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编者按:五年前,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今年2月,经中央批准,党中央、国务院的《决定》公开发表,这不仅充分显示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而且再一次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搞好社会治安、保障人民群...  相似文献   

2.
对社会治安实行综合治理,是党中央于八十年代初总结历史经验后提出的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方针。最近,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两个《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对政法机关参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检察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在过去十年里,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积极参加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在新形势下,检察机关必须明确认识,分清职责,采取积极措施,投入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这项庞大的社会工程之中。  相似文献   

3.
五年探索成果显著狠抓落实再创佳绩──中共山东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张惠来在学习宣传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决定》座谈会上的讲话(摘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已经5年了。经中央批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  相似文献   

4.
一、建立健全上海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评估体系(以下可简称“评估体系”)的意义 “新的问题需要新的对策,新时期呼唤新的理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以下可简称“综合治理”)作为新的历史时期下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方针,早已用法律的形式确定下来。在七届全国人大常委第18次会议通过的《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中就明确指出“为了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维护国家  相似文献   

5.
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10年来,各级党政领导高度重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有关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社会各方面和广大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积极性不断提高,初步形成了全社会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有利地维护了社会稳定。实践证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方针是符合中国国情的解决社会治安问题的根本途径。10年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当前社会治安形势仍然相当严峻,诱发治安问题的因素很多,刑事案件发案数量增幅很大,“黄赌毒”等社会…  相似文献   

6.
1981年中央正式提出解决社会治安问题要实行综合治理.在此后10年的实践中,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概念、任务、措施等逐步得到了丰富和发展.1991年党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分别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10多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领导下,整个综合治理工作在不断地向前推进,各个部门齐抓共管,广大人民群众积极参与,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众所周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生产力得到空前的发展,综合国力大大加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做到这些,如果没有良好的社会环境作保障,是根本不可能的.要创造良好有  相似文献   

7.
勤于探索勇于实践──对南平市十六个检、厂(村)综合治理联系点的调查与思考洪新喜,叶显锦建立检、厂(村)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联系点(以下简称“联系点”),是南平市检察院参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一项有益尝试。1991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  相似文献   

8.
1991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中发[1991]7号。以下称“中央七号文件”),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也作出了《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8次会议通过。以下简称《决定》)。这是从根本解决我国社会治安问题而作出的重大决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顾名思义,是指对社会治安进行综合性治理。具体地说,是指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动员和组织全社会力量,运用政治、法律、行政、经济、文化、教育等多种手段,整治社会治安,保障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颁布十周年。8月24日,中央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委员会召开了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会议,全面回顾总结了十年来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经验。  相似文献   

10.
中共中央、国务院和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今年正式颁布十周年。十年树木,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成就斐然,世人瞩目;十年一剑,中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成果硕果累累,大上台阶。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正在从经验走向理论,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科学化;从模糊走向明确,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具体化;从简单组合走向有机结构,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系统化;从一时一事走向长效机制,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制度化;从适应产品经济走向适应商品经济,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市场化;从传统防控走向新型防控,实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代化。为了纪念《关于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决定》颁布十周年,进一步做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本刊特邀国内部分专家、学者进行笔谈,本刊今后还将继续刊载有关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论研究文章,请犯罪学、社会学、心理学、法学等学科的学者与公、检、法、司等实际部门的专家赐稿。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存在多种诱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不良因素,而未成年人正处于身体和智力的发展时期,他们什么都想知道,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亲自去做,但由于他们的社会知识和生活经验所限,他们的认识能力具有很大的片面性和表面性,容易养成不良品质和恶习劣迹,最终导致违法犯罪。对于未成年人犯罪问题,考虑到对他们未来的发展,为了让他们既能改过自新又能健康成长,在对他们进行惩罚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他们进行教育、启发、感化以教育为主,处罚为辅的政策,这就是所谓寓罚于教。在管理过程中始终贯穿教育、感化、挽救的精神,从而达到治其心、治其本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论诱惑侦查之合法性标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诱惑侦查的核心问题之一即是其合法性的标准问题.本文在对国内外所提出的诱惑侦查的合法性标准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各个标准的利弊,提出了修正应立足客观,兼顾主观的标准,建立一种首先考察客观,然后考察主观的两步判断标准,以达到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作为继承客体的遗产,其范围的确定不仅涉及被继承人及遗产债权人的利益,且关乎其他继承制度的设计.囿于当时立法环境和立法技术,现行法关于遗产范围的规定不能反映现实之需,与公众继承习惯亦不相符.借鉴他国立法经验,尊重民情,重塑我国遗产范围制度.  相似文献   

14.
谭建华 《河北法学》2007,25(9):140-142
早期罗马法极重形式主义,凡为法律行为必依一定形式进行,否则不具法律效力.形式重于实质内容是早期罗马法形式主义的一个重要特征.但随着罗马社会的发展,罗马法的形式主义经历了一个由盛及衰的过程.从罗马社会经济的发展、自然法对罗马法的影响及罗马民族的务实精神等方面对其衰落的原因作了系统的探讨.  相似文献   

15.
世纪之交的劳动法发展——一种全新的思维和开放的观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林嘉 《法学家》2001,(3):55-59
人类进入20世纪末以来,世界经济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全球化已成为经济发展的潮流,由此也给法律的发展带来了广阔前景,劳动法的立法和研究也因此而更加繁荣。在开放的社会和世界性的经济环境下,以一种新的思维和观念来研究和探讨劳动法律问题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6.
对当事人不服仲裁裁决之救济,是指在仲裁裁决作出后,若有关当事人对裁决不服,则依照法定程序向有管辖权的法院提出审查申请,进而通过司法程序对裁决予以处理的一种机制。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仲裁机构作出裁决后,当事人可以通过向有管辖权的法院申请不予执行仲裁裁决和申请撤销仲裁裁决两种方式来获得救济。本文在对仲裁裁决救济机制确立之依据从理论上予以阐释的基础之上,对我国现有机制运行之机理加以析明,最终得出结论:申请不予执行之途与理不合,须予删除;申请撤销在适用上亦存在缺陷,须予改进。  相似文献   

17.
对于民法上土地与建筑物的关系问题,学术界长期以来众说纷纭。但通过一种形而下的还原性考察可以发现,罗马法及近现代范式民法其实既未采取绝对的一元主义,也不是纯粹的二元主义,而是以一元推定主义为共性,英美法亦不例外。我国立法尚有必要进一步契合一元推定主义的法理,妥善安排土地权利与建筑物权利的得丧变更,以保障秩序、自由、平等和效益等多元价值目标的协调。  相似文献   

18.
“知青作家”对于他们“革”中的“知青”身份有着强烈认同,而对作为“知青”前身的“红卫兵”身份却着意回避,这一方面意味着他们在刻意“剥离”其历史身份中的“革命”内涵,另一方面也导致了历史反思的巨大局限,这一状况,与意识形态,历史转型以及他们的个人生命周期和身份认同历史均有重大关联。“知青作家”只有“正视”并且深刻反思其早期的“革命”身份,才能为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身份形象和话语体系的重建确立一个有效的前提。  相似文献   

19.
发挥政府的转移支付职能缩小贫富差距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贫困是世界普遍存在的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是各国政府都极其重视的问题,充分发挥政府转移支付的职能,是缩小贫富差距的、有效的、基本的方式之一。转型期我国的财力还有限,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转移支付的效用最大化,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减少政府投资性支出,降低行政成本,向教育科技文化、公共卫生医疗、社保、农业等领域倾斜是唯一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人民监督员制度的定位——从法律监督分类的角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河 《行政与法》2006,(4):116-118
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实践中的新生事物。从法律监督分类的角度,应当对人民监督员制度做出如下定位:一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对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进行的外部监督;二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一种权力监督;三是人民监督员制度是人民监督员对人民检察院自侦案件进行的事后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