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王京歌 《行政与法》2024,(3):93-106
作为一种新型营销模式,网络直播带来巨大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对直播营销产品质量监管提出了一系列挑战,如传统经济分析工具失灵、监管理论支撑不力,法律依据未成体系、监管“底气”不足以及监管模式滞后等问题。法和社会学视角下的回应性规制理论倡导纵向的监管策略和横向的监管主体间监管权分配的方案,意在构建出监管机构与被监管者的良性互动,调动各种力量参与监管过程的混合型监管模式。“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国可以本土化回应性规制理论,坚持包容创新审慎干预的理念,修订完善网络直播营销产品质量监管法律规则,明确监管机关职权、智慧化监管手段,以构建网络直播营销产品质量监管新模式,实现网络直播营销产品质量监管优化。  相似文献   

2.
我国从2000年起逐步引进建立缺陷产品召回制度,但尚对缺陷产品召回所涉及的权利、义务、责任的基本属性认识不足,缺陷产品召回制度难以融入我国现行的产品质量监管执法体系,产品召回与行政处罚存在一定的冲突和矛盾,两者表现为平行的关系、递进的关系、交叉的关系、聚合的关系和补充的关系等5种基本形态。在实践中,应结合这几种关系形态正确、合理地适用行政处罚与产品召回制度,实现产品召回与行政处罚两种有效的政府产品质量监管执法手段相互支撑、交替适用、协同实施,进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产品质量责任制度、召回的法律体系和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武春 《江淮法治》2014,(21):31-31
本刊讯 近日,风台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渊研了全县《产品质量法》贯彻执行情况,调研组提出5条建议:抓好产品质量法律法规的学习宣传工作;进一步推进产品质量监管执法队伍建设,夯实产品质量监管基础;在全县企业大力推广质量体系认证、产品认证、“3C”认证和先进企业的质量管理经验;按照“质量强县”总体及阶段性目标要求,把“质量强县”工作进一步推向深层;继续深入开展产品质量专项整治工作,加大对产品质量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  相似文献   

4.
姜瀛 《行政与法》2014,(3):100-105
刑法介入产品质量监管的必要性源于产品质量法的局限性.我国产品质量监管中的实际问题是行政执法机关对制售伪劣商品犯罪行为的“以罚代刑”,其根源在于我国立法对产品质量监管中行政权与刑事司法权之间界限标准的不合理,单一的数额标准为行政执法机关“以罚代刑”提供了制度空间.本文认为,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应当去除“以数额入罪”的模式,选择“立法定性、司法定量”的定罪模式,将制售伪劣商品行政违法行为变为轻罪,并配置单一的罚金刑.  相似文献   

5.
吴卫军 《法学》2012,(5):153-157
一、金融检察介入金融监管的原因和作用(一)金融监管存在"真空"需建立多层次的法律监管体系予以完善金融市场的发展离不开金融创新,但金融创新却天生具有规避监管的属性。由此,金融监管始终落后于金融创新,形成一个创新——监管——再创新——再监管的循环。目前,我国实行分业监管的金融监管体制,加上金融创新不断产生兼有银行、证券、保险属性的金融"混血"产品,导致了明显的监管竞争和监管缝隙。更为严重的是,我国存在着规模巨大的非正规金融(又称地下金融)行为,游离于金融监管之外。在我国对金融业实行市场准人的现状下,虽然针对非正规金融行为中常见的非法集资成立了部  相似文献   

6.
本文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论述了药品安全从监管向治理的转型。药品安全监管资源包括法律与技术标准、治理网络及技术保障资源。目前我国药品监管法规政策滞后于监管实践,药品监管组织体系变动频仍,药品技术资源配置缺乏制度总体设计,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第三方机构未能充分参与药品监管治理。在未来,应推进药品监管的"简政放权",合理架构药品监管组织体系,引入风险监管,强化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建构药品安全监管的合作治理网络,推进中国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7.
旬阳县质检局党组书记、局长肖兆马语重心长地说:"重视质量就是重视民生,管住了质量就是赢得了民心。"它应该是人民公仆的新格言,看着该局是如何实践的吧。在服务发展中严格执法强化监管、严格执法是质检部门履行职能的基本要求。维护良好市场秩序的正常运行,维护合法企业的利益,维护合法的知识产权,才能不断提升全社会的产品质量水平和安全水平,才能有利  相似文献   

8.
《企业国有资产法》的出台实施,标志着我国以法律法规、行政规章、地方规章及规范性文件组成的企业国有资产监管法律法规体系逐步形成和完善。在新形势下,地方国有资产监管政策法规工作将促成新的发展和提高,为地方加强企业国有资产监管"保驾护航"。  相似文献   

9.
刍议食品安全监管主体的法治化转换与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振 《法制与社会》2012,(8):195-196
近年来,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系进行了重大改革,监管主体实现了"三个转换",但也存在着行政部门职能交叉、执法责任落实不到位、社会性监管不强势等问题,需要借鉴国内外好的做法与经验,依法构建食品安全监管主体,进一步强化社会性监管责任,提升监管主体职权的法定化,确保食品安全与人民群众健康。  相似文献   

10.
《政法学刊》2019,(3):40-51
保险机构是股票市场重要的机构投资者。但我国保险机构在股票市场上频频举牌上市公司,进行野蛮收购,干预上市公司的经营管理,颠覆了保险资金"长期价值投资者"的行业形象a,引起了业界普遍质疑。"宝万之争"更是把保险资金入市后引发的一系列问题凸显在公众视野。对于保险资金运用的法律监管,保监会现有的监管措施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偿付能力监管、保险资金来源监管及信息披露。但目前上述监管措施均存在监管不足的问题。为避免再次出现"宝万之争"的惨痛局面,将保险业监管纳入有序稳定的法治化轨道,切实提升金融风险监管的有效性和公平性,促进保险业稳定健康持续发展,需要调整监管思路,管住前端,放开后端,建立多层次监管体系,完善公司治理监管措施。  相似文献   

11.
我国网络文化市场发展体量大、速度快,对其监管具有经济管理和意识形态管理双重属性。随着国家全面依法治国和治理现代化的深入推进,我国网络文化市场法治化监管的基本框架得以形塑,并释放着建构价值。然而,网络文化市场法治化监管在实践中还面临法律依据不完善、监管理念转型难、政府监管待优化、监管生态建设不足等问题,因此需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构建缜密完善的法律体系,持续推进监管理念转型,着力强化政府监管,构建良好的监管生态。  相似文献   

12.
缓刑制度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伟 《河北法学》2006,24(7):108-114
我国刑法中的缓刑,是指人民法院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认为暂不执行原判刑罚,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在一定考验期内,暂缓执行原判刑罚的制度.缓刑制度在实践中对教育改造罪犯,使之改过自新,预防重新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缓刑制度在司法实践中存在着种种具体问题,难以达到缓刑制度的立法目的,因而必须进行改革和完善.通过从立法上明确缓刑的适用条件,可以避免缓刑适用中的随意性,在一定程度上限制法官的自由裁量权;在适用技术上,通过确立缓刑适用前的再犯预测制度,可以更加客观地考量被告人是否具备"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条件,使缓刑的适用更具科学性;从适用程序上设置缓刑适用的听证程序,增加缓刑适用过程的透明度,可以避免缓刑适用中的"暗箱操作",有利于将缓刑的适用置于法律监督和社会监督之下,体现出法律程序中的公平、正义;在对缓刑的考察监督方面,首先,通过建立缓刑监督考察委员会制度,改革和完善监督考察的主体,以弥补当前以公安机关为主的监督考察主体无力对缓刑人员监管的不足,还可以做到权责分明,利于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落到实处;其次,确立缓刑指示制度,完善监督考察的内容,可以使监督考察有的放矢,缓刑人员亦有明确的目标与行为准则;最后,将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纳入社区矫正体系,是完善监督考察方式的必由之路,是真正实现对缓刑人员的监督考察的必要保障.建立一个缓刑制度的体系,对于完善我国的缓刑制度是必要的和可行的.  相似文献   

13.
国际金融危机背景下我国的金融监管法律应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逐步加深的背景下,金融风险对金融监管有制度性需求,而减低机制性金融风险关键在于以法治促进金融体制和金融运行机制的改革与完善。我国金融监管法律制度还存在法律规则的供给机制混乱、供给理念滞后、制定主体多元且规则质量差、效率不高等诸多缺陷。借鉴英美等金融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与教训,以及欧盟等区域性合作组织的成功实践,按照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所倡导的金融监管理念,我们理应从金融监管法律的创制、具体处置措施的完善和金融监管立法的国际化三个层面有所作为。  相似文献   

14.
于庆生 《行政与法》2004,(12):106-108
法律入世主要是经济法入世,我国传统经济法的理念在调整对象、调整方法和法律体系等诸多方面与WTO规则都存在着明显的不一致。树立符合WTO规则的经济法新观念,对我国经济法进行重新定位,是我国入世后有效履行WTO规则义务的先决性条件,是构建和完善我国经济法法律体系、法学学科的基础和前提。  相似文献   

15.
袁曙宏 《法学论坛》2004,19(5):5-10
邓小平法治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内容十分丰富 ,涉及到我国法制建设的各个方面 ,但其核心精神十分明确 ,即 :完善法律制度是根本。这一极其重要的结论 ,是邓小平同志在对我们党和国家法制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深刻反思的基础上得出的。在我国全面进行经济、政治、行政体制改革的背景下 ,邓小平同志对加强行政法制建设、保证政府严格依法行政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述 ,主要包括 :一要加强行政组织立法 ,二要严格依法行政 ,三要加强对行政权力的监督和制约。依法治国 ,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历史进程 ,是社会主义制度的伟大创新 ,在这一创新过程中 ,当务之急就是要以邓小平法治理论为指导 ,努力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法治道路 ,正确处理依法治国向纵深推进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重大关系  相似文献   

16.
鲁世平 《政法学刊》2009,26(3):74-78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的环境立法已经形成了以宪法为基础,以环境保护法为环境保护基本法的环境法律体系。我国环境立法的基本原则是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和合宪性原则。同时,已经建立起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立法监督,各级政府负责实施,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各有关部门依照法律规定实施监督管理的环境管理体制。但应该指出的是,中国的环境法制建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7.
法学教育应当注重法律人才全面素质的培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现行法学教育和法律人才素质培养整体状况基本良好,但在一些层面上也存在着应当认真进行检讨和反思的地方。完善法科学生素质培养、法律职业资格考试和法律人才选拔机制,需要借鉴历史和国外经验,不断更新法学教育的理念,恰当定位司法考试制度的作用,改善办学机制,优化教育资源,革新教学机制,强化各种基础素质教育和各种技能教育,并逐步完善法律人才选拔机制,提高新时期法律人才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8.
黄蕾  周模顺 《行政与法》2014,(2):103-107
失业保险法律制度是我国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预防失业、促进就业或再就业、抑制经济波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独特功能.我国《社会保险法》虽然专章规定了失业保险法律制度,但该法中过多的授权性条款,加大了执法的难度和不确定性.现行《失业保险条例》属于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在效力层次上不高,法律规定不尽完善.借鉴国外失业保险的立法经验,我国应结合国情制定《失业保险法》.  相似文献   

19.
王利军  冯兆蕙 《河北法学》2006,24(12):101-104
产品质量法律制度的生态化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人际同构理论是其法哲学依据,经济法的生态化是其部门法依据;而环境日益恶化、绿色贸易壁垒是其现实依据.具体来说,要完善产品的"绿色"质量标准,包括绿色技术标准、绿色环境标志、绿色卫生检验制度等.产品的包装也要符合生态化要求,同时要扩大生产者的责任.对不同的产品制定相应的环保标准.  相似文献   

20.
本文认为 ,要依法治国必须增强法制观念 ,提高全民的法律素质 ,巩固和扩大依法治国的民主基础 ;完善依法治国的制度保障 ;强化对依法治国的监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