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论法律案例教学中“判例”的地位和作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传统法律案例教学中真实的“判例”并不多见。判例教学属于“案件教学”和“真实案例教学”的范畴 ,而不是简单的“举例”或出于理论需要的“虚拟”。为培养法律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实现“法学院”与“法院”之间法律人才的最佳对接 ,法律案例教学应当突出判例的地位 ,法学本科教学应当推行“判例教学法”。  相似文献   

2.
法学教育——口号背后的困惑 如今,国内许多法学院都提出一个口号:“培养跨世纪法学家。”但是,有多少学生是为了当法学家而进法学院?又有多少学生在走出法学院的时候就成了法学家? 当今社会并不存在一个脱离法律职业的法学家阶层,法学家首先是法律职业群体的一员——律师、法官、检察官、法律顾问和法学教师,而法学家的养成主要是靠个人潜心努力,而不是法学院教育。既然如此,一个声称要培养法学家的法学院,其实并不明白它究竟应该干什么和能够干什么,而争辩法学教育是培养“法律匠”、还是培养法学家,其实是在为一个虚构的问题在消耗智力。  相似文献   

3.
关于法律逻辑性质及走向的思考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关于法律逻辑性质及走向的思考●西南政法大学教授雍琦法律逻辑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逻辑?应当从什么样的角度、用什么样的方法来研究这一课题?这是国内法律逻辑学界迄今仍感困惑的问题。近年来,笔者翻阅了法学家、特别是法理学家们的有关论著,有所启迪。笔者也谈谈自己...  相似文献   

4.
2001年5月14日至15日,由财团法人东吴大学章孝慈先生学术基金会、财团法人薇阁文教公益基金会和东吴大学法学院暨法律学系联合主办的“第七届海峡两岸法学学术研讨会”在台北召开,来自海峡两岸的许多知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此次研讨会涉及内容非常广泛,共分为七个专题,海峡两岸学者就目前存在的许多法律问题共同进行了探讨。现将此次学术研讨会的主要内容综述如下: 一、基础法学之研究 东吴大学法学院成勇裕副教授作了“新世纪法律专业教育兴革之探──从法律专业人才供需之观点谈起”的专题报告,成勇裕副教授在此文…  相似文献   

5.
从逻辑角度谈法学教育的设计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 ,中国法制改革从司法改革着手 ,司法改革以法律职业改革为突破口 ,而法律职业改革引出司法统一考试制度 ,这为我们的法学教育提出了许多新课题 ,其中如何把法学教育制度与法律职业制度衔接起来 ,就成为国家的一大新问题。①王泽鉴先生说 ,“法学教育的基本目的 ,在于使法律人能够认识法律 ,具有法律思维、解决争议的能力。”②法学教育关系到法律职业素养 ,直接影响一国司法活动的质量和法治程度的高低。所以西方有人称法学院是法律职业的守护者 (Lawschoolsarethegatekeepersforthelegalprofession) ,对那些获准进入法学院者而言 ,法…  相似文献   

6.
一所一流的法学院必须有自己的法学图书馆。法学先辈孙晓楼先生在上世纪40年代撰写的《法律教育》一书中,详细列举了国外著名的法学院和法律图书馆的藏书,将法学图书馆列为法律学校应有设备之首。他认为,法学院图书资料是法学院学习重要资源,它是影响学生的知识面、专业水平的重要因素。没有法学图书馆,则使学生以教师课堂讲义为成长的唯一营养,在有限的学时中,一个水平再高的法学院教授也无法提供像图书馆那样富足的营养。而我们山大法学院就拥有这样法学图书馆——它就是法学院资料中心。  相似文献   

7.
19世纪末的法国法学界同时见证了两项学术史的重要改变:自然法学迎来了复兴,法史学也成了法学院的一门重要学科。两种学术倾向同时在此时发展并非偶然。面对“社会科学批判”和“社会批判”的法学亟需一种可以处理社会发展经验的研究方法。史学的研究范式恰好因为对变化和发展性的强调而得以满足此种要求。而且法史学又因为其研究的是过去的法律,所以符合法学作为规范科学的特性。法史学展现的法律发展性促使一种强调内容可变性的自然法理论得以发展。自然法学家也通过对法史学论据的使用为多元主义的法律渊源理论背书,并强调在多种法律渊源之间进行选择和解释需要以自然法为指导。但他们所主张的自然法并非独立于特定的意识形态倾向。此时的自然法内核是个人主义和自由主义,它恰恰形成了对社会科学批判和社会学批判的回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是立法的风向标,是解释法律的风向标,目的论的研究是行政诉讼研究的前提性问题。由于行政诉讼的内涵是多元化的,所以行政诉讼也具有解决纠纷、平衡利益、监督权力、程序公正等多元化目标,而其终极目标应当定为于保护权利、保障人权。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反腐败是个法律问题,并从腐败的特点和规律、我党发展的历史经验,以及从我国国家和法的性质上阐明了法治是反腐倡廉之本。所以说:腐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反腐败的方法是否正确,只要我们有正确的态度,用正确的方法,腐败问题就一定能够解决。既然反腐败是个法律问题,我们就应当用法律手段来解决,也就是要依靠法治反腐败。因“法治”能从根本上预防、限止和杜绝权力的滥用。  相似文献   

10.
律师的技巧     
台湾著名法学家王泽鉴先生在一本著作中昭示法律人;最近数年学习法律的人,常自称为“法律人”,带有几分骄傲!带有几分期许!然则,法律人与所谓的外行人(非法律人)究竟有何不同?在一个法律社会,法律人常自负地认为,大者能经国济世,小者能保障人权将正义带给平民。法律人为什么会有此理想,有此自信?一是有法律知识,二是有法律思维。三是有解决争议的办法。我们律师也往往自诩为法律人,但我们是否达到了王泽鉴先生的期许呢?毋庸讳言,中国的法学教育是失败的,我们的法学院并不像其他国家法学教育那样,开展诊断教育和案例教育,  相似文献   

11.
《中国律师》2004,(4):73-73
为了解决和帮助很多优秀的法律人才不能如愿去美国法学院读书深造的困难和心愿,北京首信律师事务所周丽瑛律师和美国印地安那大学法学院——印地安那波利斯进行多方面合作,2002年8月该校为中国学子设立“首信奖学金”,经校方同意,该奖学金于2003年12月更名为“周丽瑛奖学金”,以期帮助和支持更多的中国优秀法律人才赴美深造。以中国律师的名义,以国外大学的资金设立赴美学  相似文献   

12.
美国律师的继续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8年3月,笔者随中国法律教育代表团赴美培训访问28天。先后访问了美国北卡罗来纳州立大学法学院、北卡州律师管理委员会(简称“律管会”)、州律师协会(简称“州律协”)、杜克大学法学院、魏克法瑞斯大学法学院、纽约大学法学院、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约翰·马歇尔法学院、斯坦福大学法学院、加州戴维斯大学法学院以及全美律师协会(ABA)、美国法学院协会(AAM)和有关的律师事务所等,就美国律师的管理,特别是律师的继续教育问题与芙国同行进行了广泛的交流,并实地了解和考察了美国律师的管理和继续教育情况。一、关于美国律师…  相似文献   

13.
从现在到“九七”只剩下七百多天了。当前,人们普遍关心的问题是香港的平稳过渡。“九七”香港法律如何过渡,关系到香港平稳过渡的大局,值得我们认真研究。 香港现行法律基本不变,是中国政府在中英联合声明里宣布的一项基本方针政策。中国政府采取此项政策,不是偶然的。法律是调节社会关系的手段,它同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相互关连,密不可分。有什么样的社会、经济制度和生活方式,就要有与之相适应的法律来规范人  相似文献   

14.
论中国法学院治理机制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法学教育改革是一个非常大的研究课题。以中国法学院治理机制与法学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为题,揭示当前中国法学教育存在的弊端,提出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去行政化。具体而言,法学院应当实行行政、学术分际,明确院长的行政职能,建立教授委员会制度,实现学术自治。同时,法学教育的去行政化也要求法学院在招生、专业设置、课程安排等方面拥有更多的自主权,构建多元化的法学人才培养模式,重视和推动新兴法学学科的发展,并通过各种国际化措施,开拓中国法学教育的视野,促进对外开放。总之,中国法学教育改革任重而道远,需要自下而上、从小而大的推动,我们应当注重法学院治理理念和方法的创新,重塑法学教育的精神。  相似文献   

15.
一、法律发现的内涵长期以来,我国关于法律发现或者说法律方法论领域的研究成果并不多,〔1〕以至于“法律发现”对于国人甚至是相当一部分法律工作者来讲,还是一个陌生的概念。法律发现是指“在某一特定的制度内用来发现与解决具体问题或在具体问题上确定与案件相关的法律原则、规则的意义而使用的方法,所以法律发现有时也被人们称之为法律方法”。〔2〕从中我们不难看出法律的发现首先是一种司法中的过程,而且与立法有着密切的联系,法律方法就是关于在司法过程中如何发现法律的学问,是一种对法官具有支配力的理论,它的目的是找到一种对个案…  相似文献   

16.
文学与法律     
美国法学院招生讲究兼收并蓄,恨不能收几个刑满释放的职业杀手(很象孟尝君延揽网罗门客,鸡鸣狗盗之人也在网罗之列)。在美国学法律的时候,同学中有几位西点军校毕业的军官,他们大概算是准职业杀手。除准职业杀手外,同学中有学文科的,也有学理、工科的。有理工科背景的学生走对了门,在法学院得心应手,游刃有余。学哲学的和学历史的感觉也不错。最痛苦的是学文学的,艰难地适应催残身心健康的逻辑思维。法律与文学是两种思维。法律多抽象思维,文学多形象思维。法律与理工科更近,都是抽象思维,“已知求解”,“因为所以”。文学讲究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美国佛蒙特法学院图书馆馆长关于法律图书发展与变革问题的文章,如经费的使用,服务项目的增删,馆员资料工作与学术工作参与度、法律图书馆测评标准的变化等等,相信这些问题不仅困惑美国的馆长和馆员,也会是中国法律图书馆馆长和馆员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克隆人研究,是堵还是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隆人研究,是堵还是疏?大卫上海交通大学人文学院、上海大学法学院和上海市法学会于1997年4月29日在上海交通大学联合举办了“人体克隆技术与法律对策研讨会”。与会者就是否应当允许克隆人研究形成两种对立的观点。赞成克隆人研究的主要理由是:1.科学技术的...  相似文献   

19.
法的解释与解释的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该文首先叙述了法解释的历史嬗变,认为法是在解释中发展的,也只有在解释中才能获得真正的理解与适用。该文认为,法不是简单的文本,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法,我们每个人都在参与创制法。只有在这种个别性基础上形成的普遍性,在这种主观性基础上形成的客观性——建立在理解之上的共识,才是法治的基础。该文还回答了当前中国需要什么样的法及其解释的问题,作者基本上偏向于法治国的价值取向,认为应当通过解释法律而超越法律文本,使法在理解中获得新生  相似文献   

20.
目前,我国的竞争法律制度与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相比,还有很大的距离,难以适应社会的现实需要,不正当竞争等行为在不断地侵蚀市场经济的“肌体”,阻碍着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因此,建立和完善我国的竞争法律体系,保证我国市场竞争有序进行,是我们不得不面对并需要尽快加以解决的问题。完善我国的竞争法律制度的关键,是必须对竞争法目标模式、立法模式和控制模式有一个正确的定位,本文仅就此谈点粗浅的看法。 一、目标模式定位 目标模式定位的基本含义是指通过竞争立法建立什么样的竞争制度,达到什么样的目的。一般认为,竞争法是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