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尸语者(8)     
秦明 《江淮法治》2014,(20):53-55
正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电话铃在这个时候突然响起,着实吓了我一跳。是飙哥打来的:"我猜你还没睡。你和我一样,在想灯的问题,对吧?""是的。""我在想,如果凶手杀人后,是为了查找死者身上携带的东西,所以戴上了手套,  相似文献   

2.
尸语者(3)     
秦明 《江淮法治》2014,(10):49-51
正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  相似文献   

3.
尸语者(1)     
秦明 《江淮法治》2014,(6):55-57
正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  相似文献   

4.
(2)尸语者     
正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沉睡之妻对于法医学生来说,大二大三就是噩梦。因为四年的医学理论课程,作为法医学生必须要在三年内全部修完。虽然我学习  相似文献   

5.
尸语者(7)     
秦明 《江淮法治》2014,(18):53-55
正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你的意思是说,双腋下出血后不久,李斌就死亡了,所以才未在皮肤表面表现明显。既然这样,这两块出血的形成,离李斌死亡的时间很短暂,所以就应该和李斌的死亡有关。"我举一反三。"我刚才说了,这里的损伤应该是在李斌腋下着力、拖拽李斌形成的,而且这个时候李斌没有死。"飙哥若有所思地说,"那么  相似文献   

6.
尸语者(5)     
秦明 《江淮法治》2014,(14):49-51
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  相似文献   

7.
尸语者(2)     
秦明 《江淮法治》2014,(8):51-53
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  相似文献   

8.
尸语者(10)     
秦明 《江淮法治》2014,(24):47-49
正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这就相当可疑了。"李华边说,边招手叫来了在一旁守卫的派出所民警,"尸体拉回殡仪馆解剖,可能是起案件。""案件?"一直认为是起意外事故的派出所民警相当诧异,"谁会来杀他?难道是?"说着,望向警戒带外的吴敬丰夫妇。李法医没有说话,我却注意到了吴敬丰的  相似文献   

9.
尸语者(6)     
秦明 《江淮法治》2014,(16):49-51
正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自杀少女前面已经说过,一名基层公安机关法医的日常工作,很大一部分是非正常死亡案(事)件的前期处置工作。法医对死者死亡方式的判断,关系着这起案(事)件的定  相似文献   

10.
尸语者(11)     
秦明 《江淮法治》2015,(2):51-52
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尸源寻找应该不难。知道了死者大概的死亡、失踪的时间,有明显特征的衣着,再加之我们通过死者牙齿、耻骨联合的观察计算,明确了这是一名27岁左右的女子,长发,未生育,身高  相似文献   

11.
尸语者(9)     
秦明 《江淮法治》2014,(22):53-55
正尸语者,与死者朝夕相处的神秘职业即将剖开震撼人心的心灵之声,残忍、变态、惊悚、刺激、震撼!最重口味的案发现场,挑战最强悍的心理底线法医首度以"尸语者"身份登场,替深渊中的万千亡灵伸张正义,发出最后的哀鸣与呐喊!这天天气晴朗,万里无云。在刑警学院养成了早睡早起的习惯之后,我的生物钟一时半会儿还改不过来,于是早早起床,在市局的操场上跑了几圈,便来到了病理实验室,打开显微镜,开始观察几张组织病理学的切片。看了两个小时,快到8点的时候,胡科长揉着惺忪的睡眼,走进了实验室。"去你的宿舍不见人,估计你来这里了。不错,挺好学。"胡科长是一个40多岁的老帅哥,举手投足间散发着一股成熟男  相似文献   

12.
小幽默     
《江淮法治》2014,(22):40-40
正不忠法官正在审理一件夫妻出轨案件。听了双方的供词后,法官说:"太太,照这样看来,确实是你对丈夫不忠!"太太愤怒地喊道:"不!是丈夫对我不忠!他说要出差一个星期,可是才3天就跑回来了。"我住在他隔壁两个流浪汉被逮捕了,法官问第一个:"你住哪里?"他说:"田野、森林、山丘,海滩。"法官问另一个:"你住哪里?"那人说:"我住在他隔壁。"索赔一个妇女乘车时被夹断了右手食指,她要起诉,向汽车公司索100万元。律师对她说:"一个手指恐怕不能索赔那么多。"妇女咆哮道:"为什么?我那只手指是用来指挥我丈夫的呀!"  相似文献   

13.
按照公安部规定对于无名尸体均应提取指纹。但是很多无名尸发现时均已死亡较长时间,暴露在外的手指经常严重皮革样化,给指纹提取带来极大困难。经试验作者摸索出一种有效的处理方法,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拥抱幸福     
冯克钧 《江淮法治》2014,(20):23-23
正前不久看央视的调查节目"幸福是什么?"当记者分赴各地采访包括城市白领、乡村农民、科研专家、企业工人在内的几千名各行各业的工作者时,每个人的答案不尽相同,有的回答更让人忍俊不禁。当时我也在心里问自己,我幸福吗?这个看似简单其实正如"人生终极拷问"的问题,我一时也答不上来。是啊,幸福,这个我们再熟悉不过的字眼,我们很难给它一个确切的定义。而殊不知幸福就在你我身边,这些最平常的  相似文献   

15.
郝惠珍有多种身份——律师、北京市盈科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全国律师协会女律师工作委员会副主任、北京市人大常委会立法专家等。这些身份中,律师是郝惠珍最根本也是最热爱的一种身份,她为实现自己的律师梦做出许多努力。以下是她的自述。几经辗转,终圆执业律师梦大家对我有很多称呼,郝主任、郝书记、郝律师、郝大姐等。这些称呼中,我最在乎的是"郝律师"这个称呼。  相似文献   

16.
无果的爱     
隐患"法官,他贩卖人口。"我顺着原告晓庆手指的方向,看见被告大张那张惊愕的面容,我也被吓了一跳,怎么普通的离婚案件有涉嫌刑事犯罪的内容?大张显然有些激动:"你,你胡说!""我没有,你父  相似文献   

17.
<正>仵作是我国法医检验史上特殊的职业,历史上对仵作及其职业演变评价不一,本文综合史料和文献记载进行专题论述,以期为读者提供参考。1古人尸体认识和官府仵作职业据《礼记.曲礼下》记载:"尸,人死未葬曰尸。在床曰尸,在棺曰柩。"据《国语.晋语六》记载:"陈尸以示众曰尸。杀三却而尸诸朝。",古人认为在葬礼中尸体不是尸体,而是死者。正常死亡都有其特定安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80年代以来,藉尸抗争的事例在中国社会中时有发生,并且实际上已经构成了一种"事件的类型学"。它们不仅有着利用尸体作为抗争武器的共同行为特征,而且还经常都呈现出法外收场的类似事件结局。藉尸抗争的行为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相对"有效"的抗争手段,主要是因为通过多种中间机制/观念而相互缠绕形成的复合性"危险",实际赋予了藉尸抗争行为以某种制定法之外的"正当性"。对于法治框架而言,此类行为的不时发生,意味着其被潜在侵蚀乃至正面冲击的危险。若要消弭这种危险性,必须切实阻断藉尸抗争行为之"正当性"和"有效性"的循环生产机制。究其实质而言,对藉尸抗争行为的处理,也是对当代中国如何在法治框架下加强国家权力的一种考验。  相似文献   

19.
关于证明标准,英美法系的表述是"排除合理怀疑",大陆法系则采取"内心确信"说,我国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驮尸案"是关于刑事案件证明标准的一个著名案例,很多学者对此案发表了看法。本文在分析学者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对该案的相关见解。  相似文献   

20.
装嫩与装傻     
据说如今时兴"两大装":装嫩与装傻. 直接的印证是一些媒体的时尚报道:上海35岁的"女孩"正纷纷以穿婴儿肚兜,用奶瓶喝水,有事没事吮吸手指以及梳两只朝天椒辫子为时髦.都市人的这种"前卫",凭咱贫下中农级的审美水平看来是永远弄不明白了.所幸,马上就有人免费启蒙,前"最受欢迎主持人"现"最不受欢迎主持人"某某就借娱记之笔开导读者:"装嫩有什么不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