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启蒙老师 1901年至1913年7月,周恩来同志就读于奉天东关模范小学校时,学校里有一名叫高盘之(又名高亦吾)的老师,是一位思想进步、正义爱国、倔强耿直的知识分子,他担任周恩来的历史教师。高老师与周恩来建立了极其深厚的师生感情。1941年高亦吾先生病故。临终前,他嘱咐儿子高肇甫:“以后你要想办法找到周恩来,经常同他保持联系……”  相似文献   

2.
徐匡迪 《廉政瞭望》2020,(24):32-33
大学毕业以后,我留在了北京钢铁学院任教。1981年,教育部派我到英国帝国理工学院做访问学者,为期一年。之后,我又到瑞典一家高技术公司工作两年。那时,钱伟长先生是知名的社会活动家,先后任上海工业大学校长、民盟常务副主席、全国政协副主席。他到瑞典参加国际会议时,与我恳切地谈了很久,说他年纪大了,希望我能回国帮他。于是我在1985年启程回国,任常务副校长,协助钱校长处理大学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3.
粟稔先生是1938年春天到柳州中学任教的。他到柳中之前,已有中共地下党员陶保桓和路璋两位老师在从事秘密活动,发展了校工陈武及学生丘行、凌树棠、王璇、练美德等人入党,建立了柳中支部,陶保桓任支部书记。  相似文献   

4.
年逾九旬的钱伟长,是一个传奇式的老人.早在20世纪60年代,他就与钱学森、钱三强被周恩来总理称为我国科学家中成就卓越的"三钱".他也是我国目前在位的最年长的大学校长.  相似文献   

5.
木青 《党史博采》2009,(9):11-12
毛泽东尊师的故事很多,但他与书法老师孙工、国文老师袁吉六的故事却鲜为人知两位老先生,当年都在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任教,对毛泽东的成长影响较大,师生感情甚笃袁吉六先生逝世后,毛泽东亲笔为他题写了碑文;毛泽东在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拿着一书法作品专程去拜望孙工先生,并说,"先生看看这字写得有无长进?"可见毛泽东尊师情深。今年清明节前后,笔者专程赴隆回拜谒了袁吉六先生的墓陵,又去孙工先生的故地孙家垅采访,听到了许多遗闻轶事,特记于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6.
正有这么一个人,少年时师从武岩法师、吴玉如先生研习书法;15岁起拜京剧须生大家奚啸伯为师;曾跟齐白石先生学画画;又师从北京大学金岳霖先生学哲学,受到冯友兰等先生指点。他用"少无大志,见异思迁"来形容自"飘逸沉稳、刚健温润、灵动厚重",是中国书法家协会对其字的评价。他两次被授予中国书法兰亭奖,一次是教育奖,一次是终身成就奖。他是我国第一位书法博士生导师,在他和同事多年坚持不懈地努力下,他所工作的大学成为我国第一所  相似文献   

7.
曾梅生同志今年已60有4了,大家都亲热地叫他老曾。但是,老曾何曾老?从1985年6月离休到现在,7年来老曾一天也没有停止过工作。曾梅生在解放前就参加革命工作。1947年,“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的风潮在福建彼伏此起。那时,曾梅生是厦门国立第一侨民师范学校3年级的学生。他和另外两位学生,领头闹学潮,迫使贪污办学公款、?扣学生伙食费的反动校长  相似文献   

8.
吕志贤 《世纪桥》2003,(2):55-56
许烈同志是黑龙江五常县人,1903年4月3日出生,到今年诞辰100周年。回忆50多年前我在他身边工作的情景,浮现在我眼前,难以忘怀。许烈同志是我迈进革命队伍后接触的第一位党的领导干部,是我在革命道理上的启蒙老师,是关心和爱护干部的楷模。  相似文献   

9.
正南京某中学的一位老师讲述了一个真实故事。他们学校初一年级某班的音乐课上,老师问学生:"知道屈原的请举手。"在全班30个同学中,只有3个人举手。第一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个歌手,他唱过《离骚》;第二位同学回答说,屈原是个厨师,他发明了粽子;第三位同学说,屈原是个医生,大家都管他叫大夫。  相似文献   

10.
《当代贵州》2011,(28):65-65
陶铸同志是一位卓有才华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他出身于湖南省祁阳县一个乡村小知识分子家庭,1914年六岁时在家乡私塾唐镜珊先生手下读书,1918年到梅溪李清尘家里读书,同年7月,因父亲受冤被杀,家境极苦,无法上学。1919年春在申暄老师的关怀和爱护下,带他到清水塘申民小学读书,学费、伙食全由申老师负担,但只读了半年就辍学回家。陶铸一生总共只读了五年私塾和半年小学。  相似文献   

11.
《湘潮》2020,(4)
正1950年国庆前夕,毛泽东在中南海设宴招待来自家乡湖南的客人。宴会前,他拉着一位面容清癯的老人的手,动情地向大家介绍说:"这是我的九哥。他家住在湘乡十四都,是我的姨表兄。没有他,就没有我。"毛泽东口中的"九哥",就是他的兄长加老师——王季范。少年毛泽东的良师益友王季范是湖南湘乡县人,其母亲文氏是毛泽东的姨妈。王季范是家中第二个儿子,在同族兄弟中排行老九,毛泽东亲切地称他为"九哥"。王季范从小受教于较有声望的萧竹轩先生,学习经史、  相似文献   

12.
金妍 《党史纵横》2007,(10):42-42
陈独秀1937年8月出狱后,中国共产党表示欢迎。1937年11月20日出版的党中央理论刊物《解放》,还发表了时评——《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以尊敬和期待的口吻说:"当独秀先生恢复了自由以后,大家都在为陈先生庆幸,希望他在数年的牢狱生活里虚心地检讨自己的政治错误,重振起老战士的精神,再参加到革命的行伍中来。"陈独秀  相似文献   

13.
正提起钱学森,他的鼎鼎大名以及他为新中国航天事业所做出的卓越贡献,可以说尽人皆知;而提起钱学森博学多才、品格高洁的父亲钱均夫,就鲜为人知了。在钱学森成长之路上,钱均夫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钱学森称"父亲是第一位老师"。新知启蒙,求学日本钱均夫(1880-1969),名家治,生于杭州。钱均夫早年在上海和杭州两地接受新学,后求学东瀛,与鲁迅、许寿裳、经亨颐、厉绥之是至交。1908年,钱均夫回国。此  相似文献   

14.
金妍 《党的建设》2008,(1):61-61
陈独秀1937年8月出狱后,中国共产党表示欢迎。1937年11月20日出版的党中央理论刊物《解放》,还发表了时评——《陈独秀先生到何处去》,并以尊敬和期待的口吻说:"当独秀先生恢复了自由以后,大家都在为陈先生庆幸,希望他在数年的牢狱生活里虚心地检讨自己的政治错  相似文献   

15.
《廉政瞭望》2010,(16):32-33
2010年7月30日,一代大家、著名科学家钱伟长以98岁高龄告别人世。晚年的钱伟长,心系教育,心忧天下,忠言谏言如鲠在喉不得不发。“两个着急”、“三个反对”、拆掉“四堵墙”……一系列行动和言论所勾勒的,是这位老科学家对国家、对教育事业深深的眷念。  相似文献   

16.
2010年6月25日,画家吴冠中在北京逝世,享年91岁。吴冠中1919年出生于江苏省宜兴县,194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专科学校,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返国。他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建筑系、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继齐白石、徐悲鸿、刘海粟等之后,吴冠中成为中国当代画坛的又一位大师。  相似文献   

17.
正近日,从一位朋友处借得《冯骥才散文》一书,感慨良多。冯先生不但是当代的文学大家,且在绘画方面也是博大精深的。先生说:"画中的线全是一种心迹,因为,唯有线条才是直抒心意的。"那么,他的文字应如同他画中的线条了,千姿百态,饱含充沛的情感。阅读先生的文章,又似乎不仅仅只有画,还有先生对音乐、对收藏、对民间文艺等诸多艺术、文化的深刻见解和描述。也许正是先生对各类艺术的糅合、融汇,才成为一代大家的吧。记得冯老先生曾经说过,最浓烈的感情难以表达出  相似文献   

18.
黄祖示将军是土生土长的韶山人。他出生贫寒,从小在母亲王芝明和启蒙老师沈一之的熏陶教育下,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为一名坚定的共产主义者。黄将军的革命生涯颇为神奇,从懵懂少年到生产队长,从普通士兵到显赫将军,一路高歌进取。他那坚实伟岸的身躯渗透了在毛泽东光辉思想照耀下为党为民所付出的热爱和忠诚。他曾是全军学习的榜样,先进事迹曾入编连环画,成为当年全军战士和人民群众的一段传奇。所有这些,无不与他的启蒙老师沈一之息息相关。  相似文献   

19.
高勇 《党史纵横》2013,(3):60-60
毛泽东尊师的故事,都会想到毛泽东与徐特立的师生情,其实,毛泽东还有一位和自己年龄差不多的同龄人老师,他的书法就得益于这位老师的指点。毛泽东的书法挥洒自如,雄阔奔放,酣畅淋漓,深为世人崇拜、喜爱。毛泽东在谈及自己书法生涯时,多次提到他的早年书法老师孙俍工先生。1918年,孙俍工在湖南省立一师担任文字学等课程,很受学生欢迎。时任湖南一师附小主事的毛泽东曾来旁听孙先生的课。孙俍工渊博的学识、出众的才华,特别是那手笔力遒劲、飘逸洒脱的毛笔字,深受毛泽东的敬重,从此两人来往密切。  相似文献   

20.
正1937年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帝国主义发动全面侵华战争,国立北京大学、国立清华大学和私立南开大学联合而成的西南联大从华北一路内迁至昆明。从1937年到1946年,西南联大培养了数千名各个领域的人才,刘国鋕就是其中一位。刘国鋕,四川泸县人,1921年出生。1939年考入西南联大法商学院经济学系,1946年组织"国立西南联合大学重庆校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