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论犯罪被害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犯罪学只研究犯罪和犯罪人,而忽视了作为其产物和对立面的被害和被害人。这样研究犯罪现象、犯罪成因及其预防,其结论只能是片面的。此为犯罪学的一元研究时代;二次大战后,从传统犯罪学母体中分离出一门新学科——被害人学,从而使犯罪学研究建立在加害—被害、犯罪人—被害人二元互动的双轨之上,为分析犯罪现象、查找犯罪原因以及设定犯罪预防,奠定了更为科学的理论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现象愈演愈烈,然而,另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青少年被害事件也屡见不鲜:骇人听闻的河南平舆17名少年连续被害案;北京一中学生被勒索、杀害案:河南开封6名女生被网友轮奸、杀害案;沈阳4名少女被骗广东卖淫案……青少年被害原因固然受治安状况等多种因素影响,但犯罪学研究发现,侵害与被害是一个互动的过程,许多被害青少年由于人格方面存在易受侵害的倾向性特征。容易陷入犯罪侵害的情境中。在审判实践中,法官发现,被害青少年普遍存在以下几种易被害心理。  相似文献   

3.
性犯罪中女性被害的实际状况和性犯罪的有效预防是犯罪学研究的重要课题。日常生活理论认为生活方式与犯罪被害具有关联性。访谈通过分析个案的被害热点、被害人日常行为选择、被害人日常生活联系等因素,发现被害女性日常生活行为选择的疏忽与日常生活状态的缺陷使其较为容易进入一种性犯罪的被害情景,因此性侵害被害预防,需要充分重视女性生活方式瑕疵导致的被害性。  相似文献   

4.
丛梅 《法治研究》2013,(9):76-82
我国犯罪学本土化要求将西方犯罪学的合理成分与我国社会的实际相结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犯罪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犯罪学本土化是我国犯罪学未来的发展方向。基于犯罪学本土化的研究思想,以天津犯罪调查科研数据库为实证研究基础,运用标签理论、差异交往理论等西方犯罪学理论,分析我国重新犯罪的社会成因是极为必要的,并且,这对合理而科学地解释重新犯罪的动因不无裨益。  相似文献   

5.
随着被害人学的发展,被害与被害人等研究范畴逐渐纳入犯罪学的视野。在犯罪学及被害人学中,根据被害人是否遭受犯罪侵害,可将被害人分为现实的被害人和潜在的被害人。潜在被害人研究的一项理论基础或预设在于:社会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著名犯罪学专家康树华先生新著《犯罪学———历史·现状·未来》已由群众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的犯罪学专著。在《犯罪学》这本著作中,作者分为三个部分进行阐述。第一部分介绍犯罪学的基本理论。这些基本理论是人们正确认识犯罪现象和深入研究犯罪理论所必须具备的知识,也是犯罪学科是否成熟的标志。康树华教授对犯罪概念,犯罪现象,犯罪原因,犯罪对策的有关理论和知识进行全面系统地论述。第二部分总结了犯罪学的研究历史,评说了犯罪学的现状,并对犯罪学的未来发展加以展望,从宏观上把握…  相似文献   

7.
开心(QQ)农场“偷菜”是当前广受大学生青睐的网络游戏.各大网站上有关农场偷菜游戏对青少年成长产生负面影响的报道屡见不鲜。当前,我国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成为影响我国社会安定团结的重要社会问题之一。本丈通过实证调查,并运用犯罪学中的社会控制理论,对偷菜游戏是否会诱发大学生实施犯罪进行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就如何防范青少年犯罪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国正处在一个社会转型的矛盾突显期,青少年犯罪率不断上升.因此,分析阐述我国青少年犯罪的特点,运用当代犯罪学和社会学理论剖析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进而以优势视角理论为基础提出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防控对策,具有重大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于阳 《犯罪研究》2012,(5):91-97
社会支持理论在西方犯罪学领域产生与发展之前,早已存在并应用于精神卫生研究等领域。西方犯罪学社会支持理论极力推崇一种积极的刑事政策,这对于当前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所面临的许多弱势群体犯罪问题,如青少年犯罪、女性犯罪、老年犯罪、农民工犯罪、农村留守人员犯罪等,具有一定的解释力,有着重要的理论借鉴价值和社会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0.
犯罪统计作为公众或决策者了解犯罪状态和发展趋势的重要数据,是社会统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犯罪学研究中,犯罪统计作为了解犯罪状态、犯罪结构、犯罪动态、犯罪危害的测量工具,其作用是相当基础而重要的。在联合国框架下,逐步建立了两项犯罪统计项目——联合国犯罪趋势暨刑事司法系统运行调查、国际犯罪被害调查,这为国际范围内的犯罪现象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存在诸多容易诱发青少年犯罪的不良因素,青少年犯罪的形势依然严峻。作为新兴制造业城市的代表,东莞独特的经济结构和人口构成使其青少年犯罪在数量、主体、类型等方面具有明显特征。"东莞式"青少年犯罪既有着青少年自身原因,也有着家庭与学校教育缺位以及不良文化冲击的影响,更有着产业结构形成的外来人口盲目涌入而造成的城市不适应性方面的因素。  相似文献   

12.
《犯罪研究》2009,(5):21-26
时代高速发展的今日,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的同时,城市犯罪率也节节攀升,而其中犯罪更有向年轻化发展的趋势。犯罪年轻化问题,特别是青少年犯罪,严重威胁了我国的正常运行,具有不可预计的潜在危害性,急需政府采取失当行为应对。究其原因,除了与社会环境、思想观念的变化密切相关外,更涉及社会制度、家庭管理和个人素质等各个层面的原因。政府在面对犯罪年轻化问题时,可通过完善社会制度、改善社会风气、强化各方监督体系等方面加强管理,以减少青少年犯罪为突破口,达到从源头上控制犯罪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未成年犯坚持“教育、挽救、感化”是我国的一贯刑事政策,但在实际执行中存在着偏差。应当制订具体的处理未成年人犯罪的刑事政策,其内容包括:对未成年人犯罪实行最小量化;限制逮捕等强制措施的适用;充分运用不起诉制度;应最大限度避免监禁,借鉴国外的缓刑措施等。  相似文献   

14.
Recent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crime is concentrated at micro level units of geography defined as hot spots. Despite this growing evidence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crime at place, studies to date have dealt primarily with adult crime or have failed to distinguish between adult and juvenile offenses. In this paper, we identify crime incidents in which a juvenile was arrested at street segments in Seattle, Washington, over a 14-year period, to assess the extent to which officially recorded juvenile crime is concentrated at hot spots. Using group-based trajectory analysis, we also assess the stability and variability of crime at street segments over the period of the study.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officially recorded juvenile crime is strongly concentrated. Indeed, just 86 street segments in Seattle include one-third of crime incidents in which a juvenile was arrested during the study period. While we do observe variability over time in trajectories identified in the study, we also find that high rate juvenile crime street segments remain relatively stable across the 14 years examined. Finally, confirming the importance of routine activity theory in understand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juvenile crime in hot spots, we find a strong connection between high rate trajectory groups and places likely to be a part of juvenile activity spaces. Though place-based crime prevention has not been a major focus of delinquency prevention, our work suggests that it may be an area with great promise.  相似文献   

15.
在被害者损害恢复视角下,构建新的少年非行类型,以此为基础确认关怀被害者家属之必要。提倡建立被害者损害恢复保险制度,并对各非行少年处遇机关中与被害者损害恢复相关措施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16.
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创新模式论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彭清燕 《政法学刊》2011,28(6):56-59
现阶段青少年犯罪预控问题的研究几乎都是以汉族为样本进行的,把握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民族特点与地域特点,特别是关注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的盲点和难点,并在新形式下创新少数民族青少年犯罪预控模式已经成为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康钊 《政法学刊》2007,24(3):32-35
随着社会的发展,青少年犯罪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家庭教育方式不当及环境不良是青少年心理畸变的重要诱因。针对青少年犯罪主体心理畸变的家庭诱因,采取相应的防控措施,防止青少年犯罪。  相似文献   

18.
王振 《政法学刊》2011,28(6):45-51
未成年人犯罪是不同于成年人犯罪的一类特殊的社会现象,刑事法对该现象的研究应该有不同于成人刑法的特殊视角。基于完整的少年司法制度短期内无法登堂入室的现实情况,应该充分重视通过司法解释的管道来达到理想与现实的有效沟通。所以,未成年人犯罪的刑法司法解释应该以现代少年刑事政策为灵魂,以保守实质解释论为基本立场,适时借鉴人格刑法学的相关理论来展开探索。  相似文献   

19.
论加强耻感文化教育对防治少年犯罪的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导致当前少年犯罪增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耻感文化教育缺失。因此,探讨加强传统耻感文化教育对防治少年犯罪的积极作用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从分析耻感文化教育缺失是少年犯罪增多的重要因素入手,阐述了加强耻感文化教育有利于防治少年犯罪,提出了对少年加强耻感文化教育的方法。  相似文献   

20.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论纲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未成年人一般具有极强可塑性。如果法官的判决是有利于其改过自新的,则此种基于刑罚个别化的判决对该未成年人而言,无疑是再社会化和预防犯罪的良方。蕴涵人格调查的社会调查制度应当是形成前述判决的基础。在我国少年司法制度尚不完备的当下,应以该制度的正当性为基点展开研究,以期运用于少年刑事司法实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