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专利侵权纠纷的日益增多,律师作为被告的代理人参与诉讼的情况将会越来越普遍。根据专利权这种知识产权的特点和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笔者认为,在专利侵权诉讼中,针对原告的指控,被告的代理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提出抗辩。一、指出原告的专利已不受法律保护如果通过调查取证,被告能够证明原告的专利已失去了法律保护,那么所谓专利侵权也就无从谈起,“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这样,被告自然会胜诉。一般来讲,专利失去法律保护的情况大致有以下三种:1、保护期已满的专利。知识产权的一个重要特性是它的期限性,即在一定的期限内受…  相似文献   

2.
从现有技术抗辩制度的历史发展趋势看,它不再构成对相同侵权的抗辩事由。我国《专利法》第62条将现有技术抗辩扩展到相同侵权,不符合现有技术抗辩作为权利抗辩的性质,加重了专利权人在侵权诉讼中的证明责任,提高了制度运行成本,违反专利推定有效原则,对其科学性有必要加以反思。  相似文献   

3.
略论专利侵权诉讼的举证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占有重要的地位。因此,探讨专利侵权诉讼过程中的举证责任及其分配问题,对于人民法院正确处理专利侵权纠纷,提高法院对此类案件的审判水平,切实维护专利权人的合法权利,都有广泛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谷佳杰 《证据科学》2013,(2):248-256
证明妨碍行为在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大量存在,特别是控制有绝大多数证据材料的医疗机构一方如果实施证明妨碍行为,将对处于弱势地位的患者的合法权益造成极大损害。我国的《侵权责任法》已经出现了医疗损害赔偿诉讼的证明妨碍制度。证明妨碍的法理基础不仅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和武器平等原则,同时应在立法中明确一方当事人的证明权或对方的诉讼协力义务。由于患者存在举证困难、证明责任转换制度不足和医患双方武器不平等,证明妨碍在医疗诉讼中的适用具有很强的现实必要性。医疗损害赔偿诉讼中证明妨碍的构成要件包括了主观要件和客观要件。至于法律效果,《侵权责任法》只规定了推定主张成立,还应当赋予法院进行证明度降低和证明责任转换的权力。  相似文献   

5.
专利侵权诉讼中因侵权人请求宣告专利权无效而中止审理问题,是法院审理专利侵权纠纷工作的一个难点,这一问题处理得不好,不仅影响到法院的结案率,而且会使专利权的司法保护打折扣。本文拟就合理解决这一问题作初步探讨。一、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中止审理的原因法院在专利侵权诉讼中,采取中止案件审理措施的原因有两个方面。1.中止审理的法律原因。本来我国专利法及其实施细则都未规定专利侵权诉讼案件中止审理的问题。不过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作出的(关于审理专利纠纷若干问题的解答)(下文称(解答》却对此作出具体规定。根据该(解答…  相似文献   

6.
人民法院审理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行政案件.应当结合专利侵权纠纷民事案件的审理特点,在展开全面合法性审查的基础上,重点审查专利侵权纠纷处理决定中所认定的制造、销售涉嫌侵权产品的事实是否客观准确。  相似文献   

7.
范晓宇 《法学杂志》2012,33(1):147-151
专利侵权领域的证明责任分配已成为学界和实务的焦点和难点之一,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诉讼举证责任的整体研究并不多见。要产生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至少须满足侵权人的过错、侵害专利权的事实、损害事实、因果关系四个要件。在举证责任分配上,原告应当对创设请求权基础的法律规范的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而被告对权利妨碍、权利消灭和权利受制规范的事实要件承担证明责任。专利侵权损害赔偿请求权各构成要件事实的证明,应根据专利权及专利侵权的特点,依据《专利法》等实体法的规定具体确定。  相似文献   

8.
日本和韩国均由专利复审委员会来判断第三人实施的技术方案是否落入涉案专利权的保护范围,即日本的专利侵权判定制度和韩国的专利权范围行政确认制度。日本的制度实际上是行政机关鉴定制度,其处理的案件数量不多,因此有效性遭到质疑。在韩国的制度下,行政确认的结果具有法律效力,却因此被指责与侵权诉讼重复且两种程序的法律关系模糊。两国制度的共同优势在于可实现专利侵权纠纷数量控制、具有专业性和公正性以及提供不侵权的确认程序等,因此属于行政机关实施的灵活的侵权纠纷解决或侵权判断机制。对日韩两国的比较研究可对中国提供有益启示,因为在中国仍需要保留专利侵权纠纷的行政处理制度,并需要对该制度作出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9.
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财产保全杨建成,杜传杰专利侵权诉讼中适用财产保全的必要性有利于制止侵权行为的继续扩大。普通的民事侵权行为,在被侵害人向法院起诉时,侵权行为一般巳经停止。而专利侵权行为在被侵害人提起诉讼后仍在持续,特别是一些故意侵犯他人专利权的侵权者,...  相似文献   

10.
商业秘密侵权纠纷是一种复杂的知识产权纠纷,商业秘密存在的秘密性以及侵权行为的隐蔽性使权利人在举证上困难重重。加之商业秘密侵权所具有的高利益性导致商业秘密侵权行为日益严重,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助长了不正当竞争之风,成为制约商业秘密审判深入发展的严重问题。对于商业秘密侵权诉讼中举证责任的深入研究,完善商业秘密诉讼中的当事人的举证责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权利人举证难的问题。本文从商业秘密侵权诉讼证明对象的特点出发,以对侵权行为分类为途径,确定了各要件证明的具体责任分配。  相似文献   

11.
专利侵权诉讼中的被告,从行为意义上来说是处于被动地位的。而且在专利侵权纠纷审理中,不少国家作出的判决往往是有利于专利权人的,如日本、法国、英国、意大利等国家。我国在专利申请审批、复审、无效程序审查和专利侵权纠纷审理的实践中,当处在可能与可否的情况下时,也有兼顾专利权人利益的迹象。我国实行专利制度的时间不长;为提高全民的专利意识,加强专利保护,鼓励发明创造,恰当地采取上述作法也是必要的。这样,对本来出于被动地位的被告来说就更被动了。面对这些,被告该怎么办?由于专利诉讼案件既涉及较深的技术内容,又涉及多个法律部门的法律.因此,被告应认真对待诉讼中的各项法律事宜,依法对原告提出的事实和理由进行充分分析和研究,找出抗辩的事实和理由,在做出初步判别后采取积极态度。  相似文献   

12.
标准化中的专利纠纷已经引起了各国相关产业界和法律界的关注,特别是对标准中必要专利的侵权诉讼中的禁令救济请求是否受到反垄断法规制的问题。本文通过介绍各国在必要专利的禁令救济中对反垄断法的适用以及相关案例,试寻找其中的合理性和相关性。  相似文献   

13.
正一、问题的提出2008年通过的《专利法》第三次修正案确立了现有技术抗辩制度,随之而来的是,在专利侵权纠纷中主张现有技术抗辩的案件日益增多。随着司法实践的摸索和积累,现有技术抗辩实务操作上的若干问题也需要不断地加以探讨和总结。现有技术抗辩规则规定在《专利法》第六十二条中:"在专利侵权纠纷中,被控侵权人有证据证明其实施的技术或  相似文献   

14.
美国专利侵权诉讼中的“马克曼听证”(Markman Hearing)制度是美国专利司法界针对专利权利要求解释难题的一种解决方案。本文通过对“马克曼听证”制度的起源及发展的分析,讨论了专利侵权诉讼中权利要求解释的“事实与法律问题的划分”,并就“马克曼听证”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5.
人民法院在审理专利侵权案件时,被告人可以通过行使抗辩权来否认侵权行为的成立。一般讲,对事实上存在的侵权行为,被告应当立即停止侵权,主动承担责任并通过与专利权人协商等方式争取取得该专利的许可实施权,或者通过调解处理。对事实上不存在的侵权,被告人可以主动采取有效法律措施,运用抗辩权澄清事实,依法保护其合法权益。为使被告人正确、恰当地使用抗辩权,本文介绍几种常见的抗辩方式,以供其在专利侵权诉讼中,根据具体的情况选择使用。一、合法使用权的抗辩1.被告人以委托开发合同为由进行抗辩。在专利侵权诉讼中,如果诉…  相似文献   

16.
现有的诉讼制度面临着证明妨碍的困扰愈演愈烈,然而受传统辩论主义影响,在现有的民事证明分配制度下,传统的救济方式给证明妨碍人逃脱留下巨大空间,而且救济手段仅涉及诉讼中的当事人而并不涉及第三人所从事证明妨碍行为.为了解决上述困境,通过构建合理的民事证明妨碍制度,妥善处理其与民事证明分配制度之间的关系,是民事诉讼证明回复到真实、公平状态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7.
李澜 《电子知识产权》2008,(7):46-49,52
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美国法院就永久禁令特别适用的是“一般规则”,即对有效专利的侵权事实一旦确立,法院几乎“自动地”签发永久禁令。美国最高法院在eBay案件中认为这种特殊的禁令规则并不合理,重新确立了传统禁令适用的“四要素检验标准”,使永久禁令在专利侵权诉讼中的签发比以往要严格许多。为建立与完善适合我国国情的专利法制度,我国专利诉讼中侵权民事责任的适用也应有其灵活性,可以根据具体案件情况和实际需要,尤其在涉及社会公共利益时,即便专利侵权主张成立,法院仍可以判决不支持专利权人要求停止侵权的诉讼主张,而要求侵权行为人赔偿已经实施的行为及将要继续实施行为给专利权人造成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英美法系国家对于证明妨碍之立法与大陆法系国家与地区之态度有所不同。关于证明妨碍的立法见于其立法和判例汇编中。如美国《联邦民事诉讼规则》第37条规定,当事人未提出他方当事人所请求出示证据,任何当事人均可以申请强制出示和适当的制裁。美国证明妨碍制度建立的理论基础主要是,由于证明妨碍破坏了当事人双方在诉讼中公平对抗、接近胜诉机会之平等,故法官得在此情况下对证明妨碍者施以一定之不利益,使双方当事人重新回到未被妨碍的公平状态,  相似文献   

19.
马爱萍  刘蒙 《政府法制》2014,(21):50-51
民事诉讼中,不承担证明责任的一方当事人,为了追求自身利益,可能会出于主观上的故意或者过失,通过实施作为或者不作为,使负有证明责任的另一方当事人陷入证明困难或者证明不能的境地.这种证明妨碍行为在医疗诉讼中颇为常见,严重影响了诉讼的公平与正义,本文通过对我国医疗诉讼中证明妨碍的立法剖析和理论探究,指出对医疗诉讼中证明妨碍行为予以规制的现实意义,并试图通过完善立法进一步规制医疗诉讼中证明妨碍行为,以平衡双方当事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方法专利侵权诉讼中,现行《专利法》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中都规定,在涉及新产品制造方法发明专利时,制造同样产品的单位或者个人应当提供其产品制造方法不同于专利方法的证明,即由被告对原告的指控承担举证责任,也就是所谓的"举证责任倒置"。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对"新产品"的举证责任,和在涉及非新产品的方法专利侵权诉讼中,如何公平、合理的分配举证责任,《专利法》及《证据规则》没有具体的规定,在理论界和司法实践中存在不同的观点,同时也是审判方法专利侵权诉讼案件的难点问题之一。笔者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