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再论法律职业化与法律职业共同体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谭玲  何国强 《政法学刊》2009,26(6):5-10
随着法律职业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现阶段基本形成了法律职业阶层,但并未出现一个法律职业共同体。即便如此,鉴于法治信仰并未真正被培育,现有法律职业阶层仍然存在被异化为“物化”法律职业利益集团的风险。因此,法治信仰的培育既是法律职业化的基本要求,也是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核心元素。  相似文献   

2.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指以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家为核心的法律职业人员所组成的特殊的社会群体,法律共同体的构建有助于实现法治目标、信仰、权威和法的相对确定性。加强公检法司各方联络交流,切实保证律师执业权利,推动法律共同体职业共同良性互动机制建立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3.
浅谈法律职业共同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法治社会建立的一个重要保证,本文首先明确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然后分析了西方法律职业共同体形成的特殊条件;最后就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进行了探讨。并在法律职业一体化和法官与律师的职业认同上提出了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4.
亚里士多德确立了西方古典法治理念的法律至上、正义、法律中立、平等、民主和中庸的原则。市民社会和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存在是西方法治社会存在的前提。中国的法治之路在很大程度上不同于西方。“依法治国”的推行,从一开始便表现出“依规治国”的强势劲头。执政党以“法治国”作为国家“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更多地强调的是一种执政方式的转变。国家成为建构“法治国”的主体和主要推动力量,以及突现道德的治国功能,是当代中国法治建设的重要特色。在当今中国构建法律职业共同体,不可能通过如西方社会那样的方式从市民社会的土壤中逐渐地生长出来,而更可能通过政府或半政府行为促成。目前所需要建构的应当是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精神或理念——“职业认同”,其内容应当以现代法治精神和法治原则为基础。“职业认同”无法通过行政的方式构建,其自然生长的过程将是漫长的,且依附着经济、政治和社会文化的深刻变革。  相似文献   

5.
试析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之间的互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法律职业的产生与形成始终与法学教育有着不解之缘。为解决多年来形成的将法律人才培养体制分解为位于不同阶段相互缺乏必要联系的结构失范问题 ,我们必须通过系统的方法 ,从法律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出发、从法学教育的双重属性出发 ,尽快重构法律人才的宏观培养体制 ,使目前相互分离的法律学科教育制度、法律职业教育制度、司法考试制度、法律职业技能训练制度和终身化的继续教育制度整合构建成一个完整的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 ,进而形成法律职业共同体与法律人才培养共同体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6.
田文昌 《中国法律》2007,(5):39-39,104-105
法律职业共同体这一概念的提出,在中国还是比较新鲜的。近些年来,随着“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宪法治国理念的提出,明确了我们国家发展的法治化方向,有关法治国家的方方面面都开始为社会公众和专业群体重视,有关研院活动也相继展开,法律职业共同体问题也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7.
试述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及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兰薇  雷振扬 《行政与法》2007,(1):108-109
法律职业共同体问题,是法治理论与实践中“人”的因素问题,重视法律职业共同体理论研究,是我国实施依法治国方略,推进法治化进程的现实需要。本文以法律职业共同体为研究对象,循着职业、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研究路径,借鉴中外学者对法律职业共同体的研究成果,对法律职业共同体进行了初步探讨,以科学阐释法律职业共同体概念及特征,推动我国法律职业共同体建构为宗旨。  相似文献   

8.
论法律职业共同体自治的条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孙笑侠  李学尧 《法学》2004,(4):22-29
文章论述了共同体自治的普遍特征 ,在此基础上 ,通过对法律职业共同体自治的一般条件和特殊形态 (或历史机遇 )的考察 ,论证了“法律职业是法治第三种推动力”这一观点的逻辑可能。① 文章认为 ,日本的经验显示 ,在富有科举考试传统、重视人的因素的中国 ,法律职业作为法治的“第三种推动力”不仅具有可能性 ,而且也是效益考量的需要。  相似文献   

9.
夏季 《法制与社会》2013,(1):155-156
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的建立和实施,不仅为改革和完善中国的法律职业制度提供了机遇,而且为重构法律人才及培养法律职业共同体提供了新的机遇和内在的动力。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需要我们对它的内在特点、规律、作用及心理基础有清晰的认识,如此才能更好地引导和规划共同体的健康发展。本文拟对法律职业共同体构建的心理基础进行探讨,分析如何从心理上因势利导推动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法律职业共同体引论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本文从解析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概念入手 ,着重分析了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成、性质与特征 ,以期提供一个关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一般理论。本文认为 ,法律职业共同体是由法官、检察官、律师、法学学者所构成 ,是一个意义共同体、事业共同体、解释共同体、利益共同体 ,表现为独立与互涉的特征。  相似文献   

11.
法治是一种传统,是经过长时间积累产生的。中国原本有一种法制传统,但这种法制传统并不是“法治”的传统,中国法制建设和改革的取向逐步形成“法治”,才能使之成为传统。法治社会的基础是多方面的:整个社会法律至上的意识,完善的法律体系,有一个积累一段时间根植于社会的法治传统,高质量和讲究效率的司法审判体制等,但更重要的是要有一个科学、完善、良好的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共同  相似文献   

12.
法律职业有着自己独特的话语体系、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法律职业专业化是我国法治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法治的重要条件。对法律职业专业化的现实障碍进行剖析,进而提出推进法律职业专业化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赵玮  王永 《人民检察》2013,(19):20-23
在法律职业共同体日益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检察官职业伦理所反映的价值内涵、所产生的社会影响均已超越检察职业本身,而延伸至整个法律职业群体。因此,应当从法律职业共同体视角,以检察官"法律监督者"的职能性质为逻辑起点,立足检察官在共同体中的角色定位,全面认识和诠释检察官职业伦理的时代特色与职业内涵。  相似文献   

14.
在我国当前的法治建设过程中.公安机关、检察机关、人民法院和司法行政机关的司法人员、律师、法学教师等构成了法律职业共同体。  相似文献   

15.
和谐社会要求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和谐,而法律职业共体的和谐建设与发展是社会和谐不可或缺的前提,并决定着和谐社会构建的兴衰成败。和谐的法律职业共同体应具有规范化、知识化、良性互动、独立自治及奉法律为圭皋的职业体等特质,本文最后从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提出了和谐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建设想。  相似文献   

16.
张燕 《法学》2018,(1):95-103
法律职业道德既是法律职业存在的方式,同时也为法律职业者自身的存在提供了某种担保。法律职业伦理是一门关于法律职业人的学问,关注着法律职业的需求、权利、利益和尊严,体现着法律职业的价值。公众对于法律职业的信赖不仅仅取决于法律人的知识,同时也决定于法律人的独立人格。法律职业始终以追求公平、正义这一最高伦理价值为目的。在一个民主国家中,法律职业伦理和道德建设非常重要,我们的法律职业始终要有这样的道德信念。法律职业理念为法律人独立判断奠定了基本的要求和基础,是现代司法应当遵循的关于法律职业伦理的科学认识。善是法律职业所有一切美德的实践理性基础,法律职业必须通过培养意志力来获取这种美德。法律职业的理性智慧就是法律人在实践中作出正确判断和正确行为去实现法治目的。法律职业伦理的道德责任是法律实践的基准。  相似文献   

17.
我国从2002年开始实施的国家统一司法考试制度,樗着中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构成,也表明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外延为:法官、检察官、律师和公证员.  相似文献   

18.
马楠 《中国司法》2007,1(10):87-89
检察官职业的准入制度——初任检察官遴选制度对于检察官队伍整体职业素质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影响着法律职业共同体的形成进程。在法律职业共同体视野中审视初任检察官遴选制度,查找制度漏洞,完善制度设计,增强制度效果,可以充分利用社会法律人才资源,为检察官队伍补充高素质人才提供源头活水,进而推动司法改革进程。  相似文献   

19.
正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党中央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部署。作为法律职业共同体,检察官和律师在推进法治中国建设中肩负着共同的责任。构建检察官和律师的良性互动关系,切实履行好法律职业共同体的职责使命,对于维护司法公正和法制权威、促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法律信仰是法治的灵魂,当前中国面临着极严重的信仰危机。一个健全的法治社会离不开法律职业共同体,法律职业者这一特殊群体,作为沟通法律与民众的中介,其坚定的法律信仰对民众法律信仰树立所具有的积极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