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1 毫秒
1.
假释的刑期条件是指刑法规定的罪犯假释所要经过的最低服刑期限。在关于假释最低服刑期限的立法规定中.对有期自由刑假释最低服刑的规定有明定年限制、比例制和混合制三种模武。根据不同犯罪人、不同罪行的个别情况,从公正报应和人身危险性相结合的角度规定不同的服刑比例,同时对过短的有期自由刑进行限制的混合制是合理的。无期徒刑假释的最低服刑期限的规定包括无限制制和有限制制两种立法例,有限制制是合理的,我国应将无期徒刑假释的最低服刑期限规定为1O-15年。  相似文献   

2.
<正> 不定期刑制度最早出现于十九世纪中叶的德国。一八七六年美国纽约州通过的《教养院法》是美国采用不定期刑制度的最早的法律,之后,它逐渐被其它各州的法律所采用。不定期刑制度的特征,是法官在判决时,只作罪名的宣告,而剥夺罪犯自由的刑期则由行刑部门在行刑过程中视罪犯接受矫正的实际表现和效果来确定。不定期刑分为绝对不定期刑和相对不定期刑,前者是在宣告刑中完全不规定服刑期限,后者则是在宣告刑中只规定刑期的上限或者只规定刑期的下限。目前,大多数实行不定期刑制度的国家已取消了绝对不定期刑,而趋  相似文献   

3.
防卫过当的罪过形式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我国刑法分则没有防卫过当的罪名和罪刑幅度,其罪过形式,法学界争议甚多。考诸其他国家刑法,虽普遍认为防卫过当是犯罪行为,但对其罪过形式规定不一。巴西刑法规定:“行为人过失地超越合法防卫的限度,如果实施的行为应受过失罪惩罚的,应当负刑事责任”。苏俄刑法典(1978年1月修订版)规定:“杀人超过正当防卫限度的,处二年以下的剥夺自由,或一年以下的劳动改造”。“重伤他人身体或伤害他人身体超过正当防卫的限度的,处一年以下的剥夺自由或一年以下的劳动改造。朝鲜刑法典规定:“超过正当防卫的范围而杀人,或在犯罪现场逮捕犯人时,因超过必要限度致使犯人死亡的,判处三年以下的徒刑,或一年以下的劳动改造”,“因超过正当防卫范围,致重伤他人的身体的,判处一年以下的劳动改造”。  相似文献   

4.
编辑同志:我们在驻看守所检察工作中,发现一名留在看守所服刑的罪犯于1996年10月份因病保外就医,保外就医时间六个月,该罪犯刑满释放的时间为1999年4月底。该罪犯保外就医六个月的期限到后,没有主动回看守所继续服刑,而是擅自离家外出打工,看守所几次去收监均未见人。今年4月底,该罪犯因刑期已到,要求看守所办理释放手续。看守所的同志向驻所检察室询问,对该罪犯保外就医的期限届满后不主动回看守所继续服刑的时间是否应计算刑期。请问:保外就医条件消失后仍未收监的时间是否应计算刑期?湖南省冷水江市人民检察院刘…  相似文献   

5.
<正> 假释是被处剥夺自由刑的罪犯,在服刑一定时间后,经过有关程序予以附条件提前释放的制度。其目的在于通过提前释放这样的优待鼓励犯人更积极地接受改造,悔过自新。它反映了教育改造的刑罚理论,不仅抛弃了古代社会严刑峻法的报复刑观念,而且扬弃了古典刑法铁的公式:犯罪=刑罚.基于服刑表现可以缩短刑期,它与缓刑一样,是当代非常流行的  相似文献   

6.
<正> 苏联及东欧诸国是以剥夺自由刑作为刑罚体系中心的国家,但近年来向与剥夺自由无关的刑罚方面发展的倾向却是十分令人注目的。所谓与剥夺自由无关的刑罚,简言之,就是指不剥夺自由的刑罚,如不剥夺自山的劳动改造工作、财产刑(罚金和没收财产)、缓刑、道德刑(公开训诫)、剥夺权利和限制自由刑等。在苏联及东欧刑罚体系中,与剥夺自由无关的刑罚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目前任审判实践中,剥夺自由刑已让位于与剥夺自由无关的刑罚,后者成为最常使用的制裁方法。苏联与  相似文献   

7.
轻微刑事犯罪是指被判处较短刑期以下处罚的犯罪行为,包括被完全剥夺自由,被囚禁在监狱等场所的短期自由刑,非监禁的限制自由刑、缓刑、罚金刑等刑罚。目前我国刑法对轻微刑事犯罪尚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标准,根据刑法总则的精神和刑法第72条和第74条有关适用缓刑的规定,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是缓刑的适用对象。  相似文献   

8.
在对犯罪人已因一罪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终身的情况下,不能排除对犯罪人所实施的其他犯罪判处剥夺政治权利的可能性。对于数个有期限的剥夺政治权利的并罚,应当参照限制加重原则,即在数个宣告刑期的总和刑期以下、最高刑期以上酌情决定应执行的刑期,但最高不能超过10年。  相似文献   

9.
论监狱罪犯的自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身自由是一个集合概念.它是由若干权利组成的区域.剥夺和限制身由即包括剥夺和限制了相关的权利,意味着法律也同时禁止这些行动。不能以“法律没有禁止的就是可以做的”,扩大罪犯服刑期间的权利。事实上,国内外部采取制定相关法的办法予以规范。  相似文献   

10.
犯了罪的公民在服刑期中,由于种种原因,其配偶往往会提出离婚要求.在劳动改造的人中,情况千差万别,刑期有长有短,罪名多有不同,有附加剥夺政治权利的,有未剥夺政治权利的.他们的民事法律地位如何,对他们的离婚应如何处理,成为人们关注的一个问题.民事诉讼法(试行)第五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对于诉讼当事人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保障诉讼当事人平等地行使诉讼权利."我们认为,正在服刑的犯罪公民,与其他公民一样,都可以作为民事诉讼的当事人.他们的民事诉讼权利受到法律保护,是不允许非法剥夺的.即使由于他的人身自由受到限制,在如何行使民事诉讼权利上与一般公民有所差别,但就其享受民诉权利的实体方  相似文献   

11.
<正> 一九六九年四月十九日颁布、一九七○年一月一日生效的波兰刑法典取代了一九三二年的刑法典。它对处理犯罪的方法作出了一些新的规定,主要有:1.诉讼程序的有条件中止(刑法典第27—29条);2.自由刑的期限(刑法典第30条第1款第2项,第33—35条);  相似文献   

12.
法律关系是由法律规范所确认和调整的人与人之间的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关系。劳动改造法律关系,是由劳动改造法规所规定的,用来调整在执刑和服刑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权利和义务的社会关系。  相似文献   

13.
修改后刑诉法第七十四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应当折抵刑期。被判处管制的,监视居住一日折抵刑期一日;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的,监视居住二日折抵刑期一日。"此项立法打破了监视居住不能折抵刑期的立法缺陷,为更好地保障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益提供了刑事法律规范保障。但是,笔者认为,修改后刑诉法对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立法规定尚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有待于进  相似文献   

14.
所谓自由刑,是指剥夺罪犯人身自由的刑罚方法,包括徒刑和拘役。短期自由刑指宣告刑的刑期较短。至于短到何种程度才算短,并无明确的法律规定,也无一致的理解。有的主张六个星期以下的自由刑为短期自由刑,有的主张三个月或六个月以下的自由刑为短期自由刑,也有的主张一年以下的自由刑为短期自由刑。尽管如此,从趋势来看,期限的标准似在逐渐放宽。  相似文献   

15.
<正> 半自由待遇制度被视作是对剥夺自由刑的一种改革,正越来越引起刑罚界的重视。当代刑罚政策正在寻求着以开放式待遇代替单纯监禁,以其它惩罚代替剥夺自由刑。在各国刑罚立法中,代替剥夺自由刑的各种手段正在不断地发展着。半自由制度就是从有关监禁惩罚法规的改革中,更准确地说,是从封闭式处遇到开放式处遇的改革中发展而来的。所谓半自由待遇,就是服刑者白天可在不属监狱管辖的社会企业中工作,而晚上必须回到监  相似文献   

16.
周垒 《中国检察官》2023,(24):15-18
检察机关应当准确把握假释适用的执行刑期条件,对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执行原判刑期二分之一以上”的期限,包括罪犯在监狱中服刑刑期和判决执行前先行羁押的时间。注重通过个案办理,加强类案监督,推动司法行政机关及时调整不符合法律规定和立法原意的相关规定,保障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相似文献   

17.
一、概观1994年3月1日法国新刑法典开始实行,自此,1804年公布,1810实行,其间经过多次大部分修改的近代法典国家中最古老的刑法典——法国刑法典也终于被废除了。法国新刑法的修订工作是在以稳健、保守而著称的德斯坦总统时期开始的,历经了曲折的过程。如1974年在司法部内设立刑法典修改委员会;1976年发表了总则的“未定稿”;1978年听取了司法部门等各界的意见作了修改后,发表了总则的“确定稿”。1980年在分则发表之后,由于当B拟会治安状况恶化,在政策上发生了转变,强化了处罚,致使刑法典的全面修改一时受挫。1981年,刑法典的…  相似文献   

18.
熊建明 《时代法学》2010,8(3):36-43
徒刑到底剥夺或限制着罪犯哪些自由目前并不清楚。以囚犯劳动报酬获取权利之实践来论述徒刑中被依法剥夺的自由类型和结构,就是一种很好的尝试。刑法除了规定囚犯必须参加劳动外,并未提及劳动报酬获取权,但规定只要罪犯劳动表现和贡献符合法定标准,就可获得减刑、假释,以劳动成果换取自由是一项制度实践;但此做法目前实际上还只专用于少数人而不普遍适用于一般服刑者,这表明从学理上揭示徒刑被剥夺的自由类型与结构有重大的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9.
现代法律的刑罚包含惩罚与教育的意义,除法定的、附条件的监外服刑外,几乎所有的服刑都是在固定的劳动改造场所进行的,主要表现为对人身自由的剥夺和与社会的隔离。在对人身进行惩罚的同时,对主观世界进行教育和挽救,以达到悔过自新的目的。监禁本身包含着较多的惩罚的涵义。要使被改造者真正从心灵上悔过,对社会不造成伤害,还有一种新的改造方法,即“社区矫正”。  相似文献   

20.
拘役是指对罪行轻微的犯罪分子实行短期关押、劳动改造的一种惩罚方法。我国刑法规定,拘役期限是15日以上6个月以下,是一种短期的自由刑。拘役在我国现行刑法中存在已历时多年,发挥了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