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心理契约是学校联系教师和学生的纽带,是坚持以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的基础。本文在分析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学生、教师与学生心理契约关系的基础上,探讨性地提出了以激励为目的,调动共建心理契约的积极性,实现互惠双赢,促进个人与学校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2.
心理契约作为教师和学校之间对彼此双方的责任和义务进行规定的内隐性契约,与教师的职业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文章分析了高校教师心理契约的特点及构建心理契约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探讨了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不同阶段心理契约的特点。研究认为,构建基于和谐的心理契约的动态激励机制,能够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高校要建立和健全教师心理契约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3.
基于学校、辅导员团体、辅导员个体、学生四个层面,文章提出,从物质型、情感型、发展型、规范型、公正型五个维度构建研究型大学辅导员心理契约结构与内容。针对辅导员激励遇到的困境,通过心理契约视角进行破解。要把好研究型大学的辅导员招聘入口关,防止心理契约破裂;创新研究型大学学生工作体系,促进辅导员与学校事业同发展;引导辅导员心理契约公开,深化情感交流、维护公正公平。  相似文献   

4.
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教师流动的两个重要因素: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为切入点,考察教师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及离职倾向的现状,探讨教师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目的在于帮助高校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满足教师需要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据。研究得出目前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水平,并对心理契约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得出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5.
以高校教师为研究对象,以影响教师流动的两个重要因素: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为切入点,考察教师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及离职倾向的现状,探讨教师工作满意度、心理契约与离职倾向的关系。目的在于帮助高校管理者提高管理水平、制定满足教师需要的管理政策提供依据。研究得出目前高校教师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水平,并对心理契约在人口统计变量上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最后通过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得出心理契约与工作满意度显著正相关;心理契约、工作满意度与离职倾向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构建青年教师心理契约,是民办高校一种无形的教师管理机制。民办高校青年教师的心理需求与现实存在着一系列的矛盾和冲突,包括职业成就感的需求与事业平台的冲突,心理归属感的需求与职业稳定性的冲突,心理自尊感的需求与社会价值取向的冲突。要通过学校愿景的引导和激励,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校园文化的温暖与凝聚,以及有效的沟通形成共识,构建稳定平衡的青年教师心理契约。  相似文献   

7.
王微 《党史博采》2006,(11):39-40
本文以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为指导,研究、探索了有关建设和谐校园的问题: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和谐理念;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创造和谐文化氛围;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其中重点论述了构建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随着高校资助工作的不断推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与学校之间逐渐建立起一种隐性的、非正式的"心理契约"。文章从"心理契约"的角度切入,聚焦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助学金"从资金分配到对象选择、从目标优化到机制改进、从物质补助到精神培育的全过程,分析指出高校与学生个体之间在贫困认定、组织分配、效用目标等三个方面的矛盾是造成"心理契约"难以履行的原因,并提出建立权利与义务对等的资助模式的建议,即实现从心理"无偿"到"有偿"、从心理"缺失"到"富有"、从"理论"到"行动"三个转变,从而实现物质帮助与精神帮助协调一致,实现资助育人的高校资助工作目标。  相似文献   

9.
本文以党中央提出的建设“和谐社会”的新理念为指导,研究、探索了有关建设和谐校园的问题:借助传统文化,树立和谐理念;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创造和谐文化氛围;以人为本,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其中重点论述了构建学校领导与教师、教师与教师、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和谐关系的意义和方法  相似文献   

10.
心理契约管理研究反映了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最新动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实施心理契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心理契约的特点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实状况两方面入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1.
心理契约管理研究反映了国内人力资源管理研究的最新动态,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过程中,实施心理契约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拟从心理契约的特点和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现实状况两方面入手,探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心理契约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2.
知识团队成员心理契约维系问题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团队由富有创新能力的知识员工组成.这种组织形式已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发展的真正源泉.本文通过对心理契约的含义及特点的阐述,着重探讨了心理契约对知识团队成员的影响,心理契约虽然是无形的,但它却同有形契约一样发挥着重要作用;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对知识团队成员进行心理契约调整与维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3.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直受到国家、学校的重视。然而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并不能完全留住辅导员的"心",多数学校的辅导员队伍均出现了工作积极性下降、换岗、离职等现象。鉴于此,本文将西方心理契约理论引入到辅导员管理领域,欲从这个新的视角分析辅导员职业忠诚度下降的原因。并通过论证运用心理契约理论的可行性,来着重探讨在学校与辅导员之间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路径,从而达到稳定辅导员队伍,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高职院校辅导员作为开展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一直受到国家、学校的重视。然而政策上的支持和制度上的保障并不能完全留住辅导员的“心”,多数学校的辅导员队伍均出现了工作积极性下降、换岗、离职等现象。鉴于此,本文将西方心理契约理论引入到辅导员管理领域,欲从这个新的视角分析辅导员职业忠诚度下降的原因。并通过论证运用心理契约理论的可行性,来着重探讨在学校与辅导员之间构建良好心理契约的路径,从而达到稳定辅导员队伍,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5.
张凤云 《奋斗》2007,(2):12-13
和谐校园的建设与科技的发展。经济的腾飞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接班人的培养息息相关,具有重大现实意义。高等学校是由学生、教师、管理人员和其他教辅人员组成的按照一定规范相互联系的一种特殊社会组织。和谐校园是以校园为载体。以内和外顺、同舟共济、政通人和、稳定有序为主要特征,实现学校教育各个子系统或要素全面、协调、自由、充分发展。良性互动,整体优化的教育理念;是学校教育各子系统及各要素问的协调运转,是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和谐发展的教育合力,是以学生发展、教师发展、学校发展为宗旨的整体效应。  相似文献   

16.
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是构建和谐师生关系的重要条件,也是构建和谐教育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的态度,赢接关系到学生性格的形成。一个素质高的教师,会始终把育人放在第一位。不仅自己要有健康的心理,而且还要善于观察了解学生的心理,有针对性的进行教育疏导,让学生保持健康的心理,对学习、对生活充满自信。  相似文献   

17.
课堂是学校推行素质教育,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提高质量的主渠道,课堂有效教学实施需要教师的业务功底、课堂的教学形式、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学的统一活动,学生和教师是学校的主体,因而,以人为本,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构建理念文化、环境文化、教学文化、制度文化、活动文化等多元文化体系,全面实施人文关怀,不仅会给教师、学生带来精神上的愉悦,更会给他们带来学习和工作上的活力和创造性,最好地发挥学生和教师主体的能动性,促进课堂有效教学的实施.  相似文献   

18.
刘洪铎 《世纪桥》2011,(21):146-147
组织中的心理契约是联系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心理纽带,也是影响员工行为和态度的重要因素。该文系统地介绍了关于组织中的心理契约的概念发展、当前的主要研究点、心理契约的测量与评定及它对组织绩效的影响几个方面,最后提出组织中心理契约研究的未来方向。  相似文献   

19.
教师体罚学生这种严重危害学生身心健康的问题,长期存在、屡禁不止。文章对体罚学生的教师的心理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多重交合的个体心理结构是造成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内因,焦虑不安的学校教育心理环境是造成教师体罚学生现象的外因。因而,文章提出关心中小学教师的心理健康问题、选配优秀教师担任班主任等五项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府雅菁 《世纪桥》2012,(5):97-98
教师与家长合作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环节。教师和家长在教育过程中建立起互相信任、协调一致的合作关系,可以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促进学生在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和谐合作氛围中健康成长。本文对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和家长在学校进行沟通这一教育形式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期冀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从而能更好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将其培养成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