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未来几年,辽宁省要全面深化经济和社会体制改革,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使发展、改革和振兴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省人民,朝着建设富庶、文明、幸福新辽宁的方向稳步前进。  相似文献   

2.
3.
环境美不美,生态好不好,关系人民福祉和永续发展。“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就是守护最普遍的公共利益和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对环境保护和民生发展有着深邃的思考,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中的主要内容——生态民生观。生态民生观既是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和认识不断深化的重要成果,展现出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伟大智慧。  相似文献   

4.
5.
《云岭先锋》2017,(10):15-15
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1%,固定资产投资迈上万亿元新台阶;转方式调结构取得新成效,非烟工业比重提高至67.9%;民生福祉明显改善,贫困发生率从21.6%下降到9.8%……党的十八大以来的五年。  相似文献   

6.
刁琳琳 《前线》2023,(3):59-62
背街小巷整治提升是城市更新的具体举措和民生治理的重要抓手。经过多年实践探索,北京背街小巷整治提升实现了由走技术路线到从居民生活出发、由环境治理到街区更新、由单向管理到共商共治共享的转向,并在制度机制层面与首都精神文明建设、超大城市精细化治理、接诉即办改革形成联动合力。深化治理、提质增效,还需从空间功能优化、人居环境改善、筑牢安全底线三个方面持续用力,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相似文献   

7.
8.
9.
在春节来临的喜庆时刻、全省脱贫攻坚任务如期完成的重大时刻、“十四五”开局的关键时刻、建党100周年的历史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贵州视察,向各族人民和伟大祖国致以美好新春祝福。  相似文献   

10.
覃淋 《当代贵州》2021,(14):6-7
贵州尽心尽力把实事办好、好事办实,将民生工作作为检验人民幸福指数的考核目标,让群众真切感受到民生的温度、幸福的质感。悠悠万事,民生为大。3月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青海代表团审议时指出,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1.
论增进农民福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福祉是指人同时达到了物质上和精神上的满足的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它是研究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是社会进步的深层次尺度.增进农民福祉是社会主叉新农村建设的最终目标,具有重大的现实意叉.我们党应该始终把增进农民福祉作为解决农民问题的基本价值取向,千方百计增进农民福祉.  相似文献   

12.
不断提升治理效能是新发展阶段政府治理现代化的目标议题。作为一场致力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的政府治理变革,党的十八大以来,“放管服”改革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持续开展并不断深入,围绕改革目标产生了一系列有利作用和良好成效,改革效能日益显现。具体来说,“放管服”改革效能包含政府、市场与社会三个层面的内涵:一是以国家权力的结构性调适为主线,推动政府职能发生深刻转变;二是以打造国际一流的营商环境为目标,推动营商环境持续优化;三是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期盼为宗旨,推动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相似文献   

13.
"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十四五"时期,我国面临的环境将发生深刻复杂的变化,机遇与风险并存,发展与挑战同在。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六大主要目标之一的"民生福祉达到新水平",彰显出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性。广大青年是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希望,应努力解决群众关心的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食品安全、社会治安等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共产党人》2021,(5):37-39
高质量发展是“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关系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高质量发展不只是一个经济要求,而是对经济社会发展方方面面的总要求;不是只对经济发达地区的要求,而是所有地区发展都必须贯彻的要求;不是一时一事的要求,而是必须长期坚持的要求。各地区要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扬长补短,走出适合本地区实际的高质量发展之路。要始终把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放在心上,坚定不移增进民生福祉,把高质量发展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密结合起来,推动坚持生态优先、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有机结合、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15.
“十三五”时期,贵州全力增进民生福祉,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连续跑赢经济增速,义务教育全面覆盖,医疗卫生能力全面提升,就业规模不断扩大,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向好,民生福祉和社会治理水平大踏步前进。  相似文献   

16.
贵州坚持以人民为中出的发展思想,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关注的民生问题,在补短板、强弱项中不断提高民生建设水平,让群众住有所居、老有所养、学有所教、病有所医,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相似文献   

17.
查颖冬 《唯实》2023,(2):29-32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事关群众福祉和社会和谐稳定。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增进民生福祉,提高人民生活品质”单独成章,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增强均衡性和可及性,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具体体现,是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8.
当前,随着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深入发展,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增进人类福祉、实现全球持续发展,各国必须齐心协力、共迎挑战,其间不仅需要科技经济等“硬”支撑,而且需要文化文明等“软”力量。作为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繁荣的重要推动者、参与者、贡献者,作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积极倡导者,中国正以更加成熟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中国的思想实践、道路方案日益引起国际社会的密切关注与高度期待。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可谓正当其时、恰逢其势。  相似文献   

19.
习近平 《先锋》2022,(4):5-8
今天,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二十八次集体学习,内容是完善覆盖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安排这次学习,目的是面向“十四五”时期发展目标任务,分析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现状,研究存在的问题,明确完善的思路,促进我国社会保障事业高质量发展、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公平、增进人民福祉的基本制度保障,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实现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重要制度安排,发挥着民生保障安全网、收入分配调节器、经济运行减震器的作用,是治国安邦的大问题。  相似文献   

20.
记者:李书记,通过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您有怎样的认识和思考?李国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改善人民生活品质,提高社会建设水平”,这为做好新时代医疗保障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深入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系统擘画了天津未来发展的宏伟蓝图,并就“完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提出明确要求。医疗保障部门肩负着减轻群众就医负担、增进民生福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职责和使命,要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和市委十一届九次、十次全会精神,不断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更好保障病有所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