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监狱科学研究现状及其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学作为一门科学,其研究目的和特定的研究对象越来越明确,研究方法也在不断吸收相邻学科的基础上得到发展和完善。犯罪统计方法、个案分析法、模拟实验、心理测验等具体研究方法受到重视和关注。与西方国家的监狱学研究相比,我国监狱学对哲学层面的方法论重视程度更高;研究技术层面的重视程度需要加强;监狱学研究的科学问题需要提炼。  相似文献   

2.
本文就目前监狱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监狱学研究的方法与技巧问题进行了探讨。指出了目前采用比较研究法、实证研究法、古今结合研究法、哲学研究法、教育学研究法及文化学研究法的可行性与必要性,强调一切先进研究方法的运用都是为了学术创新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3.
为了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狱学理论研究,构筑科学、完善的监狱学学科体系,推动中国监狱工作的改革与发展,为新世纪中国监狱培养适应需要的高素质人才,由司法部法规教育司、司法部监狱管理局、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共同主办,中央司法警官学院承办的全国监狱学学科建设与发展学术研讨会,于2003年10月30日至11月2日在河北保定市中央司法警官学院召开。学院党委书  相似文献   

4.
在政府信息公开制度框架基本完善的情况下,建立监狱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该在主流意识得到强化后,建立一套狱务公开的正式约束机制,以此进一步完善监狱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运行机制。对监狱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研究,首先应从建立监狱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依据、监狱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核心和运行动力、监狱与媒体的关系、狱务公开等一系列问题开始。通过监狱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际运行,监狱及有关司法机关应进一步总结经验,积极适应形势发展变化,努力建设成一个以罪犯改造为考核目标的主动开放、沟通媒体、使罪犯贴近群众、促进社会稳定的权威、规范、高效的监狱机关。  相似文献   

5.
监狱文化范畴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监狱文化范畴是监狱学范畴体系中的重要范畴之一。在法理学、文化哲学、文化研究视野中,监狱文化分别有不同的诠释。同时,监狱文化由监狱认知、监狱情感和监狱评价等三种要素组成。在当代语境下,监狱研究的跨领域、跨学科性,决定了监狱文化研究对文化研究理论、方法和研究传统选择的必要性、可行性和有效性。监狱文化研究应当是监狱学研究的深化和升华。  相似文献   

6.
温明远在《监狱研究信息》2003年第10期上撰文《密切联系实际,组织集体攻关,培养学术人才——关于加强监狱学学科建设的几点建议》指出,与其他法学学科相比,监狱学不成熟的主要表现是:没有学术经典.没有传世之作;没有产业学术流派,没有开展学术争鸣;没有产生公认的权威的学术带头人。具体地讲就是:1.浮躁。  相似文献   

7.
监狱社会学是利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对监狱进行多方面研究的学科。监狱作为社会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有丰富的社会学研究内容。建立监狱社会学是非常必要的。监狱社会学的研究对象,是监狱中存在的比较具体的非法律问题和现象。监狱社会学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认识价值和实用价值。在促进监狱管理水平的提高,保障监狱的安全运行方面,监狱社会学的实用价值,要大于监狱学和监狱法学等监狱学科。  相似文献   

8.
<正> 监狱法学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监狱法学以监狱立法和监狱行刑活动为研究对象;广义的监狱法学除研究上述内容外,还研究监狱史、狱政管理、狱囚心理、监狱经济管理、监狱医疗卫生、监狱统计、监狱建筑等内容。从此种意义上讲,广义的监狱法学等同于监狱学。本文所研究的是广义的监狱法学。除特别指明的外,本文以“监狱法学”代表含“监狱学”与狭义“监狱法学”在内的所有有关专著、教材、课程及相关研究,而论述的重点则在狭义的监狱法学。  相似文献   

9.
王志亮 《现代法学》2001,23(6):130-137
在中国 ,监狱由来已久 ,而关注研究监狱现象则是 2 0世纪的事情。通览 2 0世纪中国历史的演变 ,中国监狱学经历了肇始、初创、转型发展的进化过程 ,从中沉积的经验教训给了我们重要的启示 ,这对 2 1世纪中国监狱学的发展走向是非常重要的。 2 1世纪的中国监狱学 ,应从继承、移植、创新的战略思路出发 ,采取综合性研究方法 ,来求得发展 ,并随着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 ,必将成为完全统一的中国监狱学。  相似文献   

10.
"如何科学定位监狱?""如何科学认识囚犯?""如何科学矫正和改造囚犯?",是监狱工作和监狱学研究的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回答的基本问题,也应该成为监狱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所谓科学发展观,其实质和内涵,就是解决认识和尊重客观规律发展的问题。监狱学作为一门实用的社会科学,无论怎样的边缘性,也无论怎样的交叉性,都必须要科学而有说服力的回答好上述三个基本问题。本文以"21世纪监狱管理创新研究丛书"为文本研究对象,初步并较系统地回答了上述三个问题。  相似文献   

11.
中国宪法学方法论的学术倾向与问题意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大元 《中国法学》2008,(1):114-126
方法论的自觉与合理运用是宪法学发展的基础与标志。随着宪法实践的发展,学者们以更开放的学术视野努力建立具有专业性、综合性与多样性的方法论。本文分析了宪法学研究方法与宪法问题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学术反思的基础上,展望了未来宪法学方法的发展走向。  相似文献   

12.
刑法应用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应用观念贯穿刑法理论研究和刑事司法活动始终,是对法的价值理念、法律基本原则与刑法适用方法交汇融通的整合。它的理论实践目标在于,在时代变迁、社会发展与原本看似完善的结论之外所开辟的新的研究领域中不断吐故纳新,保持理论系统的开放性和现实适应性。它的司法实践目标在于,在法律框架内,对刑法应用方法科学性的探索,以提升高效处理案件信息及合理调配法律资源的能力,提高刑法适用效率。  相似文献   

13.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立法历经30多年至今未果,无论法治社会的内在要求还是传媒领域的现实发展,都表明了迫切的新闻立法诉求。在“新闻法”尚不能出台的众多复杂原因中,学术研究的偏颇却总是被忽略,研究方法的迷失带来学理探讨的浅尝辄止,宏观研究的乏善可陈,以及学科之间的壁垒隔膜。其背后透露出不容回避的学术勇气的不足和技术细节研究的缺乏。基于新闻传播法学理论建设的推进和现实新闻传播立法的需求,应首先在思想和理论上明确:新闻自由是谁的自由,谁可以办报,如何协调采访报道和国家公权力的关系等问题,同时必须关注新闻传播立法技术的研究,如舆论监督的规范体系,为新闻来源保密的规则归属等细节问题。  相似文献   

14.
The existing divergencies in the development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FA) around the world justify an analysis of its situation in each country/region. Our objective is to report information gathered directly from professionals acting in the field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in Brazil, with the aim of highlighting the challenges of the discipline and contributing to its advancement. The research consisted of personal visits in Medico‐Legal Institutes (IMLs) in nine states of the country and semi‐structured interviews with 16 professionals. Detailed analysis of the Results suggests the field of forensic anthropology, despite the engagement and dedication of its professionals, cannot yet be considered a well‐structured discipline across the country. The academic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s is highly heterogenous. The applied methods vary, and common protocol is not always followed. The demand highly exceeds the available human resources. The lack of comparative material Results in high percentage of cases remaining unsolved. Important divergences exist in terms of infrastructure and professional resources between the states. The limited cooperation between different IMLs and between different sections of the same IML—together with a general disbelief in the usefulness of anthropological examination in forensic cases—hampers FA’s development. There is a great openness for scientific collaboration and an abundance of material for research. Our research demonstrated structural, political, and academic limitations that affect the FA field in Brazil. However, the expertise and dedication of professionals point to human potential as the chief strength of this discipline that supports and enables research, providing high‐quality services in a challenging context.  相似文献   

15.
The academic community is all too familiar with the problems regarding assessment and feedback in higher education. Even preliminary research reveals a swarm of articles dedicated to the issues regarding student failure to understand performance criteria, lack of student engagement with feedback, and general dissatisfaction with feedback systems and processes. This article considers these well-reported problems, and explores academic opinion as to what constitutes a good feedback system. It is observed that while ideal models have been postulated, there is a lack of research into how these models can be practically put into effect, with particular emphasis here on the discipline of law. The focus of the article then shifts to this agenda, by reporting on a project developed in the University of Greenwich Law School designed to encourage both student understanding of performance criteria and engagement with feedback. The results reveal an encouraging effect on both, and a positive impact on academic performance.  相似文献   

16.
检察理论研究在取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如较强的部门化倾向、意识形态化话语较多、研究范式以证成性为主等。表面繁荣的背后暴露出学术评价量化机制的某些弊端。应以开放的姿态建构独立自主的检察理论研究体系,把握好历史与逻辑的辩证统一。  相似文献   

17.
彭中礼 《时代法学》2011,9(3):26-34
以社会公平正义等为研究核心的价值法学在我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俨然成为法学主流学术流派。但是,我国学者在研究价值法学的过程中,缺乏对实现价值的方法的探索。这样就出现了价值法学研究兴旺,但是个案公正却很难得到维护的矛盾现象。当代中国法治建设,不仅要关注以价值为基础的宏大叙事,更需要关注实现价值的方法。追寻实现法律价值的方法是开启价值之门的智慧之钥,也是实践价值意义的基本路径,更是反思价值之路的实用之道。要从政治的、经济的和法律的层面上寻找诸如社会公平正义之类价值实现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郑丽萍 《中国法学》2020,(1):149-165
社区矫正对象和性质是社区矫正制度中的两个基础问题。当今学界有关这两个基础问题的争议呈现的几近陷入僵局和死结状态,是因为他们或者仅在各自范畴内进行独立地研究,或者没有厘清研究的逻辑顺序造成的。社区矫正对象和性质具有互构关系,应从对象入手进行整体的系统研究。当今社区矫正在对象上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所依附的法律相关规定不尽合理,对象仅限制在四类罪犯上,对于从理论和现实角度出发可以纳入矫正对象的剥夺政治权利罪犯及附条件不起诉人未予规定。因此,应以发展的眼光和从刑事一体化的角度出发,将社区矫正性质定位为更具有开放性的非监禁性的刑事处遇方法。  相似文献   

19.
当代中国法律史研究经过"前十七年"(1949-1966)"文革十年"(1966-1977)与"改革开放"(1978-至今)三个阶段。由于研究方法的不同,每个时期的研究成果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前十七前"主要采用的"阶级分析"的方法曾对推动中国法律史的研究起到过重要作用,但"文革十年"中这一方法的绝对化却成为学术发展的桎梏。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思想解放使学术研究方法多元化,中国法律史的研究也随着方法的多元而繁荣兴盛,与以往相比,研究成果剧增,多角度地探讨中国历史上的法律拓展了中国法律史的研究领域,但对研究方法的过度重视也带来研究中的其他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