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专学校体育锻炼是培养学生树立集体主义观念,增强身体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组成部分,通过体育锻炼使学生们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归根到底是一种培养人的活动。这种活动当然是有具体目的的,即培养对社会有用的人才,但同时更要使人得到全面的发展。高等教育的规律说到底就是人的全面发展的规律。这一规律决定我们的教育必须使学生得到全方位的锻炼和提高。过去一直提倡德、智、体全面发展,现在则提倡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都是对的。但在教育实践过程中,却往往表现出强烈的实用主义色彩,重“才”而轻“人”,忽视了人的个性、理智的培养,忽视了人的思想境界的提升,忽视了人的智慧和文化包容性的积累,因而出现了片面发展甚至畸形发展的结果。  相似文献   

3.
我校是一所省重点中学。近年来,我们针对高分学生的思想特点,着眼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广泛开展集理想、智慧、才能、活力为一体的“达标立功”活动,把思想教育工作落到实处,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中小学党组织是学校开展师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导核心,肩负着为各级各类学校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的重要任务。充分认识当前中小学党组织工作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寻找根源,有的放矢地解决实际问题,切实健全和完善中小学党的组织制度,全面加强和推进学校德育工作,不断增强教育发展活力,使党组织真正发挥战斗保垒和先锋模范作用。  相似文献   

5.
美国哈弗大学心理学博士丹尼尔·戈尔曼于1995年发表《情绪智力》,书中论述:一个人的成功20%依赖于智力因素,80%依赖于非智力因素,其中最关键的是"情商"(EQ)水平。当今我国教育界正在推行的是素质教育,情商培养属于素质教育,但德、智、体、美、劳均无法全部包容情商的内涵,所以情商培养是学校教育缺失的重要部分。我们要培养振兴中华的人才,除了让学生学好各科专业知识,力求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全面发展外,还要提高学  相似文献   

6.
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目的是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得到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对学生进行罚款,不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我们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应当遵循教育规律.  相似文献   

7.
江泽民同志指出:“要经常地在学生中开展纪律法制教育,增强他们的纪律法制观念, 使他们懂得遵纪守法的道理。” 认真学习和贯彻江泽民同志的 谈话精神,加强中专学生的法 制教育,使他们将来成为社会 上的合格公民,成为德、智、体、 美全面发展的人才,是当前及 今后中专学校的重要职责。根 据中专学校的实际和中专学生 的特点,应从以下途径加强中 专生的法制教育。  相似文献   

8.
邹静华 《世纪桥》2011,(5):155-156
德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位列"德、智、体、美、劳"之首,它贯穿于整个教学始终,百年育人,德育第一。德育渗透艺术是语文教学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语文教学艺术富有魅力的一个表征。没有了德育渗透的语文教学,就等于没有了灵魂。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作为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不仅应具有很高的科技文化素质,而且还应有较高的道德水准和较强的法纪意识。然而,社会的期望与大学生的实际表现却存在着不小的差距。为此,教育界的不少有识之士正在大声疾呼加强学生的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笔者认为,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基本内容的大学生文明行为教育亟待加强,而且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0.
中小学美术课在育人中的作用不应低估。本文对此有所体会,值得一读。小学美术课是一门担负着美的启蒙的美育课,是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所必需的。它利用点、线、面的排列组合,在色彩无穷变化中描绘丰富多彩的生活画卷,从而对少年儿童的心灵起到艺术熏陶的作用。它在引导学生逐步树立正确的审美观点、培养知识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上,起着别的学科所不能代替的  相似文献   

11.
学校是能够培养人、教育人的地方。而大学则是培养和教育高素质人才的场所。培养人才的一个重要目标就是使每个受教育者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国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决定了德育在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位置。德育同智育、体育等相互联系、彼此渗透,共同构成大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内容。相对于传授知识,培养技能的智育和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体育而言,德育关系到大学生的政治倾向、社会理想、信念和道德情操、人格品质等,是一个内涵丰富的范畴。  相似文献   

12.
美学是研究人对现实的审美关系的科学。美感教育是一种与美的动感相结合的教育,它同时影响人的理智和感情,影响人的整个精神,对人的进步思想和崇高道德情操修养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现代教育提出要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人才。那么,语文教学中在注重培养学生语文  相似文献   

13.
一、贯彻“三个代表”的思想与高校德育教育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 ,高校必须办出社会主义特色才能在世界上有立足之地。首先 ,要坚持社会主义的办学方向 ,这就同大学的德育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德育是高等教育中的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也是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方面。它的目标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 ,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99.6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决定》)在高等学校我们培养的人才是生产力的第一…  相似文献   

14.
近日.湖北省竹山县宝丰碑真中心学校聘请民闻剪纸艺人陈德甫指导学生剪纸(如图)。日前,该县立足地域文化丰厚的文化底蕴.大力开展培植小书画家、小民歌手、小器乐手、小剪纸艺人、小厨艺师等“五小艺人”的活动,努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5.
浅谈校园文化建设的教育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校园文化建设是教育教学系统工程的有机组成部分,与课堂教学的同等重要。搞好校园文化建设,既可以提高学生的智力素质,也可以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整个教育过程中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一、校园文化建设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校园文化建设与“五育”关系密切,相辅相成。典型事迹、典型人物的介绍可以为学生树立学习的楷模,激发学生学先进争当先进的心理;法律知识的宣传可以教育学生遵纪守法;科学知识的展示又可以培养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思想,开阔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万姗 《求实》2009,(Z2)
随着国家对素质教育的逐步推进,特别是对小学素质教育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家庭重视孩子全方位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学生从单一的应试教育产生的"高分低能"型转变为德、智、体、美、劳全能型.美术作为教育培养素质中的"五虎一员",是少儿课程中必须学习的课程,因为它注重对学生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的培养,注重对学生空间想象力和思维发散能力的开发.  相似文献   

17.
班级是组成学校必不可少的最基本的单位,班级管理是学校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班级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学校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学校教育目标能否顺利落实和完成。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主要承担者,应自觉贯彻素质教育方针,面向全体学生,客观公正地评价每一个学生,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如何才能管理好班级达到上述教育目标,本人认为能否做到“以规治班,以情感人”很重要。  相似文献   

18.
大学具有和发挥着传承文明、创造和传播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的功能。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大学理应成为社会文明的源头,引领文化潮流的先驱。因此,构建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校园,学校对构建和谐社会应多一份责任,多一份贡献。基于上述认识,在理论和实践中坚持育人为本,构建一个学习和谐、生活和谐、心理和谐的和谐校园是对教育工作的最高要求。一、坚持育人为本构建和谐校园,必须全面坚持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促进入的全面发展培养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举办社会主义大学的根本价值追求…  相似文献   

19.
薛文勇  王小燕  周红旗 《世纪桥》2007,(5):151-151,153
美育作为人类美化自身的学科,是与德育、智育、体育等并列提出的,它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等院校教育中,要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就必须使德、智、体、美等各方面全面发展这样才能培养出身心健康、人格完美的高素质人才。而美术欣赏作为美育的一种重要方式有着它独有的特征,它可以更直观地将美术作品中所蕴涵的深刻内容展示传播给学生。从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评价能力,进而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20.
加强大学生素质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知识经济已初见端倪的当今世界 ,国力竞争日趋激烈。教育在综合国力的形成中处于基础地位 ,国力的强弱越来越取决于劳动者的素质 ,取决于各类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知识和人才、民族素质和创造能力越来越成为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 ,成为推动和制约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大力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使学生在德、智、体、美等几方面全面发展 ,既是全面推进我国现代化事业的必然选择 ,也是高等院校人才培养的一项紧迫任务。因此 ,全面客观的研究大学生思想现状 ,探索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