业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许多人…  相似文献   

11.
公司治理与会计信息披露关系密切,我国证券市场环境不成熟使得我国公司外部治理机制不能有效发挥作用,重点关注内部公司治理机制对会计信息披露的影响更具现实意义。本文在研究二者关系的基础上,认为会计信息失真的主要原因是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并从完善股权结构、提高董事会独立性等方面提出了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公司应以实现股东权益最大化为经营与投资的最终目标,法人治理结构的关键是在建立和完善所有者和经营者之间相互制衡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股东的整体利益。然而近年来,由于控股股东(主要是大股东)利用其优越的地位和绝对的控股股权,使社会公众股股东屡受损失。鉴于此,笔者认为,有必要建立国有股退出机制,  相似文献   

13.
杨松  郭金良 《法律科学》2013,(5):120-129
银行危机处置过程中股东权利限制是危机时期社会规制的需要,规制的原因包括维护金融稳定、预防系统性风险的发生、维护存款者的市场信心和预防股东道德风险发生。但股东权利保护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内容,这就在"限制"与"保护"之间形成矛盾,这是银行生存的不同时期,股东行使权利正当性基础的差别造成的。因此,分析银行运行不同时期股东权行使的正当性基础,是论证银行危机处置期股东权利限制必要性的基础,同时,股东权利的限制必然影响到公司治理中利益相关主体间的权利结构平衡,故从法律规制和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调整两个方面对"矛盾"的协调提出完善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现代企业制度是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 ,公司制是现代企业制度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是公司制的核心。公司制的最大优点和精髓体现在公司的法人治理结构及其运作机制上。通过治理结构形成公司内部各行为人权责明确、相互协调、相互制衡的关系 ,保证公司的有效运行。但目前我国《公司法》对法人治理结构的设计与国有企业改制为公司后的现实有一定的差距 ,它遏制不住公司的控制权从物质资本所有者手中转移到公司经理人员手中的势头 ,从而为公司经理侵蚀物质资本所有者及股东的权益提供了可能。如何借鉴当今国外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一些经验 ,完善我国公司法人治理结构 ,使法律设计更适合公司制运作的现实 ,是当前法律工作者和经济界人士共同关注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5.
论股东权利的滥用陈素玉,叶明股东权利(以下简称股权)作为一种新型的民事权利,和其它民事权利一样,同样也存在其运行的界区。股东一旦僭越,势必会引起公司产权结构的内部混乱,导致公司运营效率的降低。“所以,在现代公司复杂的产权结构中,只有各产权主体在经济运...  相似文献   

16.
公司治理是现代公司规范运作的永恒话题。当前,在我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很多公司都出现了治理失衡的现象,公司内部关系复杂,治理难度加大。尽管公司治理实质上是指公司内部的制衡与管理,但面临目前内部治理的无效现状及诸多缺陷,本文试图结合新《公司法》对债权人利益保护的突出规定,着眼于另一个角度——债权人利益保护来讨论和探寻公司治理的别样途径。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世界性金融危机的深入,公司的运营与管理变得更为重要。股东与董事作为公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他们的力量对比一直贯穿于公司的发展过程中,并关系着公司的运作与表现。本文介绍了现阶段英国在公司治理当中以股东为核心,控制董事权利实现公司治理的几种方法,以期对今后学习我国公司治理理论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8.
程栋 《法制与社会》2011,(22):205-207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日趋加快的形式下,公司治理走进了人们的视野,加强公司治理已成为国际潮流,受到国际社会和企业的高度重视。在公司治理中,完善而有效的公司治理结构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深化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本文在法律视野下对公司治理进行了理论分析,深刻阐述了我国公司治理结构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慧 《法制与社会》2010,(11):279-279
公司治理结构对于企业决策制定、资源组织配置、成本及效率等有决定性影响。我国的公司治理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随着国有企业公司制改造的推进,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研究在近十年得到发展,但是由授权投资机构代行国有资产所有者权能而引发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关注与解决,国有企业股权特殊性造成的公司内部权利配置失衡状况依然比较严重。本文围绕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中存在的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剖析,以期对国有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20.
方元庆 《特区法坛》2005,(4):24-25,41
一、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立法模式的探讨,公司作为一个法律上的人,被赋予了人格——法人,但公司实质上是一个组织,在实践中代表公司从事经营活动的是公司中的自然人。在法律上如何让其在以公司的名义从事经营活动时不损害公司法人及其成员的利益,则是公司法人治理结构所要研究的问题:由于人们对公司的理解存在分歧,公司法人治理结构在不同的理论背景下,表现为不同的含义:从理论上看,人们对公司的理解主要表现为两种不同的模式:一种为股东主权的理论模式,即认为公司是一个由股东组成的联合体,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被理解为,法律如何确保股东获得投资回报以及如何约束经营者,并使经营者在股东的利益范围从事经营活动。另一种模式为利益相关者的公司理论,即认为公司是一个由物质资本所有者、人力资本所有者以及债权人等利害关系人组成的契约组织,在这一理论背景下,公司法人治理被理解为股东、债权人、职工等利害关系人之间有关公司经营与权利的配置机制:目前公司法人治理结构主要有三种立法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