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当代法治社会建设过程中,社会舆论与司法独立之间的紧张关系已逐渐凸显,社会舆论对司法活动的巨大压力和影响,很大程度地削弱了司法所追求正义的效果以及人们对司法活动的信任。如何在坚持依法办事,追求程序正义的同时,又使得人们的意愿能够通过相对顺畅的渠道进入司法领域,并且得到公众可以普遍接受的结果,使其更加接近于法治所追求的公平正义,从而得到公众舆论与司法活动之间的良性互动,已经成为我国当前法制建设所亟需解决的重大理论及实践问题。  相似文献   

2.
一、检察官与律师良性互动的理论阐释 检察官与律师的良性互动,一是指两者职业互动,即从优秀律师中选拔检察官和检察官辞职从事律师职业;二是诉讼行为互动,即在诉讼活动中检察官与律师秉承法治精神,依照法律规定行使各自的诉讼职能,规范地实施各自的诉讼行为,并在这一过程中相互尊重、平等交流、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相互监督,共同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促进司法的公正、高效与廉洁,进而维护社会的公平与正义。对此,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  相似文献   

3.
在中国的法治进程中。影响性个案构成法律改革和司法实践的窗口,其中既纠结着舆论与司法的复杂关系,也凝聚着民间社会推动法治的能量。回顾2013年,从公开审理的贪腐大案到搅动舆论的热点案件,都承载着公众对司法的关注和对法治的希望。  相似文献   

4.
近日,各界高度关注的李庄“漏罪”案以重庆检察机关的撤诉和最后决定不起诉告一段落。法庭的全程公开庭审,使得媒体的公开报道和舆论的点评成为可能,成为这个备受关注的司法案件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案件进行过程中,律师、检察官、法官和社会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表明法律专业人士和社会大众的法治意识已经得到空前的普及和提高,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法制建设的成绩是有目共睹、无法抹杀的。  相似文献   

5.
我国传统法律文化历来重视道德伦理,法依情理而定。"在全世界一切民族中,决定人民爱憎取舍的绝不是天性而是舆论",公众舆论是公众关于常识、常情、常理的一般表达,具有不稳定性、流动性、对立性,体现的是公开的正义和直觉的正义。司法诉讼中的公众舆论过多地关注道德伦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法官的理性裁判。诉讼中的公众舆论在表现出了对司法价值认同的同时,也产生了民意与理性司法的冲突。在理性与情感之间,在公意与众意之间,法官的裁判应始终坚持独立的逻辑思维,实现法治的理性。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法治语境下,能动司法强调在依法司法的前提下,司法审判活动要追求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个案公正与普遍公正的统一,依法裁判与案结事了的统一,因而体现了坚持服务大局与依法司法的统一,坚持形式正义与实质正义的统一,坚持回应关切与综合考量的统一,坚持开放引导与协同司法的统一,坚持规范司法与制度建设的统一。能动司法蕴含着促进和实现社会正义的基本价值取向。对于社会正义问题,思想家们众说纷纭,各具见解。实际上,讨论社会正义问题,必须密切联系社会主体赖以生活及其发展的社会条件。从本体论意义上讲,社会正义乃是社会主体权利要求的制度化实现,是人类意识的载体形式。由此,社会正义拟可区分为制度正义、程序正义和行为正义三种类型。处于社会转型期的当代中国,必须始终高度关注和重视解决社会正义问题。维护社会正义,这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基本价值目标。能动司法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的内在要求。促进和实现社会正义,不仅构成了司法权的本质属性,而且已经成为能动司法的价值目标。在当代中国司法审判活动中,必须充分发挥司法机关维护和实施社会正义的能动作用,深入推进能动司法制度与机制建设,从而更加有力地维护社会正义。  相似文献   

7.
王方玉 《北方法学》2020,(2):118-128
亲情正义与规则正义的立论基础不同,导致涉亲情案件中依法律规则的裁判结果与社会的情感评价可能冲突。亲情正义强调亲情伦理,思考问题充满感性和区别对待,更注重亲情带来的义务要求。而规则正义强调法律至上、理性思考、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注重平等对待。为弥合二者冲突,借鉴不同地方的法治经验实属必要。立法和司法也应更积极回应亲情正义的要求,清晰界定涉亲情案件中对事、对人的适用范围,尊重当事人的选择,如此方能实现法律与情理的合理互动。  相似文献   

8.
俞评 《法治研究》2008,(9):60-63
公平正义是媒体与司法共同的价值目标和追求,也是构建司媒和谐关系的最大公约数。司媒和谐是信息传播现代化、公共管理法治化的必然要求,达成这一愿景,是促进社会和谐、推进司法公正、遏制司法腐败的迫切需要。“互信、互动、互惠、互谅”,应当成为媒体和司法构建和谐关系的主基调和着力点。媒体与司法的互动、合作,应在制度性框架内有序进行,双方应尽力避免非理性的冲突和干扰,为司媒良性互动、和谐合作优化制度环境和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9.
祝华  刘小红 《法制与社会》2012,(31):274-275
民意与法律的结合是司法实质正义的要求,也是实现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相统一的具体表现。民意具有两面性,法官应该区别对待民意,对合理的民意积极采纳,对不合理的予以剔除并加以引导,努力做到在遵守法律的同时兼顾民意,以实现其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10.
媒体对司法的监督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王建林 《河北法学》2004,22(6):133-136
大众传媒是当今社会公众了解公共信息并表达意见的主要渠道。媒体的监督具有促进司法独立、司法公开和司法公正的价值,但媒体与司法之间同时存在着冲突。冲突的解决应当从各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找到两者之间的平衡,以达到保障人权和司法公正的实现。从我国的司法现状看,更应强调对媒体作为公众舆论渠道的保护。  相似文献   

11.
林林 《中国律师》2007,(10):55-56
在中国法制化进程中,法律文化的缺失和错位正酿造着一个又一个社会与法律界认知错位的双重悲哀。常言道,媒体是社会的一面镜子,这个意思是说,一方面媒体反映社会的状况.另一方面,媒体也追逐公众的意见倾向,不自觉地成为公众意见的传声筒。举例来说,近年来.有一种现象比较突出:媒体热衷报道重大的特别是容易引发争议乃至搅动公众情绪的案件.而公众呢.也热衷于发表对案件正义和貌似正义的看法.结果,舆论的力量介入诉讼的情况一下多了起来.而在此起彼伏的案  相似文献   

12.
司法公信是实现中国梦的法治特征。司法公信必须建立在司法对公众的信用和公众对司法的信任二者良性互动的基础上。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应从影响二者的因素入手,以求趋利避害。提升法官的职业素质和品德力量,将司法信用作为法院文化建设的核心,让司法运行制度更加科学、规范、公开,民意沟通机制更加畅通,进一步培育法律信仰,这些都是实现司法公信不可缺少的因素。  相似文献   

13.
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的终极手段,司法运作的过程实现公正对社会公平的实现至关重要。法律在运行过程中,法官具有一部分自由裁量权,特别是在一些证据不是很充分,事实不是很清楚的案件审判中,法律的运作更需要社会的监督。当公众的认知与评价拧成一股绳,形成一种强烈的舆论氛围时,它会潜在的甚至外在的影响法律的运作,还可以改变已经作出的判决和决定。那么,在一个文化素质、法律修养整体偏高的社会中,社会舆论的监督、引导作用可以很好地发挥作用,但在一个缺乏法制意识的社会中,舆论很容易偏离正确方向。既然社会舆论的作用如此之大,那么我们应该怎样正确引导它,使其真正发挥好监督作用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4.
秋天 《中国律师》2006,(3):76-78
“关注典型案例,促进法制改革”是中国法律人的不懈追求。2005年,有许多影响性诉讼进入公众视野,引起社会各界特别关注。在这些案件被呈现、被讨论、被解决的过程中,写在纸上的权利被激活、法制理念被宣扬。我们所说的“影响性诉讼”是指能够在较大范围和一定深度上影响立法、司法改革和人们法治观念的诉讼。“影响性诉讼”的作用不仅仅是化解个案,并影响类似案件,更重要的是宣扬法治理念,向民众普及法律知识,起到推动司法与立法完善的作用。为进一步扩大影响性诉讼的社会影响,实现全国律协作为法律职业团体推进民主与法治建设的宗旨,全国律…  相似文献   

15.
司法是一个与立法、执法(行政)相对应的概念。对司法的界定在理论上众说纷纭,但一般说来,司法是指国家司法机关根据法定职权和法定程序,具体应用法律解决纠纷,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司法作为法治社会中一个极富实践性的基本环节,是连接国家与杜会之间的主要桥梁,是法律制度是否完善的检测站,是实现公平与正义的殿堂。毫无疑问,法  相似文献   

16.
媒体审判是近几年新闻学界、业界热议的一个现象。在我国,媒体审判对于法律案件产生过重大影响。作为法律公正一部分的司法公正,在媒体“使用”媒介审判的过程中会受到或多或少的影响,两者之间存在着复杂微妙的关系。本文分析了媒体审判与司法公正的关系,从而对现存问题提出对策、建议,力求媒体与司法之间达到一个良性互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谢仁章 《法制与社会》2011,(29):75+77-75,77
“醉驾”行为的法律适用成为社会公众舆论的热点,司法面对日益强烈的公众期待和民意压力,司法执法人员需要秉持对法律的理解,对社会舆论要保持理性中立的价值判断。保持司法独立,是维系司法体系正当地发挥其社会治理功能前提,独立司法符合民意的目的。理性回应民意能最大限度地实现刑事司法的使命,可以弥补专业化理解与现实的距离,较好地实现惩罚犯罪、保障人权的刑事诉讼目的。回应公众舆论,必须保持司法理性,公众舆论与司法者要设置一道“防火墙”。完善公众的参与机制、诉讼公开机制,畅通民意的正常表达通道,让民意以合法规范的渠道传递到司法者的面前,为司法者实现司法公正提供正义的土壤。  相似文献   

18.
司法是社会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而舆论监督是媒体的职责之一,更是法制节目的宗旨。媒体在制作法制节目时,如果和司法部门的合作与互动良性而有效,则有利于维护社会正义、加强对各种违法行为和现象的监督。然而现实中,司法和媒体却多有碰撞和矛盾,利弊共存。如何协调传媒中的民意表达、舆论监督和司法活动之间可能产生的矛盾和冲突?如何避免由此产生的司法不公?双方如何建立良性的合作互动关系解决目前面临的困境,寻找到一条合作和共赢的局面是一个长期而重要的议题。  相似文献   

19.
骆定进 《法制与社会》2012,(18):114-116
当前网络舆论对司法审判存在重要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又有消极的一面。为化解两者之间的冲突,本文提出先应在司法理念上引入型商型司法正义,并从网络与法院两个方面,提出解决之策。本文意在协调网络舆论与司法审判之间良性互动,规范和促进网络舆论民意与司法审判法意关系的平衡,促进司法民主化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王董平 《法制与社会》2010,(11):120-121
媒体与司法是当代法治社会所不可或缺的两大固素,而其本身所蕴含的新闻自由和司法独立的价值更是法治社会的根本理念,本文以此为切入口,探求在法治社会中媒体与司法应有的和谐互动的关系,并结合当下中国制度层面的实际情况,分析在中国语境下媒体与司法形成紧张关系的真正原因所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