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当代中国学者从社会发展代价的视角研究社会发展问题,20世纪90年代后逐渐形成了一定规模,并取得了不少有价值的成果。而从哲学范畴的高度来研究社会发展代价问题,是袁吉富等著的《社会发展的代价》的独特视角,也是其学术价值所在。研究代价问题,目的就是合理、科学地付出代价,以便更好地改造世界。那么,怎样才能科学地付出代价呢?把握科学的方法论是很重要的。本书提出把握发展与代价的辩证关系分析法是考察和把握社会发展问题的基本方法,包括学费———收获分析法、成本———收益分析法、发展的正负效应分析法、发展代价的主客观原因分析…  相似文献   

2.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是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认识论,也是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的重要工具。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视角看,当代中国的道德失范问题与市场经济发展、社会结构变化、传统价值体系瓦解、多元文化发展等密切相关,主要表现为道德规范缺失、道德认同危机、道德实践困境等形式。应以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为方法论,通过完善社会道德规范、加强公民道德教育、健全制度保障体系等方式,矫正各种社会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3.
多年来,理论界普遍把道德的本质归结为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这从唯物主义的本体论和认识论角度讲,无疑是正确的。然而从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实践唯物主义”的整体说来,这样讲是不够的。笔者以为,应当从马克思主义价值论与认识论相结合的视角分析道德问题,认定道德本质上乃是  相似文献   

4.
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是人类所不可回避的社会矛盾现象 ,也是当今“发展问题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我国社会发展的不断深入 ,我国呈现出多样化的快速发展态势 ,各种发展代价问题日益突出 ,引起人们越来越多的思考和关注。当前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 ,进一步加强对发展代价问题的理论研究 ,必将对我国社会转型期的全面发展起着重大的推动作用。一从哲学角度上讲 ,“代价”始终是与“发展”密不可分的 ,代价是社会发展中不可避免的一个环节。社会发展代价是人类推动社会发展的实践活动的客观结果 ,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性与…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哲学层面上对社会发展代价问题的本质、主要特征、处理代价问题应坚持的基本原则和判断代价付出的两个根本标准进行了探讨。有利于人们在实践活动中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代价问题 ,更好地推进社会发展。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代价思想是在批判地借鉴当时西方思想学者们理论成果的基础上确立起来的。马克思恩格斯关于社会发展代价的思想是非常丰富的,从马克思主义角度研究代价问题,不能绕开唯物史观而另起炉灶。  相似文献   

7.
代价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社会生活中,代价的存在是必然的,但并不是所有的代价都是舍理的。评价代价的合理性应看代价的选择是否最大程度地满足人生存发展为需要和促进社会的进步。随着实践的不断深入,代价问题日益凸显出来。代价是什么,其存在的合理性何在?什么样的代价才是合理性的代价,才是符合人们价值取向的代价?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怎样才能形成合理的代价思维,如此等等。对于社会发展过程中提出的这些迫切问题,笔者认为有必要从哲学的层面上作出思考,以廓清一些模糊的观念,增强人们在实践中的能动性和自由感,更好地评审自己的行动。一、本体论追问…  相似文献   

8.
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使代价问题逐渐凸现出来。进入90年代,代价与社会发展成了国内理论界关心和探讨的一个重要问题。其间,在1993年第19届世界哲学大会上,“进步的代价”也被列为会议四个主题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对这一问题又作了进一步的探讨。讨论中主要涉及的是代价涵义、代价与发展、代价与中国改革等问题。一、代价的涵义在论述代价的涵义时,多数学者基本上都认为代价包含着主体为实现某种价值  相似文献   

9.
莫光辉  吴惠红 《唯实》2007,(10):34-38
代价伴随着社会发展的进程,它以各种具体方式影响着当代中国社会的发展,因此,代价论视角的和谐社会构建当遵循一系列原则。  相似文献   

10.
经过对目前有影响的企业危机管理理论的梳理,发现这些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主要持有的是一种原子主义的视角.较原子主义视角而言,社会资本视角在认识论和方法论上有其独特之处.因而,在管理学的热点领域掀起对原子主义的弃置以及重视社会资本视角的热潮,企业危机管理理论也应从原子主义的视角转向社会资本视角.  相似文献   

11.
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看,社会道德从理论规范转化为社会实践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认识运行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中断就会出现问题,这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产生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所在。要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通过影响和作用于系统的"三大要素",使其相互紧密衔接,促使道德系统良性运转,进而逐步解决社会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12.
面临后工业时代全球化和个体化的挑战,社会学遭遇诸多危机,这场社会学危机的实质是社会文化变迁的结果。为了应对这场危机,后现代社会理论范畴中的社会学理论从本体论上重建了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从认识论上进行了社会学理论视角的转换,从而完成了社会学理论自身的转型。较之于传统社会学理论,后现代社会学理论以其反思性和多元论的特征,成为社会学理论解放和理论拓展的力量之所在,也为社会学危机的突围提供可能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3.
本文讨论我国社会进步的代价问题及代价问题研究的重要性。笔者认为,分析当前我国社会发展代价类型及其主要表现形式,并据以提高主体活动的科学性与合理性,能有效减少历史代价的付出。笔者提出了"成本与超成本"这一组由经济学概念改造而来的概念,使能更简明更准确地勾划出社会发展代价的边界与各项理论规定。  相似文献   

14.
孙智萍 《理论学刊》2007,3(5):80-82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同时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环境污染、贫富差距、下岗失业、腐败蔓延、道德滑坡、信仰危机,等等。随着改革和发展不断向前推进,代价问题日益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和发展中出现的各种代价问题,把代价降低到最低限度,对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一、发展与代价思想的理论渊源在中国,老子是第一个对社会发展的代价问题作系统思考的哲学家,他从代价的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深刻的批判,并进而彻底否定了人类文明本身,得出了文明本身就…  相似文献   

15.
杨金刚 《理论学刊》2005,3(11):97-98
发展与代价的关系问题,历来是人类所面临的恒久而常新的重大社会问题。尤其当代西方学者从哲学、经济学、社会学、战略学等角度对发展与代价问题所作的一系列理论探讨,给予了我国理论界很大启发,也促使我们结合发展中国家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教训,较为深入地研究和探讨这一问题。一、代价意识的出现“发展”最初是作为进步的同义词而赢得了近现代人的共识和赞美,然而在当今世界,它却因为所带来的一系列相关问题而引起人们的广泛反思。于是,“发展”作为一种完美的理想似乎已经破灭,人类的代价意识开始出现。1.观念的转换:从“发展等于进步”到…  相似文献   

16.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发展,价值冲突在更为广阔、更为深远、更为复杂的意义上得到了充分体现。从认识论和价值论两种不同角度对价值冲突的通常性理解虽有一定合理性,但又有明显局限性,我们必须把价值冲突放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从物质利益冲突与文化冲突、价值实在冲突与价值观念冲突的统一上来揭示其内涵,从价值代价与价值发展、价值失范与价值嬗变、价值困惑与价值自觉的内在关联上分析其双重效应,这样,我们才能够在对价值冲突全面深刻的认识基础上探寻其调适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7.
去年以来,学术界关于认识论突破口的讨论几乎都涉及到主体性的观点,说明认识的主体性问题已成为当前认识论研究的一个热点。一种意见是,认为现行认识论体系不完整的缺憾,就是没有给主体性问题以足够的重视和地位。而主体精神是当前时代精神的一个实质性方面。因此,从确立和贯彻主体性原则入手,才能使认识论研究有实质性的发展,并适合时代特点。第二种见意是,认为认识论研究的突破口就在于根据科学发展使反映论的内涵现代化、精确化、完善化,  相似文献   

18.
代价意识出现的理论与实践背景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丰子义 《唯实》2000,(7):23-26
发展理论从“发展等于进步”到“发展不简单等于进步”的观念转换,是代价意识出现的理论背景;而人类社会在发展中所遇到的严重挫折,则是代价意识出现的实践背景。发展观由对进步的关注扩展到对发展中的问题和代价的关注,是对发展的更全面、更完整的理解。  相似文献   

19.
近30多年来,发展哲学研究在中国兴起,尤其是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得到了较深入的研究。这种研究包括两大层次:一是本质、规律层次上的,如唯物史观,它揭示社会发展的本质及其规律。二是实证、决策层次上的,它要研究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的具体条件、方法和途径,研究如何在保持社会稳定的前提下加速社会的发展等问题,为传统社会迈向现代社会提供具体理论指导。学界认为,作为建设中的发展理论,它还有很多基本问题需要探讨。例如,发展的含义及其合理性,发展与现代化,发展与代价等。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严重的道德危机。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视角看,社会道德从理论规范转化为社会实践存在着一个完整的认识运行系统,各要素之间的关联中断就会出现问题,这正是处于转型期的中国产生社会道德失范问题的原因所在。因此,理论与实际相结合,采取针对性的对策,通过影响和作用于系统的"三大要素",使其相互紧密衔接,促使道德系统良性运转,进而逐步解决社会道德失范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