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为了解、评估我国各省级药监局网站在《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生效后开展药品信息公开工作的实施情况,将国家工信部制定的政府网站绩效评估体系按药品监管信息公开特点调整后,经对我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药监局网站信息公开建设进行调查,发现目前省级药监局网站信息公开工作中普遍存在公开程度偏低、依申请公开公众参与度低和监督保障机制实施不力等问题,应从有针对性地公开信息、丰富公开途径和方式以及完善监督保障机制等方面去完善我国药品监管信息公开制度。  相似文献   

2.
目前我国婴幼儿食品安全状况堪忧,暴露了政府监管的不足,文章从现行立法、监管机构、和问责机制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了完善现行立法、建立统一的监管组织和建立独立的问责机构三个方面提出了完善对策。  相似文献   

3.
日益频发的环境事故反映了我国地方政府环境监管失衡的现状,包括环境监管体制不健全,传统政绩考核观的局限,环保问责制度流于形式,环境保护基本制度没有得到根本落实以及环保部门的执法权限欠缺,对违法企业的处罚力度不够导致了我国环境监管的失衡等等.因此,改革地方政府环境监管体制,实行环保政绩考核,加强对政府第一责任人的问责,建立绿色GDP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以及落实环保基本法律制度等是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环境监管职责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行政问责制的建立和完善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姚庆武 《行政与法》2005,(11):30-32
随着“问责风暴”开始向“制度问责”迈进,对行政问责制度的研究也越来越成为一个紧迫而现实的课题。本文从分析推行行政问责制的现实意义入手,指出了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着重从构建新的官场文化、理清党政关系、实行政务公开、强化异体问责、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五个方面阐述了如何完善行政问责制的基本思路。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角度,论述了药品安全从监管向治理的转型。药品安全监管资源包括法律与技术标准、治理网络及技术保障资源。目前我国药品监管法规政策滞后于监管实践,药品监管组织体系变动频仍,药品技术资源配置缺乏制度总体设计,企业、行业协会和社会第三方机构未能充分参与药品监管治理。在未来,应推进药品监管的"简政放权",合理架构药品监管组织体系,引入风险监管,强化企业和行业协会的作用,建构药品安全监管的合作治理网络,推进中国药品安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6.
试论政府善治视域下我国行政问责制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目前的政治语境下,建立和实施行政问责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行政问责制是建设责任政府、推进民主政治的一个重要途径,也是实现政府良好治理的关键。然而,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在实践中仍面临异体问责薄弱、问责法律缺失、政府信息公开匮乏等诸多困境。因此,将成为加强异体问责,实现问责主体的多元化;健全行政问责的法律体系;推行政务公开,实现“阳光行政”。  相似文献   

7.
食品安全监管问责失效了吗?现有研究中存在一个隐含的理论假设:分段监管体制下问责失效使得地方政府缺乏积极履行职责的动力。主流文献认为,这是食品安全监管无效的主要原因。理论界据此提出食品安全监管体制从分散到集中的改革建议,以此为依据的改革实践也在不同层面展开。然而该假设并未得到实证检验,理论上也仍有争议。论文首先梳理出该假设及其影响,以及与之相关联的争议。然后,运用问卷调查数据进行实证检验。通过对地方政府食品安全监管治理模式进行区分,本研究发现,尽管食品安全日常监管问责失效,但事件管理问责并未失效。此外,控制权的纵向配置及监管权力的横向配置都对激励效力产生影响。这一发现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8.
自2003年非典开始,我国行政问责事件接连不断,各地纷纷出台问责办法,使官员问责制从非常时期的非常之举开始,逐步走向制度化。与此同时,各地“问责官员”频频复出,而复出的程序又不公开透明,使人们对问责制的公正性、合理性及合法性产生怀疑。因此,尽快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问责制特别是“问责官员”复出机制,已成为摆在各级党委面前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政法学刊》2022,(1):97-104
检察官的职权配置是构建检察官责任制的前提和基础。在检察一体化下,检察权兼具司法与行政双重属性,检察官的职权配置也呈现出不同的模式与特点。检察官的问责应以违法办案行为或违法监管行为为依据,排除案件处理结果(或错案)作为问责的标准;检察官的问责范围取决于风险的分配以及注意义务的分担。检察官的问责程序应同时包括司法问责程序与行政问责程序,我国当前的问责程序与检察权的司法属性明显不相适应,应根据权责统一原理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我国互联网药品销售法律监管现状的分析,指出我国现阶段对网络销售药品的监管有待加强,并从加强资质审查、物流配送、查处力度和教育培训几个方面来探讨完善之策。  相似文献   

11.
银行监管机构问责性的法律保障机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银行监管机构的问责不但是对其事后的责任追究,更重要的是对其进行事前、事中的持续监督。实现对银行监管机构问责的前提就在于围绕着问责基本内容设计合理的法律安排,这些法律安排由监管机构履职问责性、机构问责性和透明度三个方面构成。  相似文献   

12.
邬惠如 《法制与社会》2010,(33):169-171,177
公众参与行政问责是公众主张或指控政府及其官员责任的社会行动。公众问责是以公众为主体的异体问责,具有相对于同体问责和其他异体问责的独特优势。但由于当前我国公众参与行政问责机制诸多方面的缺陷与不足,限制了公众问责的发展,抑制了公众问责的功效。本文指出要促进我国公众问责,就必须促进政务公开,畅通问责渠道,建立问责回应机制,完善公众的权利保障,加强对问责者的激励,提高公众问责的技巧和能力。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食品安全的严峻形势迫切需要政府对食品安全领域实施有效监管。政府监管权力的独立性并不能完全保证监管行为的公正性,特别是监管者的有限理性和市场经济行为的复杂性决定了监管权力有很大的自由裁量空间。在肯定政府监管有助于抑制市场失灵的同时,为防止权力的扩张、滥用。维护社会公众利益。必须在信息公开、行政程序、行政问责、激励监管等方面进行制度完善,以保证食品安全领域政府监管权力的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14.
公正问责是公权力应有的正当属性,必须对公权力进行严格监督。人们在关注问责的影响力和强度时更关注问责的公正性,这是在警示执纪执法者同样要承担相应的问责职责。公正是问责的灵魂,失责必问就是要牢牢把握公正问责的实践指向,禁绝问责的随意性和模糊性。以实践证明问责的公正性,方能以实际成效的公正性提升问责的震慑力和信服力。问责过程的公开透明是严格监督的必要条件,没有公开透明的问责,公正性就无从谈起。公开透明既是对被问责者公正问责的有利保障,也是对执纪执法者的监督和保护。  相似文献   

15.
对我国行政问责制度之省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余凌云 《法商研究》2013,(3):92-100
通过对重大问责事件(案件)和规范文本两个样本分析,可以发现我国行政问责制度在实践与规范层面的种种面相。应当从问责事由、对象、方式、程序、免责事由以及通过媒体的公众参与来重新构建问责制度,同时需要从理论上突破对行政问责制度的传统理解。行政问责制度产生于我国政府内发的一种自觉,应当成为回应社会诉求的基本方式,应当是公众舆论监督与行政内部追责相结合,以对外回应性的责任方式为主导的一种机制。  相似文献   

16.
当前,“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最为引人注目的问题之一,而药品价格虚高是导致这种现象最重要的原因.药品价格关系到药品市场的健康发展、人民的根本利益和社会的和谐稳定.理论界普遍认为,我国尚没有科学合理的药品价格监管机制,缺乏完善的药品价格监管的理论基础和完整的监管体系.因此,对我国药品价格监管的法律体制进行研究必然有利于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系统合理的监管法律体系,使其不但符合市场经济的基本规律,更能有效地解决社会矛盾,维护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本文在深入研究药品价格监管理论基础,并对药品价格监管的必要性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当前我国药品价格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7.
食品安全是关系民生的重要问题,通过研究食品安全犯罪的基本特征和预防责任,提出建立统一的监管协调机构、完善食品信息公开制度和处罚问责的法律体系、建立强制性食品安全责任保险制度等建议,实现对食品安全犯罪被害人的权利救济。  相似文献   

18.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我国应当确立从"农田到餐桌"全时段、全过程、无缝隙监管,设立一个权威、独立、高效的协调机构,明确监管部门的职责划分并加强沟通协作;构建事前的风险评估预警、严格的全市场准入和认证认可制度;健全事中的食品召回机制;加强事后对监管人员的刑事责任追究和行政问责;坚持和完善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的公众参与机制。  相似文献   

19.
从“齐二药”事件谈我国药品监管法律制度的完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齐二药”事件反映出我国在药品生产领域存在的问题,我国应该从法规制定、建立监管制度等各方面完善对制药企业的监督管理,确保药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20.
论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缺失及其重构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目前我国行政问责制的法律缺失表现为:在全国范围内,问责制仅是中央政策而非法律;已有的专门问责制只是地方政府规章而非全国性法律;问责规定中,问责事由不具体、责任不全面、程序不规范,等等。问责法制不健全导致了问责面前不平等、问责客体不清、主体缺位、范围太窄、力度不强等消极后果。应当从以下方面来完善问责制:规范问责主体及其权力、问责的客体及其职责,明确问责事由、情形以及责任的种类、内容,完善问责程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