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我是一名基层法院少年法庭的法官,自1987年9月开始,一直从事未成年人刑事审判工作,至今已经有22个年头了。作为我国第一代从事少年审判的法官,我有幸经历了北京市海淀区法院少年法庭从无到有、从开始建立到全面发展的整个历史过程。在我眼中,少年法庭20多年来的发展历程就如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子慢慢成长为一个风华正茂的青年。  相似文献   

2.
10月25丑至26日,省法院刑一庭和本刊编辑部在菏泽联合举办了全省少年审判制度论坛。省法院、部分中院和基层法院从事刑事审判工作的法官和省  相似文献   

3.
人民法院法医学鉴定工作的转型与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全国人大“关于司法鉴定管理问题的决定”于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届时人民法院的法医工作及相关人员将何去何从?本文从司法鉴定的本质及《人民法院组织法》关于各级人民法院设法医的原意,分析了法院不应成为司法鉴定的主体,法院设法医的立法本意是协助法官审查涉案的医学、法医学证据材料的审查人,而不是从事司法鉴定的鉴定人;分析了现阶段法院法医的工作本质和实际工作中的缺陷,从法官职业化改革的角度,提出了法院法医是介于法官与法官助理之间的一种职务——技术法官,阐明了今后法院法医工作转形与改革的方向和具体方法。  相似文献   

4.
《法学》1993,(11)
第一,额外地增大了法院的王作量,在客观上,一方面相对缩短了法官学习法律的时间,不利于法官法律素养的提高,另一方面相对缩短了法院审判案件的时间,造成草率结案,办案质量不高。加上法院审判任务繁重,如再设一个调解中心抽调审判人员去做份外工作(律师的工作)——从事经济纠纷调解和法律咨询工作,更为加大了法院的工作量,法官学习法律业务和审理案件的时间进一步相对缩短,更不利于法官法律素养的提高,更是不利于正确审理案件。  相似文献   

5.
最近,德恒律师事务所钱卫清律师应北京大学邀请参加了“司法改革”研讨会,并作为特约评议人作了专题演讲。为此,记者对其进行了专访。 韦:作为一名律师,您为什么对司法改革有兴趣? 钱:这和我的经历有关。我在法院工作了20来年,从人民法庭、基层法院、高级法院和最高法院。法院里几乎所有行当我都干过,无论是直接从事刑、民、经审判,还是分管行政审判、执行、办公室、研究室工作,做过书记员、助审员、审判员、秘书、办公室主任、法庭庭长、基层法院副院长、高级法院庭长、最高法院的法官。可以说一方面,我是法院改革和发展的见…  相似文献   

6.
2004年3月16日,国家法官学院举行了高级法官续职资格(执行工作、知识产权审判)培训班开学典礼,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曹建明出席并讲话。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黄松有主持了开学典礼。来自全国各级法院从事执行工作和知识产权审判工作的250余名法官参加了开学典礼。  相似文献   

7.
徐力 《中国审判》2009,(3):88-91
我多年从事民事审判工作,与许多同行都形成了一个共识,就是当前民事审判工作面临最大的困难是难以实现案结事了。“能调则调,当判则判,调判结合,案结事了”的要求,已作为新的历史时期法院民事审判工作基本原则而为广大民事审判法官领会,“案结事了”成为法官审理每一件民事案件明确、具体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党员名片陈淑,女,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1971年8月出生,1998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95年从中国人民大学法律系毕业后进入法院工作,现任江西省萍乡市安源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从事审判工作26年来,陈淑荣获“全省优秀法官”“江西省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江西省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先进个人”“江西省首届‘十佳’法官”“新时代赣鄱先锋”“全国优秀女法官”“全国优秀法官”“全国法院党建工作先进个人”“全国法院家事审判工作先进个人”等多项荣誉。  相似文献   

9.
山东省高密市人民法院柏城法庭副庭长姚玉忠,1991年从部队转业分配到高密市法院工作。今年50岁的他在基层法庭平凡的工作岗位上一干就是10多年,成为市法院在基层法庭工作时间最长、年龄最大的法官。他勤勤恳恳,默默耕耘,严于律己,廉洁执法,连续多年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优秀共产党员。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叫我干啥,我就干啥,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姚玉忠转业到地方工作时,面对将要从事的工作,他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党叫我干啥,我就干啥,哪里需要我,我就到哪里去。1994年,因工作需要,高密法院准备派人到条件比较艰苦的仁和法庭工作。姚玉忠…  相似文献   

10.
宗志强 《山东审判》2015,(1):20-23,82
实行法官员额制,凸显了司法改革对"人的因素"的关注,法官员额制度的建立,能够进一步完善以法官为主体、审判为核心的工作机制,真正凸显法官在法院中的核心地位。正如最高法院长期从事司法改革研究的贺小荣主任指出的,实行法官员额制的目的就是要让优秀的法官留在法官队伍中。法官员额制改革势在必行,那么在试点工作中,如何选任法官和建立法官的退出机制,科学配置审判资源,从而实现法官的整体优化,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1.
做法官是我从小的梦想。大学毕业分配后,我被分配到了江西省新余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并从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当上了庭长、副院长,成为了一名高级法官。在法院已经工作了20个年头,去年,我被调到新余市人民检察院担任党组副书记、副检察长,并兼任反贪局长,开始了一名检察官的新旅程。时间过得真快,转瞬就是一年。回想这一年来的工作,我感到法官和检察官,虽说都是法律人,有着共同的法律信仰和追求,但在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上还真的有着很大的不同。——不告不理是法院工作的一个基本特点,其工作的范围受到当事人诉讼请求的约束,没有原告…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河南省法院系统从事关法院公信力、事关法院事业兴衰成败、事关法院生死存亡的高度狠抓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使法官队伍的工作作风和精神面貌有了较大转变,人民群众对法院工作的满意度大幅提高。近日,本刊记者就确保司法廉洁、实现司法公正等问题专访了河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立勇。"法院工作与人民群众的期盼有差距"记者:请您谈谈怎样正确认识当前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形势?张立勇:法院反腐倡廉建设的形势应从两个方面看,一方面,近年来,通过各级法院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法院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贯彻调解优先、调判结合的工作原则,提升全省法院调解工作整体水平,在各级法院和广大法官的大力支持和积极参与下,省法院组织开展了全省法院优秀调解案例评选活动。从本期开始,本刊将刊载部分优秀调解案例,供全省各级法院和广大法官学习借鉴。  相似文献   

14.
关祥国 《山东审判》2012,(3):113-114
事物因对立存在而美丽,社会因对立存在而和谐。在法院工作了近五个年头之后,我突然有所感悟,并用之于观察和思考了现实中跟法律工作有关的一个有趣现象。在法院综合部门工作,朝夕相处、接触最多的人群自然就是广大的法官同事们。我发现他们的思想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理想主义,一类是现实主义。理想主义和现实主义的区分,不是体现在他们的行为上,而是体现在他们的思想观点上。首先存在一个法官地位从哪里来的问题。理想主义者认为,法官的地位应当来自于宪法、  相似文献   

15.
法院工作行政化是我国现行法院制度存在的突出问题之一,主要表现在审判权行使、法官考评以及上下级法院关系等方面。造成法院工作行政化的主要原因是院长权力过大且缺乏有效监督,法官缺乏职业尊荣感和独立判断的精神,上下级法院关系定位存在偏差等。法院工作行政化,违背司法工作自身规律,对于规范司法、公正司法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切不可等闲视之。我们应该从约束院长权力、改革法官考评制度、规范定案权、完善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正确定位上下级法院关系等方面着手来解决我国法院工作行政化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全国各高级法院、部分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为适应法院工作的需要,相继创办了具有法院机关刊性质的刊物。这些刊物是法官审判业务交流、法官文艺创作的园地,体现了新时期的法院文化,同时,这些刊物又起到了鼓动法官调查研究,提高司法水平,探讨疑难法律问题,纪录法院发展历程,布置法院工作的作用。各地法院的机关刊物,在形式上有月刊、双月刊、季刊,在设计上风格多样,品位各异,从发行上来说绝大部分属于内部资料性刊物。但从编  相似文献   

17.
路哲 《法制与社会》2013,(29):110-111
法官作为司法审判人员参与法院调解,在我国法院‘‘调审合一”模式下存在角色定位和工作性质的冲突。本文从法官职能发挥角度考察我国法院调解的运行现状、法官角色冲突的成因,提出了相应的问题解决方案,以促进法院调解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8.
法院干部交流是指法院干部在法院内部及法院与其他部门之间的流动,是法院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在法官职业化建设的进程中,法院干部交流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拟对这一问题略陈一管之见,以期引起同仁的重视与研究。一、法官职业化建设与法院干部交流法官职业化建设是一项配套的系统工程,它不仅需要提高法官队伍自身的素质,同时也要提高法院行政人员、政工人员及其他审判辅助人员的素质,这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内在要求。法院干部交流是法官职业化建设的重要保障措施。法官职业化建设要求法院大力吸纳优秀人才,淘汰不合格人员,优化法官队伍,提高现有干部的素质。为实现这些目标,人民法院将改革法官遴选工作,建立法官逐级选任制度,实行法官员额制  相似文献   

19.
我老早就想写一篇歌颂法官的文章。法官的许多感人故事常常让我夜不能寐。可是从何写起呢?法官的生活注定是清贫而寂寞的。公正司法是工作本分,不贪不占、不偏不倚是职业要求。再加上我所在的法院藏在深山,又有几人知道呢?法院尚且如此,法官就更是沉寂在生活的底层。悲哀得很。我所在的泸州法院系统近千名法官,从头数到尾,硬是没能拎出几个在全国叫得响的人物来。把自己锁在书斋里,我冷静地搜索记忆中那些早已生根发芽的往事。谁知越想心里越没底,在究竟写谁的问题上犯了难。就拿我所在的泸州中级法院来说吧,五年目标,三年跨越,从全省后进冷…  相似文献   

20.
法院司法公信力反映人民群众对法院、法官是否信任及信任程度的心理认知。加强法院司法公信力建设,应注重研究法院与法官角色、能力、行为中影响群众认知的关键因素。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了一定范围内不特定群众对法院及法官的有关心理认知,并就群众认知与法院工作实际之间存在的反差进行比较,剖析造成反差的成因。针对影响群众心理认知的关键因素,本文从司法权威、法官职业化、法官形象、审判权运行、司法公开5个方面就法院司法公信力提升提出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