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是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举措。本文试从分析当前人们社会心态多元化现状入手,找到政府和社会如何在培育和引导人们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使社会心态在不断回应和满足中逐步趋于理性积极,从而实现社会心态与社会治理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2.
一、问题的提出——刑法视野下的社会心态问题社会心态,是指在某一历史时期内社会上广泛形成和存在的社会心理状态。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变化的关键阶段,面临着新趋势、新局面和一些新问题。由于改革开放所采取的先易后难的渐进方式,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不可避免地触及到利益格局的刚性部分,一些深层次利益矛盾由此凸现。人们在观念上对于这样的利益格局的调整和伴随而来的各种挑战存在一个逐步适应的过程,并形成特定时期的表达和代表社会成员态度、观念、意志的社会心理状态。对社会心态的把握和调适,是社会变革的一个社会心理…  相似文献   

3.
"面子"观是人们在社会交往中个人在他者心目中的地位排序的理念,也是他者心中的个人价值的自我心理渴望。本文从人性的基本心理假设——不断追求自我满足的理性"经济人"的建构逻辑入手,分析社会生活中正当的面子观及其文化功能,以期揭示当今社会中不顾一切、不择手段地追面子的虚伪心态和恶劣之风,从而为人们树立正确的"面子观"提供初步的理论分析框架。  相似文献   

4.
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关键期,网络舆情危机频发,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和社会心态具有内在关联性.目前社会不良社会心态主要有:非理性心态、群体性怨恨心态、焦虑心态和质疑心态等,这些不良心态都有其产生的社会原因并对舆情危机产生严重影响,应积极开展预防和处置工作,制定消解网路舆情危机的“有形”和“无形”心理疏导策略,有效地应对网络舆情危机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老年受害预防与权益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随着老龄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老年问题的增多与复杂化,已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关心和重视。老年人由于其身体素质、心理机能、社会交往、生活能力等各方面的特殊性,他们在家庭和社会中往往处于弱者地位,其合法权益很容易受到损害和剥夺。然而,他们在家庭或社会中的境遇,往往会给其他社会成员形成“涟漪效应”,这种效应会给人们的观念和心理产生长远的影响,从而影响一代人或整个社会心态。因此,探讨老年人作为现实的或潜在的被害人所面  相似文献   

6.
一个好的、能够给人们提供幸福感的社会。有赖于一种健康的社会生态。 值得注意的是,一种普遍的弱势心态正在社会中蔓延。2010年,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联合人民网、新浪网、人民论坛网,以问卷调查对社会关心的弱势心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调查。  相似文献   

7.
当前我国国民弱势心态不断在蔓延,愈来愈多的非弱势群体纷纷提出自己属于"弱势"一族,,这势必需要广大社会研究者竭力探究其应对对策。而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从心理资本的新视角来认识和帮助广大非弱势群体缓解弱势心理的危机,主张从个体自身以及社会支持两方面来帮助国民培养健康心态,树立科学的价值观念,增强自尊心,坚定自信心,消除悲观心理,积极面对现实。  相似文献   

8.
刘颖 《法制与社会》2015,(4):226-227
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直接决定社会和谐稳定程度,分析干部群众思想心理态势及成因,通过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创新,以期解决普遍社会心理以外的个性心态,使社会和谐程度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司法人员职务犯罪的情况比较突出,并呈逐年上升趋势,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热点。关于这类人员犯罪的心态,不少文章作了较深刻的分析,具有一定预防意义。但这些犯罪心态(如贪图享受心态、攀比仿效心态、心理失衡心态、侥幸冒险心态等等)只是揭示了一般的犯罪心态,缺乏针对性。笔者结合办案实践认为,司法人员违法犯罪的特有心态是长期从事司法工作所产生的“过于自信”的  相似文献   

10.
和谐心理是影响心理的各要素之间在总体意义上的相对稳定和协调统一。和谐心理是一个系统,它由个体内部心理和谐、人—事心理和谐和人际心理和谐三个子系统组成。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塑造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构建完备的社会心理和谐体系,对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在新形势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硌须把握时代发展主旋律,摸清学生心理发展规律,积极探索克服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孤岛"和盲区。要想培养学生积极、健康,乐观、向上的生活心态和学习心态,必须把学生置于新的社会形势下,对学生选行全面、科学的规划和指导。  相似文献   

12.
同事被评为先进模范,获了奖,表面上庆祝,内心却酸溜溜的,有种失落感;大腕、大款在星级宾馆里吃“龙”喝“凤”,自己在街头排档里吃菜喝汤,心里不是滋味;看见别人高高兴兴地搬进宽敞、明亮、豪华的别墅,自己却几代同堂挤在一间狭小的房间里,便有一种自渐形秽之感…….这种反差强烈,自叹不如,欲求不满的心理现象,就是我们所说的心态失衡.当今社会是个反差极为强烈,而且普遍存在的社会.这种反差不只是体现在经济利益上,也体现在名誉、成就、地位、权力、机会等方面,使人们在与他人的比较中始终处于欲求不满的境地.这种现实的反差和不平衡,以及欲望的不满足反映在人的头脑中就是心理的不平衡,即心态失衡.几乎每个人都有过心态失衡的时候,或者正处在心态失衡、无法解脱的境地,只不过人们心态失衡的程度、持续的时间以及所持的态度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竞争日益激烈,人们的生活节奏越来越快,这迫使人们不断学习以防止被飞速发展的社会所淘汰。然而,教育难、医疗难、就业难等社会问题也凸显出来,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人们的观念意识、情感态度也变得更加错综复杂,人类进入了情绪负重年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一个特殊群体,承受着学业、恋爱、人际、择业、就业等多方面的压力,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的心理失调已成为不争的事实。从在校大学生的学习、生活状况来看,他们身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确保大学生以良好的心态适应学校和社会生活,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刘万洪  徐璐 《政法学刊》2007,24(2):86-89
我国目前正处于一个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过渡的转型时期。在这一时期,执法者的心态一方面会产生由单一型转向多元宽容、由浮躁非理性转向成熟理性等积极变化;另一方面,也会产生由相对平衡转向失衡、由心理平和转向心理矛盾增多等消极变化。相应的,执法者心态的变迁会对执法活动产生或正面或负面的影响,这就需要针对不同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扬长避短。  相似文献   

15.
"闹大心理"是转型期中国社会的一种世俗社会心态,是当前和谐社会建设中不那么和谐的音符.研究"闹大心理"的功能作用、产生根源和应对措施,对于我们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建立、健全制度化的问题解决渠道,推进德政工程,坚持以法治国、促进社会和谐,都具有急迫的现实意义和重要的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医患社会心态是一定时期内社会中多数成员或较大比例的社会成员所普遍共享的关于医患关系的基本认知、情绪情感、态度立场和价值观念,它包含为人际心态、群际心态和文化心态三大层面。医患社会心态形成机制的研究重点在于说明关于医患关系的认知、情绪和信念如何从人际心态到群际心态到文化心态的转变过程,以及反过来关于医患关系的文化心态如何具体地作用于群际心态和人际心态的影响过程。建设良性医患社会心态的具体策略从三大层面进行:人际层面需提升医患直接沟通时的技巧与策略,群际层次需改进医患群体的互动模式、建设医患共同体,文化层面需培育医学理念、重建医学话语、重塑媒介形象并改进医学教育。  相似文献   

17.
构建公民与政府的和谐心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李述章 《行政与法》2006,1(8):14-16
随着改革进一步深化,在公民与政府之间,由于经济结构和利益分配的调整不当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社会心理的一个突出因素。对此,本文论述了和谐心理的含义,结合三个典型的群体性事件,从参与成员心态变化的这个角度提出构建公民与政府的和谐心理的机制建设。  相似文献   

18.
琚红 《法制与社会》2011,(24):180-181
新时代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遭遇着更加严峻的考验,本文认为面对大学生就业难这一问题,大学生调整就业心态是关键。针对不良的心理进行调试,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做好大学生就业心理的调节工作,帮助大学生顺利渡过这段艰难时期。  相似文献   

19.
社会心理学告诉我们,挫折心态是指人在从事有目的活动中,由于遭遇障碍和干扰,其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被阻抑的感觉和消极情绪状态。青年律师由于刚从求学者到职业者,从书本的世界到纷繁复杂的司法实践天地,一些不平衡的社会现实使一些本来心理承受力低、自我协调能力差的青年律师更容易产生挫折心态。一些刚刚迈出政法院校大门的青年律师对自己的的生活、工作环境充满着太好的憧憬。然而面对律师有限的诉讼职权、依附性较强的诉讼地位与当事人期望值过高的矛盾,以及社会淡薄的法律意识氛围,感到手足无措。主观心理与客观实际达到统一,才能形成平衡,反之,将会发  相似文献   

20.
晚唐五代到两宋这一历史时期,社会正处于重大的变革之中,人们所普遍怀有的社会心理也渐趋复杂。而作为一种新型诗体的词,则“曲尽人情”地表现了人们错综矛盾的恋情心理,忧患心理、享乐心理与出世心理。本文从“文学表现心理”的角度出发,研究了唐宋词的发展历程,展现了唐宋人的内心世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