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 毫秒
1.
林丹瑞 《法制与社会》2014,(13):152-153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完善基层民主制度,在加强和改进社会管理上要突出"法治保障"。"法制副主任"制度强调"法治"力量,在培育基层民主法治意识,畅通矛盾纠纷化解渠道,满足基层群众日益增长的法律服务需求、提升百姓幸福指数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是惠州市加强社会建设、推动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又一抓手。"法制副主任"制度得到了省、市的高度重视和极力推广。然而作为加强基层民主法治建设的一种新机制,虽然取得了不错的成效,但也还必然存在着一定的困境和难题。笔者结合当前中国的法治环境,试从法律意识、法外环境因素和法律执行角度,指出"法制副主任"制度存在的一些问题,从而提出在推行"法制副主任"的过程中应该树立起法律权威的一些个人见解。  相似文献   

2.
成凡 《华中电力》2020,(1):10-28
情感、效率、公平是人们认知活动中惯常的三个进程。对应这三个进程,人们对法律的认知有一些基本的原则。这些认知互动既可能形成社会自发秩序,也可能为法学提供一个基于认知背景的分析框架,有助于法学应对实践问题。“公平主导”的一个简单回答是,面对不同场合,情感、效率、公平三种进程被激活的程度不同。大体上,家庭场合激活情感,工程场合激活效率,市场和法律则更激活公平。在实践中,公平主导的法律原则由于比较接近主流社会认知,所以法律规范在社会中往往可能“自执行”,无需全靠外界监督或者激励。公平原则也有其自身的局限。虽然规范和原则很重要,是社会秩序的母体。但是,公平原则并不能解决所有问题。缺乏制度上的法治,光靠情理法是不足的。所以现代社会形成了规则化解决纠纷的机制,这就是二阶意义上的法律。  相似文献   

3.
现代法治以民主、公正、维护个人权利等为特征 ,与我国传统法律文化产生了不可调和的冲突。受传统法律文化的影响 ,人们在涉及法律问题时 ,不自觉地违背了现代法治精神。剖析传统法律文化 ,澄清意识 ,重建符合现代法治精神的现代法律文化十分必要。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其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对当前推进"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应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民主教育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5.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本身就是一个农村法律生态化不断完善、发展的过程.农村法律生态化是中国法治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农村法律生态化进程中,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市场经济是基础,民主政治是催化剂,良好的法律制度是保障,理性文化是灵魂.这四个方面的内容,对于农村法律生态化的实现缺一不可,它们的良性互动,是解决当前农村法律生态化困境的最佳对策.  相似文献   

6.
目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法治在台湾地区已成为社会调控的基础性机制。历经多年的努力和探索,台湾地区的民主政治、司法体系日渐完善,但是由于法律本身的滞后性和在现实法律践行中种种问题的困扰,其又呈现司法改革方面的不足,体现在民主制度的法治化上,可谓"五味杂陈"。透过"扁家弊案",管窥台湾地区法治的多重视界,使我们对台湾地区的法治又有了更多认识,就是:其法治建构是一个不断总结、反思与扬弃的过程。  相似文献   

7.
韩阳 《人民司法》2012,(13):81-84
在一个特定的时期,人类的知识范畴和认知能力总是有限的,人们所认识的真理也是相对的,因此,被认识的真理仅仅是一种对事物的相对合理性的发现。在诉讼证明理论中,其核心问题正是通过法律制度的  相似文献   

8.
当我们依托法律来调整我们的行为时,我们必须认识到法律也有它自身的弱点和局限性,如果对这个问题缺乏深刻的认识,就会对法治产生误解,因为依法治国不是不要政策,并不排斥运用法律以外的手段来治理国家,这对我们"法律人"来说,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足够的认识,这样,才能从"法律万能"的意识中走出来,实现法律的回归。  相似文献   

9.
当代中国法治话语体系的构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近十余年来,社会各方面对中国法治的应有形态及理想图景认识出现了一定分歧。形成这种分歧的实质原因是,在"什么是法治"的问题上,人们更多地受到西方自由主义法治理论的影响。自由主义法治理论所建构的法治模式以及所描绘的法治的某些特征,一定程度上已成为人们对于法治的深刻记忆,并成为认知和评判我国法治现实的依据。为此,应当在充分揭示和深刻认知自由主义法治理论乖谬的基础上,加强我国法治意识形态的自主化建设,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为基础构建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在此过程中,应注重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与法学传统理论及知识谱系的对接,把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转化或体现为具体的法律思想、法学理论、法律原理、法律文化、法律知识以及法律思维,藉以确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作为我国法治的"元理论"和"元知识"的权威地位。  相似文献   

10.
法律文化的概念外延包括了规范制度形态、意识观念形态、实践活动形态的法律文化。法律体系问题主要属于规范制度形态的法律文化,而法系的问题主要属于意识观念形态和实践活动形态的法律文化。由于实行"一国两制",在"两岸三地"即中国大陆、香港、澳门和台湾存在着多种法律体系与法系,这是"中国特色"的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形成之后,我们还可以在"一国两制"的视野下,继续探讨法律文化的同一性与多样性问题,对中西方法律文化中蕴藏的优秀精神——对法治的崇尚和对统治的信念,通过实践不断地选择,融化成一种崭新的、先进的法律文化体系,将法治精神与民族精神融为一体,建成法治国家。  相似文献   

11.
法律判断是在事实与规范之间形成的,以往关于规范层面的著述可谓较多,而对事实认知的探讨却少之又少。本文在强调事实认知在法律判断中的重要性的同时,并对几种事实进行了界分与评析。法律事实的形成需要规范指导,但规范指导下的事实认知,又容易使事实变形;从个案事实中可以抽取法律规范所需要的要素,但只能使事实变得抽象,而不能让事实偏离真实;规范可以赋予事实以意义,但不应为迎合规范的适用,而使事实偏离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2.
宁凯惠 《法学评论》2021,39(6):141-147
建立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首先要创制合规律性与合意志性结合、自由价值与秩序价值统一的法律规范.法律规范的特质在于它的国家性,它是国家性的社会规范,是法律构成的主要、中介、直接的要素.社会认知是法律规范发生的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法律规范的发生,包括宏观的种系发生和微观的个体发生,都必然受社会认知的制约和影响.法律规范的发生过程普遍、始终存在一个社会认知机制,这一认知机制是反映性认知、价值性认知、规范性认知和选择性认知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结果.法律规范发生受到经济、政治、文化、国际环境、社会认知的共同影响,其中社会认知发挥着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连接贯通功能,进而形成了法律规范发生的整体机制.  相似文献   

13.
正我国民主政治建设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这从根本上保证了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的统一性和一致性。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执政,是中国的根本政治国情,也是中国的基本法治国情。这个基本国情决定了我国的民主政治不能搞西方的多党制和三权分立,而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政治与法治的统一,坚持民主与集中、民主与法治的统一。这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党的政策与国家法律关系的基本前提。  相似文献   

14.
现代国家无不提倡依法治国,民主法制,而且法律要求具有无限的权威。那么人们为什么要遵守法律,法律的权威来自何方呢?无论是古代西方的神权理论,还是古代东方的王权、专制都不能在当今这个科学、民主的社会中占主导地位,唯有人们从内心真正的对法律产生信仰,才是法律具有权威的原因。法律只有具有权威,才表明我们在法治进程中完成了第一步。  相似文献   

15.
为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群众中存在的"信访不信法""讲蛮不讲法"的情况,2015年开始,江西省抚州市司法局指导全市司法所实施"法律明白人"培养工程,以"增强法治意识、坚定法治信仰、突出依法办事"为目标,大力推动形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助力法治乡村建设。截至2020年1月,全市共培养“法律明白人”46万余人。  相似文献   

16.
最近,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下发《关于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2013年在全国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013年将在全国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  相似文献   

17.
《政法学刊》2020,(1):15-23
传统的法律他律性以法律的外在强制性作为立论基础,过分强调国家强制力在法律实施中作用的同时忽视了自律对法律的作用不利于公众自觉守法意识的培育。随着中国法治建设的不断推进,一方面传统法律他律论的基础已经发生改变,另一方面自律性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不断显现。自律性是法律得以实施的重要基础,他律性只是一种外在的保障,因此在法治现代化过程中给予法律自律性必要的关注和客观的认识不仅有助于准确定位现代法律的价值取向,而且是最终实现良法善治的内在要求。  相似文献   

18.
为全面落实《四五普法规划》,推进基层民主法治建设,今年,余姚市将在西北街道进行试点的基础上,全面推进“法律进社区”工作。此项工作以服务社区建设、规范社区管理、参与社区服务和保障社区稳定为宗旨,以法制宣传教育和法律服务为切入点,提高社区居民的法律素质和民主意识,全面推进社区居民自治和社区法治化管理水平,为全市社区建设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和服务。“法律进社区”活动以广大居民群众为服务对象,以点带面,突出重  相似文献   

19.
衡爱民 《法学评论》2012,(1):114-119
作为晚清举足轻重的人物,张之洞以对其所处或所体认的时代大局的认知为前提,在本土文化主体自觉与中国法治开新图景的想望中,不断描绘其"中体西用"下"变法不变道"的法治构想。从近现代中国政治文化发展的方向来看,有其历史之必然性,是近代民主、法治下以"变法不变道"为取向的法治构想,在理论和实践上对其所处时代的政治变革以及中国法律向近代化迈进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一法治构想中西杂糅,开拓与因循并存,令人深思。  相似文献   

20.
王申 《法律科学》2012,(6):27-35
法官认知是一切纷争能够得到解决的前提条件,是法律世界存在的支柱。法官的认识须由客观事实的可靠性来证明,可靠性首先意味着确定性。任何法律现象都被理解为确定的东西,被理解为稳固不变的东西,除非被立法者自己废止。"法官所思"是法官所有认识的真理性的第一保证,法官认识的目的就在于寻求把握审判过程中的司法真相。如果我们把司法看成是一种在司法实践基础上所发生的历史性的活动,那么从事司法审判活动的法官首先有了一种对于法治的在先理解,这就是法官的"前见"。法官前见的获得是其理性选择的结果,体现了事物认识发展的本质,由此构成了法官的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