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5 毫秒
1.
目的探讨心肌病猝死者心肌连接蛋白43(Cx43)染色变化及其与猝死的关系。方法运用免疫组化和图像分析技术,分2组(A和B组)检测20例心肌病猝死者心室肌的Cx43染色情况;并与14例非心肌病猝死者(C组)的检测结果对照。结果扩张型心肌病(DCM)猝死组(A组,11例)心肌Cx43染色明显减弱,阳性着色斑点大小不等、深浅不一、分布不均,有的呈散在颗粒状;其它类型的心肌病猝死组(B组,9例)亦见类似变化;非心肌病猝死的对照组(C组,14例)未见明显变化。定量检测并经统计分析发现,Cx43蛋白染色阳性的面积,A组与B组和C组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B组与C组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而平均光密度各组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心肌病猝死者心肌Cx43免疫组化染色明显减弱,尤以扩张型心肌病明显;心肌病猝死者心肌Cx43变化可能与其猝死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2.
杜宇  任鹏  张巍 《刑事技术》2014,(4):68-69
缩窄性心包炎引发猝死的法医病理学尸检鉴定目前国内鲜有报道,本文就1例于工作中因缩窄性心包炎致急性心力衰竭猝死的尸检案例进行分析,以供法医工作者于类似鉴定时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对19例原发性心肌病猝死的尸检案例的发病年龄、职业特点及病理学改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其中扩张性心肌病11例,肥厚性心肌病8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原发性心肌病(PCM)猝死者心肌线粒体DNA(m tDNA4977)缺失情况及其与猝死的关系。方法对18例PCM猝死和28例对照组病例心肌组织蜡块,用常规方法提取心肌m tDNA,以PCR、琼脂糖紫外凝胶成像技术确定扩增产物激光密度,初步定量检测m tDNA4977缺失率。结果PCM猝死18例中,检见13例m tDNA4977缺失,占72.44%。对照组28例中,检见3例m tDNA4977缺失,占10.71%;两组病例m tDNA4977缺失率均值分别为0.5795和0.0744,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结论多数PCM,特别是扩张型心肌病猝死者心肌可检见m tDNA4977缺失;提示其心肌m tDNA4977缺失变化与PCM猝死的发生可能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5.
Addison氏病引起猝死在法医工作中少见。因其生前临床症状甚为隐匿,在突然意外死亡后常引起对死因的怀疑。Jindrich曾报告肾上腺功能低下引起猝死3例,国内则尚未见尸检例报道。我系曾尸检3例,现报告如下,并结合有关文献,对本病引起猝死的病理所见及其机理略加讨论。例1、王某,男,46岁。死亡前一天工  相似文献   

6.
扩张性心肌病是心性猝死常见原因之一,本文通过2例尸检病理报告并结合文献,讨论了扩张性心肌病病变特点、猝死原因、病理诊断要点及法医学鉴定注意事项.不明原因的心腔扩张;心脏轻度到中度增重,但心室壁增厚不明显:心肌肥大:心内膜和间质纤维化是病理诊断要点.猝死原因除充血性心力衰竭外,不应忽视心律紊乱.全面系统尸体解剖,在排除其他死因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本文对14例扩张型心肌病进行了法医病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其心肌病主要病理变化为心脏肥大、左、右心室腔扩张,心肌细胞肥大、萎缩、间、维脂肪增生,心内膜下轻度纤维增生伴平滑肌细胞增生、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并对扩张型心肌病粹死诊断原则及猝死机制进行了讨论。我们认为诊断扩张型心肌病不能过分依赖心脏重量。  相似文献   

8.
74例妇产科医疗纠纷尸检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 探讨妇产科医疗纠纷的特点和原因 ,为有关部门调处妇产科医疗纠纷和制订有关法规条文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从本教研室 1 95 5~ 1 996年 4 2年间受理的法医病理学尸检资料中挑选在妇产科发生的与死亡有关的医疗纠纷案例 ,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74例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占同期全部医疗纠纷检案的首位 (2 3 4 %) ,其中男 31例、女 4 3例 ;年龄自新生儿到 4 8岁 ,多见于出生后 1 1天以内的新生儿(5 9 5 %)和 2 2~ 4 2岁的中青年育龄妇女 (39 2 %) ;医疗事故 1 4例 (1 8 9%) ,非医疗事故 6 0例(81 1 %) ;非医疗事故中猝死有 5 0例。结论 妇产科的医疗纠纷很常见 ,多与妊娠和分娩有关 ;非医疗事故显著多于医疗事故 (4 3∶1 ) ;不同类型的新生儿肺炎和羊水栓塞症所致的猝死是妇产科非医疗事故的主要原因 ,而医疗事故则主要与妇产科手术操作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9.
冠心病猝死的病理学研究——附128例尸检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本文报道128例冠心病猝死的法医病理学研究结果。其中冠脉病变4级63例,3级26例,2级29例。3级以上病变者斑块分布多较广泛。各支病变中以左前降支最常见。并发新鲜血栓形成者18例,斑块内出血17例,急性心肌梗死仅2例。36例冠脉斑块有炎性细胞浸润。56例见心肌间质纤维化或小灶疤痕形成。指出虽然我国冠心病发病率较低,但仍是猝死最常见的原因,尤以中壮年男性多见;多数病例无明显诱因而于睡眠中猝死。对冠心病猝死发生的特点、冠脉和心肌病变及病理诊断等进行了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10.
主动脉瓣狭窄是一种较常见的心脏瓣膜疾病,常由先天畸形和后天性疾病所致,严重者常发生猝死。文献曾有钙化性主动脉瓣狭窄的报告,但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较少见。现报告先天性二叶型主动脉瓣狭窄引起猝死 1例。 1案例   某女, 40岁。某日因债务纠纷与他人争吵,在相互撕扯中袁某向前走了几步倒地死亡。家属怀疑死亡系外伤所致,遂提出要进行法医学鉴定。死者生前曾患"风心病"。 2尸检   死后 48h尸检。死者身长 158cm,发育正常,营养中等。尸斑暗红色,分布于尸体背部未受压部位。体表未见损伤。尸体剖验见双肺淤血,心脏明显…  相似文献   

11.
陈龙  黄光照 《法医学杂志》1996,12(2):116-116,115
1例乐果中毒恢复期猝死的尸检病理分析陈龙,黄光照,刘良(同济医科大学法医学系,湖北430030)有机磷农药乐果属于中毒类,LD50为100~1000mg/kg,经口吸收的毒性较大。生产使用上的相对毒性低和进入体内的绝对毒性高,使乐果具有毒性的两重性。...  相似文献   

12.
大叶性肺炎引起的猝死10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由于抗菌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感染增多;加之致病菌变异及机体抵抗力等因素,使大叶性肺炎的临床症状及体征不典型者增多[1]。大叶性肺炎引起猝死多发生在红色肝样变期或灰色肝样变期。某些猝死病例临床表现轻微或不明显而突然死亡,常引起医疗纠纷或疑为暴力...  相似文献   

13.
致心律失常性右室心肌病(ARVC)是一种原发性心肌病,其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心肌细胞变性退化被纤维脂肪组织所替代,最终导致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猝死。ARVC是目前青年人及运动员猝死的主要死因之一,其发病率约为1/1000-1/5000,男性较女性多见.近年来越来越多研究表明ARVC与基因突变相关,尤其是编码桥粒蛋白基因,但具体发病机制仍不明确。  相似文献   

14.
<正> 围产期心肌病(Peripartum Cardiomyopathy,PPCM)在临床上并不少见,常可导致死亡,但其尸检报道在国内仅见2例,而因PPCM引起猝死案例尚未见报道。本文作者报告2例PPCM猝死的尸检材料。例1.女,21岁,临时工,怀孕8月。因咳嗽、咳痰伴气短,于某医院就诊,给予中药方剂治疗。服药后约15分钟突然倒地,昏迷,急送医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云南猝死(sudden death,SD)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学特点,为猝死的防治和法医学鉴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收集昆明医科大学司法鉴定中心2009—2017年尸体检验的363例猝死案例,回顾性分析其性别、年龄、发病到死亡时间、好发季节、死亡原因及诱因等猝死相关因素。结果猝死者男性多于女性,≥35~55岁年龄段为猝死高峰,发病后6h内死亡率较高,各季节死亡人数从高到低分别为春季、夏季、冬季、秋季。导致猝死的前十位死亡原因依次为冠心病、不明原因猝死(sudden unexplained death,SUD)、脑出血、急性出血坏死性胰腺炎、主动脉夹层破裂、心肌病、肺炎、肺动脉血栓栓塞、羊水栓塞、过敏。运动,输液、手术、药物以及轻微损伤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发病诱因,意识障碍或昏迷、胸痛或胸闷以及腹痛是冠心病猝死最常见的死亡前症状。结论中年男性猝死最常见,是猝死防治的重点人群。在法医学鉴定和猝死的防治中应对不明原因猝死给予重视。  相似文献   

16.
隐性冠心病猝死的案例国内报导较少 [1]。现报道一典型案例。 1 案 例   某男, 21岁,工人。某日上午上班时自觉乏力、 体虚、腹痛等,便躺在床上休息,不适未减轻。 随即起身步行回家,准备去看病。约 1小时后被人发现死于距工作地点约 100多米的路旁,尸体呈俯卧位。   据查,该男平素体健,坚持洗凉水澡,少感冒。 抽烟,量不详。家族史不详。   尸检:死后 4天尸检。尸长 173cm,肥胖体型。睑球结膜未见出血点,左面部有广泛性表皮擦伤,沾有泥土。翻转尸体口鼻腔有暗红色液体流出。口唇、指甲青紫。双侧胸腔分别有浅红色液体…  相似文献   

17.
心内膜弹力纤维增生症(endocardial fibroelastosis,EFE)是一种少见的心内膜心肌病,是婴幼儿心脏猝死的常见原因。临床上常突然发病,多因心力衰  相似文献   

18.
1案例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100例猝死均为1982~2003年,丹东地区例(60%);Ⅳ狭窄者30例(30%);其组织学改变主要是内皮细胞增生、肿胀,肌性肥厚,腔内积血,微血栓形成,管腔狭窄呈花环状、乳头状、同心圆状等变化。(4)心肌病变:本组100例中均有心肌断裂,其中有陈旧性心肌梗塞者30例,心肌充血者6例,心肌微血栓形成者4例。上述心肌病变均系心缺血性病变;对照组冠状动脉、小冠状动脉及心肌未见明显改变。2讨论(1)病理诊断小冠状动脉狭窄不仅发生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据报道,约有17种疾病可伴有小动脉狭窄病变,因此,小冠状动脉狭窄并非是特异…  相似文献   

19.
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traumatic subarachnoid haemorrage, TSAH)是一种常见的颅脑损伤,在法医病理尸检中尤为常见,可致猝死。国内外学者曾有酗酒后发生 TSAH的报道,大多在酗酒后因琐事被拳击头面部而引起,而本文报道二例主要是酗酒后本人自行倒地而引发 TSAH。作者就此二例尸检报告,结合文献进行死因分析。 1案例   案例 1:某男, 42岁,农民。某日中午在家喝了 4瓶花雕酒后骑车上街喝了一碗豆腐花,在返回家途中骑车撞倒在人行道上,不省人事,后被人送到家中,二天后死亡。   案例 2:某男, 33岁,工人。生前嗜好喝…  相似文献   

20.
朱宝利  李德祥  官大威 《法医学杂志》1991,7(3):14-15,13,F002
心脏性猝死占猝死的首位,而缺血性心脏病又占心脏性猝死的首位.然而猝死的尸检表明只有5%~40%发现有心肌梗塞的证据,而绝大部分心脏性猝死未见典型的病理变化.事实上很多心脏性猝死除由器质性病变所致外尚有很多情况是由于冠脉机能突变而且还有痉挛、纤凝、纤溶和再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