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省第十次党代会报告指出,要大力推进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培育使用工作,把我省建设成为高端人才聚集地。随着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特别是青岛西海岸经济新区建设的加快推进,人才尤其是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愈来愈成为地方核心竞争力中的重要一极。为此,青岛开发区提出并实施了区域综合性人才开发计划——"智岛计划",努力打造人才特区、形成人才高地,把贯彻落实省  相似文献   

2.
李小中 《唯实》2014,(5):72-73
<正>近年来,江苏在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实践中,结合实施人才国际化战略,积极开展"人才特区"试点工作,并不断扩大试点范围和对象,以人才高地建设争创江苏发展新优势。南京市江宁区依托南京创建"紫金人才特区"和辖区内科教资源禀赋优势,以入选国家"千人计划"、"万人计划"双基地为重大契机,大力创新人才政策和工作机制,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全力打造"人才特区",连续多年荣获江苏省人才工作先进区。在人才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烟台高新区新引进集聚两院院士4人、国家"千人计划"8人、国家杰出青年1人,省"泰山学者"24人、省杰出青年3人,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山东省人才工作先进单位",成功入选科技部国家创新人才培养示范基地。坚持政策引才与强化宣传并举,着力形成集聚高端创新创业人才的强大磁场。研究出台了《加快"人才特区"建设的实施意见》、《"蓝海英才计划"  相似文献   

4.
合肥高新区于1991年3月经国务院批准成为国家级高新区,是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试验区核心区和合肥现代化新兴中心城市"空间发展战略"西部组团的核心区域。历经23年的建设和发展,合肥高新区在完成最初的"要素集群"向"产业主导"方向转变的前提下,形成了电子信息、智能家电等八大重点产业,围绕八大重点产业的蓬勃发展,聚集了大量不同类型的人才,逐步成为全市乃至全省科技人才最为聚集的区域,产业人才已经成为推动区域发展、经济增长和创新能力最为关键的要素。目前,随着全国各地的高新区采取不同的发展战略,对不同类型人才的需求和竞争也就随之而生。合肥高新区与苏州、武汉、无锡等先发高新区相比有较大差距,存在规划目标不够具体、人才政策体系尚不完善、人才载体平台尚不健全、人才的服务配套措施不够完善、人才市场作用有待进一步加强等方面的问题。高新区作为建设合肥市"大湖名城、创新高地"和"合芜蚌人才特区"的排头兵和先行者,如何充分利用政策叠加优势,破解制约高新区重点产业人才发展的瓶颈;如何规划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发展战略,增强重点产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如何更好的引进人才、培养人才,推动高新区加快"建设中科智城,打造江淮硅谷",已经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5.
杨湛 《求贤》2011,(10):6-7
“人才特区”是我国在新的历史时期对于人才工作提出的新的设想和尝试。国家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在解读《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时曾重点指出:“建设人才特区关键要体现一个‘特’字。首先要实施特殊政策.在政策创新上取得突破。  相似文献   

6.
人力资源是经济发展的第一资源,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尤应注重人才战略的实施。在大力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大好形势下,江西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在区域发展中大力实施人才战略,通过构建新型的人事人才公共服务体系,做到用好现有人才、引进和留住外来人才、选拔任用领导人才、科学鉴定并厚待人才、加快培养人才等,带动江西在中部地区快速崛起。  相似文献   

7.
周鸿 《党课参考》2023,(1):84-87
<正>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培养造就大批德才兼备的高素质人才,是国家和民族长远发展大计。山东省滨州市深刻领悟“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精髓要义,大力实施新时代人才强市战略,以产教融合型、实业创新型“双型”城市建设为引领,做优人才“引育留用”发展体系,推动人才链、产业链、创新链、教育链精准对接、深度融合,切实为事业高质量发展集聚各方面优秀人才。  相似文献   

8.
杨娜娜 《求贤》2012,(9):46-47
近年来,东丽区围绕“二三三五五”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加快建设国家级航空航天产业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生态宜居新城区,取得了显著成绩,这得益于东丽区对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的重视。为加快构筑人才集聚高地,东丽区秉持“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发展理念,大力实施人才强区战略,以政策机制创新为突破,以“百...  相似文献   

9.
党建短波     
正牡丹江市创新人才引育举措,全力打造"人才洼地"为加快形成人才聚集新常态以及人才助推产业转型新优势,牡丹江市围绕产业链、科技链打造人才链。完善人才政策体系,营造近悦远来环境。着力构建统分结合、齐抓共管、协调配合的人才工作格局,构建"1+N"人才政策体系。拓宽人才引进渠道,集聚各类优秀人才。实施"千名人才引进计划",大力引进急需紧缺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  相似文献   

10.
胡跃福 《新湘评论》2010,(17):13-15
未来10年,是湖南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湖南人才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实施《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对于加快推进人才强省建设,构筑长远发展的人才优势,推动湖南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正作为西南内陆省会城市,贵阳需要增强自身经济实力,提高建设"一带一路"的能力,也需要贡献智慧,为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往来、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作出贡献。作为贵州的省会城市,贵阳敢为人先,近几年在大数据经济、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开辟出一片新天地,赢得了发展新机遇。当前,贵阳正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积极融入"一带一  相似文献   

12.
胡跃福 《学习导报》2010,(17):13-15
未来10年,是湖南大力实施“一化三基”战略、加快发展方式转变、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富民强省的关键时期,也是湖南人才发展的关键时期。制定并实施《湖南省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人才规划纲要》),对于加快推进人才强省建设,构筑长远发展的人才优势,推动湖南科学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当代贵州》2011,(19):55
近年来,贵阳国家高新区以"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为主线,以"建设生态科技之城,争当跨越发展先锋"为目标,结合"创先争优"、"三个建设年"、"四帮四促"等活动,努力探索建立与高新区实际相适应的党建工作新模式,奋力  相似文献   

14.
正7月7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领域最高规格、最大规模、最国际化的交流平台——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之际,国家主席习近平发来贺信。习近平主席在贺信中指出,生态文明建设关乎人类未来,建设绿色家园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梦想。国际社会需要加强合作、共同努力,构建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动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以"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生态优先绿色发展"  相似文献   

15.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认真落实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产业大招商的决策部署和对贵阳实体经济发展的要求,抢抓建设"一带一路"、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国家内陆开放型经济试验区等重大战略机遇,贵阳市委决定举全市之力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做大做强做优实体经济,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2018年12月29日,《中共贵阳市委关于大力实施高水平对外开放加快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定》经贵  相似文献   

16.
建设"人才特区",契合兰州未来发展对人才的渴求,既是贯彻落实国家和省上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推进"人才强市"战略的必然选择,也是聚集优秀人才、推动转型跨越、率先崛起的重要举措.去年以来,兰州市适时而动,开展了"人才特区"建设试点工作,决定率先在兰州新区、兰州高新区、兰州经济区3个重点区域先行试点,在人才政策体系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创业环境打造上打破常规、大胆突破,努力把试点区建设成人才智力高度集聚、科技金融深度融合、主导产业快速发展、在全省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西北人才高地. 建设"人才特区",要把创新机制、激发活力作为根本 作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省会城市,兰州要闯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人才特区"建设路子,就必须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的思路,坚持把有利于促进人才成长、有利于促进人才创业、有利于促进人才发展,作为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激发人才工作的活力.  相似文献   

17.
《党课》2012,(16):46-46
近年来,山东省潍坊市高新区把加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作为推进国家创新型科技园区建设的重要抓手,注重实施“红领”党建.激发创业活力。他们以“白领变红领、着力聚人才、全力促发展”为主线,将发展党员重点向高新技术企业倾斜,  相似文献   

18.
马旦日 《奋斗》2010,(8):40-41
2010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最后一年,我们从县情实际出发,根据县域经济发展实际,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项目建设为抓手.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保障,大力实施“强区、连线、扩城、兴带”战略,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化、旅游产业化、城乡一体化、农业标准化建设进程,努力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9.
李欣华  周春义 《实践》2007,(11):55-55
赤峰市克什克腾旗以“生态经济、资源增值”为发展思路,以建设“全市工业强旗、全区牧业大旗、全国旅游名旗”为战略发展目标,大力实施资源转换战略,着力构建以绿色矿山、生态环保型工业园区、绿色农畜产品加工和旅游业为丰的牵态经济发展体系,加快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  相似文献   

20.
正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加快建设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要在人力资本服务等领域培育新增长点、形成新动能。2020年,沈阳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加快创新创业人才高地建设,以创建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为立足点,大力推动人力资源服务产业集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