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从司法鉴定实践出发,对连环鉴定进行了定义。分析了连环鉴定与重新鉴定的区别、连环鉴定的表现形式,连环鉴定实践中存在着鉴定委托、收费、与前鉴定意见产生矛盾、连环鉴定书中分析说明的表述等问题。需要从委托书的鉴定要求、收费项目和价格、鉴定意见中的表述形式、加强与鉴定委托人之间的协商与沟通等方面不断规范和完善,以确保司法鉴定活动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有的书写人书写习惯存在书写习惯多样性样式和书写习惯多样性局部表现两种形式,这对笔迹鉴定的科学基础、逻辑关系等科学性问题有重要的影响.对此就书写习惯多样性的构成及特点、内在的逻辑联系等问题进行探讨,在此基础上提出对存在书写习惯多样性的笔迹鉴定样本、特征差异的评断以及鉴定意见表述等的要求.这一方面有利于完善笔迹鉴定的基础理论,另一方面则有利于避免因对书写习惯多样性认识存在缺陷而导致的鉴定意见错误.  相似文献   

3.
文章针对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从鉴定意见的本质入手,论证了检察机关对鉴定意见审查的必要性,着重探讨了检察机关对于鉴定意见的审查方法、步骤,提出对鉴定意见从形式审查到实质审查的递进,尝试摸索司法实践中可行性的审查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4.
鉴定意见作为一项兼具科学性和法律性的特殊证据,在诉讼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司法实践中出现了鉴定机构基于种种因素自行撤销鉴定意见的案例.本文通过分析鉴定意见撤销问题产生的原因、鉴定意见的基本属性与可撤销性的关系以及鉴定意见撤销的法律定位,提出了“以不撤销为原则、以有条件的撤销为例外”的解决思路,并对鉴定意见撤销的主体、标准、程序设计了具体方案.  相似文献   

5.
为促进我国司法会计鉴定事业的发展,在理论研究、创造与实践中进行有益的探索,本文把十几年来的司法会计鉴定工作认识问题着重归纳为三点,如"凡解决涉帐案件的专门性问题都属于司法会计鉴定"的认识问题、"司法会计鉴定结论认证标准及司法会计鉴定结论表述"的认识问题和"对司法会计鉴定主题概念"的认识问题,作了肤浅的评点.旨在进一步推进司法会计鉴定学科理论和实践,以求完善司法会计鉴定的立法制度.  相似文献   

6.
徐月笛 《证据科学》2016,(4):432-447
理论上看,物证鉴定意见合法性应具备资格要件、客体要件、程式要件、形式要件等四要件,刑事错案中四要件欠缺导致的物证鉴定不合法均有体现.虽然《刑事诉讼法》并未对物证鉴定意见的四要件作出法律层面的规定,但最高院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的第84条“对鉴定意见应着重审查的内容”的规定集中反映了合法性四要件的内容.法律上看,《刑事诉讼法》并没有对非法物证鉴定意见的排除作出直接规定,而是通过司法解释中“不得作为定案根据”的方式加以规范;而且,物证鉴定意见不存在瑕疵事由,物证鉴定意见取得过程中任一环节的失灵都可能导致其失去真实性.要保障物证鉴定意见的合法性,可以采取对物证收集合法化进行立法补充、逐步建立物证保管链制度以及在鉴定启动权中增加对抗因素等措施.  相似文献   

7.
张红建 《法制与社会》2013,(29):273-274
检察机关具有排除非法鉴定意见,维护法律公平公正的义务。但是在司法实践中,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往往存在盲目信任和片面性、封闭性等诸多问题,已经严重影响了检察机关办案质量。由此本文在修改后的刑诉法内,将其所规定的审查证据适用范围进行拓展,以能更好的解决审查起诉阶段对鉴定意见的审查。结合新刑诉法的有关规定及检察机关的职权对鉴定意见审查方法和制度进行探讨研究。  相似文献   

8.
鉴定意见作为一种证据形式,必须按法定程序进行审查判断后才能作为定案的依据。对鉴定人交叉询问可以保障对鉴定意见证据的审查质证。但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还存在受固有理念的左右、鉴定人备案登记管理制度的影响、鉴定人出庭率低等问题,影响了对鉴定人交叉询问的效果,需要进一步明确规定鉴定人不出庭作证的情形,完备交叉询问规则及形成鉴定人作证前宣誓程序。  相似文献   

9.
审判实践中工程造价司法鉴定存在以鉴代审严重、多次鉴定突出以及计价依据时有争议等问题。工程造价司法鉴定中审判权和鉴定权要有明确的行使范围。工程造价鉴定应坚持独立性原则和契约性原则。文章分析了鉴定机构的选择、鉴定资料的提供、鉴定意见的审查、鉴定人出庭义务以及补充鉴定与重新鉴定等实务问题,坚持鉴定费用由申请人预先支付、败诉方最终承担原则。当事人对造价鉴定机构的鉴定意见不服提起民事或者行政诉讼要求确认鉴定意见无效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  相似文献   

10.
司法实践中,存在多份重复性甚至冲突性死因鉴定意见的刑事个案频发,确认死因往往成为核心争点,如何审酌鉴定意见证据、认定实体事实继而成为法庭裁判的重心.但现行法并未识别死因鉴定意见较之其他类鉴定意见的特殊之处,以致一般性审查判断规则在具体适用中显得僵化.法庭对死因鉴定意见的“遵从”导致质证缺乏对抗性;死因鉴定意见所隐含的经验性、知识性、传闻性表明其并不自证其可靠性;死因鉴定意见具有间接证明属性,自身无法充足对死亡相关事实的完整证明,需要结合其他证据进行综合审查判断;死因鉴定意见要求鉴定人对尸检过程、尸检操作规程、意见作出的依据及意见认定等作出解释说明.为此,有必要在反思现行法不足的基础上,重塑死因鉴定意见审查判断的体系性规则:以审判中心主义为统摄性要求;确立被告人对质权,使其有权质疑并挑战控方证明;鉴定人出庭就死因鉴定意见做出解释与说明,此为死因鉴定意见可采性的程序性要件;明确专门知识人及其意见在诉讼中的地位和作用,使其成为增强质证充分性、有效性的手段.  相似文献   

11.
高洁 《北方法学》2013,(6):147-157
我国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设立专家辅助人制度,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对于刑事辩护来说意义重大。从证据法的角度看来,专家辅助人意见具有言词证据、意见证据、弹劾证据的多重属性,因此意见的内容应围绕鉴定意见中的专门性问题,并结合《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规则来提出;而法庭对于鉴定意见的审查也应从准入资格与可靠性两方面进行,以免专家辅助人意见替代鉴定意见来主导审判。  相似文献   

12.
陈如超 《证据科学》2014,(4):447-467
中国当今刑事鉴定争议频发。其中当事人与办案机关鉴定冲突最剧烈、不满手段最多样,且其社会影响最大者,目前主要聚集在部分死因鉴定领域。该类鉴定争议既滋生过度重复鉴定,更促使部分当事人上访、闹事,一度还以此衍生出暴力性群体事件。死因鉴定争议的发生,主要源于影响鉴定意见可信性的一系列因素,而非仅因为、甚或主要基于鉴定意见的客观可靠性。因此,为重塑中国刑事死因鉴定的公信力,必须走向从实践出发的法律研究与制度建构立场,以回应办案部门创建、并亟须理论提炼与立法改良的“过程导向信任”的鉴定争议解决机制。其关键措施,是通过死因鉴定程序的开放性与当事人双方(包括其聘请的法医专家)的充分参与性,从而实现鉴定意见的可信性或当事人可接受性;并以此领域的鉴定争议解决为突破口,进行鉴定制度改革,以提升中国整个刑事司法鉴定的公信力与可信性。  相似文献   

13.
法庭语音学     
本文对法庭语音学进行了研究综述,主要介绍了该学科的核心内容:说话人鉴定。在实际办案中,当未找到嫌疑人,只有犯罪分子的检材语音时,可以使用说话人画像/说话人分类技术。若没有犯罪分子的录音证据时,可以让受害人和证人进行说话人的听觉辨认。具体的辨认形式有两种:对熟人辨认和对陌生人辨认,在对陌生人辨认时可以采用语音辨认的方法进行。当检材语音和样本语音都齐备的时候,法庭语音分析专家就可以对二者进行比对检验了。目前语音比对分析涉及到的问题和领域有:基于贝叶斯方法的法庭推理和似然比计算、共振峰频率的测量应用、非解析感知与样例理论、法庭说话人自动识别以及不同方法的综合应用等。  相似文献   

14.
Speech variation of speakers is a crucial issue for speaker recognition and identification, especially for forensic practice. Greater intra-speaker variation is one main reason for incorrect speaker identification in real forensic situations. Understanding the stability of acoustic parameters and their variation in speech is therefore significant for the evaluation of effective parameters for speaker identification. In this paper, all vowels in Standard Chinese including five monophthongs, eight diphthongs and four triphthongs were combined with lateral /l/. Finally, 15 lateral syllables with different tones for 10 speakers were selected and acoustically analyzed. Central frequencies of the first four formants for each syllable were measured for quantitative comparison of intra- and inter-speaker variation in order to provide a general idea of speaker variation in Standard Chinese, and finally serving for forensic application. Results show that the overall intra-speaker variation is less than the inter-speaker variation in great extent under laboratory condition though occasionally they are contrary. This supports the basis for forensic speaker identification, that is, intra-speaker variation should be less than inter-speaker variation in many acoustic features, and further validates the probability and reliability of forensic speaker identification.  相似文献   

15.
以审判为中心的庭审模式是当今诉讼改革的主要方向,案件庭审实质化是诉讼改革的主要目标,在此背景下,法医鉴定人出庭质证将会实质化、常态化。为此,最高人民法院等部门出台了保障鉴定人出庭的相关规定、规则。法医鉴定意见质证实质化要求法医鉴定人在出庭时履行相关义务:尊重法庭、如实回答提问、释明鉴定意见。当前法医参加庭审质证中存在法医鉴定人出庭率低、鉴定意见的法律性质不明确、鉴定人出庭的具体要求不明确、与包括专家辅助人在内的其他专家证据形式的冲突等问题。为此,笔者向法医鉴定人提出三点建议:不断学习,提升专业技能;加强修炼,提高法律知识;注重实践,强化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16.
常林 《证据科学》2009,(5):629-634
本文通过分析一个涉及法医学鉴定的刑事案例,导出司法鉴定对案结事了的积极作用,重点论述了目前司法鉴定制度影响案结事了存在的问题。司法鉴定制度与案结事了密切相关,司法鉴定制度改革决定案结事了这一司法目的。特别强调案结事了背后.可能因对司法鉴定所谓权威性的迷信或盲目遵从而丧失最基本的公平正义。指出专家辅助人制度的建立将有助于真正实现案结事了。  相似文献   

17.
高洁 《证据科学》2013,(4):474-485
我国2012年新《刑事诉讼法》首次设立了专家辅助人制度,对鉴定意见的质证提供了技术上的支持,对于刑事辩护来说意义重大。从证据法的角度看来,专家辅助人意见具有言词证据、意见证据、弹劾证据的多重属性,因此意见的内容应围绕鉴定意见中的专门性问题,并结合《刑事诉讼法》及相关司法解释对鉴定意见的审查判断规则来提出;而法庭对于鉴定意见的审查也应从准入资格与可靠性两方面进行,以免专家辅助人意见替代鉴定意见来主导审判。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塞音过渡音征的个体特性及在说话人鉴定中的价值。方法选取9位女性发音人普通话中的6个塞音与元音/i、a、u/组成的单音节,提取每个音节F2、F3的起点值和目标值进行统计分析,并计算说话人的塞音音轨。结果 (1)过渡音征形态特征在不同说话人之间具有差异;(2)各音节的说话人区分率呈现较大区别,音节/tu/的说话人区分率较高而/khu/音节几乎不具备说话人区分能力;(3)与零声母音节相比,音节中3个元音的F2共振峰频率均值受到塞音的影响而提高,其中/i、a/F2提高的幅度要大于/u/;(4)不同说话人的音轨存在差异。结论在说话人鉴定中选取塞音音节进行比对时要注意不同音节的说话人区分率,尽量避免选取舌根塞音音节;塞音过渡音征的形态和音轨数据可以应用于说话人鉴定。  相似文献   

19.
丁春丽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28(2):123-125,129
随着医疗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移植后供者源细胞几乎存在于受者所有组织,必然对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产生重要影响,应引起法医工作者的重视,避免因此而产生错误的司法鉴定结论。本文就近年来allo-HSCT受者不同组织DNA嵌合状态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法医物证鉴定的影响作一综述,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法医学鉴定意见是重要的诉讼证据,鉴定标准尤其是强制性标准直接影响鉴定意见的科学性、公正性和权威性。当前我国法医学鉴定的强制性国家标准仅有3项,推荐性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489项。法医学标准数量有限,尤其强制性标准奇缺,已经影响到我国法医学鉴定实践和学科发展。《强制性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旨在加强和推进我国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管理和发展。笔者建议,以该办法的实施为契机,相关行政管理部门应当发挥更多作用,采取有力措施推进法医学鉴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定,进一步补充、修改、完善法医学鉴定行业标准,强化法医学鉴定强制性国家标准的执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