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不仅需要从刑事实体法的角度对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而且,也需要从刑事程序法的角度对此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对其中的疑难问题来说,更应当从刑事程序的独特情况出发,以程序公正为基本要求展开研究。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若只是局限于认罪认罚的实体法意义上的从宽、程序法意义上的从简,许多疑难问题解决不了。应当以认罪认罚在刑事程序中的证据价值为基础,坚持无罪推定、权利保障、职权规制等原则,研究解决完善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之相关疑难问题,包括权利保障问题,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所涉及的职权部门之间的制约问题,刑事证明要求在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的问题等,以求有助于推动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完善,预防、避免刑事诉讼中的认罪认罚从宽制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累犯司法实务若干疑难问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彩霞 《法学家》2002,(3):20-25
19世纪后半叶以来,累犯问题不但成为犯罪学或刑事政策学中最重要的课题,而且还是各国司法实践中重要、棘手的问题.①累犯情节的具备与否,影响着法院的刑罚裁量活动,对被告人的刑事处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对累犯认定和处理中的实务疑难问题的研析,力争合理、恰当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3.
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thecrimeofhugeunidentifiedproperty),是在我国社会实行改革开放的巨大变革进程中,适应惩治犯罪分子的需要而规定的一种罪名。自该罪设置以来至今一直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存在颇多争议,涉及到的主要疑难问题有实体要件中的客观要件、巨额资产数额计算、共同犯罪和法定刑等问题,以及诉讼程序中的证明责任、说明时间、定罪后查明来源的处理等问题。笔者将就上述疑难问题的认定做出如下探讨。一、实体要件(substantialelements)疑难问题探讨之(一)巨额财产来源不明罪的客观方面问题(objectiverequisitesofcrime)巨额财产来源…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程序对于确保有效打击犯罪、保障犯罪嫌疑人合法权益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司法实践中,形形色色的刑事案件,特别是跨地区犯罪案件常常给司法机关带来刑事程序方面的疑难问题,比如,案件起诉后,外地公安机关发现被告人重大犯罪事实该如何处理,就是一个经常遇到的问题,本刊特邀专家对此问题进行研讨。  相似文献   

5.
赵栩 《法制与社会》2012,(33):278+288
聚众犯罪的转化犯问题在我国具体的刑法适用中广泛存在,也成为刑事司法实务中的疑难问题,本文从转化犯的概念和特征出发,分析司法实务中存在的转化犯认定中的疑难问题,有利于在司法实践中更好的分析具体案情,做到定罪量刑的准确。  相似文献   

6.
刑事审判中几个疑难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刑事审判中的疑难问题,或者在定罪上,或者在量刑上,处理起来让人费尽踌躇。本文作者针对审判实践中接触到的单位实施的刑法没有明文规定为单位犯罪的行为如何定罪处罚,国有控股公司或国有参股公司中国有公司人员的认定,驾驶机动车、非机动车抢取他人财物行为的定性,诉讼诈骗行为的认定,以及金融诈骗与职务犯罪的界限等疑难问题展开了理论联系实际的探讨。正确处理好这些问题,对于更有效地打击犯罪,贯彻法治原则,坚持罪刑法定,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赔偿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处理,除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有相应的规定外,在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问题的规定》(以下简称《规定》)等司法解释中也有规定,但对于被告人确无赔偿能力等问题的判断和处理,没有明确下来,有的规定甚至还存在法律冲突,不利于司法实际操作。现将审判实践中遇到的三个具体疑难问题进行探讨。一、关于被告人确无赔偿能力的附带民事诉讼案件的处理理论界有两种观点。一种观点认为,附带民事损害赔偿应当充分吸收单纯民事…  相似文献   

8.
刑法溯及力若干问题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刑法溯及力问题在刑事司法中有着重要的作用。在刑事司法实践中全面贯彻从旧兼从轻原则,是我国法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保障公民人权以及开展国际司法协助的需要。但在司法实践中,刑法的溯及力存在着一些有争议的疑难问题。笔者期望借助于对此问题进行的探讨能使刑法的溯及力原则得到正确、全面的理解与适用。  相似文献   

9.
2001年中国刑法学研究会年会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刑法学研究会2001年年会于2001年10月15日至10月19日在山东济南召开。会议研讨的内容为:(1)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刑事法治建设;(2)当前社会治安整顿治理中的刑法问题;(3)职务犯罪疑难问题。  相似文献   

10.
陈心歌 《证据科学》2011,19(5):548-561
刑事司法鉴定制度的基本原则有丰富的内容,既包括刑事诉讼法的基本原则,也包括证据法的原则,还包括鉴定制度所特有的原则。其中,无论是刑事诉讼法中的基本原则还是证据法的原则,在鉴定问题上又都有其特殊的要求。本文以刑事诉讼法的修改为视角,从解决刑事司法鉴定程序失灵等疑难问题出发,选取其中不可替代的三个原则,即权利保障原则、程序...  相似文献   

11.
湖南省桃源县人民法院近几年来重视开展调查研究。他们及时抓住在刑事、民事等各项审判实践中遇到的新情况和疑难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写出一些调研文章。虽然其中有些观点尚有待于在审判实践中进一步探讨、补充和完善,但他们联系审判实际,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工作的做法,是值得提倡的。本刊上期和本期选登其“个体工商户中个人经营的财产责任划分之浅见”和“谈谈对赠与的认定及其处理”两文,供大家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2.
2006年8月31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主办、丹麦人权研究所、《环球法律评论》协办的“《刑事诉讼法》修改疑难问题研讨会”在北京华侨大厦召开。来自全国人大法工委、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检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中国政法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西南政法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广州大学人权研究中心、湘潭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出席会议。与会代表就《刑事诉讼法》修改中的诸多疑难问题,如刑事一审程序的改革、证明责任制度的完善、诉讼结构的调整、死刑程序的…  相似文献   

13.
共同犯罪实行过限的认定,是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疑难问题。认定是否成立共同犯罪的实行过限,应当依据临时实行行为的犯罪与原共谋罪行的性质差异、其他共犯在共同犯罪中的地位和作用及是否在场、当场或事后即时表现等具体情况综合判断。  相似文献   

14.
本书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分则第八章所规定的贪污贿赂罪所涉具体罪名为研究对象,参照最新刑事立法、司法解释对各特定犯罪的规定,结合国内最新司法判例和贪污贿赂犯罪理论研究对定罪量刑中热点、疑难问题的最新研究成果,是国内第一本以判解性。  相似文献   

15.
警察在执行公务抓捕犯罪嫌疑人时,犯罪嫌疑人拒捕致使警察受轻微伤害的情形,在实践中经常发生。那么,在对犯罪嫌疑人提起公诉时,警察能否作为被害人,对其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呢?警察受伤应该怎样得到赔偿?本刊结合典型案例,特邀专家、学者就其中涉及的相关疑难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来我国毒品犯罪案件数量不断攀升,禁毒斗争的严峻形势有增无减,有必要检视毒品犯罪的刑事立法及司法对策之得失。《刑法》第356条关于毒品再犯的规定是分则中唯一针对再犯从重处罚的条款,其在抗制毒品犯罪中起到了不可低估的震慑与惩戒作用。但该制度在性质定位、与累犯竞合的处理等问题方面一直存在争议,影响其司法功效。本文基于实然层面,坚持毒品再犯说的观点,解析了毒品再犯构造中的几个疑难问题,提出并论证了未成年人不适用毒品再犯从重处罚的观点,提出了毒品再犯与累犯竞合的处理规则。  相似文献   

17.
如何处理刑事存疑能体现出一国的刑诉理念、价值取向乃至司法的文明发达程度。本文指出修改后的《刑事诉讼法》施行以来,我国刑事存疑的处理异常混乱,从而直接影响了司法统一、被告人的权利保障乃至刑罚权行使的正当性。因此,总结我国刑事司法中的教训和实践经验,建立与完善刑事存疑处理机制已成为我国刑事司法改革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8.
马俊芳 《法制与社会》2012,(24):254-255
共同犯罪在刑法理论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各国刑法所关注.在共同犯罪的司法实践中,经常遇到实行犯实施的与共谋的犯罪不一致、超出共谋犯罪故意的犯罪行为即实行过限行为.实行过限认定问题是我国当前刑事司法中的一个重要的疑难问题,本文拟对这一问题进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商业贿赂犯罪呈上升趋势,有关商业贿赂犯罪在司法认定中的一些疑难问题有必要进行深入探讨。商业领域发生的贿赂犯罪都属于商业贿赂犯罪;商业贿赂犯罪的对象应扩张解释为金钱、物品及其他财产性利益;赋予检察机关对商业贿赂犯罪的立案侦查权,建立反商业贿赂行政执法与刑事执法的衔接机制。  相似文献   

20.
刑事申诉息诉工作是指刑事申诉人对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和人民检察院诉讼终结的刑事处理决定不服,向人民检察院提出重新处理的请求.而检察机关复查后确认原判决、裁定和处理决定正确,决定予以维持,并通过说服、疏导等方式使申诉人接受原判决、裁定和处理决定所做的一系列工作.要做好刑事申诉息诉工作,必须在把握刑事申诉人心理基础上,根据刑事申诉的类型,巧妙运用息诉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