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编辑同志:在经济类党纪政纪案件中,我经常看到一些被调查对象涉及短款、借用公款、挪用资金、挪用公款、挪用救灾救济款物和挪用专项资金等问题。我所提的问题是:1.短款与挪用公款的区别何在?2.挪用公款与借用公款有什么不同?3.挪用公款与挪用资金有什么区别?4.挪用救灾救济款物与挪用专项资金又有什么区别?读者:张波  相似文献   

2.
《刑法》第384条规定的挪用公款罪是:“……挪用公款归个人使用……”,而《刑法》第272条第1款规定的挪用资金罪是:“……挪用本单位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即挪用资金罪的客观要件比挪用公款罪增加了“借贷给他人”的规定。如何理解“借贷给他人”中“他人”之含义,目前存在分歧。 一种观点认为,“他人”仅限于挪用者本人以外的其他个人,而不包括单位(或法人)。为私利以个人名义将挪用的单位资金交给其他企业事业单位、机关、  相似文献   

3.
与挪用公款罪相比,挪用资金罪的“归个人使用”具有独特的内涵,其独特性源于该罪的规范目的,即维护“私法领域中的身份契约制度规范”的有效性。只有违反身份契约制度规范的“个人决定”,才能损害身份契约制度规范的有效性,才能凸显挪用资金罪的不法。“个人决定”是“归个人使用”要件的题中之义,是挪用资金罪中重要的归责依据。挪用资金罪的“归个人使用”是指,个人决定将本单位资金供本人、亲友等自然人或者其他单位使用,并具有“以个人名义进行的”或者“以单位名义进行,谋取个人利益的”情形。  相似文献   

4.
王某的行为构成挪用资金罪1997年修订的《刑法》第272条规定的挪用资金罪,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的资金归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数额较大,超过3个月未还的,或者虽未超过3个月,但数额较大,进行营利活动的,或者进行非法活动的行为。本罪的构成要件是:一、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本案中的犯罪嫌疑人王某,原任某市农业银行副行长,退休后被某市城关镇人民政府聘任为城关镇农村合作基金会经理。从以上可以看出,王某并非国家讥关工作人员,…  相似文献   

5.
刘文 《法学》1998,(12)
挪用资金罪,是指公司、企业或者其他单位的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挪用本单位资金为个人使用或者借贷给他人的行为。因此,挪用资金罪是由本单位工作人员实施的犯罪行为。所谓本单位工作人员,通常是指与本单位具有劳动合同关系或人事关系的人员。那么,受本单位委...  相似文献   

6.
使用单位资金为个人债务提供担保是否属于挪用资金归个人使用,关键并不在于是否存在担保手续,而是要从实质上进行分析,判断单位是否对资金失去控制。上市公司高管逃避财务监管,个人决定将上市公司资金提供给关联企业使用的,属于以个人名义将资金供其它单位使用,应当认定为挪用资金罪。挪用资金罪与背信损害上市公司利益罪之间属于静态法条交叉竞合,在实行行为同时符合两罪客观构成要件的情况下,应当从一重处断。由于证券交易市场涉及证券、资金两种财产利益载体以及证券账户与资金账户两种保管空间,在认定证券公司工作人员是否构成挪用资金罪层面,应根据其行为特点进行细致分析。  相似文献   

7.
1995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关于惩治违反公司法的犯罪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增设了挪用资金罪,为司法机关依法打击挪用资金犯罪活动提供了法律依据,对保护公司和其他企业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经济秩序,保障市场经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依据《决定》和1995年12月26日最高法院作出的《关于办理违反公司法受贿、侵占、挪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结合司法实践,就挪用资金罪的有关问题作些粗浅探讨.  相似文献   

8.
在无法查明企业经济性质的情况下,对企业负责人将企业资金转移到个人账户进行股票交易的行为,不应按刑法第二百七十二条第一款的规定认定为挪用资金罪。  相似文献   

9.
正本文案例启示:挪用资金(公款)罪三个月期间的起始时间是挪用之日,截止时间是挪用人被采取强制措施之日。因不可抗力使挪用人不知归还、不能归还;被害单位承诺及司法机关介入可导致三个月期限中止。挪用人在三个月期限内归还所挪款项;被挪用单位承诺及挪用人死亡可导致三个月期限终止。一、问题的提出在我国《刑法》分则四百多个罪名中,挪用资金罪和挪用公款罪具有特殊的犯罪结构和入罪条件,尤其以时间长短作为犯罪成立与否的尺度,显然是立法者  相似文献   

10.
是挪用公款罪还是挪用资金罪──兼谈《关于惩治违反公司犯罪的决定》在审判实践中的若干问题陈建忠,章科峰被告人罗某,系武汉市一公司出纳员。1994年4月至5日间.罗某利用职务之便,采取收款不入帐等手段,将其他单位归还给该公司的还款6.5万元挪归个人使用。...  相似文献   

11.
在司法实践中,从客观方面分析挪用资金罪和职务侵占罪的区别主要是看行为人是否将本单位的资金采取不入账或者入账后以非法手段平帐的手段供本人、他人使用。一般而言,公司、企业或其他单位的人员利用职务便利,占有单位资金未平帐行为属于挪用资金罪的评价范畴。但是在某些个别案件中,针对同一行为结合案件的具体情节,可能对行为人的主观故意做出不一样的认定,从得出行为人构成职务侵占罪的结论。本文将以司法实务中的案例出发,分析占有单位资金未平帐行为在挪用资金罪向职务侵占罪转化中的评价及认定。  相似文献   

12.
挪用资金罪中“挪而未用”的行为应该如何认定在现有法律体系中并没有给予充分明确,立法上的不完善导致理论界、实务界对该罪的诸多问题都存有争议。本文认为应当在为“用”而“挪”的立场基础上,将“挪”作为客观要件内容,将“用”作为主观要件内容,从而对“挪而未用”行为进行正确认识。  相似文献   

13.
挪用资金罪作为侵犯财产罪中的一种挪用型犯罪,其中有诸多疑难问题.本文主要针对其中的一些问题进行阐述,如有关本罪的犯罪对象“资金”一词,应严格解释为货币而不应扩大解释为包括股票、国库券等有价证券在内.同时,对于司法实践中经常出现的“挪而未用”的情形,应认定为挪用资金罪的既遂形态而不是未遂或不构成犯罪.  相似文献   

14.
公司人员侵占、受贿、挪用资金案管辖之我见花克明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规定,贪污贿赂犯罪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那么,目前由人民检察院立案侦查的公司、企业人员侵占、受贿、挪用资金犯罪是否属于贪污贿赂犯罪的范畴?是否仍应由检察机关管辖?目前笔者认为,此类案件仍...  相似文献   

15.
笔者拜读了田宏杰博士撰写的《挪用公款罪司法认定中的疑难问题研究》(以下简称“田文”,刊载于2001年《人民检察》第七期“法学专论”栏目),深受启发,受益非浅。该文对挪用公款罪司法认定存在着的若干争论较大的疑难问题进行了研讨,笔者试图就文中关于“同时具备法律规定的几种形式的挪用资金行为”(“田文”第二题第4小题的数额计算和处罚的几种情况谈点不同看法。  相似文献   

16.
挪用型犯罪在犯罪的客观方面具有相同的行为特征,只是根据犯罪主体的身份、犯罪对象的性质不同区分为挪用公款罪和挪用资金罪。然而,市场经济的发展使用主体的身份以及款额的性质不再界限分明。目前,我国正  相似文献   

17.
甘国彪 《法制与社会》2012,(25):126+129
本文从挪用资金罪的基本主体入手,结合刑法、公司法、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立法文本,对我国市场经济中各种主体进行区分。挪用资金罪的基本主体是本单位对资金有权主管、管理、支配、经手的人员,该人员应当是与本单位有实际隶属或者雇用关系的人。私营企业主是否能构成本罪主体则是要根据私营企业的法律地位和组织形式进行判断,其中关键要点是私营企业的财产是否具有独立性。  相似文献   

18.
《法律与生活》2010,(17):F0002-F0002
世界石油易货中心董事长挪用公款罪经武绍智辩护成功取保侯审后作撤案处理 北京市联通公司女职员挪用资金案经武绍智辩护量刑减轻3年  相似文献   

19.
《法律与生活》2010,(24):F0004-F0004
[典型案件] 世界石油易货中心董事长挪用公款罪经武绍智辩护成功取保候审后作撤案处理 北京市联通公司女职员挪用资金案经武绍智辩护量刑减轻3年  相似文献   

20.
淮河 《检察风云》2006,(2):19-21
本篇写的是刘付臣挪用资金、挪用公款、合同诈骗13亿元的案件。此案本刊去年第6期曾有消息报道,本期此文,详尽地揭示了该案的全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