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胡晓翔 《证据科学》2002,9(4):193-196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已于2002年9月1日生效,<医疗事故处理办法 >(以下简称<办法>)同时废止.本文无意介入有关<条例>的一些重大论争的讨论,仅就如何贯彻落实<条例>,做好<条例>与<办法>的衔接工作,谈一点个人的"杞忧", 愿与同行探讨.  相似文献   

2.
彭雪元 《证据科学》2002,9(2):76-77
国务院最近通过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是在原<医疗事故处理办 法>的基础上,几经修改,终于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 称<证据规定>)实施后出台了.经粗略比较研究后,笔者以为,<条例>的规定意义重大 ,却又意味深长.  相似文献   

3.
2002年9月1日起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取代了<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同年4月1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第4条第8项规定了医疗侵权诉讼举证责任倒置:对于医疗行为引起的侵权诉讼,由医疗机构就医疗行为与损害结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及不存在医疗过错承担举证责任.  相似文献   

4.
陈志华 《证据科学》2002,9(2):72-76
2002年4月14日,在经过了近十年的修订之后,在社会各界人士广泛关注的目光中,<医疗 事故处理条例>终于被公之于众,并将于2002年9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部涉及医患双方尤其 是患者权益保护的行政法规的名称改变了,由原来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 法>)变为目前<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但是,引起人们注意的不仅仅是其名称的变更,而更重要的是其内容的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5.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为<条例>)终于在2002年4月初与公众见面了,这部令 世人注目的行政法规,无论是在其内容上还是形式上都较过去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 下简称为<办法>)有了比较大的变化,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细化了一些具体规定,从而增强了可操作性.具体说来有以下一些重大变化.  相似文献   

6.
孙东东  刘瑞爽 《证据科学》2002,9(3):131-133
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4月4日由国务院正式颁布,并将于2002年9月1日起实施.1987年6月29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同时废止.<办法>运行了十多年,既不能有效保护医方的合法利益,也不能有效保护患方的合法权益,同时阻碍医学的进步,影响医疗行业的声誉,已经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因此,<条例>对<办法>作了重大补充和修改,它的出台将使医患双方的合法权益得到合理的保护.<条例>与<办法>相比,具有很大的进步,也有一些不足之处.本文将从如下7个方面对<条例>进行辨析:  相似文献   

7.
田斌榜 《证据科学》2003,10(2):65-67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其配套规定较好地规范了医疗机构对医疗风险的责任与义务,医疗事故的构成条件较以往更趋合理;但也存在某些缺陷和理论误区.如<条例>第49条第2款的规定就有悖于形式逻辑的一般原则,有悖于过错责任的侵权责任的一般归责原则,不利于强化医疗机构对医疗风险的注意义务.探讨、澄清这些问题 ,有利于医患纠纷的正确处理.审判机关在调处医患纠纷时要正确适用民法原则和<条例> 规定,要全面审查技术鉴定资料.人民法院技术鉴定机构在医疗事件技术鉴定中要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8.
新颁布的并于今年9月1日即将施行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明确 规定:"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应当将患者的病情、医疗措施、医疗风险等如实告知患者" ,即"知情同意".但在具体的医疗活动中,怎样才算做到了知情同意?<条例>仅作了 一般原则规定.那么,根据什么标准可以说医务人员向患者提供的信息是充分的或合适的? 根据什么标准可以说患者已经知情?对此,作者结合实际工作的体会,谈谈以下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9.
王平荣 《证据科学》2002,9(3):133-135
随着新<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于2002年9月1日起施行,1987年6月29 日国务院发布的<医疗事故处理办法>将同时废止.医患关系问题,将在一段时期内上升为社会热点问题的顶峰.由于医疗纠纷容易引起社会同情,加之当事人的渲染,个别媒介带有倾向性的报道和炒作,有的公安人员认为"纠纷在先,闹之有因"不能按<治安管理处理条例>严肃处理.有的患者、家属聚众冲击、打砸医院,围攻、侮辱、威胁、殴打医务人员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人员,一些地方医院的医疗秩序和卫生行政部门的工作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和干扰.医疗纠纷已成为当前政府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医患关系问题已成为我国当前不能不研究和不能不解决的问题之一.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新出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和学者们提出的<中国民法典*侵权行为 (法)编草案建议稿>为对象进行比较研究,试图探讨有关医疗过错的现实立法态度和学者们的意向,并对医疗过错立法提出个人的观点,希望能对我国民法典的起草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11.
12.
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问题,一直以来都是学界争论的焦点和司法实践的难题,我国《民法通则》明确否认了胎儿的民事权利能力,使其作为民事主体的资格缺失。当胎儿遭受不法侵害时,按照现行法律的规定,其对加害人不享有损害赔偿请求权,这显然违背了民法公平公正的基本原则,不利于胎儿利益的保护。如果赋予胎儿损害赔偿请求权,则与我国《民法通则》相抵触。在这种情况下,立法者应当充分借鉴大陆法系、英美法系及我国台湾地区的研究成果和立法经验,广泛吸收学者先进的立法建议,采取附解除条件的总括保护主义立法模式,赋予胎儿民事权利能力,以强化对胎儿利益的民事立法保护。  相似文献   

13.
《法学杂志》2011,32(12)
城乡一体化是使城乡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方面协调发展的过程,系统庞杂、内涵丰富。检察机关服务城乡一体化既是法治的基本要求,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的体现和“三项重点工作”的落脚点。当前,在城乡一体化进程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检察机关应在完善组织机构、履行检察职责、健全工作机制等方面不断探索,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切实可靠的法律保障。  相似文献   

14.
15.
冯茜 《金陵法律评论》2005,(4):133-137,143
运用叙事学理论和复调小说理论,对霍桑<红字>的矛盾性进行分析,可以发现这部作品存在多种声音的叙述:第一,叙述者的声音;第二,隐含作者的"声音";第三,小说中海丝特·白兰、丁梅斯代尔、齐灵窝斯三位主人公声音的在场.由于多种声音的出现,读者在解读作品时能真切体会到作者的思想及<红字>中存在的矛盾性.  相似文献   

16.
17.
18.
19.
民事主体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表现出其个性化的价值特点,对这些个性化的价值进行分析可以找出民事主体整体的价值定位。民事主体除了对社会和个人的价值之外,还应注意到它作为一种制度在整个民法体例构建中所起的作用,即民事主体的体系价值。  相似文献   

20.
附随义务的本质不在于是否由法律规定或合同约定,而在于它是诚实信用原则的派生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