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魏汉涛 《北方法学》2012,(6):106-114
在风险社会刑法出现了一些新动向:刑法的任务由保护法益转向保护国民的安全感;预防理念从消极预防转向积极预防;犯罪圈不断膨胀;传统归责理论有所突破。这些新动向使刑法在遏制风险的同时,自身也潜藏着风险:一是不利于实现社会福利最大化;二是可能导致泛刑法化与重刑化;三是刑法的自由保障机能被弱化;四是责任原则有大范围超越的风险。要消除这些风险,必须平衡好允许的危险与禁止的危险的关系;协调好自由保障与风险防范的关系;权衡好成本与收益的关系。总之,"最好的社会政策也是最好的刑事政策"这句名言在今天仍然应当被坚持。  相似文献   

2.
马莉 《法制与社会》2012,(16):207-208
所谓风险是指不确定的事件或条件.一旦发生,将对项目目标产生积极的或消极的影响.风险.必然有其原因,而风险一旦发生,则必有后果;从环境、流程等方面分析出油田单位在合同管理方面存在的一些法律风险,本文将以这些合同管理中的法律风险为主体,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及防范措施,希望对油田单位合同管理的良性运作能够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3.
略探医院财务风险及其防范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财务风险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转,也损害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严重时可使医院陷入危机。如何有效防范各种风险,使医院更好地创新与发展,是医院财务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国际货物销售风险转移问题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际货物销售法中的“风险”是指由于自然灾害、意外事故或销售合同当事人以外的原因造成的卖方交付的货物遭受损坏、灭失的风险。关于风险转移的法律制度表明了特定交易条件下风险自卖方转移至买方的准确的时间和地点 ,使我们能通过确定货物损失原因、性质 ,决定由哪一方承担风险损失责任。《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关于风险转移的基本原则是当事人可以通过引用诸如Incoterms中的贸易术语在销售合同中规定风险转移界限 ,公约还提出 5种补充性的风险转移模式。公约还规定了卖方违约时仍应承担风险事故造成的货物损失责任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风险交流制度是我国修订后的《食品安全法》新确立的一项制度,这既是对国际成功食品安全治理经验的借鉴,也是食品安全风险管理、社会共治原则的具体体现.但是,这一制度的落实还需要更为完备的规范设计和更为积极的实践探索.食品安全风险交流规范性文件制定和实践中需要注意几个问题:一是明确食品安全风险交流的内涵,丰富风险交流的内容;二是扩大风险交流主体,赋予不同主体平等的交流地位;三是注重风险交流的及时性,突出交流方法的针对性;四是强调风险交流的互动性;五是充分发挥媒体在风险交流中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一、“银广夏”股票盗买案股民败诉凸显诉讼风险持续了近一年的股民贾铁英诉银河证券北京安外营业部证券交易代理合同纠纷一案,9月4日在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民四庭终于有了终审结果:驳回原告贾铁英的上诉请求,维持北京东城区人民法院作出的一审判决。在去年9月银广夏连续跌停中,贾铁英所持的2.3万股爱建股份和华东医药两只股票莫名其妙地变成了1.7万股银广夏而遭受了严重损失,加上此类事件在股市上曾时有发生而现在诉诸了法庭,使该案备受媒体和市场的关注。贾坚持认为,因安外营业部作为证券公司管理混乱,不仅未履行保证投资者账户内资金…  相似文献   

7.
买卖合同中货物的风险负担问题是各国买卖法以及合同法中的重要问题,它直接关系到双方当事人之间的权利义务的分配。世界各国法律几乎都对买卖合同作了相应的规定,我国也不例外,但是我国对于货物买卖的风险分配问题并未作系统的规定,因此,有必要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8.
随着风险规制上升为国家任务,风险行政法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但仍有重要的前提问题需要澄清。风险的概念既有现实维度也有认知维度,作为风险制规对象的风险只能是客观实在与主观建构的结合。风险行政法研究所面临的真正难题是与风险相关的不确定性触及了人类知识的限度,即无知的问题。风险行政法的疆域随着以公共行政方式应对风险的范围而变动,而公共行政并非应对风险的唯一方式,也并非有所有情况下均为最佳方式,因此有必要明确,通过公共行政/行政法方式应对风险的正当根据在于保障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9.
风险社会的法理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风险社会理论在全球化浪潮的裹挟下已经成功地波及了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风险社会与社会风险是存在差异的概念,对风险社会的理解必须置于特定的语境和场域之中,中国的风险社会具有强烈的地域特色与时代背景。风险社会的生成引发了一系列社会变革和理念更新,法理学界应当认真对待这种大变革。文章主要从法律理念以及法律制度的构建与运行层面对风险社会进行法理学的解读。  相似文献   

10.
随着风险规制上升为国家任务,风险行政法研究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兴起,但仍有重要的前提问题需要澄清。风险的概念既有现实维度也有认知维度,作为风险制规对象的风险只能是客观实在与主观建构的结合。风险行政法研究所面临的真正难题是与风险相关的不确定性触及了人类知识的限度,即无知的问题。风险行政法的疆域随着以公共行政方式应对风险的范围而变动,而公共行政并非应对风险的唯一方式,也并非有所有情况下均为最佳方式,因此有必要明确,通过公共行政/行政法方式应对风险的正当根据在于保障公共安全。  相似文献   

11.
夏勇 《中外法学》2012,(2):250-262
近年我国刑法学界热衷于德国贝克教授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相应地提出了风险类型的犯罪,并主张以严厉刑法应对。但这场研讨未能恰当区分"风险社会"的"风险"与"社会危害性"意义上的"风险",未能区分"风险社会"的"风险"与德国当代若干刑法学说中的"风险",从而也未能分清刑法中哪些是"风险社会"的"风险"犯罪。这既不利于刑事政策的恰当选择,也不利于我国刑法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旨在通过辨析,澄清相关误区。  相似文献   

12.
风险社会之刑法应对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风险社会为理解和把握现代刑法提供了全新的观察视角,也为反思传统刑法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工具。为了应对风险,有必要制定风险刑法。风险刑法在观念、功能和归责等方面与传统刑法有显著不同,对传统刑法基本原则构成挑战,并对传统刑法价值体系进行裂解,隐含有巨大风险。在风险社会,可以采用传统刑法与风险刑法并存的方式,以弥补传统刑法在功能上的不足和责任追究上的漏洞,两者互相支持,共同达成维护社会秩序和安全的目标。  相似文献   

13.
14.
近年我国刑法学界热衷于德国贝克教授提出的“风险社会”理论,相应地提出了风险类型的犯罪,并主张以严厉刑法应对。但这场研讨未能恰当区分“风险社会”的“风险”与“社会危害性”意义上的“风险”,未能区分“风险社会”的“风险”与德国当代若干刑法学说中的“风险”,从而也未能分清刑法中哪些是“风险社会”的“风险”犯罪。这既不利于刑事政策的恰当选择,也不利于我国刑法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本文旨在通过辨析,澄清相关误区。  相似文献   

15.
朱建华 《法制与社会》2010,(3):96-96,100
本文简要论述了BOT项目中的风险划分,风险内容,风险分担一般原则,风险承担主体等内容,以期对进一步了解BOT项目的风险及风险分担有所助益。  相似文献   

16.
担保,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保障债权实现、促进资金融通的有效手段,已越来越经常地为我国各类企业所采用。从整体上看,其积极作用是勿庸置疑的。然而,担保对担保公司来讲,又是具有重大风险的行为。因此,如何控制和防范担保公司的担保责任风险,是每一个行将为人担保的公司都必须认真思考的。为此,笔者根据《公司法》和《担保法》的有关规定,从担保公司的角度阐述担保责任风险的控制和防范问题。  相似文献   

17.
刘奇 《法制与社会》2013,(12):256+258
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风险无处不在。有效防范企业法律风险,是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客观需要,企业要长足发展,必须加强对企业法律风险因素的识别和分析,加强法制建设,提高法律服务水平,最大可能地防范、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促进资产保值增殖。本文从法律风险防范必要性认识、当前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控工作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哪些措施对国有企业法律风险防范工作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8.
中国已经进入“风险社会”。社会风险的形成原因大致包括:政治信任消解积聚的社会风险、政府执政偏向积聚的社会风险、司法不公积聚的 社会风险、贫富差距积聚的社会风险和文化价值取向不明积聚的社会风险。与此对应的刑事政策包括:实现刑事政策的重点转移,加强犯罪预防;管住权力,严防腐败;严格执法,及时、全面、公正惩治经济犯罪;防微杜渐,彻底铲除黑社会犯罪势力;重建信心、重塑信念、重拾信仰,引导社会成员精神向上。  相似文献   

19.
社会表征理论以常识理解新事物为出发点,立足于个体和社会层面的交汇点,关注群体成员互动达成共识的同时允许个体差异的存在,认为表征会在人际互动和时间推移过程中发生变化。这些特点可以弥补风险感知的不足。社会表征的结构理论、身份理论和三角巧克力模型为风险表征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三角测量法、字词联想法、系列复制法和基本认知图式为其提供了方法论基础。社会表征理论可以成为风险研究的一个新的指导理论。  相似文献   

20.
我国的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了近十年,在地区经济建设中起了弥足重要的作用。但是,不可否认的一点在于,将近十年的发展中,我国的小额贷款行业一直如履薄冰,其行业内部充斥着各种可控和不可控风险。笔者以对深圳市信安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天津鞍山西道分公司业务经理的访谈报告为依托,撰写此文,旨在对我国小额贷款公司运营中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以期能通过分析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