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朱炜 《政治与法律》2003,15(6):23-28
宪法观念在宪政建设中有重要作用,也直接影响人们对宪法的性质、地位、作用的认识.因此,在中国实现宪政的过程中,首先应更新传统宪法观念.本文认为应从如下四个方面实现宪法观念的转变1、从政治化的宪法复归法律性的宪法;2、从宣言性的宪法到保障性的宪法;3、从权力本位的宪法到权利本位的宪法;4、从修宪型的宪法到解释型的宪法.  相似文献   

2.
邓联繁 《河北法学》2006,24(6):14-16
宪法思维不同于宪法精神、宪法价值、宪法文化、宪法信仰、宪法意识、宪法观念,它是指人们运用对宪法本身的认识来观察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宪法思维以宪法为媒介,以宪政为取向,是最重要的法律思维.基础性、纲领性、根本性、系统性与宪政性是宪法思维的基本特征,其中,基础性侧重从地位上讲,纲领性、根本性、系统性侧重从形式上讲,宪政性侧重从内容上讲.  相似文献   

3.
宪法意识可以按不同标准进行多种理论分类。对宪法意识分类的基本意义在于为宪法学研究提供必要的方法,为普及和提高人们的宪法意识,强化公民的宪政观念创造有利条件。我在此对宪法意识初步进行下列几个方面的理论归类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张志昌 《政法学刊》2002,19(3):18-20
完备的较高的宪法意识是走上民主宪政道路、实现社会主义国家法治化的必要前提。从宪法意识的经济后盾及宪法实用性、宪法研究与宣传教育诸方面入手,培养公民宪法意识、贯彻宪法至上的观念、推动宪政思想,不无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法律制度与宪政民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建立与完善民主宪政制度,一直是政治学家和法学家们探讨的课题。本文通过对普通法系和大陆法系与宪政民主制的关系的分析,在理论层面上阐述并且评析了民主理论、宪政理论和民主宪政理论的政治道德原则和理念,在规范的层面上阐述并分析了宪法的概念、宪法的权威。宪法的功能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宪政视野里的人权观念重构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吉玉泉 《行政与法》2004,(10):107-110
在我国现已加入多项国际人权公约的背景下,我国的现行文本宪法仍未引入国际通行的人权概念。本文试图从宪政体制的视野,针对宪政体制和人权保障,宪法文本的阶级话语和人权观念的冲突的角度,分析并认为将马克思主义的无产阶级革命理论运用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用无产阶级革命时期理论思维去指导社会主义的国家建设,用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思维去建构我们的宪政体系是我们现行宪政体制中人权认识上步入误区的原因所在,也是我们在宪政视野中对人权价值观念进行重构的起点。  相似文献   

7.
宪政一词从清末以后逐渐成为官方与学术界的常用词。在1949年以后的前30年,宪政一词被逐渐贬值直至最终消失;在改革开放以来的后30年,宪政一词经历了艰难的解禁期。1993年法学研究开始全面涉及宪政领域并取得了重大的成就,但直到2006年宪政研究才真正从政治上解禁。中国宪政研究的艰难历程昭示我们:宪政研究有赖于宪法权威的确立与宪法基本观念——法治、人权——的被接受;宪政研究与宪政解禁和宪政观念的传播存在正相关关系;在中国现行体制下,宪政研究有赖于权力主体对宪政研究的宽容;同时,学术体制对宪政研究的影响也是巨大的。  相似文献   

8.
宪政制度的设计从最初非可诉性到当今的司法适用是现实的迫切需要,是历史发展的逻辑结果,也是人权宪政理论的本质要求。宪法司法适用对于树立宪法权威、促进法治建设、保障公民权利和规范国家权力有效运行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然而在我国长期以来,形成了宪法不能作为裁判直接依据的司法惯例,严重弱削宪法的权威性,使宪政价值效益停留在纯理论上。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我国实现真正的社会主义宪政,是我国宪法司法适用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9.
论宪法解释程序中的合宪性推定原则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宪法解释过程中解释者经常对违宪与合宪问题进行判断 ,如何在两者之间寻求价值的平衡是宪政实践中面临的重要问题。根据宪法的最高性、权力分立与宪法秩序安定性原则 ,各国普遍采用合宪性推定原则解决这一问题。  相似文献   

10.
郭殊 《现代法学》2006,28(4):38-43
行政紧急权力是国家紧急权力中的重要部分,是紧急状态法制的核心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紧急状态立法,需要对行政紧急权力的宪政基础、宪法规范、宪法性质及宪政规制做深入研究。行政紧急权力在宪政上是必要的,但其性质不应具有“超宪性”,其宪法规范依据需要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对行政紧急权力需要立法和司法方面的宪政规制,特别是来自司法审查的制约。  相似文献   

11.
莫志宏 《现代法学》2002,24(6):9-14
到底应该建立什么样的违宪审查制度以切实保障宪法的效力 ,这是近几年来学者们一直比较关注的问题。本文认为 ,制度建设不可能完全脱离观念的支撑 ,对宪法超验性价值的忽视有可能导致宪政制度的建设陷入无源之水的境地。在对宪法的超验性价值进行比较详细的阐发之后 ,本文进一步提出了解决制度———观念之间恶性循环的办法。  相似文献   

12.
82年宪法与中国宪政——写在82年宪法颁布实施20周年之际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82年宪法颁布实施 2 0年来 ,是国家政治局面最为稳定的 2 0年 ,也是经济发展速度最快的 2 0年。但是 ,82年宪法的诸如“权力双轨制”、“人大至上性”、“议行合一”等历史局限性 ,又与宪政的基本精神发生着难以调和的矛盾 ,如何解决这些矛盾 ,是 82年宪法和中国宪政所面临的严峻挑战。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国的宪政建设事业蓬勃发展,但毋庸置疑的是中国宪政制度建设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宪法司法化是解决宪法如何在司法实践中运用的重要手段,然而其坎坷的命运也揭示出我国宪政建设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4.
法律制度与宪政民主(续)(美)沃尔特·莫菲信春鹰译二宪法的概念宪政理论和民主理论的规范层面导致对宪法本身的概念的探讨。一个系统的分析马上就会面对一系列困难的问题:宪法是什么?一个特定的宪法包括什么?什么是宪法的权威?宪法的目的是什么?一个国家如何有效...  相似文献   

15.
范进学 《北方法学》2012,(2):98-103
1982年宪法在总体上说是一部新中国成立以来最完善的宪法,其立宪目的基本分为四个方面,即确立四项基本原则、确立国家的根本任务、确立列举与概括的政府权力体制以及确立违法主体与违宪主体一体的模式。将1982年宪法的立宪目的与普遍主义的宪法目的相比较,发现它们在立宪目的上存在着差异。如何改进宪法中存在的问题,当是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宪政发展必须认真面对和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从宪法到宪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何勤华 《法学论坛》2004,19(4):108-109
今年 3月 ,全国人大通过了新的宪法修正案 ,包括人权、私有财产所有权、征收征用补偿权等重要权利已众望所归地进入了宪法 ,这意味着我国现行宪法向宪政迈出了更为坚实的一步 ,受到法学界的广泛关注与积极评价。为进一步宣传这次宪法修改的精神 ,加深对宪法基本价值的理解 ,近日 ,在华东政法学院举行了一场主题为“从宪法到宪政”的博士论坛 ,论坛由华东政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何勤华教授主持。在论坛中 ,各位主题发言人围绕着“宪法”与“宪政”两大主题 ,从宪法文化、宪法观念、宪法价值、宪法制度与技术等角度出发 ,结合西方宪法传统和我国宪法制度与宪法实践 ,畅谈了各自对于宪法与宪政的认识与感悟 ,并展望了我国宪法发展的基本脉向。本次论坛充分实现了策划的基本目标 ,对于进一步宣传宪法、研究宪法、贯彻宪法具有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宪法观念的作用及其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指出了宪政建设中宪法观念的重要作用及其培养。宪法观念的作用表现在宪法创制、宪法实施和民主政治建设等方面。宪法观念的培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应在宣传教育上下功夫。  相似文献   

18.
宪法学研究述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张少瑜 《法学研究》2001,(1):118-126
2000年是我国宪法学在相对平静中发展的一年。报刊上发表的宪法方面的文章数量不多,除少数热点以外,学界探讨的问题多属近年来一直在研究的老问题。现对报刊文章讨论的主要问题和观点作一简要述评。述评仍以介绍性内容为主,间参己见。一、宪法学一般理论问题1宪政这是近年来学者讨论得较多的问题,认为它是依法治国的核心。有学者考察了宪政的内涵和意义、起源和特征,认为宪政是宪法逻辑运动的状态,是法治存在的核心要素。宪政运作的过程本身就是法治的体现,可以说,讲法治离开了宪法是一事无成的。〔1〕有学者提出,实行宪政必须对权力进行三…  相似文献   

19.
“一国两制”下的若干宪政问题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昌富 《政法学刊》2001,18(2):30-32
“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给我国宪政理论提出了许多新课题。如“一国两制”的宪政涵义,“一国两制”与宪法的关系、“一国两制”与港澳基本法的关系、宪法与港澳基本法的关系等,用“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不仅对解决台湾问题具有率先垂范的作用,而且能够证明“一国两制”是解决台湾问题的最佳模式。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对宪法观念的演化进程进行了梳理和分时段的论述 ,分析并指出宪法观念的哲学化时期是其萌芽阶段 ;神学化时期是其初步发展阶段 ;理性化时期是其重要发展阶段 ,尤其是英、法、美三国的宪政实践对宪法观念的发展各自做出了不同的贡献 ;在当代 ,宪法观念是以多元化的面目出现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