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作者对所在地区2010年至2015年发生的CO中毒死亡,且经过现场勘查和尸体解剖检验的56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为相关案件的法医学鉴定提供参考。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56例均经过现场勘查及尸体解剖、毒物化验确认系CO中毒死亡,其中意外事故54例,自杀2例;男性47例,女性9例;18岁以下1例,18~40岁38例,40~60岁3例,60岁以上14例:农民37例,学生2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 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 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氟乙酰胺是一种高毒速效农药。我国虽在70年代明令禁止使用,但以其为主要成分的杀鼠剂却屡见不鲜,故其中毒的案件时有发生。笔者就近两年间的15例氟乙酰胺中毒案的尸检资料报告如下。1尸检资料l.l一般资料男性14例,女性1例。其中发生在郊县的9例,发生在市区的6例。1.2发生时间及后果眼毒后0.sh内出现症状者3例,1-Zh出现的9例,2—3h后出现的3例。其中死亡12例,“植物人”互例,康复2例。1·3中毒方式误服8例,投毒4例,自杀3例。其中直接中毒13例,“2次性”中毒2例。1.4中毒症状15例中有1例突然死亡,死前有腹痛及呕吐;6例诉有…  相似文献   

4.
在法医学尸体检验中,中毒死亡或损伤致死的案例经常遇到,但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案例文献报道较少.本文对20例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尸检资料加以分析,从判断死亡原因、确定案件性质等方面进行归纳,力图找出其中的规律和特点.1 资料分析1.1一般资料中毒合并损伤死亡的案例中,男14例,女6例,男女比为7:3.年龄最大者为67岁,最小的19岁,20~60岁16例.其中农民18例,教师和售货员各1例.1.2中毒、损伤与死亡原因的关系本组案例全部经过系统解剖、毒物检验,除3例检见致命性损伤外,其余17例损伤均匀非致命伤.3例有致命伤的案例中,2例检出非剧毒毒物,为损伤致死,1例检出剧毒毒物,为中毒致死;17例非致命伤的案例均检出剧毒物质,均为中毒致死.  相似文献   

5.
正正确判断一氧化碳(CO)中毒死亡,对案件性质的判断有重要的意义。为探讨涉及死亡案件的CO中毒案例的特点,本文通过对53例尸检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旨在为这类案例的特点及其死因鉴定提供参考借鉴。1案例资料1.1案例来源本文53例CO中毒死亡的案例,均为本法医室1998年至2013年间受理鉴定的尸检案例。所有案例均已经检验确定系CO中毒死亡,或死者原有疾病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1986—1997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其中各项检验齐全的18例进行分析讨论。资料分析(1)性别与年龄18例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1个月。共中新生儿2例,2月—2岁3例,3岁—7岁10例,8岁以上3例。(2)中毒性质投毒3起4例,误食、误服及意外接触中毒9起14例。(3)毒物种类及中毒例数敌敌畏中毒5例,乐果中毒4例,氧化乐果中毒3例,甲胺磷中毒3例,1605中毒2例,1059中毒1例。(4)中毒途径及方式经消化道中毒者13例,其中喝纯农药2例,用装过农药的瓶及容器盛水喝4例,吸吮空…  相似文献   

7.
对CO中毒死亡案件的判定,主要是依据血碳氧血红蛋白(COHb)浓度。但在实际案例中,会遇到血COHb浓度低于致死浓度的情况,从而对CO中毒死亡的判定带来了一定困难。本文通过分析49例CO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特点,  相似文献   

8.
中毒死亡案件的法医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中毒性死亡案件和与中毒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件的法医学特点,探讨此类案件的防护重点和鉴定要点。方法对四川大学法医学院1985~2004年106例中毒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性别:男性61例,女性45例,男女比例1.36:1;年龄:以21~40岁年龄组(60.38%)为主;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见(52.83%),其次为自杀(33.02%)和他杀(14.15%);死亡原因:CO中毒、有机磷类中毒、毒鼠强及药物中毒多见(72.64%);医疗纠纷:发生医疗不当12例(11.32%),7例为医源性中毒性医疗纠纷,5例为中毒后在医院抢救中发生的医疗纠纷,主要发生于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83.33%)。结论加强毒物的管理、提高安全意识、加强法制教育、增加生产安全等是减少中毒性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中毒急诊抢救临床技能是防止中毒性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汽车内 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法医学实践中, CO中毒颇为常见,且多见于自杀或意外。在大多数情况下尸体检验时可以发现 CO中毒的迹象,尸检后毒物分析确证为 CO中毒。还有一些情况下现场不提示 CO中毒,而尸检时毒物分析发现为 CO中毒。我们报道 4例因汽车废气中的 CO中毒而死亡的案例 ,并结合文献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1986-1997年本院收治的小儿有机磷农药急性中毒资料进行收集整理.选择其中各项检验齐全的18例进行分析讨论. 资料分析 (1)性别与年龄18例中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最大的12岁,最小的1个月.共中新生儿2例,2月-2岁3例,3岁-7岁10例,8岁以上3例. (2)中毒性质投毒3起4例,误食、误服及意外接触中毒9起14例. (3)毒物种类及中毒例数敌敌畏中毒5例,乐果中毒4例,氧化乐果中毒3例,甲胺磷中毒3例,1605中毒2例,1059中毒1例. (4)中毒途径及方式经消化道中毒者13例,其中喝纯农药2例,用装过农药的瓶及容器盛水喝4例,吸吮空农药瓶2例,投毒食物中毒4例,给小儿灌药误服1例.皮肤接触中毒4例,其中小儿玩耍时农药洒在皮肤及衣服上1例,农药掺入煤油涂洗头发灭虱中毒1例,尿布存放在农药箱内造成污染中毒者1例,母亲打完农药未换衣服就给婴儿喂奶造成中毒者1例.室内毒杀蚊蝇造成气体中毒1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不同一氧化碳(carbon monoxide,CO)浓度下中毒大鼠的行为学特征、存活时间、碳氧血红蛋白(carboxyhemoglobin,HbCO)饱和度变化规律,为法医学实践中CO中毒死亡案件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将1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4组。自制染毒装置,使大鼠分别在CO浓度为1 250、3 750、6 250 mg/m~3及持续通入CO状态下染毒致死亡。观察不同CO浓度中毒大鼠的行为学特征,记录存活时间,采用分光光度法检测心血HbCO饱和度,并提取脑、心脏、肺、肝等器官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结果 CO中毒大鼠的行为学特征表现为肢体瘫软、反应迟钝。随着CO浓度的升高,大鼠存活时间逐渐缩短,心血HbCO饱和度逐渐升高。在CO浓度为1 250 mg/m~3条件下,发现3例心血HbCO饱和度明显低于致死饱和度,其余各组未发现心血HbCO饱和度低于致死饱和度的情况。结论建立的不同浓度下CO中毒死亡动物模型,操作简单,重复性好,为进一步研究CO中毒及其他吸入性有毒气体的法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34例矮壮素中毒死亡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矮壮素又称麦稻立 ,是一种防止植物陡长和倒伏 ,增强植物抗旱、抗寒、抗盐碱能力 ,使农作物矮而壮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农业上用途广泛 ,故用其自杀导致死亡的案件时有发生。本文就近三年间收集的 34例矮壮素中毒案件的尸检资料报告如下。1 资料分析1 1 一般资料男性 6例 ,女性 2 8例 ;年龄 14~ 4 9岁 ,2 0~ 2 9岁居多 2 4人 (70 5 9% )。均为农民。均为口服自杀 ,其中 2例为酒后口服自杀 ,无误服。1 2 中毒时间及致死量服毒后 10min内出现症状 4例 ,10~ 30min 2 6例 ,30min后 4例。症状出现后 30min内死亡的 7例 ,3…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窒息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82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日所作160例窒息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窒息死亡案例占整个法医学检案的9.9%,年龄:30-39岁的死者占整个研究对象的29.4%,平均年龄为31.25岁。性别:男性103例,女性57例。男女比例1.81:1。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63.1%),其次为自杀(24.4%)和他杀(12.5%)。死亡原因:缢死最多(21.9%),其次为CO中毒(17.5%)、溺死(16.25%)等。医疗纠纷共计39例,均为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在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76.92%)。结论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安全隐患意识等是减少窒息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窒息急诊抢救的临床技能是防止窒息引起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一氧化碳(CO)中毒死亡多见于意外或灾害事故,中毒死者心血中的HbCO浓度一般都显著升高,但随着死亡时间的延长,HbCO逐渐分离,直至无法检出.一般认为应在死后及时采取心血进行检验,并避免与空气接触.本文对2例CO中毒死者埋葬15日后心血中仍检出致死量HbCO的案例进行报道.  相似文献   

15.
毒鼠强中毒9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近年来,毒鼠强中毒案件时有发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本文观察了9例毒鼠强中毒案例,拟通过中毒后临床症状、中毒死亡尸体征象的观察,对现场案件性质、中毒原因的分析以及现场抢救有所帮助。1资料介绍收集的9例中毒人员年龄在2.5岁53岁,其中男性5人,女性4人;死亡6人,存活3人,死亡6人中男性5人,女性1人,存活的3人均为女性;9例中毒人员中,被他人投毒而中毒(死亡)8人,服毒自杀1人。2临床症状中毒死亡6人中,有3人分别在医院抢救3h、36h、20d后死亡,2人为当场死亡,1人中毒后死亡时间不详。中…  相似文献   

16.
正含碳物质燃烧不全会产生CO,其引起的中毒俗称"煤气中毒",每年因CO中毒而死亡者居各种外中毒死亡之首。CO中毒死亡的法医学检验,依据现场勘查和尸体表面及解剖所特有的尸体现象外,不难判明其死因。但在法医实践中也会遇到尸体中毒征象不明显、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饱和度低、甚至为阴性结果的案例,该类案件需要引起法医鉴定人的高度重  相似文献   

17.
汞 (Hg) ,在常温下为银白色液体金属 ,俗称水银。原子量 2 0 0 6 ,比重 13 6 ,熔点 - 38 97,沸点35 6、9℃。金属室温下有挥发性 ,温度升高时更易挥发。汞蒸气不溶于水 ,溶于脂质。溶解度为 2 5~5 0mg/L。2 0 0 1年 2月 2 5日 ,村民谢某 (女 ,30岁 )因患妇科病 ,从民间医生处取来含水银等的药物采用封闭式蒸气法治疗 ,2 0分钟出现呕吐等症状 ,送医院治疗 ,当时因汞中毒症状不明显 ,医院以为是CO中毒 ,采取对症方法治疗 ,谢某于同年 3月 2日医治无效死亡。经法医检验尸体 ,符合汞中毒症状 ,遂提取了心血、膀胱内尿液、肾、药物的包装纸 ,…  相似文献   

18.
1案例简介 1.1案情 张某。女性。70岁。2003年1月6日,张某因CO中毒去某卫生所接受治疗。后被诊断为C0中毒迟发性脑病。张某的家属认为卫生所在对张某施行的治疗中存在过错。2003年9月17日,某市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书结论为:诊断明确,为CO中毒,诊所在发病早期没有将病人转移到上级医院行高压氧治疗,在治疗措施上存在缺陷。  相似文献   

19.
1案件简介案例1:1995年元月6日,韦某,男,32岁,与爱人在一房间内同宿,当晚在房间内有一炭火取暖炉,早上6时左右其爱人(30岁)感胸闷、恶心、四肢无力,血红蛋白的解离要慢3600倍,且较稳定,中毒发生快,毒性作用持久,但CO与Hb结合是可逆的,如在未达到致死量之前脱离原来的环境并及时供氧,游离出的CO可从肺呼出,而逃脱死亡。本文的3起就是因木碳、液化气不完全燃烧产生的CO在短时间积聚于室内,而发生急性CO中毒事故。案例1因木炭耗尽,空气不断进入室内,使室内CO浓度逐渐降低到不足为害的程度,使其妻子耐受住了室内CO浓度而得以存活。案例2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窒息死亡的法医病理学特点。方法对四川大学华西法医学鉴定中心1982年10月1日~2006年9月30日所作160例窒息死亡尸体剖验病理材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窒息死亡案例占整个法医学检案的9.9%,年龄:30~39岁的死者占整个研究对象的29.4%,平均年龄为31.25岁。性别:男性103例,女性57例。男女比例1.81∶1。死亡方式:意外死亡最多(63.1%),其次为自杀(24.4%)和他杀(12.5%)。死亡原因:缢死最多(21.9%),其次为CO中毒(17.5%)、溺死(16.25%)等。医疗纠纷共计39例,均为新生儿窒息,主要发生在乡镇医院和县级医院(76.92%)。结论加强法制教育,提高安全隐患意识等是减少窒息死亡的重要手段。提高城乡医疗水平,加强窒息急诊抢救的临床技能是防止窒息引起医疗纠纷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