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民事抗诉是人民检察院的重要职责,但是,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抗诉制度的规定存在一定缺陷,即总则规定与分则规定之间的矛盾导致检法之间存在分歧,抗诉与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主体身份混同、抗诉与申请再审功能重叠,抗诉缺乏必要的规范程序。当前,对民事抗诉制度的定位需要从两个方面考虑:一是民事抗诉制度的功能,即维护国家法律的统一正确实施与促进司法公正和遏制司法腐败。二是民事抗诉的职能是法律监督而不是权利救济。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民事抗诉制度予以完善,即重建抗诉事由、扩大抗诉的范围、限定抗诉提起的期限和提起次数。  相似文献   

2.
刑事抗诉权运行中存在着抗诉案件数量与起诉的案件总量不成比例、抗诉案件质量不高、地区之间不平衡、偏重于对犯罪的打击、集中于实体方面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主要有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原因。完善刑事抗诉权运行机制的基本思路是:更新司法理念,树立配合与监督并重的思想;坚持抗诉基本原则,突出抗诉的重点;准确把握刑事抗诉标准,提高抗诉案件质量;拓宽刑事抗诉范围,增强抗诉的全面性;进一步健全抗诉工作机制,着力提高抗诉能力;充分发挥检察一体化优势,严肃查处审判人员渎职犯罪.保证刑事抗诉工作的有序开展。  相似文献   

3.
刘宏成 《法制与社会》2013,(19):265-266
新民诉法对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做了较大的修改,对抗诉的条件、抗诉的程序、抗诉的对象都进行了修改和完善。作为对民事审判权监督制约最重要的制度之一的民事抗诉制度,必将在民事检察工作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对于检察机关民事行政检察部门来说,该如何正确理解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如何理解和把握好新民诉法关于民事抗诉的条件和程序,是开展民事抗诉工作的必要前提。  相似文献   

4.
宋燕敏 《法学论坛》2013,(1):122-128
程序抗诉具有重要的诉讼价值。在西方国家,程序抗诉的立法可以区分为附属立法、独立立法和混合立法三种模式。我国在检察机关针对法院审判违反法定诉讼程序情形提出程序抗诉的法律规范方面存在较多的问题,以致无法有效彰显程序公正的理念和实现抗诉制度的功能。为此,应当立足实际,借鉴其他国家立法经验,从区分事实抗诉理由和程序抗诉理由、明确列举程序抗诉的绝对理由、确立为法律利益的非常抗诉等方面完善我国程序抗诉的立法。  相似文献   

5.
多年的刑事抗诉司法实践以无可争辩的事实,证明了其在保障司法公正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现有刑事抗诉制度也存在提起条件不明确、履行抗诉的程序不完善以及对被害人权益保护功能发挥不足等一系列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已经严重制约了刑事抗诉职权的履行;因此,必须进一步细化刑事抗诉提起的标准,分别按照二审程序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抗诉的不同特点完善刑事抗诉程序,切实保障刑事被害人的抗诉请求权,增强抗诉请求对检察机关的制约效力,以充分保障其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6.
徐祥敏 《中国检察官》2003,(3):20-20,29
一、对民事抗诉程序的启动进行限制 民事抗诉程序的启动有两个因素:一是当事人申请抗诉,二是检察机关自行发现。对当事人申请抗诉不能没有时限制约,否则人民法院裁判生效若干年后,当事人申请抗诉,既不利于维护司法权威和判决的既判力,也不利于维护社会秩序和市场经济秩序的稳定。对当事人申请抗诉的期限既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借鉴当事人申请强制执行的期限制度,笔者认为申请抗诉的主体是自然人的,其申请抗诉的期限为1年,申请抗诉的主体是法人的,其申请抗诉的期限  相似文献   

7.
民事抗诉初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抗诉具有法律监督性、中立性和程序性的特征。民事抗诉需要坚持依法抗诉原则、维护审判公正与维护审判权威相统一原则、尊重当事人处分与适度干预相结合原则、依法抗诉与做好息诉服判工作相结合原则。虽然,我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抗诉的范围和条件作了规定,但是,仍然需要明确检察机关对违法调解是否可以抗诉、对一审后当事人未上诉的生效裁判可否抗诉、是否可以有选择地对重要民事案件抗诉等问题。不仅如此,在抗诉程序上,还要解决检察机关是否可以进行调查、是否可以对部分案件以再审建议替代抗诉程序、可否主持双方当事人对原裁判进行调解。  相似文献   

8.
民行抗诉书制作在民行办案中居于核心地位,而说理又是民行抗诉书活的灵魂。但目前我们对民行抗诉书说理的法学属性及其法律价值认识不足,以致未能充分发挥民行抗诉书作为司法公正和监督权威载体的作用。鉴此,本文对民行抗诉书说理的重要性及其原则方法等进行深入阐述,以期引起对民行抗诉书说理的高度重视,提高抗诉实效,推动民行检察工作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错位与矫正:民事抗诉审查权之重新配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无论是诉讼法理论界还是司法实务界,对民事抗诉制度之存废争论已久。鉴于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抗诉制度有其存在和发展的空间,民事诉讼法及最高法院关于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之司法解释仍然保留了民事抗诉制度。民事诉讼法规定抗诉必然启动再审,检察机关在享有抗诉启动权的同时,还代替法院行使着再审启动前的审查权。因此,当前的抗诉制度由于审查权设置错位,对抗诉权又缺失制约,导致抗诉启动随意但改判率低。应当从衡平当事人诉权、审判权与抗诉权三者之间的关系为切入点,将抗诉再审启动权与审查权分离,重新配置再审启动前的审查权,改造审查程序,加强对抗诉权的制约,规范检察机关抗诉权之行使。  相似文献   

10.
论民事抗诉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所谓民事抗诉制度,是指立法所规定的由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民事审判活动以提出抗诉的方式实施法律监督的程序制度。民事抗诉制度可以在广义和狭义两个层面加以理解:广义的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既可以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进行抗诉,也可以对人民法院作出的未生效裁判提出抗诉的制度;狭义的民事抗诉仅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  相似文献   

11.
陈长均 《政府法制》2012,(36):58-58
法律规定,存在抗诉事由时检察机关有权对生效民事、行政裁判提出抗诉。办理抗诉案件是民事、行政检察监督的中心工作,因此检察机关一直都非常注重民行抗诉案件的办理,将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了办理抗诉案件上。但在民行检察办案实践中,许多检察机关仅靠当事人申诉后,审查是否有抗诉事由,然后决定是否抗诉,却忽视了检察机关自行提起抗诉的职能。  相似文献   

12.
刑事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履行审判监督职能的主要方式和途径,对于实现“强化法律监督,维护公平正义”的检察工作主题和落实“加大工作力度,提高执法水平和办案质量”的检察工作总体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此,主要结合当前刑事抗诉工作的特点和刑事抗诉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就如何加强刑事抗诉工作,强化审判监督作一探讨。一、当前刑事抗诉工作的主要特点从2005年1月至8月全国检察机关抗诉工作总体情况看,各级检察机关的刑事抗诉工作力度有所加大,效果较好,刑事抗诉工作的各项指标均朝好的方向发展。具体而言,当前我国的刑事抗诉工作情况主要有…  相似文献   

13.
敖文生 《内蒙古检察》2003,(6):37-37,28
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在我国抗诉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抗诉主要包括刑事抗诉和民事行政抗诉。两种抗诉制度主要区别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刑事抗诉是检察机关行使审判监督权的主要手段。当前刑事抗诉存在着提起抗诉难、支持抗诉率和改判率较低的问题,究其原因与抗诉标准宽泛,不易把握,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工作能力存在欠缺,法院缺少主动接受监督意识有关。为此.应当严格把握抗诉条件,树立正确抗诉观,改革考核标准,完善工作机制,加强与法院的沟通联系,从而提高抗诉的能力和水平,促进司法公正。  相似文献   

15.
当前刑事抗诉工作不断得到加强,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刑事抗诉在整个刑事诉讼活动和检察工作中的弱化、对刑事被害人权利的维护理念的缺乏等现实因素的存在制约着刑事抗诉的发展。对刑事抗诉工作的推动应立足于现实,树立科学的抗诉观念,深化和完善内部改革,建立新的抗诉理念。  相似文献   

16.
对抗诉不力问题的思考马万鹏当前,人民检察院的抗诉工作困难较大,制约了国家法律监督机关职能作用的发挥。抗诉率低,抗诉成功率亦低。据四川广元市人民检察院调查,1900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依法提起抗诉(包括上诉程序的抗诉和审判监督程序的抗诉)案件21件,法...  相似文献   

17.
针对刑事审判监督工作中长期存在的抗诉少、改判率低的问题,湖南省检察机关坚持“依法、坚决、准确、有效”的抗诉方针,不断强化措施,创新机制,加大了刑事抗诉工作力度,使抗诉既有数量又有质量,且法院的配合和支持明显增多,促进了审判质量不断提高,抗诉职能发挥了应有的作用。我们的主要做法是:一、强化监督意识,在“敢抗”上动脑筋实践中,有两种不良倾向制约了我省刑事抗诉工作的发展:一是在工作部署上“重公诉、轻抗诉”。由于种种原因抗诉案件改判难度较大,公诉部门存在着以法院是否改判为标准来衡量抗诉案件质量的错误思想,担心抗诉被驳…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诉讼法创设了由检察机关提出抗诉,要求法院对裁判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案件进行再审的民事抗诉制度。本文简要分析了民事抗诉制度存在的必要性,并就如何完善我国的民事抗诉制度提出了自己的思考和对策,以期民事抗诉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得到有效的运作。  相似文献   

19.
减刑假释案件抗诉问题宁诗敏,周建新关于减刑假释案件的抗诉,我国法律仅作原则性规定,没有具体司法解释。为了进一步完善立法,为处理减刑假释抗诉案件提供明确的依据和理论指导,应当对减刑假释抗诉问题加以认真研究。一、关于减刑假释抗诉的性质。减刑假释的抗诉是指...  相似文献   

20.
正刑事抗诉是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刑事判决、裁定进行法律监督的主要手段。按照最高人民检察院"坚决、准确、及时、有效"的刑事抗诉工作要求,找准抗点是关键。笔者对资阳市人民检察院五年来刑事抗诉工作情况进行分析,以期促进规范和提高刑事抗诉案件的质量和效率。一、刑事抗诉工作概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