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健全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机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行政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国家行政机关管理政治、经济和社会事务的最重要的国家权力。由于行政权具有管理领域广、自由裁量度大、以国家强制力保证行使等特点,决定了它既是与公民、法人切身利益最密切相关的一种国家权力,又是最动态、最容易违法或滥用的一项权力,因而制约和监督  相似文献   

2.
我国宪法开宗明义第一条就庄严地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民主这个词来源于希腊,一般是意味着“大多数人的统治”。列宁曾经指出:“民主是一种形式,一种国家形态。因此,它同任何国家一样,也是有组织有系统地对人民使用暴力,这是一方面。但另一方面,民主意味着承认公民一律平等,承认大家都有决定国家制度和管理国家的平等权利。”我国宪法所说的人民民主专政就是人民统治着国家,对敌对势力实行专政,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也就是我国宪法第二条所规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几部宪法都有关于游行示威的规定。1982年宪法第35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这是公民的政治权利之一。在公民政治权利中,最根本、最核心的是管理国家的权利。彭真同志在关于修改宪法草案的报告中指出,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是我国国家制度的核  相似文献   

4.
公益诉讼制度初探   总被引:31,自引:0,他引:31  
公民参与国家事务的管理是宪法赋予的权利和义务。然而,公民通过诉讼直接对侵害国家利益和公共利益的行为向法院起诉,由法院直接追究其违法责任,在我国司法界和法学界却是一个崭新的话题。笔者认为,在推进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今天,设立公益诉讼制度,制裁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的违法行为,势在必行。它的设立将对我国司法改革和社会主义民主实现形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模式。   一、公益诉讼制度的立法状况、概念及其分类   公益诉讼起源于罗马法。发展到今天,美国成为现代公益诉讼制度比较健全的国家。 1863年,美国…  相似文献   

5.
杨永康 《法学杂志》2012,33(7):152-156
宪法的崇高性与军事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性决定了从宪法的视角研究军事法学的必要性。本文在分析美国宪法军事条款产生的背景的基础上,分析了制宪者关于战争和安全的认识、关于保障安全和自由的制度设立的辩论、制衡军事权力保障国家的安全和公民的自由制度设计,并研究了反联邦党人关于宪法军事规定的责难及《权利法案》的产生过程,在此基础上剖析了美国宪法制订过程中关于军事问题的辩论对美国社会生活的影响,以期探讨支撑美国军事强势地位的法律制度根源并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寻求国家长远性发展的一种理论性支撑。  相似文献   

6.
1949年10月,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广大人民群众掌握了国家政权,成为国家的主人。从这个时候起始,每个公民都享有管理和参与行使国家事务的平等权利。但让全体公民都直接参与行使权力有很大困难,也不现实。这是由我国地域辽阔、人口众多、各地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交通通讯也不发达、当时并不具备条件所决定的。  相似文献   

7.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并被载入许多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件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对于迁徙自由采取限制的态度,这种状况是由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有其历史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宪法重新确认公民的这一权利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也将是我国民主法制进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8.
江泽民同志在十五大报告中指出:“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  相似文献   

9.
法治视野下的网络反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反腐法治化建设的宪政意义在于它是电子民主时代公民参政权的重要展现。参政权作为宪法及法律规定的现代社会公民享有的基本权利,在于确认和保障公民参与国家管理及社会事务的管理,监督和抑制权力滥用及其腐败。电子民主时代,网络参政拓宽了公民民主参与的渠道,公民参政权的实现变得切实可行。网络反腐法治化有利于公民参政权的落实,进而有力地推进民主监督制度的发展。网络反腐法治化的基本理念包括公众参与、规范统一、网民保护、信息公开,而建立健全网络反腐的法律制度,保护并激励网络举报人是其法治化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0.
迁徙自由作为公民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权利,一直为国际社会所关注,并被载入许多重要的国际人权文件和大多数国家的宪法。长期以来,我国法律对于迁徙自由采取限制的态度,这种状况是由计划经济体制所决定的,有其历史和社会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原因。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大环境下,宪法重新确认公民的这一权利是十分必要的,有利于经济和社会的和谐、持续发展,也将是我国民主法制进步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大事。  相似文献   

11.
杜承铭 《河北法学》2002,20(6):7-10
结社自由权的行使是民主宪政和法治的基础 ,结社自由权属于政治自由权范畴 ,具有积极的、肯定的宪法权利属性 ,是公民参与、决定国家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结社自由在现代法治社会具有特殊的宪政价值 ,是民主与法治不可或缺的基础。分析世界各国宪法对结社自由的限制 ,为结社自由权的行使提供有效的方式。  相似文献   

12.
论宪法性基本权利的司法保障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公民宪法性基本权利的司法保障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但由于观念和制度的偏差 ,使宪法不能直接适用于司法。宪法的基本特征决定了它是控制国家权力、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法律 ,它的法律性决定了公民宪法性基本权利可以通过司法途径加以保障。公民宪法性基本权利进行司法保障的途径是改革法律制度 ,建立宪法委员会和宪法法院 ,赋予法院司法审查的权力。  相似文献   

13.
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实行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从宪法的高度看,坚持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明确规定的宪法原则,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确认的结果。从历史的角度看,中国共产党成为我们国家的执政党,是一百多年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必然产物,没有中国…  相似文献   

14.
《法学》1989,(1)
1979年,以刑法为代表的一系列法律的颁布,是我国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建设上的一大飞跃,它确立了以国家权力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人身自由和人格的社会机制,宣告了一个肆意践踏公民人身权利的野蛮时代的结束。九年后的今天,公民对民主和政治权利的要求正日益迫切,他们渴望社会为其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创造更多的机会、渠道,并真正享有宪法确认的各项民主权利。我国目前正在加紧制定的集会游行示威法,是一个保障公民集会、游行、示威的民主和政治权利的法律。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长期以来,由于历  相似文献   

15.
方玉强 《法制与社会》2012,(19):280-281
公民基本权利的简称是人权,在资本主义国家又被称为公民权,是在一个国家宪法中明确规定的所有公民在社会各方面所享有的基本权利,是公民实现自身基本利益、自由或主张的基本法律保障.公民基本权利不仅反映并决定着一个国家中公民在政治和法律中地位同时也对研究和提高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简单介绍我国宪法中对于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以及公民基本权利在我国的现状的基础上.对于我国这种现状产生的原因及如何进行改进做了简单的分析,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6.
宪法监督制度是一定的主体依据宪法程序监督宪法实施的各项制度的总和.宪法监督制度的完善与否,直接关系法治的发展和社会稳定.建立和加强宪法监督制度,有助于发挥宪法调整社会生活的功能,确立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根本法地位;有助于稳定宪法秩序,维护以宪法为核心的法制统一性;有助于保障公民的权利与自由,使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得到落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力图借助历史研究 ,理论分析 ,比较研究的方法从宪政角度探讨我国公民迁徙自由权利。文章从四个层面展开 :迁徙自由是指公民在本国境内与居住、择业相联的离开原居地移居异地的自由 ;新中国公民迁徙自由权经历了一个由肯定到否定再到一定程度默认的曲折历程 ;重申公民迁徙自由权是法治社会、社会公平与效率、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 ;路径选择在于对现行宪法以宪法修正案的形式明确规定公民迁徙自由权利、制定出台基于公民迁徙自由权利基础上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户籍法》综合调控人口迁徙流动。  相似文献   

18.
迁徙自由及其保障制度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迁徙自由是现代法治社会中公民应当享有的一项不可剥夺的基本人权,它不仅为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宪法所确认,也为国际人权公约所确认。我国现行宪法却没有规定公民的迁徙自由。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宪法重新确认公民的这项基本权利是十分必要的。同时为了保障迁徙自由在我国的真正实现,必须对其实现条件和保障制度问题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9.
信访是一项别具中国味道的政治制度。从本质上看,信访既具法治性,亦有民主性。1982年《宪法》第二条规定,人民依照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经济和文化事业和社会事务。以信访形式向国家机关提出意见和建议,可以视为人民行使宪法权利,一种动态的民主权利,类同于选举制、代议制、复决制等方式参与国家的生活。我国宪法第二十四条修正案于2004年通过,"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更将对公民权利的保护提升到了宪法层次。  相似文献   

20.
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及其宪法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千帆 《法学》2004,(7):51-61
本文从宪法学的视角探讨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首先 ,本文通过简要对比欧洲联盟和美国公民权的异同 ,突显公民权对统一国家的重要含义 ,以期对中国有所启示。其次 ,文章将讨论公民权、国家统一和法律平等在中国的宪法学意义 ,并论证国务院所废止的收容审查制度违反了宪法保障的公民权和平等权利。最后 ,文章探讨了迁徙自由的实现所要求的制度与观念转变 ,包括流浪乞讨人员的迁徙自由带来严重社会后果的可能性、防范不良社会后果的制度设计、制度改革所要求的观念转变以及司法机构对于保障贫民的迁徙自由的特殊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