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依法惩治贪污贿赂犯罪 促进社会稳定与发展赵登举(一)各国的繁荣与发展都需要一个稳定的环境,没有稳定,什么事情都办不成。贪污贿赂犯罪对社会的稳定构成现实威胁。因为贪污严重妨碍政府的管理职能,破坏法制的统一,导致一些公职人员办事不公,激化社会矛盾,引起人...  相似文献   

2.
袁萍 《法制与社会》2010,(35):98-98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经济的不断发展,贿赂犯罪呈现新的增长趋势,贿赂犯罪不仅侵犯了国家机关正常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所有权,而且严重的损害了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上的廉洁性。本文拟从国家公职人员自身和社会这两个方面对其实施犯罪的原因进行分析,以期对当前所存在的国家公职人员的犯罪的治理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徐文文 《法学杂志》2016,(4):133-140
从商业贿赂行为的全球刑事立法进程看,不仅开始较晚,发展较缓慢,而且主要国家在相关立法和刑事政策方面仍存在一些争议.虽然制定有效的刑事法律规制商业贿赂犯罪,确实存在一些现实的困难,但仍有必要设置商业贿赂犯罪.商业贿赂犯罪与公职人员贿赂犯罪在犯罪的性质和社会危害程度上都有所不同,应将二者相区别.我国在惩治商业贿赂犯罪时,应进一步明确商业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并贯彻宽严相济的刑事政策,即以宽为主,以严为辅,宽严互补;分别探讨商业贿赂犯罪与公职人员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问题;正确看待刑法在治理商业贿赂中的作用,注重完善刑事程序法的相关制度,重视犯罪预防的重要性及其他治理措施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论消费变迁对贿赂犯罪的影响宫晓冰本文侧重从消费角度研究公职人员产生权钱交易的思想动机,亦即从公职人员群体而不是从个别公职人员的消费变迁来探究消费这样一种社会经济行为与公职人员权钱交易的内在关系。一、公职人员的消费行为是决定其权钱交易动机的主要因素(一...  相似文献   

5.
论预防贿赂犯罪的对策罗辑,侯国云贿赂犯罪是人民群众十分痛恨的社会腐败行为。它败坏政府形象,毒化社会风气,危害国家建设,破坏社会安定,是社会发展、强国富民的大敌。因此,古今中外所有的国家都十分重视对贿赂犯罪的惩治和预防,并研究和制定出了许多卓有成效的预...  相似文献   

6.
王弘宁 《行政与法》2009,(9):115-117
2005年我国加入了《联合国反腐败公约》,但我国并没有切实地履行公约的义务,在我国《刑法》中对于贿赂外国公职人员犯罪还处于立法空白状态。通过分析贿赂外国公职人员犯罪的概念及其特征以及梗概阐述我国《刑法》中各种贿赂犯罪,由此总结出国外先进的相关立法,采用比较的方法与我国刑法比对,总结其长处,从中发现其立法优越性.为我国设立“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单位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提供借鉴。同时,提出在我国《刑法》中应增设“单位对外国公职人员行贿罪”的具体建议,并阐述了其法定刑的设置原则;  相似文献   

7.
刑事审判是人民法院审判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担负着惩罚犯罪、保护人民、维护稳定的重大任务,是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保障。人民群众希望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更希望通过依法严惩有效遏制严重刑事犯罪,有效维护自身利益、保障社会稳定。与刑事审判工作一样,人民群众关注度较高的还有检察机关反贪污贿赂工作。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背景下,人们呼唤加大反腐力度,促进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相似文献   

8.
贿赂犯罪具有严重的社会危害性,历来是各国刑法惩治和预防的对象。我国目前刑法中关于贿赂犯罪的立法存在着构成要件过多、贿赂的范围狭窄、罪名不够完善、资格刑和罚金刑缺失、贿赂犯罪存在死刑等问题,我国应取消贿赂犯罪中"为他人谋取利益"、"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等构成要件的规定,扩大贿赂的范围至一切不正当利益,增设外国公职人员和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增加资格刑和罚金刑的设置,并逐步废除贿赂犯罪中的死刑,以促进我国反腐败立法与国际公约的对接,以更有效地对贿赂犯罪进行治理。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国公职人员犯罪现象日趋严重,贪污、贿赂、渎职等国家公职人员职务犯罪案件有所增加,严重影响了国家机关公正、廉洁、高效的信誉。为此,认真分析研究当前公职人员犯罪的原因,提出切实有效的预防公职人员犯罪的对策,就显得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 ,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发展 ,大量的贿赂犯罪特别是一批大要案件得到揭露和惩处。这不仅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反腐败的决心 ,也有力地保障了我国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同时 ,我们也应当看到 ,由于种种原因 ,一些地方贿赂犯罪屡禁不止 ,有些领域甚至愈演愈烈 ,反腐败形势依然严竣 ,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一、当前贿赂犯罪的特点从实际情况看 ,当前我国贿赂犯罪呈现“五化”、“五增”特点 :(一)犯罪领域广泛化 ,顶风作案增幅大。过去贿赂犯罪多发生在企业等经济部门 ,而近些年已向权力容易商品化的热点领域和部门蔓延。金融、建筑等热点领域…  相似文献   

11.
贿赂犯罪是在我国现阶段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和实行改革开放形势下发案率颇高、社会危害性较大的一类犯罪,它既严重损害国家工作人员的声誉,也破坏国家机关的威信及其与人民群众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中国监狱学刊》2010,(3):45-45
王秀梅在《法学评论》2009年第4期上著文《贿赂犯罪的破窗理论与零容忍惩治对策》说,犯罪破窗理论认为,不及时制止违反道德的行为,就会向社会传递一个错误的信息,即社会接受这种行为,这些行为就会演变为违反法律的行为;如果国家对轻微违法行为置若罔闻,这种行为就会发展为犯罪;如果对犯罪惩治不力,就会使民众对警察、政府失去信心,犯罪就会蔓延。从《刑法》对贿赂犯罪数额的规定看,我国惩治贿赂犯罪的政策体现了相对的容忍。由此产生以下弊端:1.贿赂犯罪的手段多样,导致根据数额认定犯罪有很大难度;2.随着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梁瑞琴 《河北法学》2012,(2):195-200
贿赂犯罪作为以谋取利益为目的的犯罪形态之一,其发展和变化总是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现状具有必然的联系。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经济成份、激励机制和国家机关调控经济的职能手段都发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变化。经济结构的变化必然引起与此相关的犯罪形态的变化,贿赂犯罪的犯罪形态变化体现在犯罪手段、犯罪目的、犯罪数额等各方面。同时由于司法机关对贿赂犯罪的打击力度不断增强,新时期的贿赂犯罪呈现一些新情况、新特点。如何有效遏制贿赂犯罪的发展态势,已成为检察机关在打击职务犯罪上重点关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论市场经济体制下的贿赂犯罪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贿赂犯罪作为一种古老的犯罪,并非市场经济社会所独有,更不是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但是在市场经济体制下,贿赂犯罪已经呈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趋势。贿赂犯罪严重败坏党风和社会风气,危害国家建设,阻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因此,国家十分重视对贿赂犯罪的惩治和防范。本文拟剖析市场经济与贿赂犯罪的关系,分析我国目前贿赂犯罪的特点,并探讨惩治和防范贿赂犯罪的对策。一、市场经济与贿赂犯罪的关系(一)市场经济自身固有的消极因素是滋生贿赂犯罪的重要原因。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以交换为目的的商品经济,追求最大物质利益是其…  相似文献   

15.
贿赂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是《联合国反腐败公约》所确立的国际犯罪,它包括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和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两个具体罪名。从理论与实践角度考虑,我国刑法中应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而不宜增设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罪受贿罪。对外国公职人员、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应置于我国刑法典分则第二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中,贿赂范围应扩大至财物、财产性利益和非财产性利益。  相似文献   

16.
论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完善马松建一、商业贿赂犯罪立法现状商业贿赂最早出现在19世纪中叶,其起源是西方国家的铁路运输部门为增加货运量而付给托运方或其代理人一定数额的回扣。西方国家在其市场发展初期,政府并未制定法律对商业贿赂行为进行干预。后来,商业贿赂对自...  相似文献   

17.
梁艳 《法制与社会》2010,(34):344-344,346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贿赂手段也在不断发生变化。我国现行刑法并未将非财产性利益贿赂规定为犯罪,助长了以非财产性利益为犯罪对象的贿赂方式,制约了反腐败的进程。因非财产性利益贿赂符合贿赂犯罪的本质,有非常严重的社会危害性,扩展贿赂犯罪的对象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8.
性贿赂不应犯罪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贿赂犯罪并不是某个国家所独有的弊病,而是各个国家所共同面临的问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发生的深刻变化,许多不法分子为了达到其不法利益,纷纷利用女色向公职人员进行性贿赂。性贿赂的危害性很大,目前要求将性贿赂纳入刑法的呼声越来越高,但性贿赂是否构成贿赂罪,是否应纳入我国刑法的调整范围,却是一个尚有待商榷的问题。性贿赂应否犯罪化,笔者是持否定意见的。诚然,我国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性贿赂行为的确具有相当大的社会负面影响和社会危害性。但是,从理论与现实的可行性考虑,将其犯罪化,并不可取,原因有以下几点:首先,…  相似文献   

19.
惩治贿赂犯罪刑事政策之提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贿赂犯罪的泛滥与国际化程度的加剧,迫使国际社会选择更为有效的贿赂犯罪治理政策。在贿赂犯罪的刑事政策选择中,实行定罪机制、合作机制与控制机制对等的对称性刑事政策,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普遍选择。中国惩治贿赂犯罪刑事政策设计以受贿罪的治理为中心展开,对受贿罪与行贿罪采取差异治理的不对称性刑事政策,在客观上无法有效遏制贿赂犯罪的膨胀。为实现贿赂犯罪根源性治理的目标,有必要根据《联合国反腐败公约》的要求,积极倡导并在立法中实现对称性刑事政策的要求。  相似文献   

20.
国际社会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法经验及借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国际社会立法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应当从三个方面完善我国惩治商业贿赂的刑法规范:一是增设商业贿赂犯罪罪名,主要是增设对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行贿罪,但不宜增设外国公职人员或者国际公共组织官员受贿罪;二是完善商业贿赂犯罪的构成要件,将“贿赂”范围从“财物”扩大到“财物或者财产性利益”,对作为行贿犯罪构成要件的“为谋取不正当利益”进行修改,删除作为被动收受型受贿犯罪构成要件的“为他人谋取利益”;三是借鉴外国立法经验,完善惩治商业贿赂犯罪的刑罚体系,取消受贿罪的死刑,增加财产刑的适用种类和适用范围,增设资格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