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新形势下的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具有普及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培养法治观念、引导法治行为的作用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作为"法律六进"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区域法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也是增强社区居民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推进基层社会管理法治化的前提。如何深化法制宣传教育进社区工作,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崇尚法治、遵循法治、弘扬法治的良好氛围,更好地服务和保障社会管理创新,是当前法制宣传教育工作所面临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2.
《中国司法》2022,(1):110-111
为深入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工作,着力提高普法针对性和实效性,司法部发布"滨州市司法局打出为民办实事民法典宣传'组合拳'""山东省积极开展'法治行为养成'试点工作""淮安市建立'五机制'培育'法律明白人'"三个案例,旨在向社会展示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成效,为全国司法行政系统开展法治实践提供可借鉴的典型经验.  相似文献   

3.
"法律进社区",是"法律六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六五"普法规划确定的重要任务,也是推进依法治国、依法治市进程的一项基础性工作。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利益关系和矛盾纠纷日益多样化,新事物、新问题层出不穷。因此,社区建设呼唤法制,社区管理需要法治,社区居民对法  相似文献   

4.
张启江 《时代法学》2008,6(1):87-93
在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时代背景下,高校《法律基础》课的使命并不仅仅在于对大学生法律知识的教育与传授,而在于法治理念的培养、法的精神与实质的领悟、法律信仰的确立。当前,高校《法律基础》课在教学实践中的法律教育的思路与模式难当此任,应紧扣新课程方案与时代的要求,确立“以法治理念教育及法的信仰培养为主线,以具体法律制度与知识讲授为支撑”的教学思路与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最近,中央政法委印发《关于建立涉法涉诉信访事项导入法律程序工作机制的意见》等三个文件,力图解决"诉访怪圈"问题,让信访的归信访、法律的归法律。在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信"访"不信"法",不仅削弱法治,也会使信访制度不堪重负。早在2013年年初的全国政法工作会议上,涉法涉诉信访改革就已被确立为政法机关的四项重点改革之一。经过一年多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  相似文献   

6.
最近,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下发《关于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的通知》,要求2013年在全国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进依法治国"法制宣传教育主题活动。为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提出的"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树立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增强全社会学法尊法守法用法意识"要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推进"六五"普法规划深入实施,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营造良好法治环境,2013年将在全国组织开展"深化‘法律六进’推  相似文献   

7.
大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培养其法治精神和法律信仰对当前推进"法治中国"具有重要意义。培养大学生的法律信仰,应从社会主义法制教育和民主教育两个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8.
电影《真水无香》无疑为我们上演了一场情理与法理交汇的取舍之争。正所谓"法不容情",我们在法治国家建设进程中,强调法不容情是必须而且必要的。毕竟法治建设的目的就是建立一个以法律为信仰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只有全社会普遍坚信法不容情才能为法治建设打下良好的法治社会基础。只有在完善的法律面前强调法不容情才是最好的法治社会之路。在这样的法律制度的指引下的法治建设,才是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并重的良好社会现状。只有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协调一致才能表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征:和谐,亦即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的统一。  相似文献   

9.
法治的基本要件:从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徐祥民 《法学论坛》2001,16(2):5-14
动态的法治的最基本的启动和维持力量是治者从法.法治的真正治者是人,不是法律,所谓"法律的统治"不过是语言逻辑上的一种虚构.从法的主体对于法律是主动的、积极的,而法律对于从法主体是去向的.以主动、积极为特点的从法具有治的创造力.主要表现在:创生新法,扩展法律的治域;改善法律,培育良法;奉行法律,确保法律的有效实施.  相似文献   

10.
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研究中的“关键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马小红 《河北法学》2011,29(2):10-18
通过阐述黄宗羲《明夷待访录》中有关"君"、"臣"、"法"释义说明"关键字"在中国传统法研究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法、律、礼、法律、法治进行解读,认为法家的法治与现代法治精神背道而驰,现代的法治发展应该从传统法的精神——礼治中汲取有益的成分。  相似文献   

11.
秋天 《中国律师》2014,(1):68-70
正【记者手记】2013年以来,武汉市司法局在认真总结前两年全市律师事务所与司法所开展"所所对接"以及部分城区试行"一社区一律师"工作制度的基础上,在全市推行社区律师制度,组织律师进社区,就近为基层群众提供法律服务、开展法制宣传、参与矛盾纠纷调解。截至目前,全市已有1088个社区配备了社区律师,社区律师接待居民群众法律咨询18万人次,开展法制宣传890  相似文献   

12.
法律思维方式成为人们的最基本思维方式,是法治社会的特征之一。因此,促使公民法律思维方式现代化,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基本要求。几千年的中国法律传统文化的作用形成了"权大于法"、"法即义务"、"知法(执法)犯法,罪加一等"、"法不治众"等消极的思维定势,阻碍了我国公民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进程,要实现公民法律思维方式的现代化,必须消除消极的法律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13.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法学超越了法律斗争论、工具论和政策论的话语体系,表现出从"革命到改革"、从"左右之争"到"古今中西之争"的演进轨迹。从"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要法治,不要人治"、"法是阶级性与社会性的统一"、"法要以权利为本位"、"法学需要质变式改革"到法律文化论、法律移植论、本土资源论,三十年话语流变史艰难曲折地从法学之外走向法学之内,最终确立了法治国家话语主导权。在学术理路、发展内涵和思想渊源上,中国法学的话语流变从外在分裂走向内在统一;从"批斗封建文化"到"文化热",走向"以文化作为方法";从"排斥西方"到"接纳西方",走向"反思西方",其中也透射出中国法学乃至国家法治走向成熟的希望。  相似文献   

14.
阎玮  董亚娟  霍科 《法制与社会》2013,(21):173-175
法治思维就是在法治理念支配下,在法律规范指引下的一种法治逻辑思维方式。其核心要素为法治理念、法律规范及法治逻辑。研究法治思维对领导干部法治思维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领导干部应具备的法治思维包括法律支配权力的法治思维,权责一致的法治思维,"权利"制约"权力"的法治思维,程序正义的法律思维。而这些法治思维的形成路径主要包括培育领导干部的常态化法治思维;建立领导干部常态化的法律学习制度;培育领导干部常态化的法律实践;必须摈弃"官本位"思想;必须建立和完善常态化的外部法治环境等。  相似文献   

15.
法制教育是目前我国大学生法律素养的主要培养模式。随着我国法治理念的演变以及法治建设步伐的迈进,高校法制教育向法治教育的转变势在必行。大学生法治教育在内涵、目的和教育方式上均有别于法制教育,是法制教育顺应时代变迁所发展的趋势。法治教育主导大学生法律素养的养成与提升,推动和谐校园的构建与维护,有利于培育社会良好法治氛围,提升国民整体法律意识,进而为我国法治国家的构建奠定法文化基础。  相似文献   

16.
社区法治既是国家法治建设全局中的重要领域,又是能够催生和促进法治的新生社会空间,社区产生发展的历史背景、社区自身的特点属性、以及社区法治化社会实践,都带有法治社会建设"试验田"、"示范区"和"战略区"的特征和功能。  相似文献   

17.
张敬波 《江淮法治》2009,(17):32-33
笔者近日在绩溪县实验小学采访时,校长洪明祥讲了这样一个小故事:一位小学生因课间不遵守纪律,被老师关在门外,没想到他找到老师“理论”,认为这是一种违法行为。“这是我们将‘农户法律明白人’活动延伸到学校,在青少年中培养‘法律明白人’的一个缩影。”绩溪县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司法》2014,(7):F0004-F0004
正黄浦区是上海的中心城区,具有深厚的法治文化底蕴。"六五"普法以来,该区以开拓创新的精神,求真务实的作风,通过建立健全工作机制,积极创新普法方式,将法制宣传教育不断引向深入,成效显著,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中期先进区。黄浦区普法工作致力于实现"四个转变":一是实现工作理念从普及法律知识到建设法治文化的转变。以黄浦区法治文化建设的三年行动纲要为指导,整合全区法治文化优质资源,创作法治动画片《方圆世界》、法治广告短片《法治方圆》,组织开展法治公益广告大赛、法治电影周、写法治春联、讲法治故事等特色活动,逐步确立了以法治文化引领黄浦法宣的工作理念。  相似文献   

19.
燕树棠先生是我国近代杰出的法学家和法律教育家,在中国法学史上留下了宝贵的遗产。他对社会时弊的深刻洞察、对现代法治的信仰与恪守,体现了这位中国近代杰出法律人的智识与执著。服膺法治,是燕树棠先生思想的重要特征。他的法治观,并非是简单的"法(制度)决定论",而是在坚持法治之前提下重新提倡"人"的重要性。他将之寄寓于理想的法律教育,尤其是"法律头脑"的养成。  相似文献   

20.
从法治的经济、政治、文化基础来看,中国并不存在法治的本土资源,但是为部分学者论述适用的本土资源,的确在法制的建立过程中应当起到重要作用。要最终实现法治必须通过法制现代化的方法,将民间法吸纳于国家法,但这种理念完全与"法律多元"主张的民间法与国家法共存的理论相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