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我国加入WTO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任重道远;同时,限制知识产权领域的垄断行为也刻不容缓。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知识产权控制在少数发达国家手中,我国是发展中国家,防范发达国家以知识产权为合法外衣,谋取非法垄断利益有着更为特殊的法律需求。  相似文献   

2.
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基本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黄勇 《电子知识产权》2007,(7):11-12,19
拟在指出,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联系在一起的关节点,在于行使知识产权的行为限制了相关市场的竞争,而非"知识产权滥用"抑或"知识产权垄断".在此基础上,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立法应坚持的原则和立场做出结论.  相似文献   

3.
20世纪末的微软垄断案掀开了知识产权界反垄断的大幕,随着知识产权在国家经济和国际贸易发展中作用的日益凸现,知识产权滥用问题也日益严重。为了有效抑制以限制竞争和垄断我国市场为目的的知识产权滥用行为,我国的反垄断法在借鉴了发达国家立法经验的基础上应运而生,并于2008年8月1日起正式施行。  相似文献   

4.
柳丹  梁晶晶 《法制与社会》2013,(25):270-271
知识产权是一种独占性的权利,而反垄断法则以反对垄断为主要任务,二者在法律价值取向上存在冲突,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的行为必然受到反垄断法的规制。本文借鉴美国、欧盟、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反垄断法的规定,对如何利用反垄断法规制滥用知识产权的行为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黎珊珊 《法制与经济》2013,(7):38-39,41
知识产权是法律赋予的一种合法垄断权,但一旦被滥用,则可能产生排除、限制竞争后果,构成垄断行为。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不是一种独立的垄断行为类型,而是分别归于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或是經营者集中,因此反垄断行为认定通常遵循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也同样适用于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具体认定。在知识产权领域的反垄断规制中,合理分析原则的应用范围较本身违法原则更广,居于更为重要的地位,具有一般原则的性质。①目前,美国、欧盟、日本等国家都颁布和制定了有关知识产权垄断的指南或规章,并以本身违法原则和合理分析原则为基础,采取或遵循一种分类规制的原则思路对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认定作出细化规定。我国《反垄断法》第五十五条关于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定较为原则,极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先进做法,研究制订专门的、确定性较高的执法指南或者规则,并将分类规制的思路和方法引入滥用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规制体系。  相似文献   

6.
符合知识产权立法规定的权利行使行为,完全排除我国反垄断法的适用,无论其行为人是否具有市场支配地位,亦无论该行使行为是否具有以及具有何种限制、排除竞争的效果;在知识产权-反垄断的“交界面”上,知识产权滥用是适用反垄断法的必要条件,其构成判断处于反垄断法适用判断之前,所以反垄断法不能成为知识产权滥用与否的判准;对于市场竞争中的知识产权行使行为,知识产权立法先行适用;反垄断法在知识产权领域不具有在其他私法领域中的“优越”地位.  相似文献   

7.
王燕飞 《法制与社会》2011,(15):106-107
随着信息领域的技术革命所有带来的全球信息化以及导致各国的经济边界日益弱化的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信息技术革命所具有的全新的革命意义。市场的变化将由现有的信息库所决定,而保障这一切变革的重心又在于现代知识产权的保护,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对于促进市场贸易,激励市场竞争具有重要意义,它也是法律所赋予的一种在一定意义上合法的垄断权,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滥用知识产权行为也不免发生,企业所追求的是最大化利益,如利用知识产权所获得的市场优势地位去限制、排除竞争对手进入市场。对知识产权垄断行为进行界定是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前提条件,本文试图从垄断行为认定的几项原则出发,找出能够准确认定知识产权垄断行为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宣炀 《法制与经济》2009,(16):57-58,60
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垄断行为做出规制。对该法条的理解,主要基于理论分析,并依照《反垄断法》的分类对滥用知识产权的垄断行为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的立法现状,并对建设《反垄断法》第55条的适用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
我国《反垄断法》第55条对知识产权领域的垄断行为做出规制。对该法条的理解,主要基于理论分析,并依照《反垄断法》的分类对滥用知识产权的垄断行为作出解释。在此基础上,文章分析了我国知识产权反垄断的立法现状,并对建设《反垄断法》第55条的适用制度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0.
介绍和评述了日本公正交易委员会2007年9月28日发布的《知识产权利用的反垄断法指南》。该《指南》提出了在知识产权领域适用反垄断法的基本原则,并分别从私人垄断和不合理交易限制以及不公正交易行为的角度分别对各种不同类型的排除限制行为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梅术文 《法学论坛》2005,20(6):141-144
刘华教授所著<知识产权制度的理性与绩效分析>一书是探求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理论真谛的一次重要尝试,该书涉及知识产权制度变与不变的一般趋势、研究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的动态和静态路线以及应对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的基本措施,为探索知识产权制度变革与发展的理论问题开辟了新的空间.  相似文献   

12.
沈木珠  解薇薇 《法律科学》2005,23(3):92-101
知识产权在国际经济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愈发重要,知识产权领域中的反垄断问题也就愈显突出。后WTO时代,对知识产权滥用行为进行规制,已经成为国际反垄断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我国,由于涉外纠纷对国家、对企业的影响日益深刻,学术界有必要通过透视知识产权与反垄断法的关系,知识产权滥用及反垄断法之约束,从政府与企业的视角,对我国知识产权领域反垄断立法的重点、原则、措施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3.
产权即财产权 ,既包括财产所有权又包括财产支配权或经营权。尽管所有权的范畴在不断扩展 ,但仍不会最终取代产权 ,倒是不断扩张的物权观念 ,日益接近产权。物权、债、知识产权皆从属于财产权。虽然知识产权的大部分来源于古代或近代的特权 ,但在当代 ,知识产权应是民事权利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4.
略论中国内地的知识产权刑法保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谢望原  张雅 《现代法学》2003,25(5):56-63
知识产权对世界各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其进行刑法保护乃国际趋势。在中国内地,对知识产权进行刑法保护是由刑法的保障法功能、刑法追求的公正价值以及WTO的游戏规则决定的。中国知识产权的刑事立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中国内地刑事法律规定了知识产权个罪的犯罪构成,规定了罚金刑和自由刑结合的刑罚手段及公诉与自诉结合的起诉方式。尽管知识产权刑法保护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立法方面尚有待进一步完善。  相似文献   

15.
董中保 《行政与法》2005,(12):82-84
众所周知,美国在新的《综合贸易与竞争法》上新增有一所谓“特殊301条款”,该条款的内容是规定相关国家如果不保护美国的知识产权,或者阻碍依靠知识产权的美国企业进入该国市场,美国就把它列为“重点国家”,要实施贸易报复。中美知识产权的争议就是这样产生的。本文阐述了中美知识产权争议的由来、内容、焦点和我国在知识产权保护上应该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6.
财产权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性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知识产权制度是促进知识产品的生产、传播和使用的法律制度。从财产权经济学的角度看 ,知识产权制度的存在具有充分的正当性。这种正当性体现在提供产权激励、扭转信息市场的静态和动态失败、纠正消极的外部性问题和消除集体行为等方面。财产权的经济学理论为认识知识产权制度的正当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遵循与超越:对知识产权法与财产法原则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华 《法律科学》2004,22(1):100-106
知识产权法的基本价值观和目的主要表现为在调整与智力成果相关的法律关系中体现效率与公平 ;效率与公平理念将贯穿在知识产权法原则的始终。  相似文献   

18.
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在我国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案件。国内知识产权领域对这类案件尚未投入足够的重视和关注,相关的论述非常的少。在当前法律与社会环境下,应当确认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的可诉性,在受理条件、案件管辖等方面采取与行政诉讼并行的方式更好地平衡利益双方的权利,充分发挥知识产权不侵权之诉的杠杆作用,才能更好地推动我国相关法律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19.
曹博 《比较法研究》2019,(4):138-150
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客体属性决定了其在现有民事权利体系中能否找到相应位置,进而决定法律规范的制度选择。按照类推解释的基本规则,首先需寻找与人工智能生成物最为接近的民事权利客体类型,其次明确知识产权客体的概念内涵及判定规则,最终确定人工智能生成物的客体属性。知识产权的客体是智力财产,对智力财产的判定应当从其产生过程进行考量,调整的过程论作为甄别智力财产的标准已在实定法和判例中得到确认。从产生过程分析,人工智能生成物在现阶段只是数据算法的结论,其本质是计算与模仿,不是智力劳动,不具有智力财产的属性,无法成为知识产权的客体,应当归属于公有领域,冒名发表等问题可通过法律解释在现有规范体系内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20.
商品化权性质的理论之争及反思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内外多数学者认为商品化权是一种新型的知识产权,但知识产权体系其实无法包容商品化权。商品化权具有无形财产权的品性,即使是人格因素商品化权也不例外。只有在无形财产权范畴中才能准确把握商品化权的性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