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这里所指的实体法应包括如下四个方面的法律、法规.1.民法通则、经济合同法等由全国人大制定、修改的调整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带根本性、全面性关系的基本法律;2.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修改的关于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关系的法律.如商标法、环境保护法等;3.国家最高行政机关的行政性法规和地方国家机关的地方性法规及其他规范性文件;4.国家政策、指令性计划.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经济不断搞活,适用民事制裁时,切应注意政策、法律、法规的变化,防止出现对不该制裁的行为进行了制裁,这样会妨碍改革开放和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行政行为初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中一个广泛使用的术语。它不仅在一些大陆法系国家(如德国、西班牙)作为专门法律用语而存在,而且如今也被英美国家作为学术概念所使用。该用语在我国自八十年代初正式使用以来,①已被学界广泛采用和认同。行政行为在行政法学中居于核心地位,我国现有的行政法学理论基本上是紧绕着行政行为建立其体系的。行为是社会关系的.中介。没有行为,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就不存在。法律就权利义务所作的设定,实则是对人的行为的规范与控制。同样,行政行为也是行政法律关系的中介。没有行政行为,就不可能有行政法律关系的…  相似文献   

3.
非行政立法的抽象行政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行政法学界对行政行为,特别是对行政立法行为以外的其他抽原行政行为研究,正在深入之中,本人就此课题谈谈看法。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行政管理职权产生法律效果的行为,可为分为抽象行政行为和具体行政行为。抽象的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针对普遍的不特定的对象所作出的可以反复适用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是国家行政机关为贯彻法律、法规、规章、决定、命令等针对特定的、个别的对象而采取具体措施的行为,具体行政行为一般对同一或  相似文献   

4.
张峰振 《法学评论》2012,(2):154-160
根据行政诉讼法与行政复议法规定,行政行为存在管辖权瑕疵的,应撤销或确认违法、无效,这种一概否定的处理方法不利于维护公共利益或相对人合法权益。某些存在管辖权瑕疵的行政行为,可由有管辖权的行政主体通过事后追认方式予以治愈。行政追认以管辖权可以事后移转、变更为前提。事务、地域及层级管辖权的不同功能决定了行政追认的适用范围因管辖权瑕疵类型而有区别。行政追认受到内部机制、适用结果及责任归属的制约,不会出现滥用现象。  相似文献   

5.
王太高 《法治研究》2010,48(12):14-19
与传统的异体、外在的监督和救济制度相比.违法行政行为的行政自纠是一种自体监督、自我纠错.具有“低投入高产出”的正效应。违法行政行为自纠的对象应当涵盖全部有瑕疵的行政行为,即不仅仅针对违法可撤销的行政行为.而且对于不正确的行政行为、不合目的的行政行为也同样适用;行政自纠的主体不排斥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的上级机关、监察机关和复议机关.但重点应当是作出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自身;自纠的方式包括撤销、治愈、转换、确认违法;在构建违法行政行为行政自纠制度过程中,应当关注违法行政行为的行为类型、瑕疵性质、时空要素和启动方式等。  相似文献   

6.
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问题,在理论和实践中一直未得到很好解决。作者认为,症结在于学术目的与实际应用之间的矛盾与冲突以及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冲突。寻求对二者科学合理的划分标准,首先应改变分析问题的角度:从局限于行为的结果转换为行为的过程。从行为的过程分析,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的区分标准应为:职权、程序、结果三个标准。  相似文献   

7.
行政行为与司法行为的区别金志华行政行为是指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组织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基于行政职权所实施的一切能产生行政法律效果的单方法律行为。它有三层含义:第一,实施行政行为的主体只能是国家行政机关和法律授权的组织,如《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时代的变迁,行政行为也在"行进中"演变,行政私法行为凸显出来,因而行政行为类型体系、行为方式、法律适用都发生了具体的转变。  相似文献   

9.
论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是学理上对行政管理行为的一种基本分类。然而,对究竟什么是行政行为,什么是事实行为,行政行为与事实行为到底有哪些区别。  相似文献   

10.
案例:一九九五年十月中旬,杜××、杜××、胡××在C市以签订假购销涤纶丝合同,发少量货,将铁路运输提货凭证小数改为大数的手段,骗取Z省×化纤原料经营部货款九十一万元(银行汇票)。因在C市提出巨额现金不便,胡××在C市打电话给Z省的华××联系,只告诉通过华××与银行的关系拟在Z省提取现金。同月二十四日,杜××等三人携带  相似文献   

11.
关保英 《法学》2018,(12):40-51
行政法治的改革和完善最终要归结到行政行为作出机制上。我国的行政行为大多数情况下都由行政主体单方面进行,行政相对人仅仅与行为结果发生联系,与行为过程关联不紧密,没有较多的机会介入到行政行为的过程之中。行政相对人介入行政行为就是要使行政相对人参与行政行为的启动、行政行为的过程和行政行为的论证等。行政相对人介入行政行为与传统行政行为的社会参与在内容、方式、结果等环节上均存在较大区别。在行政法治实践中,行政相对人介入行政行为的路径可以有多种形式,如通过阐明理由、行使举证权、声明异议和行使拒绝权介入等。行政相对人介入行政行为制度的确立需要相关的保障机制,行政相对人权利必须体系化。需建立行政行为的论证制度、行政行为的双向举证制度和行政行为决定的协商制度。  相似文献   

12.
一如具体行政行为,抽象行政行为也会侵害行政相对人的合法权益.根据"责任自负"的法理原则,违法的抽象行政行为应该进入我国行政赔偿的视野接受法治的检验,并在此基础上构建我国的抽象行政行为赔偿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3.
14.
由抽象行政行为引起的侵权目前尚未纳入我国行政赔偿范围,这在实践中是存在缺陷的,从法学理论出发应该对此进行赔偿。笔者对此进行了探析并针对抽象行政行为的特点提出了建构符合抽象行政行为特点的行政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5.
在我国,行政行为因同时被赋予了学术与实践的双重使命而承担了超负荷的功能,这使行政行为已经成为我国行政法学研究中的一个极为混乱的基本范畴。尽管学界围绕这一概念进行过大规模的论辩,但在很多问题上仍然难以形成共识,这种状况显然函待  相似文献   

16.
行政告知是行政程序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行政主体的法定义务和行政相对人的法定权利,体现了程序正义。在保证国家权力有效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它是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监督国家权力的重要环节。行政告知应本着易使相对人知悉、留存证据的方式进行,告知的内容应包括作出行政行为的主体、职权、行政行为内容、依据、相对人的权利、义务及相应的责任等。在没有告知及告知对象、内容错误或瑕疵的情况下,根据不同情形,承担责任的主体及方式应当不同。  相似文献   

17.
单个的人为什么会组成社会,政府是怎样产生的,政府的行政行为的价值取向是什么。社会意味着规则的存在、秩序的形成,更意味着,个人和组织不可能完全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使,其行为的有效实施必须要有恰当的价值取向。趋利避害是一种自然现象,人的成长而长成,这就是人的起点和归宿,也是社会和政府存在的意义和动力。  相似文献   

18.
行政行为执行力的追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行政行为的追溯力仅限于执行力。行政行为追溯执行力的根据 ,是行政行为的可预测性和授益性。行政行为的追溯执行力只是行政行为执行力的一种例外 ,仅限于行政确认行为、执行法院判决或复议决定而做的行政行为、授益行政行为和紧急行政行为。赋予行政行为追溯执行力的条件是 :可预见性、追溯可能性和不影响他人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19.
梁君瑜 《法学》2022,(3):55-66
行政法上关于“瑕疵”的理解存在狭义与广义之分。能被补救的行政行为瑕疵,限于“行政上微小的缺点”,且仅限于行政行为在实施程序方面的瑕疵(即程序瑕疵),及在事实与证据方面、规范依据方面的瑕疵(属实体瑕疵)。面向程序瑕疵与实体瑕疵的补救机制,分别为补正制度与理由之替换,二者均产生治愈行政行为违法性的效果。但行为意义上的替换理由不等于结果意义上的理由之替换:前者仅在一定范围内才产生治愈违法性的效果。在我国,补正行政行为程序瑕疵的时点被限于提起行政诉讼前,一旦进入诉讼阶段,补正的效果将被推翻。事实与证据、规范依据都属于可以为行政行为合法性提供支持的“理由”,适用理由之替换将面临三项限制:用作替换的证据必须在行政行为作出时就已被收集;不得因替换证据而架空法定的陈述意见程序或听证程序;不得因替换证据或规范依据而改变行政行为的同一性。  相似文献   

20.
汪艳 《行政法制》2002,(3):13-14
我国《行政诉讼法》第54条第1款第2项规定,法院在撤销或部分撤销违法的具体行政行为后,并可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我国行政复议法第二十八条则规定。复议机关决定撤销或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后,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这是我国对行政行为转换明确的实定法律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