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被赋予了新的内涵和使命,区域间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客观现实迫切要求进一步深化区域间协调发展。随着辽宁区域协调发展的推进,在市场机制、区域分工和基层创新等方面出现的问题难以适应改革需要。应该在坚持市场主导与政府引导相结合、构建多样化的区域合作机制以及激发基层创新动力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2.
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七个主要任务之一。加快完善市场经济体制,突破制约市场经济发展的深层次体制性障碍,进一步健全有序运行的社会主义现代市场体系,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才能更好地按照《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所提出的“五个统筹”的要求,实现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目标。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其特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要使市场机制对经济运行和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较为完备的市场体系是一…  相似文献   

3.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礼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十一五”期间的主要任务,其中着重强调必须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  相似文献   

4.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提出了进一步深化改革的七项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理解《决定》提出的改革任务要注意把握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5.
何磊 《党的文献》2018,(4):27-33
关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坚持五条指导原则,即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的方针,坚持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动质量经济、综合要素生产率和发展新动力的变革,着力建设实体经济、科技创新、现代金融、人力资源协同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构建市场机制有效、微观主体有活力、宏观调控有度的经济体制。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要建设创新引领、协同发展的产业体系,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建设体现效率、促进公平的收入分配体系,建设彰显优势、协调联动的城乡区域发展体系,建设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绿色发展体系,建设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全面开放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的经济体制。要重点发展实体经济,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和发展开放型经济。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经济领域的具体应用、实现新时代党的历史使命的重大部署;是应对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转化、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稳步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基于我国经济跨越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关口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6.
经济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然要求加快建设与之相适应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当前,我国中部省份职业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产业发展还不匹配,应多措并举,在扩大技能型产业人才培养规模、扩大各级职业教育投入、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机制等方面多下工夫,以促进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
统筹我国区域发展的新视角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我国现代化建设中的一个重大战略问题,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大任务.2004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第一次明确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并指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方面.在东西互动发展中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已成为统筹我国区域发展的新视角.  相似文献   

8.
福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已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这为福建区域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十分难得的机遇。文章在认真分析福建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中心城市发展滞后、产业聚集不突出、交通网络不够完善等问题的基础上,提出加快三大城市群建设、培育产业集群、完善交通运输网体系和建立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等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总结了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在统筹区域发展方面的经验,完整阐明了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总体战略布局。指出:我们要“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率先发展”。从规划建设中不难看出,中央是把促进区域协调发展作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手段,老工业基地的振兴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同步同频关系。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江苏坚持把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放在优先位置,着力培育、发展和繁荣现代市场,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了显著成绩。与沪、浙、鲁、粤相比,江苏在现代市场体系建设方面具备一定的优势,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亟待加快建设步伐。一、近年来江苏现代市场体系建设取得的成效近年来,江苏加快深化改革步伐,努力为市场机制完善和发展营造政策环境,为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发展创造条件,同时加强大型商品市场特别是要素市场的培育,使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决定性作  相似文献   

11.
蔡玉胜 《求实》2006,(5):35-37
地方政府竞争促进了中国区域经济的增长,也带来了区域增长的差异。根据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地方政府竞争下中国四大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选择应表现为:东部地区政府竞争的重点是从个体增长取向到区域整体协调发展的转变,西部地区政府竞争的重点是公共品供给和区域市场培育,东北地区应强调利益分享机制的建立和现代市场制度的转型,中部地区则应强化区域发展战略的定位和政府制度创新。  相似文献   

12.
依靠市场机制推动小城镇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提出:“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要在政府引导下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作用建设小城镇。”在全国各地积极进行小城镇建设,努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形势下,具体细致地研究如何利用市场机制促进小城镇发展,对于促进小城镇建设的健康、快速发展,贯彻实施党中央的城镇化战略决策,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意义。一、市场机制是小城镇发展的根本动力利用市场机制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小城镇形成和发展的根源所决定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告诉我们,人类社会有…  相似文献   

13.
一、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对内对外开放的保障机制用科学发展观引领对内对外开放的保障机制的对策措施:一是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加快构建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二是运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加快建立促进区域产业协调发展的有效机制、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和扶持机制,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手段。三是健全市场机制,着力打破行政界  相似文献   

14.
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已经远不是单纯的产出品(物品)市场,而是一个复杂的多门类的市场体系。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必须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在市场体系中,首先是商品市场;而现代商品市场不仅有现货市场,还有期货市场。  相似文献   

15.
“中部崛起”是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的又一个重要战略举措。在分析“中部崛起”区域战略优势的基础上,提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战略选择,阐明“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内在战略联系和战略举措。  相似文献   

16.
吴昌林  王光栋 《求实》2007,(5):36-38
跨区域的对外劳务输出是调节各区域间劳动力供求矛盾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中部地区失业问题严重,而且,由于本地区经济增长吸纳就业的能力有限,劳动力供给带来的就业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中部地区富余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就业就成为缓解本地区就业压力的一个重要途径和必然选择。中部地区要发挥劳务输出对促进本地区就业增长的作用,进一步扩大劳务输出规模,关键是要发展教育和培训,提高劳动者素质,增强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竞争力。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关于优化国土空间布局、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新型城镇化的目标任务,强调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优化行政区划设置,发挥中心城市和城市群带动作用,建设现代化都市圈。这就为河北推进中心城市提升能级、进一步优化都市圈城镇结构体系、构筑京津冀世界级城市群的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国家统筹城乡发展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战略举措。促进中部崛起必然要与新农村建设相关联,它所产生的投资和消费需求,将成为拉动中部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引擎,对促进中部崛起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意义。中部地区新农村建设既存在着许多有利条件和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一些矛盾与问题。国家和中部各省地方政府应采取多种有效政策及措施,大力加强中部地区的新农村建设。  相似文献   

19.
《福建理论学习》2006,(4):38-43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周边区域、对应台湾海峡、具有自身特点、自然集聚、独特优势的海峡西岸经济综合体。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有利于完善全国区域经济布局,有利于在加快东部发展中发挥福建后发优势,有利于形成服务中部崛起、西部开发的东南沿海新的对外开放综合通道,有利于建设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前沿平台。本世纪头20年,是一个必须紧紧抓住并且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十一五"是承前启后的关键阶段。实施《福建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对于福建把握中央支持海峡西岸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全面推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实现新一轮跨越式发展,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红色旅游资源整合与开发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依托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合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通过"一湖两区"开发模式,采取有效对策和建议,整合、开发红色旅游资源,发展红色旅游,是整个生态经济区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红色旅游对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的经济、政治、文化功能,有利于促进该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加快江西在中部地区崛起的步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