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产生于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美国宪法没有规定司法审查制度,这些说法不是事实。美国司法审查制度恰恰就是制宪会议设计的并由美国宪法加以确认的。马歇尔受理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在程序上违反了美国宪法,马歇尔判决书的内容也违反了美国宪法。  相似文献   

2.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起源──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司法审查制度的起源──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述评徐炳美国由最高法院负责违宪审查,并非出于宪法规定。由司法机关实施对宪法的审查是美国司法实践的结果,它的政治哲学基础是三权分立,它的直接渊源则是马伯里诉麦迪逊案(Marburyv.Madison)判例。这个...  相似文献   

3.
徐爽 《政法论坛》2014,(3):153-161
一一百年前,美国宪法史名家、彼时刚晋升普林斯顿大学麦考密克讲座教授不久的爱德华·考文(Edward S.Corwin)在《密歇根法律评论》上发表了一篇论文,题为《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与司法审查原则》(下简称《马伯里案与司法审查》)。  相似文献   

4.
林华 《研究生法学》2009,24(1):59-72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是美国司法审查制度建立的历史渊源,亦开启了世界宪政历史发展的新纪元。但是在中国,国人对该案的认识似乎到了这样一个尴尬的境地:对该案的历史背景和案情已然相当熟悉,但对此案的马歇尔大法官的判决的法律逻辑却很少做清晰细致地分析与梳理。本文尝试着重新解读“马伯里诉麦迪逊”的法律论证逻辑,从美国宪法文本和欧洲宪政发展实践的角度,肤浅地分析法院并非是马歇尔大法官所论证的司法审查的当然主体,在世界范围内,司法审查的主体是多元化的。  相似文献   

5.
美国宪法没有关于司法审查的明文规定,联邦最高法院的司法审查权是在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Marburyv.Madison)一案中确立的。自此以后,最高法院就利用手中的这个武器,对国会立法和总统行为不断地进行合宪性审查,从而担当起了宪法捍卫者和...  相似文献   

6.
方念念 《法制与社会》2012,(36):107-108
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和结社自由案被分别誉为美国和法国司法审查第一案,在各自国家的宪法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现如今,司法审查制度已在世界大多数国家设立,然而中国却还没有设立司法审查制度.本文通过比较这两个案件的相似点和不同点,给在宪政道路上艰难探索的中国一点启示.  相似文献   

7.
作为经典法学文本,"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在美国政治谱系中呈现出多重面相。以知识社会学方式考察,该案在镀金时代、民权运动与里根革命的不同政治环境与意识形态中,因为不同的目的而被阐释出迥异的叙事与逻辑。与此相关,马伯里案背后所代表的司法哲学也经历了普通法法院、高级法法院到政治法院的角色变迁。上述历史将马伯里案锻造成了美国法治文化的符号。  相似文献   

8.
美国最高法院通过一八○三年著名的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正式确立了司法审查权,并在此后长期的司法实践中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认可,逐渐地在美国政治生活中居于举足轻重的地位。有位美国学者说:最高法院所作的重要判决是美国历史上不同阶段的镜子。这是有一定道理的。司法审查制度作用与美国政治生活的演变历来发生密不可分的联系。不同的历史发展时期以及同一历史发展中的不同阶段政治生活的特点,可以从司法审查制度中窥见一斑。  相似文献   

9.
宪法的生命在于实施,而宪法有效实施主要依靠违宪审查制度来实现。今年是宪法实施30周年,为了弘扬法治精神,树立宪法权威,维护法律尊严,有必要设立违宪审查制度。本文列举了美国马伯里诉麦迪逊案件、被誉为"中国宪法司法化第一案"的齐玉苓案和由孙志刚案件引发的违宪审查等典型案件。探析违宪审查的内涵、制度缺陷及其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10.
目次一、制宪前各邦之司法审查实践传统二、为制衡而辩三、反对派的遗产:权力制衡的有限性与独立性四、源于制宪者原意之原则:法官解释宪法五、结语司法审查已无可争议地成为美国政制的生命象征与活力符号。对于司法审查,中国学人多以为是马歇尔(John Marshall)大法官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案(Marbury v.Madison)一举确立起这种最具政制活力之司法制度。关于此制度之形成,苏力教授甚至还提出“偶然说”①。但事实上在此案之前就已有有关司法审查制度的深邃的思想源流与蕴含的制度预设,马歇尔大法官撰写的马伯里案判决意见书亦反映了这一点②,…  相似文献   

11.
司法审查是美国法律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自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确立该制度之日起,支持和反对司法审查的理论争论就从未停止过,从而形成解释主义和非解释主义之分,实体价值在司法审查中的作用即为该争论之一部分。通过梳理和解读当前具有影响的支持者的理论和反对者的质疑,本文从宪法和法理的角度对两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作出检讨。而且,对司法审查理论依据的梳理,有助于理解该制度的理论发展动向。  相似文献   

12.
在必然与巧合之间——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锦光 《法学家》2006,(4):128-141
美国宪法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司法机关具有违宪审查权,但司法机关拥有违宪审查权具有坚实的政治基础、文化基础和法律基础.马歇尔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案"这一千载难逢的绝妙的案件,开创了司法机关拥有违宪审查权的先例.  相似文献   

13.
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基于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获得了解释宪法的权力,但其在解释宪法的过程中表现出种种的保守性。美国宪法解释中的法律传统、解释方法、法官构成、审查制度和权利保护等方面都表现出了许多保守性,其对美国宪政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其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但不论如何其最终还是会在历史的发展中体现自己的价值。  相似文献   

14.
<正> 违宪(UNCONSTITUIION)一般指违背或者破坏宪法原则的行为。违宪审查,顾名思义,是一种宪法监督。西方国家的违宪审查制,亦称司法审查制,因为它是通过司法程序来审查和裁决立法和行政是否违宪的。它起源于美国一八○三年“马伯里控诉麦迪逊”一案,此案开创了美国最高法院审查国会法律的先例。以后,许  相似文献   

15.
<正> 一、引言在西德,宪法法院裁决权成为一种制度,无疑是接受了美国宪法实践中产生的思想的影响,并吸取了其中的教训。"有限政府"的政治观念,和把宪法作为根本法的看法,是从美国革命的思想中发展起来的,并为最高法院在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中加以确认,它们是基本法创制过程中的根本问题。然而,宪法审查在德国有其自身的历史根源,如同在意大利和日  相似文献   

16.
马伯里的判决不仅了结了马伯里一案,更重要的是它深深地触及到美国的政治制度。因为这一判决扩大了最高法院的司法权限,使它拥有了宪法没有明文赋予的司法审查权,即审查国会立法是否违宪的权力。以后,马伯里诉讼案的判决成为一项司法先例,各级法院都有权援例审查政府法律和政令是否违宪,凡被法院认定违宪的法律一概宣布无效。其中,对涉及解释联邦宪法的诉讼案,联邦最高法院享有最后发言权。法院的司法审查权逐渐得到公认,成为美国立法体制中一项重要的政治制度。  相似文献   

17.
司法审查的迷雾--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政治哲学意涵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美国法律传统最重要的特色之一是确立了司法机关作为宪法最终解释者的司法主权原则,而1804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则因为最早确立了司法审查原则而成为这一传统的象征。在该案中,最高法院大法官马歇尔充分运用其高超的政治智慧和精湛的法律技艺,将政治斗争转化为法律原则的斗争,以政治上法官任命的失败为代价赢得了司法审查原则确立的胜利。在此后的一个多世纪中,纠结于人民主权与司法独立、代议民主与持久价值、大众激情与审慎理性等多项宪政议题,该案被不断地解释和再解释,最后完成了从司法审查原则到司法主权原则的提升,确立了美国特色的、司法至上的法律传统。而对这一过程的解读与梳理,有助于祛除法律神话中的迷雾,增进法律科学智识的理性与自主。  相似文献   

18.
<正> 若从1803年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算起,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实行的违宪审查制度在世界上流行已有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在这一百八十多年的历史中,资产阶级愈加感到这一制度对于保证其根本意志和根本利益的实现,协调本阶级内部的关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自从18O3年美国最高法院通过马伯里诉麦迪逊一案确立起对违宪立法的司法审查制度以来,欧洲各国也陆续建立起了各具特色的宪法监督和保障制度。其中.德国基本法(即现行宪法)和联邦宪法法院法在总结19世纪各邦宪法、法兰克福宪法和威玛宪法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吸取两大法系国家违宪审查制度的有益经验,确立了较为完善的宪法诉讼制度。分析德国的这一制度,对于了解现代国家宪法保障的发展趋势,比较各国相关制度的特色和短长,为完善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服务,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德国基本法和联邦宪法法院法对于联邦宪法法院的组织…  相似文献   

20.
卢亚磊 《法制与社会》2010,(14):29-29,34
美、法两国被誉为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制度典型的代表国家,宪政建设方面巨大成就及违宪审查制度保障宪法方面的巨大作用是二者相同之处。"马伯里诉麦迪逊案"的开创性和"结社契约案"的标志性是两国违宪审查制度形成的渊源所在,由此而形成了普通法院审查模式和专门机关审查模式,从不同的角度出发使宪法成为"活的法"。本文从器物、制度两层次展开对两国违宪审查制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能有益于我国的宪政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