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与生活》2009,(10):61-61
德国议会联邦议院2009年4月24日通过法案给做基因测试列出限制。这一法案禁止做秘密亲子鉴定,违者将面临最高5000欧元罚款。根据这一法案,婴儿出世后,若家长出于性关系不明朗等原因而要求进行私人亲子鉴定,则一律被禁止。亲子鉴定只能由医生实施,而且要征得涉及鉴定各方的一致同意。这意味着匿名做亲子鉴定违法。  相似文献   

2.
科学发展使亲子鉴定检材多样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在当今社会,亲子鉴定已不是什么新名词,它是英文PaernityTest的翻译名词.确切地说,Paternity Test应译为父权鉴定.但亲子鉴定除了鉴定父权外,有时也需鉴定母亲与孩子之间的血缘关系.8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脱氧核糖核酸(DNA)分析技术特别是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的发展,以及法医生物学家对于新一代DNA遗传标记短串联重复(STR)的研究,很多生物性检材已被用于亲子鉴定.现将华西医科大学法医学系物证教研室除血液外用于亲子鉴定的检材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亲子鉴定解决了困扰司法鉴定多年的“父权”问题,但亲子鉴定是一把双刃剑,“滥用”亲子鉴定也会使家庭不睦,产生社会不安定因素。目前急需建立省级亲子鉴定委员会制度、法定的鉴定部门及鉴定人资质的认定制度、统一的亲子鉴定技术质量标准、亲子鉴定检验的相关程序制度和亲子鉴定复议制度,以规范亲子鉴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
钱俊 《法制与社会》2014,(15):131-132
DNA亲子鉴定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较为广泛的利用,其在相关案件的处理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DNA亲子鉴定技术在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方面的问题,本文着重就该类鉴定所涉及的DNA亲子鉴定标准、DNA亲子鉴定中的鉴定人、强制进行DNA亲子鉴定问题、DNA亲子鉴定的伦理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5.
从古代的"滴血认亲"到现如今的分子生物学检测技术,亲子鉴定的准确率逐步升高,重要性要逐步提高;而DNA指纹技术的产生,成为了分子生物学技术当中的新方法,它可以从分子水平对不同种类生物之间或者同种生物之间差异进行区别鉴定,本文作者主要阐述了DNA分子技术以及它在亲子鉴定当中的应用及意义。  相似文献   

6.
赖红梅 《河北法学》2013,(1):131-139
目前,我国的亲子鉴定正处于一个方兴未艾的时期,亲子关系纷争的日益增多加之DNA鉴定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作为依托于DNA科学鉴定技术之上的亲子鉴定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及信赖。首先分析我国目前亲子鉴定结论在诉讼实务中的定位以及存在的问题,同时结合美国及日本对于亲子鉴定结论对亲子关系纷争中的作用和相关规定及实务进行梳理分析,对我国亲子鉴定结论在诉讼实务中的定位提出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7.
亲子鉴定,又称为亲权鉴定,是近代法医学术语。亲子鉴定具有最原始的功能、核心功能、其他功能等。虽然亲子鉴定问题在我国民事审判实践中由来已久,但是目前我国还没有专门的法律来规范亲子鉴定行为,可以说亲子鉴定方面的法律规定几乎处于空白状态。因此在具体的实践中,应严格控制亲子鉴定的适用,同时引入时效制度等。  相似文献   

8.
<正>常规亲子鉴定分为两种,一种是被检测男子、孩子生母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鉴定,称为三联体亲子鉴定;另一种是被检测男子(或被检测女子)与孩子的亲子关系鉴定,称为二联体亲子鉴定。目前在亲子鉴定中,二联体亲子鉴定的比例远超过三联体亲子鉴定,在二联体亲子鉴定中,由于缺少父母一方的遗传信息,特别是当争议父与生父之间存在近亲血缘关系的时候,争议父与生父之间就会有同源等位基因,而且血缘越近,有同源等位基因的STR基因座就会越多,这种情  相似文献   

9.
DNA亲子鉴定技术作为鉴定亲子关系的一项重要技术,它的应用使血缘关系更为明晰化,使亲子法律关系更为明晰化。但是随之DNA亲子鉴定技术用途应用的广泛,提起适用的频率与适用的情况也随之攀升。因此,对于DNA亲子鉴定这项鉴定技术,我们应认真的思考它存在的利与弊,同时也应解决其显现的更多为之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DNA技术与亲子鉴定缪德润亲子鉴定是用医学及生物学的有关理论和技术,判别父母与子女是否亲生关系。这种鉴定最初是由于处理财产继承权或子女抚养责任等问题的需要,故通常称亲权鉴定。亲子鉴定常发生于强奸、婚姻外性关系等对生父有争议的情况,亦有由于医院产房不慎...  相似文献   

11.
2000年9月8日,新疆某市发生特大爆炸事件,一辆装满准备报废弹药的汽车突然爆炸,造成多人死亡.由于爆炸威力巨大,并伴有大火,遇难者尸体损毁严重,难以确定死亡人数以及遇难者的身源,需要进行DNA检验.本实验室运用STR复合扩增、荧光自动检测技术和"亲子鉴定比对软件"(公安部物证鉴定中心设计),成功地认定了46个遇难者的身源.有关灾难受害者身源鉴定(DVI,disaster victim identification)中应遵循的一些基本原则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赵信会 《证据科学》2016,(6):747-757
最高人民法院于2011年创制的亲子鉴定推定以实现亲子确认诉讼的确定性解决为目标,主要的缺陷是模糊了举证证明责任制度的程序地位、与举证证明责任的程序功能相悖、适用条件模糊。作为其理论依据的证明妨碍理论难以为亲子鉴定推定提供正当性,事实上域外很少有采用亲子鉴定推定的立法,即使个别采亲子鉴定推定立法例的国家,司法中对之的适用也非常谨慎。应对亲子确认诉讼中,当事人一方拒绝配合协助鉴定的情况,可以坚持直接强制为原则,并辅之鉴定材料的替代获取。  相似文献   

13.
亲子鉴定可分为父母子三方均参与的三联体亲子鉴定和父(或母)子参与的单亲亲子鉴定。由于缺失亲代一方的遗传信息,单亲鉴定的难度更大,对于某些案件很难进行判定。现报道一宗疑难案件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刘杰 《政府法制》2005,(5):18-21
曾成功了断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婚外情悬案的"Y染色体鉴定"在中国也派上了用场。前不久。西南司法鉴定中心出了一张"隔代"亲子鉴定结果报告单。这张报告单掀开了一个几近尘封的传奇而又痛苦的情爱故事。  相似文献   

15.
目的开发小型实验室适用的亲子鉴定管理软件,提高工作效率。方法选用简单易用的MicrosoftVBA语言,结合MicrosoftWord和Excel软件,利用宏功能,设计小型实验室专用亲子鉴定管理软件,使之包含数据录入及维护、亲权指数及相对亲权关系概率计算、报告形成及打印三大模块。结果试用证实:基于VBA语言的“亲子鉴定通”软件能用于亲子鉴定案例信息管理及报告打印,提高鉴定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结论基于VBA语言的“亲子鉴定通”软件适用于小型实验室的亲子鉴定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6.
我国亲子鉴定缺乏法律依据 近年来,我国亲子鉴定的数量每年都以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数量增长,但我国婚姻法虽经多次修订,至今仍未确立亲子确认及否认这一亲属法上的重要制度,其他法律对于"亲子诉讼及亲子鉴定"也没有明确的规定.最高法院在1987年6月曾作出<关于人民法院在审判工作中能否采用人类白细胞抗原做亲子鉴定问题的批复>,对于亲子鉴定的规定唯一的依据,但因该内容只作原则性规定,对具体的情况及如何处理没有作进一步阐明,尚缺乏严谨的司法操作性.  相似文献   

17.
社会上日益增多的亲子鉴定引起家庭成员间的信任危机,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亲子鉴定从技术上能够鉴定血缘关系,但夫妻间的信任,却是用任何技术手段无法甄别的。  相似文献   

18.
鲁涤 《证据科学》1998,5(2):83-84
妊娠12周以前称为早孕期.早孕期亲子鉴定是多年来法医学鉴定面临的问题.早孕绒毛组织细胞与胎儿一样,来源于受精卵,对绒毛样本的检测可反映胎儿的遗传特征.因此,可以通过绒毛膜组织的检验,实现对胎儿的亲权鉴定.  相似文献   

19.
建立亲权鉴定实验室规范及技术标准,对于规范鉴定技术、保证亲权鉴定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现在,英、法、德、意、日、美等发达国家已相继提出了亲子鉴定标准建议,明确指出从事亲子鉴定的实验室应该遵守ISO/IEC17025标准。为了提出我国的相关标准建议,撰稿者查阅了国内外相关标准和专业文献资料,充分吸收和借鉴了法医物证学检验的新理论、新方法和新技术,主要参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庭科学DNA实验室规范(GA/T282-2002)”、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共安全行业标准“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规范(GA/T383-2002)”、国际法医遗传学会(ISFG)亲子鉴定委员会提出的标准建议(recommendationsongeneticinvestigationsinpaternitycases),严格遵循科学依据和行业规范,拟订了亲权鉴定实验室技术标准,包括案件受理、检材提取与保存、DNA提取、检测、概率计算、鉴定结论的判定依据、检测结果中出现特殊情况的处理等。  相似文献   

20.
正1案例1.1简要案情一起亲子鉴定案件,在法院委托本中心之前,已在多家鉴定机构进行过亲子鉴定,均报告有3个STR基因座不符合遗传规律,有的鉴定机构给出了排除亲子关系的鉴定意见,故被检父提起诉讼,要求解除父子关系并将抚养权转移至孩子生母。1.2检验过程本中心受理该案后,采集了孩子生母、孩子及被检父的血痕样本,按照《法庭科学DNA实验室检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